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什么(一) | 参禅+ 查看更多
紫师:今天的主题是:然后继续紧紧地抓着。
问一个问题,紫觉的主题是什么。
某甲:圆满觉悟。
某乙: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紫师:嗯,紫觉的主题是觉悟。
那什么是觉悟。
某丁:明了一切而自在运用。
紫师:之前有讲到【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一切智,指的是明了一切本来空寂的智慧。道种智,指的是性所生一切妙有、一切万法原理的智能。一切种智,指的是了知空寂当下即是妙有,妙有的当下即是空寂。
明了空有不二。无空无有,无无亦无。无碍幻化。
这是觉悟。
现今有很多的修行人,有很多种修行的方式。
可能很多目的都是要证道,都是要成佛觉悟。但过程却是颠颠倒倒,具体的行为完全背道而驰。
为什么。
某甲:信心不足。
某乙:明理不够和不愿放下我执。
紫师:因为,都只是凡夫。都只是众生。
那作为凡夫、众生的体现都是些什么。
某甲:无明执取以妄为真。
某乙:愚痴无明。
某丙:贪嗔痴。
紫师:嗯,都会说。
来,先对号入座说说自己的无明执取以妄为真。来说说自己的愚痴无明。来说说自己的贪嗔痴。
某丁:明明知道这个世界是假的,自己也是假的,还是很自私执着。要担心这个身体的健康。胖瘦美丑。明知道感情是无常虚幻的,还是对爱情诸多执着幻想。
某戊:我落入嗔的妄我执里头了,然后各种念头都来了,想不想都没办法。主要是定力不稳固,一下降就很难提上去。
某甲:希望紫师传的法就是真相,但因为没有证悟,仍有些许怀疑,怀疑轮回,怀疑万法由心所幻化而成,因此内心深处不想放弃这一世所拥有的一切全心修行,继续紧紧抓住这些。
某乙:陷入情绪造作的感觉里,明知道虚妄却看到潜意识里不想走出来,自作自受自轮回。
某丙:情绪难自控,想多了头疼。
某丁:没有动力。
紫师:觉悟很难吗。
很难,因为有无明颠倒贪执在那里一直相续着。
而认为难,就属于这无明颠倒相续的一部分。
所以,很难。
因为你们每天面对的对境都是“生活”,所以,很难。
为什么。这都让无明给背了锅。
因为,都是因为无明。所以,被境界迷惑,执着其中出不来。
无明,就是个冤大头。
但,就是因为如此,觉悟,明理才显得那么重要。
只有明理,觉悟,可以破无明,而不迷惑,而不执着。
那明理到底都是明白什么理。
为什么听了那么久的课,功夫就是用不上。具体的行为还是没有变。
因为还是不够明。或者明错了方向。
大家都是我执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大家其实我执的都不够。不然,你不会被一直限制在现在的“状态中”。
再讲讲【明心本来空寂】、【见性能生妙有】。
你们觉得心是什么。
明心本来空寂的“心”。
某甲:能观测到一切存在的存在。
某乙:源头,本体,阿赖耶识。
紫师:你们必须要明确:这个【心】不是你身体里的心,也不是你脑子里的心,TA不是你的思想、不是你的意识。
TA不是你的。
TA是创造宇宙天地万物一切的一股“能量”、一种性能。
是这股能量、性能给予了你了知的能力,思维判断的能力,以及你这个肉体种种感观。
然后,成佛、证道、觉悟,也只是在这个“心内”、这个“性能内”成佛、证道、觉悟。
而所谓的生死轮回,也只是在这个“心内”、这个“性能内”所起现的一种现象。
某甲:我思维判断的结果,还是这个心决定好的?
紫师:你需要给这个心起个其它的名词概念。
你们现在对这个“心”的概念定义本身就是“错的”。
所以,不明理是肯定的。
这个“心”,是没有你所认为的一种“意识”可言的。
TA不是一种生灵,不是一种生命。而只是一种能量、一种性能。
首先,不要把人体生命、生物,跟石头等死物分开。
因为,不论你这个人,还是你脚底下踩的东西,都只是这个能量、这个性能创造出来的。
而只是因为你这个人,这个物种(物质种类)的构造,导致了你具备了了知能力,思维能力,感观能力,以及情感系统。
然后,你认为自己是个人,是个活着的生物。而你脚底下踩的是死的,只是一个死物(没有了知、思维、感观等能力的物质体)。
你要想觉悟,首先你必须要明确这一点。
【不论是你认为的生物、还是死物。都是一个东西。物质。而只是因为物质构造的问题,力的传导回路的问题,导致了生物的感观系统,情感系统等。以及死物的“死相”。】
那意思是什么。
死物,不会再死。
人是不是这样认知的。
为什么。
因为,死物不是生物,没有感知能力,没有所谓的灵魂,没有所谓的精神意志。
生物,会死。
死的是什么。
所谓生死的,是什么。
死的是活着的东西,自认为自己活着的东西。
这个东西,因为跟物质的肉体不再契合,导致了物质肉体的解散。如此的,因为物质肉体的解散,这个东西没有了寄托。
说死掉了。至少对于大家这些还没有死的人而言,那些已经死掉的人,就是死了,没了。
不是吗。
结果等自己死了之后,才发现。死了之后,还有继续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再次的进入物质世界又凝聚了一个肉体。
然后,什么都不记得了。说,我活了。我生了。
这是人。
还有一部分是,人死了。那个肉体死了之后,发现自己还存在的东西,没有再凝聚一个肉体出来,反而凝聚了一个微细色身继续存在着。
TA成为了鬼。
然后,这个鬼认为自己还活着。只是之前的那个肉体没了。“死了”。
这就是【分段生死】。
一段一段的生死着。
而生死的是一个能了知的东西。
然后。重点来了。
如果你们要觉悟。就要深深的记住下面的事情。
这个能了知的东西,并不是一个生灵,并不是一个“众生”。
TA只是一股力,TA只是一股携带着不同波频率的力。
为什么修行觉悟之后说,无我。为什么总是讲本来无我。
因为所谓的“我”,就是这个力所携带的波频率。
这个“我”,是因为这些波频率的起伏,所导致的。
那是怎么样导致的呢。
因为“你我之别,众生之别。”
也就是现象界的差别感。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我相、人相、众生相。
因为,携带着不同波频率的这股力,具有着了知能力,思维能力,判别分析能力,感观能力,以及相应的情感系统。
因为,跟旁边的“力”是不同的。
这种差别感造就了“人”的“妄我执”。
因为,有人我对立在,有众生群体的相在。才有了继而更加复杂的“我执执取的庞大系统”。
为什么这么说呢。
现在反向推究一下。
如果这些力是没有波动起伏的,是没有差别相的。也就是“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差别感的。
“人”还会进行一个“我执行为”吗。
比如说:这是我的,那是你的。
这种事情,可能发生吗。
所以,是差别相让“妄我执”滋生。也就是这些“力”所携带的波频率的差别相,让“妄我执”出现,让六道生死轮回系统出现。
某甲:紫师,那人死的状态是比没肉身时更清明,还是更执着?
紫师:死前怎么样,死后往“不好”的情况加百千万倍。死前,清醒十分。死后,一分不及。
因为,死前这个“活着”的东西、力,还有一个物质的大脑回路可依靠。真实感更强,所以会清醒。
而等这个肉体与这个“活着”的东西,一分离。这个“活着”的东西,也就是现在大家认知的“意识”,就不再有一个稳定的依靠在了。
就是真正的【无根浮萍】了。
而这股力所携带的波频率,就是现在一直在说的【业】、【业力】。
这个【无根浮萍】就会被这股【业力】完全的拉跑。
也就是生死轮回。
这个自认为自己活着的生灵,继续生死轮回。
某乙:那所谓的地狱是死后意识创造出来的吗?站在现象的角度是个真实存在吗?
紫师:真实存在。
当没有肉体的依靠了之后。意识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
即使是现在大家认为是幻觉,是假象的。对于这个没有依靠的意识而言,都是最真实的。
这个时候的意识是一种净色根的状态。所以,一样具备着六感。一样会痛苦。
所以,地狱真实不虚。
某丙:意识的这种状态,像不像我们现在在梦境一样?
紫师:但是一个不会醒的梦。
觉悟之后,并不是不受业力影响。而是觉悟之后,就没有业力这个东西了,也就是没有波频率这个东西的实际存在性了。
就连这个世界,这个宇宙,这个法界,也都不复存在了。
也就是涅盘寂灭。
但是,觉悟不是逃避。
某甲:我梦里经常会做现实中不会做的事。
紫师:但那是你业力内的东西。
比如梦里会杀人,但是现实还没有杀。但是,你现实杀人的可能性会很大。
只是梦里的意识比较薄弱,会增强情绪化的力量等等。但在现实中,你的理智会更多一些。
涅盘寂灭是证入了本来空寂。
但对于现象界的妙有而言。业力,还是在的。
只是觉悟后,“我”就不存在了,那股“力”也不存在了。也就是妄我、本我都不复存在了。
在现象上,一样下地狱。
觉悟者跟没有觉悟的众生所经历的境界都是一样的。痛苦也是一样的。
但觉悟后的“”,是空无的。没有一个在承受的“东西”在的。
所以,对于这个觉悟的“ ”而言,天堂地狱是一样的。一点差别都没有。
只是现象上的差别相、感观是不一样的而已。
这个状态,没有证取到,是没办法理解的。
你们现在都是有我执在的,所以会逃避烦恼痛苦。
而觉悟后,是没有“我”的存在性的。所以,不会逃避烦恼痛苦。
所以,从这个层面而言,觉悟跟没有觉悟是完全一样的。
某甲:所谓的死物一样?
紫师:看清楚上面讲的。一样会痛苦,有痛觉。但没有一个实际痛苦的“承受者”存在。
说不染着,说明还有一个染不染着的“东西”在。
而觉悟圆满之后,是连这个“染不染着的东西”都不复存在。但是一切的感观,感知,思维都是在的。
所以,你们理解不了。所有的思维,都只能在这个层次内发生。
在实相而言,根本就没有一个东西在感知痛苦。这里的痛苦,指的是物质之间发生挤压、破损之后,给予那个“了知”的感受。
但觉悟后,这个性能给予的了知还可以在,了知的感受,一样可以在。
但是这个“了知”不再是一个“生灵”、“存在”的存在。而这个了知,只是一股力、一种性能所出生的“法”。
烦恼痛苦,解脱自在。在这个层面而言,都是一样的。
烦恼痛苦,是一种心法。解脱自在,也只是一种心法。
而这里的“心”,指的就是一种力、一种性能。也就是一种力的体现。
某甲: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是死后意识的波频率决定的吗?
紫师:是。
某甲:再多问一句,那我们出现一些感受情绪,比如激动、紧张、害羞、亢奋、焦躁.....也是自身能量频率高低所引发的情绪吗?
紫师:是。
某乙:认取了这个力,性为我。就是法我执?
紫师:没有“我”。
当你去认取的时候,所谓的“我”就会消失。每一层的认取,都代表着之前的“我”、“存在”消失了。
某甲:那提升能量很重要啊。
紫师:对于生死轮回而言,重要。对于觉悟而言,不重要。
所以,如果你们想觉悟,想要在这条道路上前进。就必须做到放下现在这个自己所具备的“状态”。
也就是放下这个“我”。“我的一切”。
然后,重点。
这个被放下的是“身心内在”的一种执取模式,一种执取的力量。跟外在所谓“拥有”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因为,作为“拥有者”的东西不存在了,那外在所谓的“拥有”也就不存在了。
外在表征就是:这些所“拥有的”,可以真正的“可有可无”了。
这股力量时时刻刻都在作用着。
说在定中发现,只能说是定力足够了,时时刻刻都能发现。
然后,现在你们需要明确的是“觉悟到底是什么。”
觉悟,就是明白真相,成为真相。
明白的真相,就是一切本来空寂。成为真相,就是做到一切就是空寂。
而空寂,并不是什么都没了。而是一切都在的当下,就是空寂的。
去体证那股力,就是去体证这个“心”。也就是这个了了明知。
只有你们体证了这个了了明知的力,你们才能不再受波频率摇摆。也就是不再受情绪、心念、感受的摇摆。
你不体证了了明知,就想打破无明吗。
“心”就是根本我执。最后,必须要把最后的“心”也打破掉。
这些离你们都很遥远。现在明白原理就可以了。
现在需要去做到的,就是你必须要把自己观成一个携带着复杂波频率的力。
而你身心的种种起伏、生灭,就是这些复杂波频率,也就是令这股力不断起伏的东西。你的心念,情绪,感受等等。
然后,在你看到自己的心念起伏、情绪起伏、感受起伏的当下,就要去体证那个没有变化的【了了明知】。
让自己去成为这个【了了明知】。
某甲:明白原理是很重要,我要是此生over了,变成鬼或再投胎,我也不记得了,怎么办?
紫师:做一分,你的波频率就会改变一分。
就等同于你现在做到都会带到下一生。下辈子的那个东西,会被这个波频率影响的活着。
而继续修行的几率大小,就是这部分的波频率、业力有多少。
觉行圆满就是尽头。
某甲:紫师,怎么把我们自己观想成 “力”。
紫师:力不是观想出来的。是去观到的。
也就是去照到的。去发现的。去体证的。不是想。
某乙:体证到念与念之间的东西是不是就是【了了明知】?
紫师:是。
念的时候,也是。
念如浮云,心如虚空。
云一直都在飘来飘去。但天空一直都在那里。
这个心,天空,就是了了明知。
发现天空,是第一步。成为天空,是第二步。
而真正的成为天空,就要把原来的“自我”完全的放下。
成为天空的过程,就是转业的过程。也就是把波频率抚平的过程。直至成为没有任何起伏波频的力。也就是完全没有云的天空。
这个过程,在禅宗叫保。
等完全成为天空之后,还需要打破虚空。才能从明心保至见性。
见性后,就可以起用了。
某甲:在定力中发现?
紫师:不要把这个定想象成多么高的禅定。
有一分定力,就可以察觉到一分。
修行是次第修的。
所以不要妄想着一步上三楼。
看自己的念头,当你看到自己的念头时,这就是定力。
某甲:能看到,我天天都能看到,没修也能看到。
紫师:平时脑袋里过很多东西,你都看到了吗?
某甲:我有时候就是被这些东西烦死了,它们都在脑袋里。
紫师:所以,你没有都看到。真正都看到了,不会烦。
某甲:睡觉之前看到不烦,就是纯粹的看,有时候睡梦中也是。紫师,我睡梦中看着这些念头,就好像没睡着一样。
紫师:那就试着在做事的时候,也一直看着。
不同定力,解析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
别说睡觉前,别说睡觉时。你先让自己在做事的时候也一直看着。
管不管,无所谓。
这个阶段,只需要看。
管,看着。不管,也看着。
看着管。看着不管。
等二六时中你都能看着的时候。定力就上去了。
某乙:有时,解析念头需要花很长时间,随着定力提升,时间会越来越短么,比如瞬间解析?
紫师:会。
某乙:感觉瞬间解析,用的就不是大脑了,大脑转不了那么快。
紫师:意识。
某甲:就像看电影一样,念头就在那自己播放?
紫师:还不够。
你还需要看着自己在看着。
然后盯着自己的看着,以及这个自己看着的一切。
然后,继续的往前找。
盯着自己在看着的这个“盯着”,你也要看着。
如此不断的追下去。
然后,看到自己的所有。
对于第一层每天都在看到的而言,是念头。
而观到念头的是观。而观到自己在观的观,是更深层的观。
继续观到自己在观到自己在观念的观,是更深层的观。
这个过程,是不断从表层意识进入潜意识的过程。
也是禅宗参禅的过程。
到了后边,念头就不会再升起了。也就是进入到“无念”的状态。
也就是一直观着在观着的观着的观着的观着的观着的观着....
这就是成为了了明知、成为心、成为虚空的过程。
禅宗行者一观就是几十年。
等着虚空碎,大地沉。就见性了。
但这时候还只是刚开始。
也就是修道位修行的开始。真正修行的开始。
某丙:道家练法为什么又从身入手要练出身外身来?
紫师:那是三界内的法。对于出三界,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你们如果要觉悟。就必须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放下现在“自我的状态”。
就好像跟着念头乱跑的人。是最粗最普遍的人的“自我的状态”。
而能看着自己念头的人。是稍微微比较明智的人的“自我的状态”。
而能看到自己在看着念头的这个看着的人。是更加理性明智的人的“自我的状态”。
如此的不断破掉之前的“自我状态”,就如到新的“自我状态”之中。
就会成为不同的人。也就是不同层次的你。
直到进入到无念的状态,妄我执就会逐渐蛰伏。无法轻易现前。
直到最后无念进入到更加无念。如此的令“心”的状态不断深入。进入到更深处的“虚空”。
直至虚空粉碎。
妄我执就会完全崩解。本我执,也会破碎。
然后,就会成为了一种不“存在”的“存在”。
这之后的修行,就是把不“存在”的“存在”完完全全的抹消掉。也就是始觉与本觉完全相合的过程。
完全抹消掉了,就真正究竟成佛了。
而这个抹消的过程,就是果地菩萨修道的过程。
这里的始觉,是圆顿乘的始觉,也就是最初的觉悟。
也就是虚空粉碎后,真正见性后的觉悟。
但是这个虚空粉碎后,虚空还会回来。三界的一切现象界,都会回来。
本觉,就是虚空粉碎后的“境界”。
始觉与本觉合,就是把三界完全融入到虚空粉碎后的“境界”。
那个时候,就是真正的世间即是出世间。三界即是三界外。
空即是有。有即是空。
空有不二。
也就是真正究竟空性的状态。
这个时候,才算是大觉圆满。
无也没有。一切有无,都不存在。一切都熄灭了。
这不是思议所能到。不可思议。唯证乃知难可测。
始觉是,定力深到浮云不出,然后连虚空也碎掉。
这是最上一乘的始觉。
而在下一乘的教法中,虚空就是始觉。
某乙:虚空碎掉,但是虚空的种子还在?
紫师:不是。虚空碎掉,是进入到性还没有起用的状态。
而虚空出现,三界出现,是性已经起用的状态。
刚刚虚空碎的时候,是借助着之前“参禅”的力量。
碎了之后,之前的力量就耗没了。三界就会重新出现。
但这个时候的三界,也已经不是之前的三界了。
因为你在虚空碎之后,就回到三界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而之后,三界重新出现。其实就是“你”看着三界重新被造出来一次。
三界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没有时空,没有存在。这个时候,连空无都没有。
所以,叫虚空碎。
虚空碎,是证取一切智。而当你从虚空碎的境界中出来,就会看到三界被幻化出来的全过程。
这个过程,会让“你”证取道种智。也就是三界一切法的原理。
之后,始觉与本觉相合的过程,就是证取一切种智的过程。
如此,这个世间、出世间,“你”再也不会有疑惑。
这就是觉悟的所谓“殊胜”所在。相较于无明的众生状态时,而言的“殊胜”。
但当“你”觉悟之后,就会像释迦摩尼佛一样发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性,只因妄想烦恼不能证得。
所以,释迦摩尼佛并没有度众生的意思。因为众生根本就不需要度。
因为,所谓的佛跟所谓的众生,都是一样的。
差别,只在于明与无明。
明了,无佛无菩萨无众生。无明,才有佛菩萨与众生。
某乙:难怪紫师通达一切法,难怪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难怪王阳明成三不朽,都是从「道种智」而来。
紫师:这是天神会说的话,这是五十阴魔境界中的一些境界所会促成的一句话。
而真正大觉圆满了,没有“我”、没有“你”、没有一个所谓实质存在的存在。
某甲:紫师,那还有一个浅显的问题想问。我现在经常能感觉到气脉像小虫子一样在身体里拱来拱去,是我定力比以前提高了吗,还是没定力也这样?
紫师:你看到自己的念头时,就是你的定力。
当你去发现一个东西的时候,都是你的定力。
因为只有你集中注意力,你才能发现。而这个集中注意力的过程,就是定力起现的过程。
上面已经讲了一个法了。但是你们却没有实证的根器。
所以,才有了现在紫觉的一切法。
关于上面看着自己的看着的看着的看着...这个参禅的法,从紫十八岁出寺院就已经在讲了。但从来没有人去做。
某甲:那如果每个众生都经历过虚空粉碎,再从空“创造一切”。那这一切到底是谁创造的,还是每个众生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紫师:这就是你的我执吗。
为什么所有的思维基底都必须要有一个自己。都要有一个所谓“人”或者“什么”。
紫只能把话放在这。你们修不了这个法。你们根本就没有这个根器。也根本就没有这个因缘。
你们有你们的生活。你们有你们的执着。你们从来都没办法放下。
某甲:那紫师为什么讲?
紫师:明理。按照这个次序,把原理再次阐述一边。而且,讲到现在,都没有进正题。
生活不放一次,念头没可能放下。
直接放下念头,不放下生活。那是大菩萨才能做到的。
所以,你们不是那个根器。是那个根器,早就看破了这世间的一切颠倒、戏论。
放下什么,都只是轻而易举。
某甲:那请紫师讲讲我们这个根器可以修学的。
紫师:这个法,你们一样可以练,紫是这样说。但,你们仍然可以自己再去试一次。
修这个法,就是要统统放下,全然放下。
即使不能全然放下,达不到这个法的最终目的。一样可以增加定力,增加观慧。
因为这个方法,就是之前世哲说的紧紧的抓着我执不放的法门。
某乙:插个问题,菩提萨埵,觉悟的有情,觉悟之后还是有感情情绪么?
紫师:有。
某乙:密勒日巴尊者和师父师母最后一次见面抱头痛哭,他们都是觉者。
紫师:属于起用。烦恼妄想,也可以有。因为,只是起用。只是一种现象。
佛教一直有个词,叫示现。示现不是弄虚作假。而只是示现一种现象。
因为众生都着相。任何相,都有着相应的作用。所以,菩萨会运用这些相,这些对众生的作用,影响。
某乙:是不是演戏?
紫师:是演戏,但是真演。
2018/04/06于紫觉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