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萬物為用。

紫覺大學堂
紫覺大學堂
  • 首页
  • 紫覺體系
    • 關於紫覺
    • 紫覺正文
    • 認識系列
    • 經典解讀
  • 結緣紫覺
紫覺大學堂
浸淫六尘而自在解脱的菩萨 关闭 返回上一级  
2020-08-15
作者:紫府道人

浸淫六尘而自在解脱的菩萨
+ 查看更多

紫师:什么是淫。

众弟子:过度。

紫师:浸淫其中。

指的什么。

众弟子:全心神的投入其中。

长期的投入、沉浸。

迷失。

沉迷,上瘾,无节制。

紫师:那,大家总是“在意”的淫,是什么。

某甲:欲望,欲念。

紫师:为什么总是强调这个“淫”。

众弟子:在意。

离不开。

因为人都有淫欲。

紫师:太在意。

如果这个“淫”,在人们心中很平常,并没有一些“禁忌”。

人还会那么的在意,强调吗。

众弟子:不会。

越是强调越是加强。

越是禁止,越是创建了一个对立。

紫师:一个一般不敢言于口的东西,说出来会有“刺激感”“冲击感”。人就会很在意,很喜欢强调。

因为不平常。

有没有男女性行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你“淫不淫”。

什么意思。

众弟子:在于你心里的感受有没有贪恋。

无污垢心。

紫师之前好像有讲过,在意识上出现对男女之事或是类似的行为,精气就下流了。

紫师:再回来说一下,浸淫这个词。

什么意思。

众弟子:渐进,渐次发展。

在意。

天天想,天天念。

紫师:意识放进去了。

浸淫其中。

在大家吃饭的时候。如果意识没有集中去品味所吃的东西,味道如何。而当你去细细品味时,味道又如何。

某甲:味同嚼蜡,五味杂陈。

紫师:一个是粗的相,一个是微细的相。

一个初尝“很难吃”的东西。当去细细品味时,突然变得“好吃”了。

为什么。

某乙:口感丰富了。

紫师:在看的人中,有没有经历过男女性行为的吗。

有没有经历过的吗。

某乙:有的。

紫师:那看来其他人都有了。

谁味同嚼蜡过。

众弟子:有时候会有这种感觉,感觉有点滑稽。

反感对方了就会。

紫师:人的感觉都是怎么来的。

而“男女之欢”的愉悦感,又是如何有的。

众弟子:意念注入,催动感觉。

造作了就从无变有了。然后就跑来跑去。

紫师:男女最初的性欲是什么时候有的。快感又是怎么来的。

众弟子:根尘识。

最初的性欲来自生命的起源。

紫师:性器官成熟后。精气充盈后,肉体表征出现,从而带来的“快感”“性欲”。

男女之间的内在“阴阳二气”的互相吸引。带来了“性欲”。

世俗概念的沾染灌输,环境的耳濡目染,所带来的附加感受。

而其中占据主要因素的,大家觉得哪个更多。

众弟子:精气充盈。

环境。

阴阳二气占的多。

附加感受。

这个是人类繁衍的必然嘛?

概念灌输产生的想象,酒不醉人人自醉。

紫师:大家会【意淫】吗。

在进行“性行为”之前,“意淫”的成分多不多。“意淫”,会有肉体的快感出现吗。

某丙:会有。

紫师:跟真正“性行为”的时候,一样吗。

众弟子:精神带动肉体啊。

想象着你正在征服一个想象中的女人,会带来额外的快感。

紫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吗。没人了吗。

众弟子:没区别。

紫师:推荐大家一部电影,之后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和平战士》

再问个问题。

【自在】指的是什么。

众弟子:自主。

无挂碍。

指的是内心不被束缚,但又不是随心所欲。

自在就是自然的存在着。

无碍。

紫师:【自在无碍】为什么是这四个字合成一词。

众弟子:因为自在,所以无碍。

自然存在,所以无碍。

紫师:自在调控,自在变化,自由自在。

畅无阻碍。

在修行而言,这个无碍自在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

众弟子:内心。

挂碍。

妄想分别的欲望。

紫师:相较于,众生皆执着于六尘一切而有碍。

因为执着在一个境界上,而无法自在变换。

比如,在你肉体最有快感的时候,让自己味同嚼蜡。

在那个执取的当下,你可以转换吗。

这叫什么。

不自在。

那如何自在。

众弟子:不在意那个时刻,那个事情。

空掉它。

某丁:紫师,我想问情和淫的关系。两者之间什么关系?

紫师:这个后边会讲。

如何不在意。

众弟子:把执着爱情的心死掉。

心随意转。砍了。

不当真。

放下。

不去做不去想。

把联想与概念的联系断除。

紫师:或者说,大家为什么会在意。

众弟子:感受太真切。

概念根深蒂固。

贪的概念。

紫师:心太小。

想要的太过于狭隘。

这跟男人女人无关。因为在这个时候,男人女人都不是男人女人。而只是有味道的肉。

所以,人们又说“肉欲”。

而这个有味道的肉,它的味道,就跟你吃其它东西一样。心神投入了,味道就美。心神脱离了,就只是肉。

某甲:紫师,空掉它,练好了就可以做到了?

紫师:那你先问清楚自己现在在哪。

空掉什么。

某丙:要平常心平常看待,是不是这样?在六道中,在红尘。

紫师:那你死后,还是在六道,在红尘。

再问一个最基础的问题。

六尘是什么。

某甲:色声香味触法。

紫师:这些都是什么。

某甲:感受。

紫师:感受代表了什么。

众弟子:主观。

触。受。感而受之。

紫师:感受代表了,它是外边的。

当你去吃肉的时候,肉味出现了。

不吃不回味的时候,还在吗。

某甲:不在。

紫师:那一个你想要就有,不想就可以没有的东西,你那么在意它做什么。

那如何不被六尘所障。

记住,六尘没有障碍你。是你的【留碍】障碍了你。

那什么是【留碍】。

某甲:停留。

紫师:你把它留下了,它障碍了你。

为什么证悟,要先证悟明心本来空寂。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证悟【明心本来空寂】后的偈诵。

没有舍得放开这回事。因为不需要放开。没有东西可以被放。

当你认为有东西可放的时候。这就是你的无明。

而最初的开悟,所悟的就是没有东西可以被放开、放下。

不然,你便永远放不下。

因为,你一直提着。

某丁:连放下也要放下?

紫师:不需要放。

有需要放下的任何“东西”,都是无明。

那如何做到【不留碍】。而【无碍自在】。

众弟子:不在意它。

安住于当下。

本来无一物。

心无所住。

紫师:那,肉体最有快感的时候。你能做到什么。

一个完全没有“欲”的“菩萨”,不是真正的菩萨。

一个可以无碍自在的来往于“有欲”“无欲”——“境界”的菩萨,才是真正的菩萨。

什么意思。

菩萨眼中,从来不见“有欲”“无欲”。

为什么。

因为【本来无一物】。

真正的菩萨,都证取了【明心本来空寂】。

菩萨眼中所见的一切都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而菩萨还有一个“有余业身”或者说是“幻化身”。在无明众生眼中“有的身相”。

也有着无明众生所见到的一切有相境界。所谓“有欲”“无欲”的“行为相”。

所以,就有了“有欲”“无欲”。在无明众生眼中有的。而非菩萨现证实相中“有的”。

因为,无明众生会就一切所见的境界,执取分别出“万法种种相”。

比如,一位“菩萨”正在“吃东西”。一个众生就自己的执着分别知见所见到的是,这个人如何如何,是贪的,是挑的,是....

另外一个众生就自己的执着分别知见所见到的是,这个人如何如何,是随意的,是不着相的,是....

而在这位“现证实相的菩萨”而言,并没有这一切的一切。

那这个现证的“实相”。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就能让这个“菩萨”,不再留碍一切相。

因为“他”看到了这一切都是“假的”吗。

那这个“他”所见到的都是“假的”的“假的”,到底是什么样的。

某戊:闻法,思法,修法三步曲,望紫师传实修之法。

紫师:明理,才有实修。理就是法。

为什么,修行要修戒定慧。

戒定慧,又都是什么。

某丙:通过行动,洗净心尘。

某甲:明理的行持应用。

紫师:戒,以收敛心神,提升定力。

定力够了,才能对万法进行深入解析,得取“智慧”。

就比如。当你肉体有快感的当下,你都能做什么。

某丙:控制快感。

紫师:控制不是目的。而只是一个以定力解析感受的过程。

众弟子:旁观心。

就是不带感觉。

紫师:不带感觉,旁观,也不是目的。

“智慧”才是目的。

众弟子:又是定力,定力太重要了。

即入此群不会疑法,望紫师相信我们会由浅入深完成自证,以理证法像六祖慧能和您一样的是累世修行的果报是少数派,望传幼儿园之法!

就是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对吗?

紫师:为什么,定力可以调节感受,控制感受。

这是你当下需要去明白的。

理是蓝图,蓝图不完整,造不成“佛像”。

盲修只会走远。

很多人上学,很难有动力。整天学这个,学那个,但却不知道自己能拿这个做些什么。越学越没意思。

而如果,当一个人一开始就想做医生,想做工程师,想做程序员的话。当他有了明确的目标了以后。他就开始去了解做这个“ ”,都需要做些什么。而要去做到这些,又都需要会些什么。

文字上的道理,具体手动上的技能。

而要去明白一个“道理”,会一个“技能”,又需要一个怎样的“之前的基础道理”与“基础技能”。

因为,最后的道理,技能,都是需要之前的基础的,并不是马上就能学会的。

然后,一步一步的往基础去推。找到了自己现阶段能立马学习做到的。

如果这个人,真正明确了最终的目标。那他必然能够很快的把这个目标达成。

即使这个过程中,有些部分是乏味的,他都可以明确的坚持下去。

是不是呢。

众弟子:是的。

紫师:大家上学的时候,是这样过来的吗。

众弟子:由目标回溯,定位自我,再采取相应的行为。

嗯嗯。

紫师:不懂这个方法的时候,厌学吗。

众弟子:拼尽一切,明确目标,看清位置,制订计划,逐步提升。时时反观修正路线。厌学未必但压力大。

现在学习痛苦并快乐着,以前没目标,不喜欢学习。

紫师:没有明确目标的人,不懂达成目标过程的人。是很迷茫的。

而紫现在尽量在做的是为大家【明确目标】。

这个【目标】,不是虚拟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是真实可达成的。

某甲:目标也是所缘境吗?

紫师:恩。【目标明确了】,之后便是【捋清过程】。

而【捋清过程】的过程中,大家就要注意自己的位置,处于这个过程中的【位置】。

某丙:我就想弄明白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怎么运作的。

紫师:《紫觉》已经讲清楚了。只是想明白个理,去研究就可以。而如果想真正见到,那就按照过程一步步走吧。

不然,想是没用的。

牢牢记住,【戒定慧】三学。

这是达成目标的【三个粗过程】。也是达成目标的【三个必要手段】。

离了【戒定慧】,目标永无达成之日。

某戊:我想问个问题。假如我们心中有目标,会不会被道察觉,从而给你施加压力?毕竟有些时候人的行为是在和天争。

紫师:可能你还没有回到现实中来。才有这个问题。

你应该还很年轻。经历的不多。

有目标的人,都是会经历种种困难的。而无法面对困难的人,永远无法达成目标。

某甲:那世俗的成功大小,是否从侧面衡量一个人戒定慧的程度?

紫师:不能。

世俗有时候越成功,越脱离戒定慧。

尤其是在这个“世代”。

某甲:因为世俗是纵欲的?物欲的?戒定慧是相反的。

紫师:也是“浮的”,“表面的”,充满“潜规则的”。

某甲:恰恰代表迷失越深?或者仅仅是玩熟了世俗的规则和概念而已。

某丁:想问紫师一个问题,戒是必须要戒口吗?以后不能吃肉了?

紫师:戒。戒的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至少在紫的教下,是如此要求的。

而这个戒,指的并不只是行为。或者说,并不是行为。

而是心识对六尘的执取。

因为,心识对六尘执取后,便是分散的。定力便无法提升。只会越来越散乱。

无法提升定力的戒,都是无益于解脱的。顶多只能稍微的培福消业。

所以,在紫的教下,戒就是戒心识对六尘的执取留碍。

某甲:无法提升定力的戒,都是无益于解脱的。举例说说好吗?比如?

紫师:比如,行为上戒了,心是散乱的。

定力不提升,智慧是无法出生的。而智慧无法出生,就不能解脱自在。

然后,回到之前的话题。

在紫而言,这个标准只是标准。以觉悟为目的修行的基础标准。

如果不是如此的话,紫可能还在寺院里待着。

“性欲”这个东西,不要太在意,或者说直接不要在意。没必要在这个上面停留太多。不论你是浓厚,还是淡薄。

即使你的定力很低。也要学会【解析】这个技能。

那大家知道什么是解析吗。

众弟子:分散?

把心投入到点上去深入感受。

用心感知,不是去想。

紫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紫师发了一张雪人的图片)

某甲:雪人。

紫师:仔细看看。

在你仔细去看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你看到的境界一样吗。

某甲:不一样。聚焦,用力。看到雪花,围巾,毛线,松果。

紫师:[语音]

听到了什么。

某甲:歌曲声,小孩子声。

紫师:仔细听。

某甲:外国歌曲,宝宝说话,打字声。

紫师:把所有细节的声音都分类出来。

把所有的语调,起伏,都分类出来。把声波线都分类出来。

有人用过监听级别的耳机吗。就是录音师用的。

某甲:我有。

紫师:什么感觉。

某甲:细节清晰,位置清楚,高频低频不含糊。很多很多细节都能很清晰的反馈出来,细节极其丰富,层次分明。

紫师:为什么。

某甲:解析得很好?解码?

紫师:大家要向这耳机学习,争取做的比它好。

这是眼睛与耳朵。还有舌头,鼻子,身体,大脑。

只是人的定力没机器好。所以,只能靠机器而解析了。

时时刻刻保持着觉明了知。

解析眼耳鼻舌身意所感受到的一切色声香味触法。

那,问题又来了。要解析的到底是什么。

众弟子:色声香味触法,留碍的就解析了?

是自己的六识所接收到的五蕴六尘。

色声香味触法,来什么解析什么?

比如吃饭,解析饭,一直解析,然后就没有了。

疼痛能解析吗?

吃饭的味道,解析下去就没有味道了。

紫师:解析到没有感受,就是目的吗。

某甲:目的是不要留碍。

紫师:为什么不要留碍。

不留碍,真的是目的吗。

众弟子:解析到了然本质。

看破放下。解析并不是目的。

解析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增强定力,产生智慧?

紫师:目的是证体。

其它只是体所起用。

有体,自然有用。只有用,没有体,用不长久。

而体,是空性。

那什么是空性。

原来的课程讲,空性分为几种层次的空性。

某甲:能生一切的本源,空性。

某丙:本体为空,六尘是用。

紫师:不留碍,看破放下,都属于“用”。

没人听过之前的课程吗。

某乙:第一个层次念头的空性。

紫师:某乙继续。

只记得第一个吗。

某乙:第二个层次空掉念头的空性,也就是行识二蕴。第三个层次,空不空。忘了。

紫师:这是另一个层面的说法。

念头的空性,色法的空性,本体的空性,究竟的空性。

解析,就依照着这四层空性来。

某丙:紫师,什么是色法的空性呢?

紫师:物质不存在。

本体的空性,究竟的空性是圣者该操心的。

大家就先冲着念头的空性,色法的空性来就好。

某丁:怎么解析呢?

紫师:控制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识。自在调控对六尘的深入浅出。

某丁:怎么控制?

紫师:上面讲了。

即使你定力再低。也可以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加强一下心力,去进行解析。

不用你长时间的保持解析,也不需要你解析的多深入。

解析,就是加强注意力,专注力,聚焦心神。

然后,解析你所想解析的色声香味触法。

好了,很晚了。今天的课程到此为止。有问题,可以明天提。也可以现在发出来,明天回答。避免明天忘掉。课闭,大家晚安。

某丙:念头和声音,如果专注,多少能体会到它们的生灭不实。但是色法,只能靠理观,用道理解析,不知道怎么突破。请紫师慈悲开示。

紫师:肉体不需要靠道理解析。

先解析自己的肉体吧。

某丁:紫师,聚焦心神,一天要练习多少次,是要使它成为生活常态吗?

紫师:这个看自身的要求。做到多少,就有多少的受益。


2017/12/14于紫觉讲堂

【析法真空】与【缘起性空】
紫觉词典 | “性”是什么
紫觉词典 | “性”是什么

關聯閱讀 顯示全部

  • 人性三部曲 | 爱
  • 皈依的作用是什么。
  • 业力对我们的影响
  • 一、少阳派丹法讲解
  • 如何构建了了明知的有序性。
  • 紫觉词典 | “性”是什么
  • 什么是天之道,地之德?如何堪受教...
  • 本体论—系统论—方法论
  • 修行出离三界的解码与编程
  • 百法明门论讲什么
  • 浅谈儒释道三家止观。
  • 你们了解自己的实际三观吗
  • 苦乐参半(五) | 四维时空中的...
联系邮箱:admin@zijueschool.com
Copyright © 紫覺
Zi can be reached via admin@zijueschool.com
起飞页建站: 管理员入口 客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