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的四摄修持+ 查看更多
紫师:关于昨天的课,有什么问题吗。
众弟子:将人进行四象分类还是比较模糊。
求具体案例分析。case教学法。
紫师:人在还没受过【压抬】前,是一个模样。当被压,被抬过之后,是另外一个模样。
也就是所经历的环境不同,受到的压、抬时机方式不同。之后的行为模式都会有些许不同。
但,你不需要去考虑一个人之前的状态。你只需要去看到他/她当前的状态,就可以了。
而你能看到的程度,就在于你对世嫌的认知程度。
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所生长的环境如何,其实都在此时此刻展现着。
这就跟阅历有关系了。
而这些部分,其实都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是,你自己能不能从“自我”的位置上脱离出来。不把自己置身于世嫌之中。才能客观全面的分析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一个受世嫌情绪所左右的人,是没办法做到的。
皈依于法,就很重要了。
只将这一切元素,认知为法,一切的现象都只是法的因缘聚合离散所呈现。
比如,世嫌是法,情绪是法,感受是法。
如实的面对这一切法。
那在看着的,就是那了了明知之明觉心体。
某甲:善善善。
紫师:明觉心体越纯粹明亮,那你对万法的黏着也就越淡,越不受影响。才能自在的运用万法。
你们不离开世缘,不闭关专修,四禅八定是不用想的。
那就把欲界内可以做的修持,尽量圆满。
最初的训练,就是从观察自己的念想逻辑模式,言行举止开始。
重点,就是要正视自己的一切思想言行举止。看清楚它们的逻辑。世嫌对其的影响,牵动。
然后,不要给自己任何的一个念头,言行找丝毫的附加借口。
所谓的附加借口,就是关于脸面,关于世嫌的。
这个部分,你需要先通过第一步,正视,发现。
你自然就会清楚什么叫附加借口。
只要突破了这个关口,你的一切行为,都会自然开始纠正,越来越自然。
八风这一关,也就过去一半了。
那,当你再面对一切人事的时候,你在一定范畴内,就是“无我”的。
你就更容易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世俗世界。
具体的问题,你会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的。
而第一步的功夫,早早的我就在培养你们了。
就看你们自己有没有入心了。
入心的都是有福之人。
没入心的,也便无福消受了。
有问题吗。
某甲:第一步的功夫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已经在培养了。
紫师:当你知道观察起心动念的时候。
某乙:师父,对自己的念想逻辑模式还是看的很粗漏,念想到形成行动之间太快了很难捕捉到咋办?
紫师:什么都是训练出来的。不是平白无故有的。
众弟子:自省与换位思考。
还是要先脱离开比较好?很多时候是做了之后才知道反观。
紫师:就问一个问题。
你们坚定的认为自己有问题的程度有多少。
这代表着你会因此如履薄冰的程度,对待自己思想言行的谨慎程度。
众弟子:开口常错。止语可以不说,开口了就太快了,快到反应不过来。
一直都有问题。
紫师:修行,就是意识到自己有问题,很大的问题。所以修行。
人,分模糊的人,跟精细的人。
模糊,就是模糊的知道有问题。具体起来,就模糊了。
精细,就是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来源。微细到每一个细节。
模糊的人,喜欢昏沉。
精细的人,经常失眠。
某甲:追溯到远一些的时候,回忆总是被篡改过的。白日里经常昏沉。失眠在过去的生命中是很遥远的事情。
紫师:当然了,模糊与精细之间可能会有100或1000等的刻度。
也分程度。
这跟用脑的方式有关系。
某甲:不懂。
紫师:意识是一个大海。
分了很多层。每一层都会有相应的层流。
有些人的表意识,只有最上面那层。有些人的表意识,有最上面的两层。
以此类推。
层数越多,细节越多。
表层意识的细节。
某乙:精细的人,经常失眠。看来属于这种。那精细的人和模糊的人该分别如何做?
紫师:有些人,虽然只有最上面的那层,但可能底层建立的极其有序,所以,表意识也会极其有逻辑性。
但,他会不清楚自己的逻辑从哪里来。依然是模糊的。
所以,什么样的人都有。
而这些,只有你成为了那个拥有足够多层的之后,才能看到。
这都得修,都得练。
昏沉多,就破昏沉。太清明,那就定好那份清明。
某甲:怎么破。眼睁睁地看着昏沉。
紫师:修禅定的方法,就是专注一所缘境,深入。
深入的,就是意识海。
可以试试观针尖。
某甲:好的。
紫师:容易昏沉的人,要么是人生当中的刺激点不够。
要么就是刺激过了。
某甲:分不清。如何的是刺激点不够,如何的是刺激过了。
紫师:有些人,很容易给自己找到理由,不去接触新事物。
能糊弄过去,就糊弄过去。
长期让自己处在一种单纯的环境下,自我状态中。就容易昏沉。
心态的底层,实际上是逃避的。
那,修禅定。也难。
因为,修禅定最重要的就是一颗勇往直前的心。
永远都不能死在那。
某甲:好像我就是这种。咋办。
紫师:散乱掉举可以让自己死在那。
粗昏细昏可以让你死在那。
那四禅八定的任何一个,更能让你死在那。
那些关口,你就不可能迈过去。
修禅定。是不可能修禅定的。
说了,可以试试观针尖。
某甲:这是什么原理。
某丙:刺激点。
某甲:针灸针比较细,缝衣针粗些,选哪个更契合要点些。
紫师:哪个扎着疼,就用哪个。
某甲:好的。
紫师:有问题吗。
众弟子:还在看四象。
勇往直前的心是否指的不住于相。
紫师:三界内,都是相。
欲界的六尘,散乱掉举,粗昏细昏,自我。
色界的光明喜乐无念纯一。
无色界的无边无际,一炁鸿蒙。
某甲:具象化的性格以及语言模式昨天师父没有讲。
紫师:上面提到了。
某甲:当前的状态,难以对号入座。除非是特别明显的那种缩紧态,还可以认知一下阴阳的区别。
紫师:不要去看一个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只看他/她的阴阳模式,生敛状态。
某甲:细分成少阳太阳,或者是少阴太阴的时候就不太有思路了。只有明显的生发收敛态可以进行相应的阴阳认知。
紫师:太阳,永远都是一个发光源,最亮,最热,最火。
某丙:因为,修禅定最重要的就是一颗勇往直前的心。如何拥有这样勇往直前的心?
某甲:观针尖。
紫师:少阳,有点暖,有生机,比较舒适。
众弟子:想知道除了观针尖呢?
变成太阳。
某丙:一直知道自己问题很多。但是现在才知道这些问题还很严重!不改变,估计没有出路。
紫师:太阴,就是最不明显的那个。
少阴,谨慎,收敛,敏感,多疑,有点压力感,想动,却不好动。
然后,TA们所吸收的思想,认知,会表现出来的思想,认知。都会在这个范畴之内。
比如,太阳。有单纯的太阳,有缜密的太阳。
单纯,也被人称之为无脑式发光发热。
缜密,则会让人感觉强势的无懈可击。
但,不论如何,TA们的思想认知都会倾向于“正面”的部分。
哪怕单纯的太阳,有时会被嘲笑,但TA只要认定了自己的对,就会继续发光发热。
没有丝毫的迟疑。
而少阳的接人待物方面,就是温和,是处于生发态,只会给人感觉到一种生机感,顶多腼腆却不会内敛阴柔。
思想认知,较“正面”。但也会思考阴暗面的价值,不至于太排斥。
太阴,要么是天生的,要么是后天受打压,积累过深所致。阴性能量重,想爆发都难。
思想认知,也便基本都偏向于负面信息。
少阴,仅仅只是性子比较收敛,谨慎多一些。思想认知,也便会偏向于这个部分。多疑,好思。对人不敢轻易交付真心。
再具体,就需要看具体的教育生长环境,受到的压抬,具体的思想观念认知了。
有问题吗。
某戊:这四象会随人年龄变化变化吗?
紫师:只论当前的。
有什么是不会变的吗。
某戊:是的。
某丁:风景一直在变。
紫师:变多少,怎么变。那是具体的因缘决定的。
某己:太阴可以看作黑洞吗?收敛的同时会抓取压缩。
某甲:一个人处于极度纠结状态的情况下,但还会与外界进行交互,这种状态是属于少阴还是太阴呢。
紫师:有这个部分,但用黑洞,还不至于。
少阴到太阴之间,还有很多的刻度。
某戊:脾气暴躁但又不爱动,是属于哪种啊?
紫师:为什么脾气暴躁。为什么不爱动。
某己:嗯。就是比喻。黑洞是不合适。
某己:少阴和少阳之间是怎么样的一部分?
紫师:太阴。
某戊:看人事不顺眼,但又不忍,就会把脾气发出来。不爱动,我就看不是太出来,可能是太累,或者长期宅多了。
某己:少阴太阴少阳太阳一个循环圈?
紫师:重点是,你问的这个问题,是想要知道什么。
某戊:想知道对方的四象分类。
紫师:问的某己。
众弟子:哦哦。
脾气暴躁因为外放,不爱动因为内收。
脾气暴躁,不爱动,属于太阴转少阳的过程不顺畅。
紫师:别忘了,外边还有阴阳。
你自身的属性是你自身的。
有些时候,你行为的体现,是来源于外界的压或抬。
某己:弟子理解错了。硬是往阴阳鱼那边靠了。
紫师:这两个特征,代表不了一个具体的人。
少阴,也会暴躁。且容易暴躁。
也就是更靠近太阳的刻度。敛,还敛不住的时候。
还有问题吗。
某戊:那如果按过渡或者线性排列四象应该是少阴~太阳~少阳~太阴~少阴这样一个刻度圈?
紫师:四象循环,指的就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少阳——。
也就是春夏秋冬,昼夜四时。
某戊:哦哦,那也就是如果受外界影响一个人也是往所在位的两边变化,比较少一下跨两个刻度吧?
紫师:看具体情况。
某戊:哦哦。
某己:春夏秋冬,很具现化。
紫师:十二星座,八字,用的都是这个。
某戊:四象的人应该怎么对应才能让对方觉得舒服信任呢。
紫师:也都得看具体情况。
你们现在能用的,基本是抬。
但,抬也有很多种抬法。
有明显的,也有不明显的。
得看人。
某戊:真对四象有没大概的应对抬法?
紫师:得看后天知见。世嫌的部分。
有些人,你明显的抬,会受用。
而有些人,人家会认为你拆台,捧杀。会认为你别有用心。
所以,基本常态,要令自己保持在少阳的状态。
言行举止,都要符合。
看时机,让自己转为太阳,或少阴,乃至于太阴。来去顺应迎合对方的状态。
重要的是,能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
对方自身的状态,思想认知,以及对方所处的群体环境,所在意的世嫌等等方面。
某戊:嗯,那比较舒服的应对是太阳对太阴,少阳对少阴吗?
紫师:不是。
千万别走流水线,别刻板。
说了,当你能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的时候,你自然清楚自己该做什么。
一旦教条化,刻意了,你只会把这一切搞得更糟。
某戊:嗯嗯。还得多尝试体会。
紫师:真正实践的时候,要尽量把自己放空。
多看多观察对方,感受对方。
重点是对方的情绪,倾向性。
这时,世嫌概念的部分,是次要的。你只需要适当的避开就好。
找到对方的节奏,自然就可以做到相应的迎合。
只有共情达成之后,才是顺势引导的部分。
而如何得知对方所在意的世嫌,一部分是对方的言语透露的,一部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的。最主要的是,你自己能够通透世嫌,人世的种种人情世故,忌讳等等。
这些,你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都会经历的。
先多看,多体验。
重点是多看自己的思想,认知,言行举止反应。
然后,离开这个“自我”。成为上帝视角。
才有之后的。
还有问题吗。
某壬:这个感觉,就点像有些游戏中,与npc对话,会出现几个提问、应答选项。如果自身没有特别执着的话,就可以选择最合适的语言,引导出剧情走向。不过现在的游戏重点,是观测自身的身心。顺便开个上帝视角。或者说,上帝视角就是自我观测下的自带模式。
紫师:重点是,八风吹不动。
某丙:师父,如果实际心性是少阴。待人处物却是少阳。这算什么?
紫师:具体人,具体看。
你说的少阴,少阳,都还是你自己认为的。
某丙:听了师父这堂课,某丙觉得自己属于少阴。师父看呢?
紫师:然后,你直接就断定是少阴,少阳。然后问为什么。
某丙:嗯。
紫师:问题如果有问题,会有答案吗。
某丙:不会。那问题出在哪里?对自己不够了解?
紫师:胆小怕事吗。
某丙:嗯。
紫师:心态阳光吗。
某丙:不阳光。
紫师:为人和善吗。
某丙:对外和善。实际可能也未必。
紫师:所以,对外的部分,也不是少阳。
某丙:那是什么?
紫师:都是少阴。
某丙:那怎么变成少阳。内外。
紫师:把胆小怕事,顾虑担忧扔掉。
某丙:怎么扔啊?不去想它?
紫师:你修行做什么。
某丙:解脱自在。
紫师:确定不是找保护伞吗。
某丙:不确定。
紫师:修,修什么。
某丙:那可以先在保护下成长,再独立吗?修坏了的,错了的。
某己:不确定自己是否逃避的时候,一定是逃避的。因为不确定的主动面对是不存在。
紫师:承担,就是阳气的生发行为。
某丙:是逃避。今天就是前面的课,发现了自己底层是逃避的。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明白了。感恩师父,感恩师兄。
某己:不确定可以比较好的放过自己。
紫师:谨慎无大错。是为了不错。而非源于怕错。
怕错,只会一直错下去。
只有承担起错,才能一步步的不错。
人生,从来都是这样的。
某丙:说到某丙心里去了。怕错,怕世嫌。这是根源了。感恩师父开示让某丙进一步看清了自己。
紫师:还有问题吗。
某丙:暂时没有了。
紫师:嗯。
2020/06/13于紫觉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