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想法,决定了结果。+ 查看更多
某甲:我先试着将尖剪刀架在一个盒子上,放身前半米的桌上,尖尖斜向上朝着眼睛。有近视看的不清,但能感觉眉心有一个明显的发紧的受。昏沉几乎没有,散乱很少,掉举有一些但也会很快被尖尖拉回来。请问师父,心法上是只盯着尖尖看,还是也要观整体或者配合其他心法?
紫师:心神敏锐了,就停止练习。
只专注看着就好。
某甲:好的,师父。
某乙:看着针尖昏沉过去N多次。
紫师:那就多练。
多锻炼身体。
身体的强健,可以增强人的意志力,令之更坚定。
信心也会随之更坚定的。
某乙:好的。以针尖竖着的角度看的。
紫师:让针尖对着自己。
某乙:会出现几个针尖。
紫师:那你可以试着去感受它,而非只是去看着它。
众弟子:好的。
紫师,观针尖是止观练习的时候练还是单独练?
紫师:单独。或者昏沉的时候。
这个方法本身就是对治昏沉,增加心神敏锐性的。
本身就敏锐,不容易昏沉的人,不用练习。
还有问题吗。
某甲:尖剪刀可以吗还是针更好?还有我有近视,需要戴眼镜吗?还是感受就好了?
紫师:也可以。冲击力比针大,只是不够微细。
不要戴眼镜。
某丙:离太近眉心刺的很。
紫师:可以适当调节。
修法的过程,也是改变自己身心业习的过程。
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发生变化。
你得去适应这种变化,不能排斥。
排斥,就等同于恢复原状。
那,修行就没有任何意义。
某丙:嗯。知道了,自己调整状态。刺在意识里是自己想加强这个刺的,用来体现自己的锐度。
紫师:所以,修法的最初,一定要告诉自己,你要变了,你要接受这变化。
还有问题吗。
某乙:慈心三昧怎么修。
紫师:《慈经》
今天要讲的课,原来讲过。
当你面对一切人事物的时候,你的想法,决定了结果。
什么意思。
跟这两天的课联系起来。
众弟子:想法即意识形态,是其背后的阴阳四象的体现,一切人事物都为阴阳的体现,不同阴阳的相遇,自然会和合成相应的结果。
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合和的结果,从一段因果线性的角度来说,想法可以是一种因,一个开始。它决定了汇聚怎样的因缘,从而产生相应的结果。
想法由发心决定,发心决定了面对人事物时是专注于法,还是围绕自我的贪嗔。从而产生相应的结果。
面对人事物时候的想法,来源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阴阳形态,过去所受的抬压,所吸收的概念,想法驱动行为和语言,也决定了反馈与结果。
一个事件的结果有万千种可能性,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有可能召感大因缘线中的不同的花果。我执强的时候无法观察到因缘本身的发展变化,我的因果业力也沾染影响着这个事件的后果;而我最终作出的决定导致的后果,或许就是应有的那个因缘,因为我本身也是因缘的一部分。
紫师:在于人而言,人本身想要的结果是什么。
众弟子:人本身想要的结果无非是,趋利避害。
舒适的受。
有利于好的觉受的任何结果。
人希望想法得以实现。
有利于我。
紫师:那人的防备之心是怎么来的。
众弟子:来自于之前自己或者别人的经历。
受过伤或看到别人受过伤。
因为人与人之间无法看到对方的想法。
防备之心来源于怕被压,怕吃亏。想办法实实在在的抬就好了。
紫师:防备之心,所导致的过程,以及结果是怎样的。
众弟子:有了防备心后,事情便无法做到十分满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防御性反应往往带来自身损害,也会伤害到对方。
过程有对抗,有压力,结果自然不理想,人与人的信任程度越来越低。
跟人沟通无法毫无保留,造成很难相互信任。
会给自身带来情绪上的紧张警觉、生理上皮质醇水平升高等影响,也会不自觉中给对方带来攻击或防御的感受,而当对方也感到自己被当成需要被防备的“坏人”时,二者之间的距离就更远了,甚至因缘就由善转恶了。
紫师:人的行为,都是应激反应。
你所做的,是对方给你的感官所致。
对方所做的,是你给对方的感官所致。
众弟子:是的。
紫师:那,主动性在谁手里。
众弟子:自己手里。
理论上是自己,实际觉得像是外界。
上帝视角。
实际是自己就像薛定谔那只猫本来是叠加态是有了观察者的起心动念才有了定局
在法的手里。
当自己有了觉察和自控力不再随业流转时才有了自主权。
信。
紫师:那为什么大多数人总会让结果去往不好的方向去发展呢。
众弟子:被影响了,自我入局一起对抗了。目的性被干扰不明确。
希望得个好的结果,用力过重,反而不自然。给环境施加了压力,自然会得到同等的回馈。
心理学有两句话:1、你努力解决问题的方式维持了问题本身2、你努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促造了新的问题。比如溺水时紧张卖力挣扎,会导致更快的抽筋呛水;还有为了解决失眠的问题,靠喝酒助眠,结果酒精成瘾。
不明白这种原理,且总被气氛带偏。
紫师:明因果,要明的都是些什么。
只是善恶,就可以了吗。
众弟子:一切的一切都是怎么来的,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导向如何的结果。
不够,还要了解自己和对方。
要明白事情的逻辑线。
明万法因缘合和的全部过程。
通达万法。
紫师:远离“自我”的得失心,为什么那么重要。
众弟子:不离“自我”的得失心,即使行一切善法,也始终只巩固自己的轮回,终不得解脱。而这就相当于给因缘这滩浑水注入了“我”的所思所欲这一新的搅拌浑浊力量;无法澄清、无法止息、无法明了。
有了得失心后,后续过程就很容易被情绪带偏。
有这一个点位卡在那的话,很多事情局限在那了。很多事情达不到目的的。发力受影响了。
“自我”的得失心,会把意识聚焦于小范围内,对周围环境的观测会失真,变形。
远离得失心,才能以“空”的状态去了解一种法的因果关系。不然会带有过去其他法的观点参杂进来,造成偏颇。
顾及自我得失,会被局限在“我”的视角内。看不清因果。
明因果需要看清一切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将会导向的结果整个的过程,“自我”的得失心会令视线模糊,无法完成这样精密的工作。
头顶一碗水去抬重物和撸起袖子加油干区别太大了。顶着水注意力更容易被水牵制。
紫师:名利皆是因缘法。
当你对这个世界做了相应的影响之后,不论是善名还是恶名,必然存在。
因此产生的利弊,也必然存在。
那,人活着,明了了这些法之后,该怎么活。
众弟子:让有需要的别人也明白。
依法而活。世间之事,一般无二。平衡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按照因缘法则去做,才能得到相应想要的结果。
弊担着,善回向众生法界尽量别变现,无法阻挡的变现了尽可能只经历、不染着在因缘线上依法而活。
试着不卡着自我这个点位活看看。更多精彩体验未被开发。
紫师:记住,面对人事物的时候,你怎么想,很重要。
而,只要你“自我”的得失还在。
那你的一生,就是注定的。一切的结果,都是注定的。
那便是你的得失。
没有其它的可能性。
众弟子:嗯。
设身处地的为面对的人事物着想,永远心怀善意,行“爱语”。
不以自我得失而活。努力去看到那一层又一层的自我组合过程。
紫师:那人防备,顾虑,得失的都是些什么呢。
众弟子:在某些情境中某些片刻,是有感受到过“无我”自由的。希望早日实现真正的无我自由。任何对“受”和“我”的伤害的可能性。
与感受挂钩的名利。
是受体的受。
既有的稳固的受。
紫师:跟无明有什么关系。
众弟子:对受体可能面对的不好感受的惯性作用。
因为无明所以在乎所以防备。
无明是主要原因。
紫师:因无明,所以颠倒执取。
如何颠倒执取的。
众弟子:以为防备了可以得,结果是失,无明的原因。
所求与所行不符,执着于自我得失,结果却是不利于人我的。
所行的所导致的结果与所想要的结果注定不相应,因为所行与欲求的结果所需具备的行业不一致,因为无明于因缘果的道理,而行颠倒执取之事。
焦虑所以吸烟、失眠所以喝酒、想要健康所以杀生进补;痛苦所以纵欲;大部分趋乐都是以自毁的代价完成的。
紫师:学到现在,你们是怎么看待人,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人的一生的。
众弟子:终其一生勤勤恳恳努力巩固强化自己的轮回;以给未来种苦因的方式趋乐避苦,循环反复无有出期,共筑此娑婆世界。看着令人心痛。
一切都在法则的大小因缘线上,如果不明因果且无变轨能力,会搭上哪条线,搭上后会有什么结果都已注定。
以无尽劫看,不争一城一地得失。不想今生来生来来生成个什么果!永远是凡夫!永远在行!
假人和真人。创造真人的培养皿。不断苦乐中挣扎轮回的可怜人。
人是因缘和合体。世界是大的因缘和合体,有着无数条因缘线。人的一生即是在其中的某条因缘线上的合和的一生。
人,肉体上的细胞,早已经更新换代无数次,形态也与出生之时有别,期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变化,肉体不是同一个,意识形态也同样由环境灌输改变着,没有哪个念头是重复着的,一模一样的,今天的念头也不是昨天的念头,想法一直被改变着,找不到哪个固定不变的东西来证明这个人,哪个是“我”。这个世界也是一直在变换着,同自我一样不具有固定不变的特性。这个世界的一生,同人的一生一般,不具有固定不变的实体。但现象上又确实存在着,在不同的角度来看,还具有着一定的规律性。这就是这个世界。等待着,“我”去看到,更多,更多的变幻交错,更多的层面。人的一生,是被感受支配着的一生,被感受支配着跟随环境流转着,世界也是如此,流转着,一切都是自然的呈现,法的呈现,因果的呈现。人的一生,以及这个世界,仅仅是三界中的欲界,欲界中的一方小世界,小世界里的一小部分,六道轮回中一直被动流转的存在,仅仅只是无明于生为何而生的现象存在。而三界六道轮回,本身也是生灭法,性生心,一念无明,幻现三界,生灭不断,无常流转,于其中因暂时性的因缘和合而成的有情生灵现象生灭法执取了一小部分,以为有我,执取不断,对立不断,无明烦恼不断,被动活着的一小部分受到了教化的福荫的生灵,自以为人。
人是愚痴无明的代名词。世界如梦幻泡影。人的一生反复轮回造作,循环无有出期。
个人的位置上看,有得失,有自我,有善恶,有生死,放大了看,一切是因缘的交织和合,如同化学反应一般。
理论上来说的话,就是,一切因缘所生法。生活中也是不断见证着这句话。不过,脱离了了明知的角度,虽然说着这句话,但会带上无奈与没有底气。而借着了了明知说这句话,那么就是陈述事实。
人,以为自己是个个体,有受有情有期待。正因为只是因缘和合,就妄想追求自我独特存在感。-世界,是更多的人组成。用权利利益概念,引导网罗更多同质的人,实现强大稳定的存在感。-人的一生,被自我与世代的教育,固化在这样的轮回中,虚妄一生。
紫师:依法而活,是什么。
众弟子:把人我替换成法我而活。
成为法。在思维概念的层面,依照法理进行思维,言语,在受体本身,依照法理进行日常活动,需要呈现如何的状态达成法的目的,便去呈现,自觉觉他。
时刻提醒自己无我利他,一切都是因缘。
紫师:人活的不是自己。
活的是因缘。
那人的防备,顾虑,担忧,得失。都是来源于所活的因缘。来源于周围的人。所经历的事。
人,源于无明,而颠倒执取。
那,也就代表着不了解这些因缘。不了解人,不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如何被建立,由哪些因缘所建立。
不了解一切的事情,都是源于如何的因缘而发生,产生了相应的结果。
源于无知,盲人摸象,颠倒执取。
只能为一时一刻的眼下,防备着,顾虑着,担忧着,得失着眼下没多远的人事。
哪怕是担忧遥远的未来,也仅仅只是自己源于当前或粗浅或长远的认知,而有的。
却未必清楚其中的始终本末因缘具体。
而只能颠倒行事。
人的一生,活的,都是自己的认知。有限的认知。
你们闻法,明理。
为的就是扩充这认知。
然后,依此认知,活着。
某丁:感恩师父。
紫师:大多数人,哪怕闻法,但终此一生都无法跨越欲界,都无法脱离十八界,都无法到达色界。
顶多,摸摸欲界天的槛。
那,就好好把这欲界,把这人世间摸透。
就已经很难得了。
轮回。
一世一沉浮。
当前的人,来生未必是人。
而未来的世代,法教如何。你们也无法得知。
而我也只能尽当前世代因缘下能做的最大程度,帮你们去积累相应的基础。
你们闻我所说的法,我希望你们为三个目标而修学。
某丁:感恩师父!也希望我们好好努力足够努力、成为因缘,让师父可以畅所欲言说出法界的一切真实相️
某乙:礼拜敬听。
紫师:1.兜率陀内院。或2.香巴拉净土。或3.来生继续做人。
众弟子:香巴拉净土据说未来会出世?
师父那个时候在兜率天内院吗。
愿随师而行。
紫师:目标,代表着需要去做到的依法而活。
众弟子:祈请师父开示去往兜率陀内院之法。
请师父为我等宣说香巴拉净土的功德,让我等升起向往之心(也认个路)
祈请师父开示。
请师父能一一开示。
祈请师父一一为弟子解惑。
紫师:不论是哪一个,你们都需要清楚世间法的微细处。
其运行机制,原理模式。
这也是我所说法的根本。
不迷不惑,承担。
众弟子:嗯,感恩师父;
信受奉行。
紫师:兜率陀内院,是弥勒菩萨候补期间讲法的地方,是最后为下生人间,积累结缘的地方。
弥勒菩萨所讲的法要,就如我为你们所说的一般。
空性实谛,应该是你们心相续的最深处深深扎根的。
某丁:嗯️,对此一直深信不疑~
紫师:而菩萨住世,佛陀出世,需要具备的更多是世间义谛。
也便是三界六道的运行,万法因缘的生灭聚散。
源于空性,而能度脱众生。
源于万法因缘,而有机会度脱众生。
没有四摄六度万行,就没有菩萨,也不会有诸佛。
而四摄六度万行,都是现象的呈现,都是方法论。
其所依的是系统论,是这个三界六道的运行法则,是这个世间的万法因缘聚散生灭的具体微细处。
不清楚系统论,那方法论的运用,必然颠倒。
众弟子:以后往世谛上多用心。
嗯,会好好学好好做的。
是。
紫师:兜率陀天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
它是六欲天的第四天,也是空居天的第二天。
而所谓地居,空居。在于其物质色法的浓厚度,心识的微细度,对六欲的黏着程度。
地居天,仍有世染。嗜欲较厚,仍有争斗。空居天,远离世染。嗜欲渐薄,远离对立矛盾,相安同乐。
这里的世染,指的便是众生之间的对立矛盾,争斗不休。
兜率陀天是空居天的第二天。
此天对六尘欲染的态度是,有便有,无便无。在于沾染与不沾染之间,正好处于中间位置。
暗合中道。
众弟子:不太能理解。有便有,无便无。
紫师:不克制,不享受。
对于你们而言,要求生兜率陀内院,一是本愿要与弥勒菩萨相合,二是符合兜率陀天的业力心相续,习性。
一,是法。
二,是定力,心相续的状态,对待欲界六尘的态度。
看过《弥勒菩萨上生经》的,你们看到弥勒菩萨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也就是上生候补前的状态。
某丁:感恩师父,愿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
某甲:随缘空性,空性随缘。
某戊:未断诸漏,不修禅定,不断烦恼。
紫师:为什么。
他示现的状态,就是要去候补兜率陀内院的状态。
弥勒菩萨从初发心开始,所结缘的众生,都是拥有着上善福德的。
所以,当弥勒菩萨下生时,人寿八万岁,享种种福德境。
某丁:欢喜的直傻乐。感恩师父。
紫师:为什么呢。
缘何,而有如此上善福德所聚果报。
众弟子:不贪不嗔。
要有相应的功德和心相续才能遇上,要有相应的心相续和功德遇上才能随学,如此上善福德,人寿八万岁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福报呈现而已。
肯定比百岁人寿更高精尖!
紫师:与弥勒菩萨所说法要,有什么关系。
某甲:需要文明程度相当高的基础才能听懂。
紫师:那,弥勒菩萨自初发心起,结缘说法,都会做哪些结缘,说如何的法,来积聚未来成佛因缘。
某乙:在去往觉行圆满的路上已经做好了无数的铺垫了。
某戊:结缘上善福德的人,好游族姓。
紫师:释迦摩尼佛的法要,是缘何而有。与释迦摩尼佛结缘的众生,往昔都是什么样的众生。
众弟子:觉悟一切法的结缘,说一切法的原理去觉众,积聚未来成佛因缘。
释迦牟尼佛结缘的众生往昔,什么样的都有吧。
苦修派的禅定高手~释迦结缘。
道玄:释迦牟尼佛法的特点感觉倾向于,苦和离苦。因为这样的众生最容易契入。但总有些众生福德好些。对苦的体悟不深。想想八万寿的众生你和他说苦…那就得说点别的,比如万法因缘。
紫师:五浊恶世,刚强难调伏。
怎么来的。
释迦摩尼佛的宿世回忆录中,都是怎么回忆的呢。
众弟子:舍身命结缘。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是大菩萨,于百千劫,头头救拔如是众生,早令解脱。
有动物本生等好多。
紫师:所以,要与弥勒菩萨结缘怎么结。
众弟子:发愿,修好十善,学正法。
积德行善,多闻思修行中道唯识法意。
保持心识的纯净。
理性的看待,认知世出世间一切万法。
紫师:给你们讲那么多世法做什么。
某丁:以师父所授之一切法依教奉行。
紫师:你们怎么通过这些世法,积累福德因缘。
众弟子:利他。
守五戒十善,行六度四摄。
熟知系统论、方法论才有机会利益众生呀。在依法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过程中积累觉悟解脱的福德因缘。明了方向之后,世法是工具,是方法。
自己先明理,才有能力让众生明理。
师父讲那么多世法是为了我们明理看破。主动生活不被情绪左右。
通过世法行菩萨道,而证取无上正觉。
道玄:以世法的了悟解自心所缚,让自身状态靠近兜率天。最主要的是修弥勒法门。真的真的成就了。不然怕是要跑兜率天当个天人。
紫师:想想弥勒菩萨下生的时候,你凭什么出生于世。
众弟子:爱语,应机说法,随顺,令欢喜。
1,闻思修弥勒菩萨的法。2,积累福德。积累福德,需要与众生结善缘。要与众生结善缘,就要明白众生的利益链,做好平衡。不要,想着结善缘,结果搞了个恶缘。那就变成,自销福德了。那种,不管善恶,都能变成缘法的,是大菩萨神通广大。我们目前没有可比性。见自本心,明自本性。是大福田。自觉,利他。两条积累福德之路。同时,相辅相成。
大福德,具足因缘。
积累资粮与弥勒菩萨结缘。
因缘种子,上善福德。
与弥勒菩萨结深缘。
大福德,慈心平等,唯识法门,智能理性。
以法的心相续,广结善缘。
与弥勒菩萨的心和愿相应️。
需要与弥勒菩萨下生的世界相应,才能出生于那个世界。那就要积聚彼世界的心相续。要有上善福德,上善福德怎么来?四摄六度,利人利己。还有最重要要搭上因缘线。
反正就抱紧师父的大腿!跟随师父的脚步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好好修学!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好一招抱大腿法,简单直接明了,同抱同抱。
有道理有道理。
福德浅薄,戒备心重。福德深厚,敞开能容。
自从上次群解散失落抑郁一天之后我就发誓以后不管咋地都要永远厚着脸皮冤魂不散的跟紧师父脚步抱紧师父大腿了。
紫师:你需要发挥相应的世用。
才能有此果报。
众弟子:好的师父。
明白。
有用的标准是什么?
紫师:法是怎么说的。
弥勒菩萨下生的时代,是怎么样的。
你就去积聚如何的因缘。
才能符合弥勒菩萨的本愿,以此求生兜率陀内院。
众弟子:“此天对六尘欲染的态度是,有便有,无便无。在于沾染与不沾染之间,正好处于中间位置。
暗合中道。不克制,不享受。”
祈请师父更加具体明了的为我等宣说讲解弥勒菩萨本愿,让我等得以以此发愿,与菩萨心心相印。
紫师:@道眼你俩说说。@道玄
道眼:弥勒降世在增劫的顶点,减劫的开始,人寿八万岁时。
活八万岁,什么没见过,什么没经历过。肯定不会像不足百岁寿命的我们一样,被眼前的琐碎迷惑困住。
看看庄子,看看开天经,想象一下自己是八万岁的人。会如何生活。什么变得重要,什么变得不重要。
也用这种心态和世界观去影响身边的人。共同把时代从百岁向八万岁推进。哪怕一点点。
但大部分人活得连个百岁生灵都算不上。每时每刻只盯着下一秒的快感。跟朝菌没什么区别。那未来的趣处也就那样了。
想想每个起心动念的着眼处,在一天,一月,一年,一生,还是更远。
不是偶尔想的很远就算数。是在每个起心动念处。
大福报人会想明天吃什么吗。福德浅人会想十年后的事吗。
每个念头动处,都是与弥勒菩萨结缘的机会。当然也是跟三恶道结缘的机会。
over
没看过弥勒三经,信口雌黄了。迷乱的地方师父扶正。
某乙:有便有,无便无。不克制,不享受。
道玄:其实上面说过我的看法了…那就在补充点…
只是求得往生兜率天一点都不稳。人寿八万是个很长的时间段。在那个时代出生的人未必都能遇到弥勒佛出世。比如我们这个历史时期,要是比释迦牟尼佛早生100年,就很尴尬。
和弥勒一起下生,就代表着听闻修习他的教法,甚至成为他的弟子。那必然是和他有比较深的缘分的。所以现世中我们对弥勒的信心和愿景是一定要培养的。最少也要发心发愿。这也是上生经强调的。
要结深缘,师父说过必须修持弥勒唯识法门。越深入越好。但不太理解发挥相应世用的部分。期待师父明天解惑。
2020/06/14于紫觉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