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超脱的资粮因缘+ 查看更多
紫师:要讲的是什么。
某甲:昨晚说的资粮。凡夫只要“资粮的因缘”不够,便永远无法脱离概念。修行的次第,积累资粮。
紫师:如何培养超脱的资粮因缘。
这个问题是源于:忆念上师有什么功用。
紫是怎么回答的。在的答。
某乙:要看学生的心, 想的什么功用,就是什么功用。
紫师:为什么。
某丙:上师功用是所缘境。
紫师:所缘境有什么用。
众弟子:帮助进入状态。
因为一切皆是心的作用,力用在哪,就是哪。
上师在心中是啥形象就能升起相应的心。
紫师:所缘境决定了什么。
某丙:心的感受。
紫师:心的感受决定了什么。
众弟子:境界,佛的感受就佛的境界。
所去的方向,所拉扯的因缘果。
心相续?
方向和方向上的果。
紫师:心相续决定了什么。
众弟子:心和什么果相应得什么果。
抓取什么。
紫师:心相续,决定了世间的一切。
然后,把上述的联系一下。没人能联系起来吗。
某丙:所缘境决定我们的一切!
紫师:详细点。怎么决定的。逻辑编排一下。
众弟子:心造一个所缘,相续下去,得到果。
重复专注于一种状态,最后生成专注的状态的境。
忆念上师这个善所缘境会逐步形成善的相续,带来善的果报。
心所缘境,心会升起相应的感受,决定相继的心念,不断相续下去,至相应的果。
紫师:世界怎么来的。
或者说,心所观察到的世界,是怎么来的。
众弟子:每一刻的心念,也就是每一刻的所缘境,组成了心相续,决定了您的一切。
心识投射相续叠加来的。
紫师:微细叠加出粗重。
念头是不是微细。现实是不是就是相对的粗重。
心念的微细,是否能够叠加出现实的粗重。
法中说,心念决定了你的生活,是吗。
众弟子:是的。
是,念头的相续造成了相的相续。
紫师:那所缘境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
在之前唯识宗教法中是否有讲到。
每个心所观境,都是下一个心所观境的因。
众弟子:自主选择想迭加的心念,心识迭加,扭转未来。
有的。
紫师:每一个的下一个心所观境,都是每个之前心所观境的叠加。世界就是如此而有的。
但在于凡夫地而言,是很难想象的。
因为,自己都没有拥有自己想要的世界,生活。都没有能力改变世界,改变生活。
那是源于,世界是心识本体所变现叠加出的。
而每一个众生,都只是这个心识本体的一小丝而已。所能影响变现的,也就是这么一小丝。
所有的一小丝,组合成了现前的世界面貌。你有想要的,别人也都有。然后在互相掺杂的过程中,这每一丝的心识各自受影响摇摆着。
叠加变现出了,此现前的世界。
可能有些人某一方面如意了,其它的方面都没有如意。就是源于,世界是所有众生加起来叠加变现的。
是不是这样呢。
所以,作为凡夫地的你,没有拥有着你想要的生活,世界。世界,生活,也并不会因为你个人的喜好而做出一个改变。
是不是这样。
众弟子:是。
紫师:那为什么阿弥陀佛创造了极乐世界。
他为什么又能够创造出极乐净土。有谁知道阿弥陀佛怎么建造的极乐净土。
众弟子:定力足够深,证取了心识的本体。
愿力。
紫师:什么愿力。
众弟子:持极乐的所缘境。
四十八愿,利益救度一切众生。
紫师:只有阿弥陀佛持此极乐所缘境,就可以吗。
对,四十八大愿。光发这四十八大愿就可以吗。
还要让一切的众生都听到这四十八大愿。所以,十方诸佛都在各自世界称赞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功德。
让一切众生都能听闻四十八大愿。而发心往生极乐净土。
那极乐净土只是阿弥陀佛所创建吗。
众弟子:因缘和合而成?
发心的众生一起创建。
紫师:是一切知道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与极乐净土的一切圣人,众生所创建。
心所缘境。
那此方娑婆世界呢。一切诸方世界呢。
都是依靠着佛之愿力,众生的心所缘力。或者是业劫之力。
大家都是此方世界的创造者。或者说,都是创造者中的一员。
因为,各自都在相续着心所缘境,而叠加出此方世界的每一丝。
这是什么。一句话来总结。在的答。
众弟子:三界唯心。
一切唯心造。
紫师:还有呢。
某甲:自性能生妙有。
紫师:继续。
某乙:共业。
紫师:没人了吗。
众弟子:万法唯识。
众生一体。
一切源于心相续。
心生则一切法生,一切因缘所生法。
紫师:【心生则一切法生,一切因缘所生法。】
记住这句话。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明心本来空寂,见性能生妙有。】
这三句,都是牢记于心。
什么是一切因缘生。什么是因缘和合。什么是唯缘无我。什么是缘起性空。
众弟子:一切皆因为缘而有。
一切都不能独立存在。
紫师:我是什么。你是什么。大家是什么。众生是什么。世界是什么。
我是我吗,你是你吗,大家是大家吗,众生是众生吗,世界是世界吗。
众弟子:心相续叠加而有。
没有我,没有你,没有大家,没有众生,没有世界。
紫师:是这样,但看来还不够深刻。
众弟子:都是因缘所生,不能独立存在。
都是一体。
紫师:我如何因缘所生。
你如何因缘所生。
大家如何因缘所生。
众生如何因缘所生。
世界如何因缘所生。
某丙:地火水风。
紫师:继续。
某丙:四大分离后也就没有了那个四大合成的我。
紫师: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你为什么是这样的,众生为什么都是这样的,大家为什么各自是这样的,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
某丙:妄想执着分别。
紫师:细细的参究一番。整个逻辑线出来。
某丙:首先是执取第八阿赖耶识一小点第七识,执着为我,然后吸引四大和合,构成一个假我。
紫师:和合的过程,谁能逻辑一下。
某乙:性生明觉,明觉知见立知,而有无尽时空、无尽众生。
紫师:就没有那么一个人学到了紫觉的一丝皮毛吗。
紫要详细的逻辑线。细微的逻辑线。
某丁:是化学反应吗?
紫师:请详说如何的一个化学反应。
举个例子。
此时此刻,你头脑的东西,怎么有的。因缘何在。
某丁:概念的灌输、联想+心念的执取=和合的你我他。
紫师:捋出个线来。
众弟子:出生被周围环境影响灌输的。
大脑神经元的电子传递。因而就出现了念头。
紫师:你说了一句话,就只有你自己会说这句话吗。
或者说你这句话,又是怎么来的。
众弟子:前人创造的。
概念灌输然后模仿。
紫师:这个世界真的有原创吗。
众弟子:受地球这个大型波力场来的。
概念,灌输,链接,感受,相续来的。
紫师:原创是什么。
众弟子:外尘刺激眼耳鼻舌身五识,产生化学反应,反馈给意识。
往生的波频,构成此生的因,波频拉取了相应的地水火风组成我的躯体,波频的震动频率构成我的心识模式,此生的因遇到一个一个外境,也就是缘,迭加出新的因,由此执取一个不断变化的心识和肉体为我。
都是从阿赖耶识调取资料。
紫师:先回答这个问题。
众弟子:没有先例。
创出了原来没有的。
没有原创,都是被力所牵引。
紫师:原创,是不是一个标榜自我的存在。
独立一个自我个体的概念。
众弟子:是。
紫师:就拿名词概念而言,一本书的原创。
这本书,都是如何因缘和合来的。逻辑下。
某丙:纸张,油墨。
紫师:继续。
众弟子:写书的人。
由自己的文化底蕴和认知,通过相的造作出来的。
一个人,脑子里有很多念头,把它们写了下来,在通过出版社,印出来,再发行。
紫师:继续分解。
纸张怎么来的。油墨怎么来的。这个人脑子里的东西怎么来的。
某乙:这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紫师:是如何把这些概念串联起来的。
某甲:大环境。
紫师:如何分解下去。
谁是原创。
说话,是父母教的。学字,是老师教的。每个学科,都是每个学科的老师教的。每个父母,老师,都是他的父母,老师教出来的。
然后这个人,经过环境的熏染,影响,有了一种思维模式。因为不同环境的触发,有了一系列的所谓灵感。把之前的一切此刻能联想起来的名词概念,串联起来。成了一篇文章,一本书。
说,这是原创。
是的,在这个成品的书而言。没有一模一样的。
你是原创。
那如果把这本书分解开呢。
拿字来说呢,拿一种概念来说呢,拿一种惯有的故事情节来说呢,拿语句词汇而言呢。
还有原创吗。
这是一本书。那人呢。
你呢,我呢,大家呢,众生呢,世界呢。
众弟子:没有原创。
没有原创,都是缘迭加而来。
紫师:有区别,在于某个层面的个体观感。
在这个层面而言,你是你,我是我,大家各自是各自,众生各自是自己,世界万物各自是各自。
所以,大家的定力,心的观感维持在了这个层面。就有了现今大家眼中,心中的这一切。
是吗。
众弟子:是的。
紫师:而如果定力些有不同后,层面有所高下了之后,心的观感还是如此吗。
众弟子:不是。
肯定界限模糊了。
紫师:圣人所证取的四果十地果位,是否就是如此呢。或者说,不同层次的凡夫,天人。
你们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吗。
你们有想过要改变世界吗。
回答啊。
众弟子:想改变自己。
想啊。
世界好难改变,自己只占一丝丝。
以前想,现在知道要往自己身上用功。
紫师,比如说虚云大师修建了很多道场,他发愿就是要弘扬佛法。那后面他的所有行为是不是就是在改变世界。
每个人一直都在改变世界。
紫师:你可曾想过,你一直都在改变着。
众弟子:是的。
想主动改变。
紫师:可是,圣人却都是无为的,都是无作为的。
如果,他有那么一丝实执的念说:我要改变世界。改变某某某。
那,此非圣人。
那比如。
虚云老和尚,是圣人了吗。
众弟子:是。
紫师:那他不是为了吗,不是作了吗。
众弟子:无为是不妄为。
众生心为心。
紫师:圣人心中有众生吗。
众弟子:从体启用,体没变过。
没概念,做了也没概念。
菩萨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即非菩萨。
本无圣凡,何来众生。
圣人眼里没有世界,何来的改变世界。
紫师:一切烦恼痛苦,生死轮回,都是什么。
众弟子:自己妄想。
虚幻。
紫师:水月光中又一场。
众生各自执念一切实有。烦恼,痛苦,生死,轮回。
圣人呢。
众弟子:圣人没有。
无有相的分别。
无我了。
紫师:那圣人如何度众生出离。
某戊:告诉他们真相。
紫师:怎么告诉真相。什么样的真相。
经典中,都提到了多少种的菩萨。
为什么有那么多中的菩萨。
众弟子:不同的愿。
因为有不同的众生。
众生无尽愿无尽。
紫师:都是慈悲,仁善的吗。
都是大家所喜爱的吗。
众弟子:不是。
也有大黑天。
紫师:大黑天还有概念告诉你,他是菩萨,是某某的化身。
所有菩萨都会有这些概念告诉你吗。
众弟子:不会。
还有乞丐,屠夫,妓女等等。
紫师:那你有没有可能正在忌恨着一位菩萨呢。
众弟子:肯定有。
有可能。
把众生都当菩萨。
紫师:按照佛法中而言,是否罪孽深重呢。
众弟子:是。
紫师:为什么菩萨不能自称为菩萨。
众弟子:无我相。
无我人众生寿者相。
紫师:是不是就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愿意众生因此堕罪呢。
罪非实有,众生却执。
是不是如此呢。
众弟子:是的。
紫师:在这里,紫扩展一个知识点。
你将圣人的所缘境观的越神圣,你所会触及到的罪也便越深。
但相对的,你解脱的因缘也会聚合的越快。
为什么。
某戊:触及到的罪?
紫师:比如,你不小心打翻了佛像。
对于没有信仰的人 而言,他在意吗。
众弟子:不在意。
紫师:那如果是极其虔诚的信徒呢。
罪,是否就越大呢。
那他相对做出的忏悔,是否就越虔诚精进努力呢。
所缘境是否就越突出明显呢。
众弟子:明白了。
是,影响很大。
紫师:现在理解上面的知识点了吗。
众弟子:理解了。
紫师:记住这个知识点。或者说:【法】。
在这里,紫扩展一个知识点。你将圣人的所缘境观的越神圣,你所会触及到的罪也便越深。但相对的,你解脱的因缘也会聚合的越快。
那你对圣人的所缘境神圣吗。
有人说。我修的是顿入法门。要无执无着。
这个法门,成就确实也很快。但,也最容易堕落。
这都是相对的。
众弟子:没有拐杖,容易走歪。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紫师:就跟上面的【法】一样。
下地狱的几率跟成就的几率等同。
就看这个过程中,你怎么做了。
众弟子:保任不易。
最容易堕落。是因为心太粗,被骗。
紫师:把自己想的太“”了。
OK,这个知识点过去了。继续。
某甲:引号里的是啥?
紫师:你的联想。
改变世界,为什么要改变世界。
改变自己,为什么要改变自己。
众弟子:想过得更高,更好。
不满处境。
因为想要的与拥有的不符。
紫师:那圣人呢。
众弟子:圣人只想别人过得好。
无我。
紫师:你确定吗。
金刚经说,菩萨应该怎么做。
众弟子:圣人是无我无为,都是顺应自然。
无所住而生其心。
紫师:那世界是不是相呢。
如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ying四声)(ying一声)
(ying四声)应什么。
(ying四声)应一切缘,一切相。而无所住,而生起心。应对一切缘,一切相,而无所住着,生一切心。
记住这个解释。
某乙:生一切心怎么理解?
紫师:告诉紫,无明的众生是如何生心的。
众弟子:应境生心。
有所住。
紫师:世界怎么来的。
心识叠加来的。
怎么叠加的。住着心所现境,而生心起境。念念相续。造就了一个“天衣无缝”的实质世界。
那圣人眼中的世界是如何的。
回答。
众弟子:五蕴皆空。
梦幻泡影。
紫师:虚空粉碎,大地平沉。
是描述的什么。
某戊:皆是虚妄。
紫师:相续断开后的境界。
那应对一切缘,一切相,而无所住着,生一切心。
是生的什么心。
众弟子:了了明知。
空。
众生眼中的一切心。
觉明的心。
紫师:假名为心。
为一切众生而假名。因众生眼中,有心。
究竟觉者,连了了明知都无所住。用禅宗的话来说,就是丝毫都无黏着。
那你如何成为圣人。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吗。
众弟子:不当真,断链接。
顿然放下。
紫师:放下对自己的实执。
那正课开始了。
如何积聚“放下对自己实执”的资粮因缘。
如何的因缘,才能促成这个结果。
还请大家各自思索,发言。
众弟子:读金刚经,心经。
要么疼到不想拿。要么慢慢放下。要么一朝发现就没拿起来过。
出离心。
找到善所缘境,修四禅八定。
放下对自己的贪爱。
放下一切概念、分别、判断、追逐、分离的执取,专注善所缘境,念念相续下去....
紫师:对。所缘境,是这堂课的重点。
大家要沿着这条线来思索。
众弟子:持住、升起“空”的所缘境。
培养一个所缘境的执着来取代自身对于自己执着的抓取呗。
紫师:如何的所缘境,可以促成“放下对自己实执”的资粮因缘。
就像现在的你一样,被如何的因缘所和合创造。就像一本书一样,被如何的因缘和合所编撰。
大家既然想要一个果,那就要清楚的知道,这个果,是由什么样的因缘所和合而成。
然后,就开始拉取因缘。
不然,你会很盲目的。每日都不知道自己都在做些什么。所做的一切,又都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思索完,就开始回答。
有条有理些。系统些。不要散碎。
因为,这是你以后修行的道路。
众弟子: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把自己想成圣人,然后遇到事都想如果是圣人会怎么做,然后我们也去那么做?
凡人,遇到无数缘,建立无数种链接。入圣流,从断链接开始。断链接,就先建立一个更强的链接,把众缘的链接替换为心的链接。最终把一切链接都断掉,能所双亡。
努力把凡人的相续断了。
紫师:紫在这里插一句。
大家是生死轮回的因缘积聚的多,还是超脱的因缘积聚的多。
如何应对解决。
众弟子:紫师,我最近好忙。落下的功课过后会补上的,今天也只能回答这个问题。目标一直都是明确的,只是一时习气还改不了?
链接是瞬间完成,首先让自己慢下来。
紫师:最近没怎么讲课。
某甲:减少生死轮回的因缘的积累?
紫师:大家周围大多数的信息,概念都是生死轮回的因缘,还是都是超脱的因缘。
大家周围的人,是生死轮回的因缘多,还是超脱的因缘多。
大家每天做的行业,是生死轮回的因缘多,还是超脱的因缘多。
某甲:生死的多。
紫师:那你如何得超脱的果。
你到底是在努力去积聚哪个的因缘呢。
或者说,哪个才是你真正想要,在创造的。
某甲:何谓超脱的因缘呢?
紫师:放下自我实执的因缘,觉悟的因缘。
紫再问一句。
世界是念头叠加积聚出来的。叠加积聚的多了,从虚无变的逐渐“真实”。生死轮回的叠加的多了,所以生死轮回如此的真实。
那超脱的呢。是否也是如此呢。
众弟子:是啊。
亦复如是。
紫师:那大家叠加出“真实”了吗。
还是说,只是停留在虚无的念想层面呢。
众弟子:还没有。
紫师:那为什么还没有呢。
念头相续起来,会影响言语,会影响行为,然后自然会影响到周遭的一切。从而拉取“现实”的一切因缘积聚。
大家的念头相续起来了嘛。
影响到了言语了吗。影响到了行为了吗。影响到了周遭了吗。
开始在你身边拉取诸多的“现实”令自己可以超脱的因缘了吗。
紫相信是有的。
众弟子:嗯,有。
相续做得不够,影响自然有限。
拉取到紫师。
紫师:但紫想要的,是真正令大家超脱的“现实因缘”。
比如,你身边越来越多发心超脱的人开始积聚。
你们互相影响着对方,开始和合一个超脱的果。
那问问自己。自己如何才能去拉取更多呢。
从而促成互相的成就呢。
众弟子:影响对方。
首先还是要改变自己。
紫师:念头,言语,行为,周遭...
这是“现实”的积聚过程。
众弟子:从念头下手。
自己真的想出离了,坚定了,确实周围会有跟着改变的。
紫师:现在紫来说明,第一个因缘。
发心皈依
自今日起,皈依无上正等正觉的觉悟,誓不皈依盲目,迷信,等一切无明愚痴偏邪。
自今日起,皈依无上正等正觉的法理,誓不皈依盲目,迷信,等一切无明愚痴偏邪的法。
自今日起,皈依无上正等正觉的证道者、教授者,誓不皈依盲目,迷信,等一切无明愚痴偏邪的教授者。
这是大家该有的第一个所缘境。
皈依正觉。以正觉为所缘。贯彻始终。
然后,开始明白这三句话的深层真正含义。
例如,正觉到底是什么。正觉的法又到底是什么。正觉的证道者,教授者,又是如何的。
以此为皈依境。
皈依境,是修行贯彻始终的核心修持。
只要这个皈依境真正明确了,清楚了。证取觉悟的种子便真正种下了。
不要把世间的善恶掺杂在其中。不要把世俗的凡情俗见掺杂在其中。不要把一切分别对立执取掺杂在其中。
不然,你便无法明确此皈依境所缘。修行,必然会走向“弯路”。
皈依法,是每一个真正有传承修行者,每日所必修的。或者说是时时刻刻,每分每秒所必修的。
这是最重要的一部法,可以贯彻始终的一部法。每一次的修持,就是积聚了一次“觉悟”的因缘。
紫自始至终,都在传皈依法。
紫所传一切,从不离觉悟。
而这一切的法,都是为了诠释皈依法。
让大家明确正觉是什么。正觉的法是什么。正觉的证道者,教授者,又是如何的存在。
如此的,让大家能够建立起【正觉的皈依境】。
正觉,又是无上正等正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简称。
某丁:正觉是性空因缘,因缘性空。正法是心生则一切法生,一切因缘所生法;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明心本来空寂,见性能生万有。授道者是无所住而生其心吗?
紫师:证取性空缘起,缘起性空,只是自觉。
而之后了知心生则一切法生,一切因缘所生法,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明心本来空寂,见性能生妙有这些法,是为了觉他。
如此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达到觉行圆满。
更要远离一切二元对立分别。
只要没有远离一切二元对立分别,便无法自觉。更无法觉他,觉行圆满。
而世间一切是善恶对错是非好坏,凡情俗见,皆属于二元对立分别。
这都是修行所要看破的。
那,概念二元,人我二元,是第一个小台阶。
记住这三个字。【皈依境】
看到这三个字,大家就要联想到背后的【详细境界】。
去礼拜TA,去顶礼TA,去接纳TA,去拉取TA,去成为TA。
礼拜,就是跪下。
顶礼,就是用你的脑袋去接纳,继而拉取到心相续当中,从而成为TA。
修皈依境,就是把皈依境当作所缘境。也就是修此所缘境。
令心境一如,而心一境性。
某甲:明白了。
紫师:【能持否。】
众弟子:能。
紫师:今天的课就先到这吧。
记住,这是这堂课的第一小节。后边记得提醒紫继续讲下去。
不然就忘了。
时常忆念上师有什么用。
某甲:升起善所缘境。
紫师:上师属于皈依境的一部分。
修法有三个过程。
心与所缘境是两个界限分明的东西。
心与所缘境开始融合交融。
心与所缘境完全合一,成为一个。
界限分明的时候,你感觉皈依境就是一堆概念,一种所谓的境界。
开始交融之后,你的心就能感受到皈依境的实质,不可言说的部分。
而真正一体后, 等你证到了,自然知道是什么。
某丁:紫师,您是不是一直处于无所住的状态,然后需要弟子们请法才会生心讲法?
紫师:一切都是因缘所和合。紫也是因缘和合而有。
讲课,自然也需要因缘和合。不具足,就都不会有。紫,也不会想到讲。
万事万物,都是如此。
某甲:可以具体观想释迦牟尼佛或弥勒佛作为皈依境吗?
紫师:可以。但一定要把正觉的实质加入其中。
佛像,只是一个代名词。上师也只是一个代名词。
心念到这个代名词后,你该生起的是背后的含义。
也便是正觉。正觉的实质。
而正觉的实质,就是空性。
先观想正觉,空性的概念。也就是法。
等融合了。法的内在,自然显现。空性,自然显现。
概念,念头,心相续,一切。这是叠加的过程。努力去做,自然会明白。
某乙:观想空性的法,其他的就提不起来了。
紫师:空性,分为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
有过程的。慢慢来就好。
重要的还是当前的做。
某甲:打坐中也可以持空性的念?比如默念「明心本来空寂,见性能生妙有」等。
紫师:可以。
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
也记住这句话。
下次的课,记得问这句话的含义。
还有其它问题吗。
众弟子:感谢紫师传法。
紫师:一切因缘所和合。
那,大家晚安。
2017/11/27于紫觉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