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萬物為用。

紫覺大學堂
紫覺大學堂
  • 首页
  • 紫覺體系
    • 關於紫覺
    • 紫覺正文
    • 認識系列
    • 經典解讀
  • 結緣紫覺
紫覺大學堂
欲界神系诸法功德分。(十四) 关闭 返回上一级  
2020-08-15
作者:紫府道人

欲界神系诸法功德分。(十四)
+ 查看更多

紫师:欲界神系诸法功德分。

为达究竟道,必发究竟愿。

愿力,为什么如此的重要。

首先,六道轮回来源于无明颠倒执取沾染沉溺而有。

欲界方才有人我之相,众生之相,时空变幻差别之相。

是已然经过流转叠加的相续业力所呈相。

三界的无尽循环都依此无明颠倒执取沾染沉溺的业力而有。

【神通不敌业力,业力不敌愿力。】

因为,这里的业力,就是三界流转之相续力。

无色界因此而有,色界因此而有,欲界更是因此而有。

而所谓神通力,也仅仅只是依此业力而有。

那为什么愿力,可以胜过业力呢。

因为,愿力来源于空性智。

但如果不发愿,而证于空性,就只是会令此“自我”消融。

要走向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点,你们必须要清楚,且牢记于心。

人之自我,只是于此欲界六根六尘十八界中,沾染六尘缘影而有。

我之所以会将空性,分之为:念头的空性,色法的空性,心体的空性,与究竟的空性。

就有这里的原因。

首先,当人真正证取了念头的空性时,就会确定受想非我。初证无我。

为什么会有修行者证了初果之后,就不再用功,而只是等着无漏之后,自然漏尽呢。

因为,他没有了继续用功的动力。或者说,已然失去了继续用功的动力。

有时候,我们会将之判别为小根之器。

而有时候,我们也会将之判别为大根之器。

但对于无上正等正觉的究竟而言,这必然会被归类为小根之器。

之所以有时候,也会将之判别为大根之器,是源于小乘道而言。初证无我之后,便全然信解全然漏尽之全然无我。

之后,有为之作意用功,便被全然抛弃,入于无为道。

这,确实可以被论之为大器。

于小乘道而言,只需要将此自我受想灭。便能成证解脱道。

至于色身,会随之欲界业尽,而消融。回归五不还天,色界顶。

便没有了继续下去的动力。

所谓动力,也便是“主动的力”。

众生轮回生死,来源于无明颠倒执取沾染沉溺的相续力。即业力。被动轮回生死的力。

而厌离生死轮回苦,欣于解脱,才有了修行解脱道的动力。

即,有为道。

有学,无学;有为,无为。

即此也。

为什么解脱道归于色界顶五不还天,而非无色界顶。

首先,解脱道又可以分之为:有余灭与无余灭。

有余灭,也便是仍有微细身。无余灭,即灭此微细身。

但都不是究竟灭。

因为,解脱的只是一个从来都不存在的妄执自我。

灭的也只是这样一个妄执的心相续业相。

但,大道流转依然流转。性生无尽,众生无尽。

所以,于究竟而言,灭掉的那个,依然会继续流转出生,轮回生死。

所谓佛陀放光接引,实则就是他们再次出生之时。

色界顶,才有神识凝聚,才有了了明知的心体彰显。

而无色界,又名痴界无明。等同于连此了了明知的心体,都四散沉寂。

唯有法身大士、佛陀才能照了无色界,不会受此痴界无明所影响遮蔽。

而解脱道诸圣贤,就只能在无色界以下。

哪怕受想灭尽,也仅仅只是在色界顶。

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愿力,没有足够深厚的福德智慧资粮。

欲界众生,唯有识心,即第六意识心所。

色界诸天,才能论之明性本心如如。

而要论之无色界,则言之【觉性】。

唯有法身大士,究竟证道的佛陀,才能拥有。

而这样的【觉性】,便是跟大愿挂钩。

所谓大愿,即普贤行愿。

于无尽劫中,深入苦海,救拔群情。

生生死死轮回转,

不为成佛或作仙。

朝入酒肆夜在巷,

千劫入梦不曾眠。

所谓千劫入梦不曾眠,就是磨炼这份【觉性】。

不论历经多少的生死流转,不论是居于三恶道,还是化身修罗魔众。都不被其业力所牵,丝毫无染着。

唯有如此,才能积累足够的觉性波罗蜜资粮破痴界无明。

因为,没有愿力,就没有动力。

因为,众生一切的业行,都只是由无明颠倒执取的业力所催动。

没有愿力,修行的终点就只能居于受想灭,而不得寸进。

修诸梵行,就等同于不再与此欲界一切产生联系,断诸缠缚,无有丝毫染着。

那,最终所能成就的,便是居于色界顶,不会再有可能进步了。

因为,你已然没有了你,已然入了无为境,不再会有丝毫所谓“自我的起心动念”,想要,不想要。

也不会想要一个所谓的究竟,觉悟。

或者,直接自视为大自在天主,被大自在心魔所控,认知为究竟。

唯有,发菩提心。唯有,发无尽愿。才能趋向于究竟之觉悟。

没有这等大心大愿,至多居于色界顶,沦为大自在天眷属。

可能对于你们而言,这些还都太遥远。

但,初发心,真的很重要。

人,自我。本来乌有。

但,空性却可以将之赋予万类有情。

才有了这万界众生之无尽幻化。

这便是大道之空性妙有。

修与不修,都同受此幻化妙有。

只是无明,就会颠倒,就会有诸烦恼痛苦,而不耐受。哪怕,这也是此幻化妙有。

修行,便因此而有。

而走在大道前边的,就可以予以后者相应需求的帮助。

这就是达者悟者与后者未悟的关系。

人类社会是一个培养皿。

大自然,同样是一个培养皿。

而这三界六道,也是一个培养皿。

说培养,是以结果论之。

实则,只是因缘之大幻化网,互即互入,交织影响,叠加而有的十法界差别相。

同样是一个无尽循环链。

即,无尽大幻化之游戏。

于无明颠倒的众生而言,三恶道是真的苦。

人世间,也是烦恼痛苦不断,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八苦历然。

游戏,永远都是对于强者觉者而言的。不受其扰,主动幻化。

主动,而非被动。

要于欲界得自在,就必须要先得明性本心不动如如。

自然,不被欲界诸相所迷。

历劫而无惧。

但对于无尽劫而言,此明性心体之主动依然有寿命时限。

一旦,痴界无明之劫至,便一切终成空。

所以,才有究竟之觉悟,无上之大道菩提。

但,究竟是究竟。

无上是无上。

于欲界众生而言,最为首要的还是明性心体。

也唯有此明性心体,能摸得到边。

但,究竟的发心,还是那么的重要。

哪怕,你还摸不到那究竟,那无上。

可,这决定了,你所走的道,能有多远。

众生之颠倒。就在于,填坑的同时,在挖坑。解决问题的同时,在制造问题。

小乘道,可以解决暂时的问题。

但,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我也只能说到这里。

最终如何,还得看你们自身的因缘,让你们如何想,如何选。

这没办法。

修行没动力。就意味着,你没有出离心,也没有愿力。也便意味着,你的资粮太浅,就只能慢慢经历。等因缘让你产生动力。

因为,被动,就是如此的被动。

无从主动。

那你的所谓三大阿僧祇劫,就还没开始。

就得慢慢经历,等着开始。

如果有心修,那就多观无常苦,生死苦,轮回苦。

如果能见众生苦,而发大心大愿,更是你的资粮深厚之稀有果报。

修行便是如此,无从主动时,就只能被动等待。

而有了主动,一切就都好办。

主动作意,培养相应的心相续便好。

为达究竟道,必发究竟愿。

无尽愿,普贤愿。

没了。


2020/08/08于紫觉讲堂

百法明门论讲什么
慈悲,没那么简单
慈悲,没那么简单

關聯閱讀 顯示全部

  • 人性三部曲 | 爱
  • 皈依的作用是什么。
  • 业力对我们的影响
  • 一、少阳派丹法讲解
  • 如何构建了了明知的有序性。
  • 紫觉词典 | “性”是什么
  • 什么是天之道,地之德?如何堪受教...
  • 本体论—系统论—方法论
  • 修行出离三界的解码与编程
  • 百法明门论讲什么
  • 浅谈儒释道三家止观。
  • 你们了解自己的实际三观吗
  • 苦乐参半(五) | 四维时空中的...
联系邮箱:admin@zijueschool.com
Copyright © 紫覺
Zi can be reached via admin@zijueschool.com
起飞页建站: 管理员入口 客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