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界神系诸法功德分。(十四)+ 查看更多
紫师:欲界神系诸法功德分。
为达究竟道,必发究竟愿。
愿力,为什么如此的重要。
首先,六道轮回来源于无明颠倒执取沾染沉溺而有。
欲界方才有人我之相,众生之相,时空变幻差别之相。
是已然经过流转叠加的相续业力所呈相。
三界的无尽循环都依此无明颠倒执取沾染沉溺的业力而有。
【神通不敌业力,业力不敌愿力。】
因为,这里的业力,就是三界流转之相续力。
无色界因此而有,色界因此而有,欲界更是因此而有。
而所谓神通力,也仅仅只是依此业力而有。
那为什么愿力,可以胜过业力呢。
因为,愿力来源于空性智。
但如果不发愿,而证于空性,就只是会令此“自我”消融。
要走向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点,你们必须要清楚,且牢记于心。
人之自我,只是于此欲界六根六尘十八界中,沾染六尘缘影而有。
我之所以会将空性,分之为:念头的空性,色法的空性,心体的空性,与究竟的空性。
就有这里的原因。
首先,当人真正证取了念头的空性时,就会确定受想非我。初证无我。
为什么会有修行者证了初果之后,就不再用功,而只是等着无漏之后,自然漏尽呢。
因为,他没有了继续用功的动力。或者说,已然失去了继续用功的动力。
有时候,我们会将之判别为小根之器。
而有时候,我们也会将之判别为大根之器。
但对于无上正等正觉的究竟而言,这必然会被归类为小根之器。
之所以有时候,也会将之判别为大根之器,是源于小乘道而言。初证无我之后,便全然信解全然漏尽之全然无我。
之后,有为之作意用功,便被全然抛弃,入于无为道。
这,确实可以被论之为大器。
于小乘道而言,只需要将此自我受想灭。便能成证解脱道。
至于色身,会随之欲界业尽,而消融。回归五不还天,色界顶。
便没有了继续下去的动力。
所谓动力,也便是“主动的力”。
众生轮回生死,来源于无明颠倒执取沾染沉溺的相续力。即业力。被动轮回生死的力。
而厌离生死轮回苦,欣于解脱,才有了修行解脱道的动力。
即,有为道。
有学,无学;有为,无为。
即此也。
为什么解脱道归于色界顶五不还天,而非无色界顶。
首先,解脱道又可以分之为:有余灭与无余灭。
有余灭,也便是仍有微细身。无余灭,即灭此微细身。
但都不是究竟灭。
因为,解脱的只是一个从来都不存在的妄执自我。
灭的也只是这样一个妄执的心相续业相。
但,大道流转依然流转。性生无尽,众生无尽。
所以,于究竟而言,灭掉的那个,依然会继续流转出生,轮回生死。
所谓佛陀放光接引,实则就是他们再次出生之时。
色界顶,才有神识凝聚,才有了了明知的心体彰显。
而无色界,又名痴界无明。等同于连此了了明知的心体,都四散沉寂。
唯有法身大士、佛陀才能照了无色界,不会受此痴界无明所影响遮蔽。
而解脱道诸圣贤,就只能在无色界以下。
哪怕受想灭尽,也仅仅只是在色界顶。
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愿力,没有足够深厚的福德智慧资粮。
欲界众生,唯有识心,即第六意识心所。
色界诸天,才能论之明性本心如如。
而要论之无色界,则言之【觉性】。
唯有法身大士,究竟证道的佛陀,才能拥有。
而这样的【觉性】,便是跟大愿挂钩。
所谓大愿,即普贤行愿。
于无尽劫中,深入苦海,救拔群情。
生生死死轮回转,
不为成佛或作仙。
朝入酒肆夜在巷,
千劫入梦不曾眠。
所谓千劫入梦不曾眠,就是磨炼这份【觉性】。
不论历经多少的生死流转,不论是居于三恶道,还是化身修罗魔众。都不被其业力所牵,丝毫无染着。
唯有如此,才能积累足够的觉性波罗蜜资粮破痴界无明。
因为,没有愿力,就没有动力。
因为,众生一切的业行,都只是由无明颠倒执取的业力所催动。
没有愿力,修行的终点就只能居于受想灭,而不得寸进。
修诸梵行,就等同于不再与此欲界一切产生联系,断诸缠缚,无有丝毫染着。
那,最终所能成就的,便是居于色界顶,不会再有可能进步了。
因为,你已然没有了你,已然入了无为境,不再会有丝毫所谓“自我的起心动念”,想要,不想要。
也不会想要一个所谓的究竟,觉悟。
或者,直接自视为大自在天主,被大自在心魔所控,认知为究竟。
唯有,发菩提心。唯有,发无尽愿。才能趋向于究竟之觉悟。
没有这等大心大愿,至多居于色界顶,沦为大自在天眷属。
可能对于你们而言,这些还都太遥远。
但,初发心,真的很重要。
人,自我。本来乌有。
但,空性却可以将之赋予万类有情。
才有了这万界众生之无尽幻化。
这便是大道之空性妙有。
修与不修,都同受此幻化妙有。
只是无明,就会颠倒,就会有诸烦恼痛苦,而不耐受。哪怕,这也是此幻化妙有。
修行,便因此而有。
而走在大道前边的,就可以予以后者相应需求的帮助。
这就是达者悟者与后者未悟的关系。
人类社会是一个培养皿。
大自然,同样是一个培养皿。
而这三界六道,也是一个培养皿。
说培养,是以结果论之。
实则,只是因缘之大幻化网,互即互入,交织影响,叠加而有的十法界差别相。
同样是一个无尽循环链。
即,无尽大幻化之游戏。
于无明颠倒的众生而言,三恶道是真的苦。
人世间,也是烦恼痛苦不断,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八苦历然。
游戏,永远都是对于强者觉者而言的。不受其扰,主动幻化。
主动,而非被动。
要于欲界得自在,就必须要先得明性本心不动如如。
自然,不被欲界诸相所迷。
历劫而无惧。
但对于无尽劫而言,此明性心体之主动依然有寿命时限。
一旦,痴界无明之劫至,便一切终成空。
所以,才有究竟之觉悟,无上之大道菩提。
但,究竟是究竟。
无上是无上。
于欲界众生而言,最为首要的还是明性心体。
也唯有此明性心体,能摸得到边。
但,究竟的发心,还是那么的重要。
哪怕,你还摸不到那究竟,那无上。
可,这决定了,你所走的道,能有多远。
众生之颠倒。就在于,填坑的同时,在挖坑。解决问题的同时,在制造问题。
小乘道,可以解决暂时的问题。
但,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我也只能说到这里。
最终如何,还得看你们自身的因缘,让你们如何想,如何选。
这没办法。
修行没动力。就意味着,你没有出离心,也没有愿力。也便意味着,你的资粮太浅,就只能慢慢经历。等因缘让你产生动力。
因为,被动,就是如此的被动。
无从主动。
那你的所谓三大阿僧祇劫,就还没开始。
就得慢慢经历,等着开始。
如果有心修,那就多观无常苦,生死苦,轮回苦。
如果能见众生苦,而发大心大愿,更是你的资粮深厚之稀有果报。
修行便是如此,无从主动时,就只能被动等待。
而有了主动,一切就都好办。
主动作意,培养相应的心相续便好。
为达究竟道,必发究竟愿。
无尽愿,普贤愿。
没了。
2020/08/08于紫觉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