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亲近善知识+ 查看更多
紫师:上堂课讲了善知识的类别。
那如何亲近善知识。亲近的方式是怎么样的。
众弟子:从前四度入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培养”法器“,外不为贪动,内不为嗔乱。
信受奉行善知识所授之法。
通过闻思修改正自己的错误。
护持好善知识。
除了亲自伺奉善知识,直接在每日的接触中学习,听善知识所说的法,看他所撰写的文章,都算是亲近善知识吧。
紫师:先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善知识。
众弟子:引导人走向觉悟的。
佛,菩萨,经文,咒语,证道者,授道者。
紫师:大家一直以来所认为的善知识都是【人】吗。
那【人】是什么。用修行的法理,怎么理解。
因缘所和合。
那【善知识】指的是什么。
【善知识】,首先明面上讲的就是善的“知识、概念、道理、原理。”
这些“知识”,可能是言语文字概念,可能是一种行为表现,也可能是一种经历、经验。是吧。
而引导我们趋向于觉悟的,都可以被称之为【善知识】。而不仅仅是【某个人】。
只是说,一些【人】,具备了言语文字概念上的善知识。一些【人】,具备了行为表现上的善知识。一些【人】,具备了内在的一种经验、领悟的善知识。
我们能向【他们】学习,【他们】便是【善知识】。
那如何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的方式都有哪些。
比如,在无佛出世的时期,一些人观察万物因缘流转,而参破十二因缘证悟,名为辟支佛。
这些人的善知识是什么。他们如何亲近的善知识。
众弟子:在六识作意,加强与善知识的连接。
大自然、观察、思考、修行、觉悟。
对境,解析观修。
紫师:以后,还只瞄着一些【人形善知识】吗。
善知识无处不在。只看你如何看,如何领悟。
弟子:试着善用其心。
紫师:当然了。这样的见解,认知。主要还要看【根器】【悟性】。
根器、悟性不够的,最好还是瞄着【人形善知识】为好。
瞄着【他】的文字言语法理概念。瞄着【TA】的行为方式。瞄着【TA】的经验、领悟。
因为不同阶段的需求,所需的善知识也是不同的。根据你自身的喜好,就会有相应的善知识出现在你面前。
这个【喜好】,很重要。
因为你自身【喜好】的不同,你会去由此【喜好】去判别,拉取,排斥,相应的【境界】。其中也包括了【善知识】。
弟子:伏羲画八卦所依据的天地日月山泽等,排列流转规律,也是他的善知识。
紫师:恩。
虽然如何拉取、排斥【善知识】,是大家各自的因缘。但最好还是学会在法上进行拣别。不要乱拉取,乱排斥。
两个字。【能容】。
四个字。【大道能容】。
要学着【圆融无碍】。
紫所教授的法理,基本都是【圆】为主,【顿】为侧,【渐】为次第。
圆融,是第一位的。
如此,才能更贴近于【真实谛】的【空性中道】。只有足够【圆融】了,才能说有【顿悟】的出现。
而实际的修持,就要次第修证。就像这两堂课,所讲授的善知识。就破除了大家原有的一些偏颇见解认知。而趋向于更加的圆融。
而让大家,在见到一些原些并不认为是【善知识】的时候,不轻视,不错过。更不要排斥。
如此的过程,也是在养成【上佳根器】。养成一个好的心性。
像这方面的【善知识】,大家可以去参考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传记》。
修行的过程中,或者说在亲近善知识的过程中。听闻法理,思维法理,是很简单的。
但是,在真正面对对境的时候,是最难的。
人的业习都是很重的。惯性都是极为强大的。
当遇到自己所不能接受,不能理解的人事物时,就会进行一个排斥反应。而且是非常惯性的。这对于初入门修行者而言,是极难的。
这个反应,可以被察觉,但很难被打破。
因为,在察觉的时候,想打破扭转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极不适应】。
就好像是在扭转一个转不动的大磨盘。境地很尴尬。
因为,【这个扭转】违背了自己之前的惯性认知。就好像,这个【扭转】是极其错误的,是自己极其不能接受的。
【容溶融】这是一个【法诀】。是需要修的。
但这个【法诀】的惯性修出来了,就会成为一种【法力】。自然就可以“扭转”。或者说【容溶融】掉。
单单是这个【法诀】,就足以证悟。
弟子:那就不断给自己洗脑,或者说转变思维模式。
紫师:转变也是有技巧的。
比如,不要想着有一个需要被扭转的【境界】【模式】。因为当你如此的去想,去扭转的时候,你就已经在给这个境界输送力量了。
只有你直接不再把这个【境界模式】当真的时候,才是最容易扭转的。
比如说,你不喜欢吃一样东西(这个时候开始联想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然后,你就要直接不再去联想自己【不喜欢吃】的境界。也就是刚刚你所联想到的不喜欢吃的东西的境界。
一旦你去联想了,当真了,执取了,你就很难“扭转”了。
或者说,“扭转”本身就是不对的。
应该是【根本就没有一个实在的境界需要被你扭转】。
起初,这个方法,也不是那么容易操作的。因为,往昔“扭转”的惯性也是很强的。非得把境界执以为实的惯性也是很强的。
同样是需要逐步训练出来的。不训练,所有的法,都是没用的摆设。
只有训练了,才能具备【法力】。才能去“扭转”一切。
最好的“扭转”,是【容溶融】或者是【砍砍砍】。
而非扭转一个非常实在真实的境界。
这都是关于心识运作的技巧。多学多用,就会慢慢明白。
弟子:身体疼痛怎么容?
紫师:学会操控心识对身体的注意力。
想让心识注意哪里,就能注意哪里。想让心识不注意哪里,就不注意哪里。同样需要训练。
弟子:那痛的时候就不注意身体,转向别的地方,这样操作可以吗?
紫师:这个方法,同样有着上面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转移注意力,却总还是会注意痛的地方。这就是一个潜意识与表层意识的问题了。
要真正转移注意力,就要从潜意识来操作。而非表层意识。
弟子:还做不到解析疼痛,这个也想和紫师求法,原理是明白了,问题是越注意,越是痛的厉害。
紫师:当你具备了操控这个注意力的能力时,也就代表拥有了解析的能力。
当说到潜意识的时候,人就很难理解了。因为在定力低下的时候,是没办法发现潜意识的。
其实初级的潜意识没那么神秘,难理解。
就是你在转移注意力,却总是又会注意到疼痛的地方的力量。这个潜伏在你想转移注意力的表层意识下的意识,就是潜意识。
就好像你去玩刮刮乐。你一直想,中奖!中奖!中奖!但其实你的潜意识会有一个声音是“中不了”“中不了的”。
其实,这就是表层意识与潜意识。
只是说,是还比较浅层的潜意识。更深的,还需要更深的定力,才能发现。
而你疼的时候,想转移注意力,也在努力的转移注意力。
但,其实你总是会有一个潜意识,是在注意着疼痛点的。不然,你不会丝毫的疼痛感受。
只要你转移注意力的力度,没有这个潜意识的力度强了。你就又会重新去关注疼痛了。
弟子:那怎么操控这个浅层的潜意识,真正的转移注意力。
紫师:【训练】。
先不断的发现这个“潜意识”。不断的去认识这个“潜意识”。等你熟悉了,就会慢慢的能操控了。
【熟悉】。
比如说,时时刻刻都能发现自己的潜意识在运作。这就是【熟悉】【熟练】。
这个时候,你就能慢慢的能控制了。
弟子:能不能这样,包容疼痛,让潜意识和表层意识一致?
紫师:让潜意识与表层意识一致,其实就是【纯直心】。或者说【元神】。
这在道门丹道中,都属于【炼己筑基】的【炼己】。也就是【调伏妄心】。降服识神,令元神显现的过程。
这个,大家多训练就好。都属于最基础的功夫。
弟子:潜意识就是妄心?
紫师:无法操控自我的意识,不论潜意识还是表层意识,就是妄心。
也就是潜意识与表层意识的不一致。从而导致的妄想纷纷,不能自控。
弟子:这样感觉自己是“分裂”的,那么是不是表、潜意识一致了,身体状况其实也会相应好起来。
紫师:恩。心识的状态,就是身体的状态。
所谓的分裂,就是妄念的纷纷。彼此对立不能相容。
弟子:回到纯直心后,原本控制不了的身体行为也可以自由掌控了?比如肠胃蠕动等。人仙所谓的长生,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延展出来的啊。
紫师:恩。在武学内功与丹道而言,就是统御身心,身心一如,浑然一体。
好了。这个问题先到此为止。
所以,在大家遇到一切境界的时候,要学会圆融的观察解析,容溶融。
不要总是对立,排斥。
【善知识】也是如此。对立,排斥了,不能相融了,就会成为【恶知识】。
记住,【善知识】与【恶知识】源于大家自己如何的看待,对待。而非这个【知识】本身。
那如何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的方式都有哪些。
【容溶融】有时更殊胜于【砍砍砍】。有时候,【砍】容易。【容】却很难。
【砍砍砍】是一路超圣的法门。而【容溶融】,则是和光同尘,返璞归真的法门。
弟子:「容」还是「砍」,也视个人法器喜好而别?还是通用法门?
紫师:相辅相成。
有时能【砍】的,你需要【容】。有时你想【容】的,可能就要【砍】了。
因为,有时的【砍】是偷懒。有时的【容】,是不想放下。
专挑自己砍不掉的【砍】。专捡自己容不下的【容】。
这才是修行之道。逆流而上。而非拿着修行纵容自己的业习。
尤其是喜欢偷懒的人。砍不掉的就容,容不下的就砍。这种人是在成为更凡的凡夫。而非在修行超凡入圣。
空性,是在偏向空寂吗。空性,是在偏向妙有吗。
弟子:不是。中道。那就去找寻中道。
紫师:于空寂与妙有之间,反复琢磨。才能达此中道。
再问一句,善知识是什么。
众弟子:万物。
能容,一切皆是。
引人趋向觉悟的一切。
让人趋向觉悟的道理、知识、概念、经验。
紫师:引人趋向觉悟的一切的【法】。
教授者,只是这些法的一种载体。而法,则是令人趋向于觉悟的方法,途径。
所以,此三者,是一。
觉悟,觉悟的法、原理、道理,法的载体教授者。
弟子:「砍」与「容」很难从概念上去思维,是否需要一定定力去运用?
紫师:需要。
但同样也是可以一步步训练出来的。在修习这两种法要的过程,就是在提升定力。
【砍】在于念想一出现,就砍掉。【容】在于先容纳,再溶解,最后相融。
自己能触摸到的地方入手练习。也可能你更喜欢偷懒的方式。
或者说,你砍得都是看的比较淡的。
弟子:感觉砍的内境,容的是外境。
紫师:对。
弟子:有时候也分不清楚,外境也是通过内境来扰动心神。
紫师:【砍】是把受外境影响的根砍了。【容】是把能所融为一体。
所以,需要修的,是自己做不到的。
修行者,需要不断挑战自我的底限。直至,【桶底脱落】。也便是没有底限。也就是【自我的限制】。
之后,才能把桶身也打破,从而遍周法界。
好了,今天的课程差不多了。
记住,善知识是令我们趋向觉悟的法理,法门,法要。而这些法,遍布一切处。
只看你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领悟。
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弟子:法在周围?
紫师:法在一切处。
一切都在宣说着无常,无我,涅盘寂静。只看,你有没有去领悟。
如果哪天紫不在了,不用理会。
因为,有法,就够了。至少已经讲授的法,可以令人走过一段路程了。至于多少,就要看自身了。
而如果,有一天大家因为紫不在了,而影响了修行,便是走向了歧途。
紫只是通过一些因缘,把一些法串联起来,系统的描述了一番。而紫也是跟万事万物一样,都是因缘所和合。自然有散灭的时候。
所以,记住。
依法不依人。依靠于法。不要依靠于“人”。因为,这已然着相,已然成为一种执念。
紫之前就有所发现。同样的文字概念,在紫说的时候,跟他人说的时候,大家是有分别心的。
可能,这是源于对于紫的一种信任。但,这也代表着,你还没有真正的深入于法。
对于法,大家一定要明确。不要去因为一个人的偏向,而影响对法的明确。
大家要学着,以法来抉择法。而非以“人”来抉择法。只有这样,法才能一步一步的真正融入到你的心相续当中。
也因为法一步步融入到了你的心相续当中,你就有了法的明确性,你便自然懂得如何以法来抉择法。
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的开始入门。
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紫期望着,大家能够逐步【在个人】。
至少,紫对法的阐述,已经足够系统,详细,有条理了。
弟子:突然放下拐杖,会恐惧会害怕会忐忑。
紫师:那就先换个拐杖。
因缘一直都是在无常变迁的,都是一直在生灭和合变异的。希望大家能在因缘还和合的时候,逐步学着【在个人】。
不然,就会出现“会恐惧,会害怕,会忐忑”。【会退失】。
紫只是一个因缘假合相,迟早要散灭的。这是必然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尽快进入到【法门内】。
大家在各自的生活中修行是很艰难的。
紫能在现有的因缘下授法,同样也是很艰难的。都是一直在把控着诸多因缘的。尽量努力让因缘和合的。且一直都有着诸多变数。
所以,就要提前为大家准备好后路。不要依靠“紫”这个人,而要去把心更多的放到【法】上。
记住,善知识是令大家趋向于解脱的法理,法门。要依靠于法。
大家晚安。元旦吉祥。
2018元旦前夜于紫觉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