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法出世的大事因缘。+ 查看更多
紫师:学到现在,你们确定觉悟是什么了吗。
众弟子:让被动成为主动。自主。
空性为本,万法为用。
明白万法怎么来的,以及怎么用。
紫师:
你们惧怕恶法吗。
你们惧怕烦恼吗。
你们惧怕死亡吗。
你们惧怕痛苦吗。
你们惧怕罪业吗。
你们惧怕恶果吗。
众弟子:怕的。在锻炼不怕。
看到这些词没有怕的感觉。
紫师:觉悟是要你们怕这些吗。
众弟子:不是。
理上不怕,还透不过。
觉悟是可以怕也可以不怕,因为这些只是法的呈现。成为一切法,运用一切法。
要驾驭这些。
紫师:什么是佛法出世的大事因缘。
众弟子:一方世界有本初佛。
本来是佛,错觉成为众生。
我无我。
众生期盼佛,需要佛。
紫师:
《时轮劫》
北方有土香巴拉,
轮围金刚法时轮。
能仁之下千觉子,
应缘显相游世间。
乞儿戏子恶毒女,
青妓屠夫修罗刹。
轻贱嗔怒淫乱种,
互杀互虐转世轮。
此盼彼顾待圣缘,
超拔一切颠倒众。
佛法出世之大事因缘。是以劫来计算的。
如何在无尽劫的众生因缘中,积聚觉悟因缘的佛法事业。
时空即是相续之因缘呈现。
一切现象显相的因缘聚合,唯一的意义,就是有没有促成觉悟的可能性。
只要能促成觉悟,就是有价值的。
因为,对于轮回的无尽而言,万法的呈现是一味的,是平等的。一切的呈现,都是因果之循环。
那,什么是能促成觉悟的因缘呢。
唯有已然圆满觉悟的究竟证道者。
也便是引渡者。
这是可觉悟能觉悟之因。
然后才是被引渡者的资粮因缘。
被引渡者需要具备的因缘,是出离心,是菩提心,是慈悲,是四摄六度方便大愿大力万行般若。
出离心,最初是厌离心,是欣上厌下之心。厌生死,求解脱。厌五欲六尘,求清净光明。厌业力缠缚,求梵行自在。
菩提心,慈悲。最初需要的是有力的共情心,感而同受不忍其苦,愿为之付出一切。
而这些,无一不需要现世的因缘来成就。无一不需要相续不断的串习来成就。
欲界,纷纷扰扰,斗争不断。
这是必然的。
在这个过程中,无力的会厌离,有力的会付出。培养相应的心相续业力惯性。
有浅薄的厌离,一遇顺境立马退失。
有深深的厌离,经历了种种的无常反复,看透了欲界的无常性,轮回无尽性。而死心塌地。
有暂时的付出,因为积蓄的力量不够,所知的有限,无法坚定地担起足够的担子。
还有全然无畏的付出,因为离了自我的想要不想要,已然成为了所有众生,只为此而活。
这都需要相应的因缘,相应的经历,来成就。
有已然成就者于中结缘点化救拔。
有共业互相成就者,彼此支撑给与信心来进步。
有积累种种善行,一遇恶世,便一朝崩溃,堕入三恶道的。
有恶行不断,遇到大力菩萨,便生信皈依的。
有同受一位菩萨点化,却在某生相遇成为敌对方的。
有宿世皆仇,却因某人某事的一时因缘,当即转敌成友的。
世间因缘,本是无常法。
哪怕是恶法因缘,遇到相应的菩萨点化,都可以快速成就。
那重要的是什么呢。
众弟子:菩萨点化。
皈依。
因,缘。觉悟之因。
遇见时的信心
信,行。
信。
有觉悟的因缘
有在节点上能点的菩萨,具备了能化入心田的心相续。
紫师:对立心,排斥性。会为人创造障碍。
菩萨的点化,只是在破除这些对立、排斥。
令之向同一个目的,而努力奋斗。
你具备的包容性,越强,便距离觉悟越近。
但欲界众生的秉性,是趋利性的,是会为了五欲六尘的享乐而对立斗争的。
哪怕是菩萨要结缘,都需要去顺从这些对立斗争。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为众生解缚,名为点化。
所以,菩萨们也经常会站种种的队,然后朝着对方开火。
互杀互虐转世轮。
这是欲界恶世的常态。
这意味着什么呢。
众弟子:沾染业力。
无论好坏都结上缘了。
结缘需要站队。
如果成为了菩萨,站什么队不重要。
紫师:那,什么重要。
某甲:觉悟。佛法出世之大事因缘。
紫师:那你怎么确保自己是在趋向于觉悟。
众弟子:点化是没有局限性的。能内化才重要。
包容性。
以法为依。
紫师:什么法。
某甲:佛法。觉悟的法。
紫师:怎么算觉悟的法。
某甲:能包容一切法。万法皆是佛法,即是包容性的体现。
紫师:那你自己的贪嗔爱憎呢。
能受,不能受呢。
你们确定已经在观念上,趋向于觉悟了吗。
你们确定没有再自以为是的纵容自己的喜恶爱憎了吗。
众弟子:不确定。
未悟之前还需依觉悟的证道者教授者。
紫师:什么是悟。
为什么不确定。
众弟子:至少需要见道位吧。
悟是通达,不确定是不通达。
没做到才不确定。
未体证,只是理论的了知。
紫师:也就是不信。
心有疑虑。
疑的是什么。虑的又是什么。
众弟子:疑法无我。虑人我得失。
为何一个信,这么难。
疑虑皆是因缘幻象,但偶尔还是会跑出来,但仔细去看又不知道疑的根源是什么,即使找到一个所谓根源,不也还是一个幻象。虽没有那么强的厌离感,但目前也谈不上喜欢,而且趋势是在变淡。
紫师:浅薄的。
心还在五欲六尘上。
那就继续经历。
等哪一生经历的够了。
信,自己都做不了主。退群就好了。省得我踢你。
众弟子:绝不弃舍究竟菩提道。
才学佛的那几年有非常强的厌离感。
凝神为觉,散神为意。神凝,故觉有定!觉乃一统论之根,以根之觉解法尘,东西纵横,法法有理为悟!觉悟者,非名相,乃实操!信矣。顶礼师父!!!
真想修,你只会不顾一切的求。
难道还要我求着你修吗。
2018/10/10于紫觉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