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萬物為用。

紫覺大學堂
紫覺大學堂
  • 首页
  • 紫覺體系
    • 關於紫覺
    • 紫覺正文
    • 認識系列
    • 經典解讀
  • 結緣紫覺
紫覺大學堂
【析法真空】与【缘起性空】 关闭 返回上一级  
2020-08-15
作者:紫府道人

【析法真空】与【缘起性空】
+ 查看更多

紫师:某甲,讲讲析法真空,与缘起性空,本来空寂。什么区别。之前吸收了多少,就讲多少。

某甲:析法真空,是小乘阿罗汉修法。拿着我执去解析万法,以解脱轮回为目的。虽然定境很高,神通示现,却没有去破我执,反而加重了我执。解脱分段生死,仍受变易生死之苦。现在很多求神通,求定境的,大多是析法真空的路子。

紫师:问题出来了。

小乘道的析法真空,在于用定心解析心色二法。以此来解脱人我执。

破掉人我执的方法就是把一个粗重的解析开,从而看到人我执的执取真相。

那就是色法与心法的集蕴所导致。

因为心法与色法太过于集聚,而出生了一个所谓自我的假象。众生加以执取,就会因为这些事相的无常性,而得失,生死,变迁,痛苦烦恼不堪。

生老病死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苦。都是因为粗重事相的无常性,所导致。

也就是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生老病死,阴晴圆缺,四象变迁的无常性。

任何粗重人事物,情感,观念,认知,经验,一切都会发生变迁,不会永远常住不变。

人一旦执取,就会经历得到与失去。就会烦恼,痛苦。

所以,小乘法的析法真空,为了解脱这种烦恼痛苦。就想办法将粗重浓稠的集蕴,也就是粗重的心法与色法,解析开。

就需要提升定力。以高定心的显微镜来对集蕴的心法情绪概念自我,色法身体感受认知进行解析。

当解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一切粗重相的深层本质。

那就是越来越松散,越来越空。

自我的认知概念情绪松开了,身体感受认知松开了。

而不再去执取粗重的自我身心了,也不会再去执取粗重的外在人事物了。

因为不再执取,从而不会再因为自身心的变迁感受而烦恼痛苦,也不会因为外境事相的变迁而烦恼痛苦。

因为,执取了,有了执念,就会经历身心的烦恼痛苦。

这是佛陀对于这部分小乘众生所讲的法,为之带来的暂时方便解脱。

那就是执取了这世间的无常相,你就会痛苦烦恼。而你想要解脱,就要放下这个执念。

而要众生放下这个执念,就要看清这个人我执的真相,诸法空寂的真相。

而当时直接讲大乘的本空,这个时候的众生是接受不了的。

反而印度诸外道本就修习定力。所以,以定心起慧观以析法真空,就成了这部分众生的出路。所以,当时佛陀诸大弟子大多都是外道出身。

所以,析法真空不是以神通为主的。神通只是因为当时他们的定力而显发。

且在析法真空的层面讲,神通是障碍起慧观的。要起慧观就需要放下神通起用。这是佛法区别于外道的地方。

某甲,继续。

某甲:析法真空,以定力为显微镜,以法为蓝图,来解析色法心法,解脱人我执。他们以此法收益,却又束缚其中。因为以法为实有。而法则也是被生出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

当法则失效时,这些圣者也要经历生死。世尊就开示了大乘法,引领修行者去往法出生之处,找到更根本的根,得以解脱圣者的变异生死,得大解脱。

一切法都由心生。世尊说心不实有。于是析法真空的圣者接受不了,远离了世尊。生心,有种种法,性得以显现。不生心,去涅盘,性无所见,而强名为「空」。生心,涅盘,同样是性的法则之一。是比“心生的一切法生”更微细,更本源的法则。

找到了这个根处,缘来则生心运用万法,缘去则入无余涅盘。不受三界内一切法则的束缚,得大自在。

紫师,该你来升华了。「缘起性空」。

紫师:缘起性空,也讲过很多遍了。

因为一切因缘起,所以一切性本空。

因为一切因为缘而起,所以一切性本空。谁来解释一下。

某甲:一切实有,都有其成立条件。只有诸多条件汇聚,都可以呈现此实有的相状。任何实有,都没有一个决定它必然成为它的永恒不变的特性。

紫师:太粗了。举微细的例子进行说明。

那问个问题。这个世界怎么来的。

众弟子:一念无明?

一心所变现。

紫师:怎么变现。

众弟子:空性生出来的?

一念一念叠加出来。

世界本不曾存在,只是性所生心,心幻化出了观测者,于观察者而言,出现了所谓的世界。

观察者错误的理解以为有了世界,世界就出现了。

紫师:识蕴是什么。

某甲:无明中产生了第一念,即是最初的了了明知。

紫师:怎么来的。

某乙:因为有时空感。念头带来的时空感。

紫师:性出生了心。这里的心就是识蕴。

某甲:随着识开始相续,它看到了之前的了了明知。执取了这种虚无宽广的状态,并开始叠加。

紫师:那就以这第一念为例,这一念因什么缘而存在。

众弟子:空性?如果不是空性,永远也生不出第一念?

无明。

贪执?

紫师:没有前缘会有后面的存在吗。

没有上一秒的你,会有这一秒的你吗。

世界之所以存在着,是因为心的相续执取。而相续执取,对于人而言就是念念相续。后念缘于前念。前念缘于前前念。

而念念之所以相续,就是因为心体了了明知,缘于第七识的执取性。

而第七识其实就是识蕴的相续蕴集性——行蕴的起用所致。

为什么能所互泯,可以引发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三界消陨。

因为,能所互泯双亡后,念念相续的执取就消融瓦解了。

也就是行蕴断了。识蕴不再蕴集了,空了。

整个三界都瞬间陨灭。

从而可以进入到不生之地。

等于把心相续前心后心互为因缘的因缘链切断了。互为因缘的缘不在了,三界就消融瓦解了。

这是见性的证境。

那什么是缘起性空。

缘起的起源,是性空。

缘于性空,而有一切。

性空是真相。缘起是幻化。不过只是性生心的心相续起用,而有幻化三界一切。

这是在生灵的位置而言。以心为名,来进行阐述。

以外世间而言,心就可以命名为性能。一种宇宙万物本源的性能。

这种性能起用后,幻化衍生出来了宇宙天地万物生灵一切。这种性能赋予了生灵可以了知,可以觉知,可以思维,可以逻辑的能力。

然后这种性能,就被现在被称之为人的生灵,命名为了“心”。

这样解释,清晰了点吗。

好吧。可能还是听不懂。

然后,缘起性空。也可以举一个四大的例子。

之前讲过,物质层面最微细的粒子,被称之为色聚。也就是色法四大种法则所聚集。

色聚再解析就是四大种法则,地水火风,或者说是五大种法则地水火风空,一般很少提及空大。

而四大种,五大种在色聚层面也是互为因缘的。只要少了一种法则,色聚就会崩溃瓦解。

因为,色聚是五大种互为因缘所聚。每一种法则都是其它法则的缘起。

某乙:空性是心没有蕴集之前,心是空性蕴集之后是吗?

紫师:心的属性是空的。宇宙世界万物生灵一切的性质是空的。这叫空性。而不是有一种东西,叫空性。

空性,就是一切的本质,是空的。

当体即空。

而不是非得要把一切都空掉,才是空的。

人修行之所以要把一切都空掉一次,是为了亲证这一切都是空的。

之后,再怎么幻化起用。都清楚这一切的本质是空的。而不再有执取心出现。

析法真空,即使空了。却还有七大种万法的存在性。所以,析法真空属于方便空性。

而缘起性空,是从心相续,念念相续,互为因缘的执取性入手。发现一切有,都只是因缘起。而聚集成相,而有。

龙树菩萨说:一切因缘起,我说即是空。

从而证取三界一切有,其本质都只不过是空的。

从而放下一切的执取,自在解脱无碍。而本自空寂。

就是证取了一切有,一切相的本就是空的。

明心本来空寂。心生则一切法生。一切因缘所生法。

学了这么久,空性这个概念认知,还不清楚吗。

在的人,都说说自己学紫觉学了多久了。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些概念体系架构还是不明确。

你们上学学知识也都是这样吗。都是不及格吗。连知识概念都学不好,怎么修。天天拿着1+1=3来修吗。

空性,自性,觉性,性这都是在说不同的概念。

原来就讲过了不是吗。以后我们也要出试卷,练习题是吗。

可以多以外世间的角度来看待“心”。而不要总以你这个自我的位置去看待“心”。

因为,在外世间而言,你,众生只不过是大道本源的性能所赋予了一丝能觉知,能了知的能力而已。

生灵就是那么渺小的存在。

而不像你们总把心当成自我,总认为世界是自己幻化出来的要好太多。

众生只不过是具备了可以朔本归源的能力而已。也就是以自己那丝被大道本源性能赋予的心体了知能力去朔本归源而已。

把自己的位置放渺小,来认识真相。总好过你们拿着所谓的心体主人幻化一切来加重我执。

某乙:修行就是打破自我执取程序的循环运行?但打不打破对于性来说不增一分不减一分。那是不是其实不断还有新的无明念头生起,新的以为我的识进行相续,这个过程无始无终?

紫师:觉后无迷。

某乙:是不是念头和念头之间就能看到空性,只是我们念念相续地太紧以致于看起来好像连续的,能所互泯就是造成一个较大的空档?

紫师:是这个意思。但这里的念头不是你现在的念头。而是心相续的每一个心。

这个东西太深,不是你能看到的。所以,别误解成你现在的念头。对于普通人而言,是这样。

某乙:那我不仅要修行,尽量在生活上也要做些靠近清净的发展?

紫师:看你自己想要什么。目的是什么。然后选择。

某乙:终极目标是无上正觉,路上分两个节点先到见道位再到8地菩萨或4果阿罗汉。见道位计划是未到地定加观慧修行。

紫师:那就自己按自己情况制定计划。

某乙:“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略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汝观地,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紫师:这就是以大乘空破小乘空的法。还没有到缘起性空的层面。属于析法真空层面。

某乙:按目前工作生活的因缘可能修定难度比较大,争取先修人元丹法或者转色身的法给色身打下个基础待清修机缘到来。请问紫师色身练到何种程度对帮助修到未到地定就够用了?还是说其实是同步的,并不能成为一个前置安排?

紫师:那你不如应境持粗住定。生活修行都会更得力。

某丙:这段把四大都解析开了,虚空也不存在,这只是解析一切类似物质的层面,所以是小乘?

紫师:这段是在阐述之前讲的小乘法是不究竟的。只是当时作为引入门的方便。

世尊等于是在说:我之前骗你们的。因为说真话你们不信。

但所谓骗,也不是骗。骗是相对于现在的真相而言的。

但在你们当时的层次而言,那些法就是真实的。你们也因此受益证果。

某乙:好的紫师,我先争取达到在生活中保持粗住定,目前坐上还不能达到,惭愧。

某丙:小乘解析的是色,受二蕴。

紫师:恩,你也听他们说了。维持粗住定,把心维系在身体上,一样可以转色身。

色受想三蕴。只是解析空,而不是破阴魔。

这些概念你们都必须明确好。

最好准备个笔记本,把重点概念都记下来。时不时翻一翻,加深印象。

不然,连概念都学不好,说什么践行。

某丙:后面紫师还是出一本类似清净道论那样的合集吧!把见,修,行,果,整理一下。

紫师:等因缘具足吧。

2018/10/09于紫觉讲堂

慈悲,没那么简单
浸淫六尘而自在解脱的菩萨
浸淫六尘而自在解脱的菩萨

關聯閱讀 顯示全部

  • 人性三部曲 | 爱
  • 皈依的作用是什么。
  • 业力对我们的影响
  • 一、少阳派丹法讲解
  • 如何构建了了明知的有序性。
  • 紫觉词典 | “性”是什么
  • 什么是天之道,地之德?如何堪受教...
  • 本体论—系统论—方法论
  • 修行出离三界的解码与编程
  • 百法明门论讲什么
  • 浅谈儒释道三家止观。
  • 你们了解自己的实际三观吗
  • 苦乐参半(五) | 四维时空中的...
联系邮箱:admin@zijueschool.com
Copyright © 紫覺
Zi can be reached via admin@zijueschool.com
起飞页建站: 管理员入口 客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