以人為本,萬物為用。

紫覺大學堂
紫覺大學堂
  • 首页
  • 紫覺體系
    • 關於紫覺
    • 紫覺正文
    • 認識系列
    • 經典解讀
  • 結緣紫覺
紫覺大學堂
欲界神系诸法功德分。(十五) 关闭 返回上一级  
2020-08-15
作者:紫府道人

欲界神系诸法功德分。(十五)
+ 查看更多

紫师:欲界神系诸法功德分。

阴德。

阴,收敛。

阴,稳定。

阴,持久。

阴,黏着。

阴,相续。

阴,聚集。

所谓五蕴者,即五阴。有蕴集遮蔽之意。

众生受生于三界六道之中,全赖此五蕴阴聚。

觉悟,需要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即度一切苦厄。

所谓般若,即智慧。所谓波罗密,即至彼岸。以智慧至大觉彼岸。

或言五蕴阴聚之苦海彼岸。

即,照见五蕴皆空。

即,空性智。

而欲界众生,处五蕴阴聚之中。

自觉有我。即自我。

只是源于色界阴聚妄明之明性一丝。

《楞严经》云: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所谓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法身大士,佛陀。以觉性照见十法界一切。此源于最初之性觉。

而众生生即无明,迷于无色界之虚空无明。沦至色界顶,方才另立明觉,继而明性动摇,妄想现无尽界。即欲界。知觉乃众生。以此明性一丝,妄觉天地人我众生之相,名为众生。

而要以此明性一丝之知觉,求于菩提。

基本是妄想之谈。

必须仰仗阴德之积聚。

令此明性一丝之知觉,融入明性心海。即心体本来。

再以此明性心体,参破虚界无明惑。证空性法身。

明心而见性。

所谓阴德,收敛之德,坚定之德,持久之德,黏着之德,相续之德,聚集之德。信德,忍德,四摄六度之德。愿心也。道心也。

将此明性一丝之知觉心,全然收放,坚定于此明性心体本身,精进不懈,持久黏着其上,相续聚集。

信于大道,信于大觉,信于此明性心体,可以体证大道空性,得无上觉。安忍不动。

摒弃世间人我众生寿命诸相之扰乱,摒弃五欲六尘阴质之黏着,唯系着于此明性心体。

即阴德之聚。

世间人我之争,势力之争,概念之争。不摒弃,便不可能积聚此阴德心体,证于大道。

如果,还在这人我之争中,势力之争中,概念之争中徘徊不定,犹豫不决。那便是阴德不够。

心都无法静却。

谈什么修行。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即此阴德之收聚。

争于善恶,争于对错,于所谓是非好坏概念法中,徘徊不决。那只是因为,你不具道心,不配修行。

心识散乱于此人我是非争斗诸相中。

那便是生死轮回之必然。

求诸殊妙欲,却不积聚德。

强者,因聚而强。弱者,因散而弱。

颠倒生死,欲求不得。

坚住于一道,势自聚,人自强。

却因妄心散乱,求于多途,罔废心力阴德。

欲求而不得。

阴德者,凝聚之意。

因不易被动摇,被分裂,被扰乱,而称其德。

阴德不在,你又凭什么坚定于道,不懈修持。

一会这样,一会那样。

这样不是,那样不行。

墙头草,两边倒。结果,谁的光,你也沾不到。

徒增妄想,颠倒而已。

那就只能在此欲界苦海,流浪生死。聚散生灭。

所谓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而被人所弃,便是如此吧。

结果,人道都不容,便只能散乱妄想分裂崩溃沉沦三恶道。

这便是三界金字塔。

动摇散乱,所以沦为底层。

阴德积聚,而能步步登顶。

五蕴五阴。也是“心”的层次。

识、行、想、受、色。

色、受、想、行、识。

影质众生,只因动摇分裂,散乱妄想,人我对立。

心体神明,只因阴德积聚,信愿于道,安忍不动。

没了。


2020/08/08于紫觉讲堂

聚势营生,谈何修行
你的人生属于自己吗?
你的人生属于自己吗?

關聯閱讀 顯示全部

  • 人性三部曲 | 爱
  • 皈依的作用是什么。
  • 业力对我们的影响
  • 一、少阳派丹法讲解
  • 如何构建了了明知的有序性。
  • 紫觉词典 | “性”是什么
  • 什么是天之道,地之德?如何堪受教...
  • 本体论—系统论—方法论
  • 修行出离三界的解码与编程
  • 百法明门论讲什么
  • 浅谈儒释道三家止观。
  • 你们了解自己的实际三观吗
  • 苦乐参半(五) | 四维时空中的...
联系邮箱:admin@zijueschool.com
Copyright © 紫覺
Zi can be reached via admin@zijueschool.com
起飞页建站: 管理员入口 客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