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是因缘的产物。+ 查看更多
某甲:师父,人元丹法持哪个受啊。下丹田?
紫师:形,精,氣,神。
某甲:怎么体认精。
紫师:你火力不够旺。日常太死了。不好体认。
某甲:火力从哪来。
紫师:活力。
某甲:活力又从哪来。
紫师:你活着干嘛。
众弟子:太死了是什么状态。
浑浑噩噩。走三步退三步,得到虚假的充实感。
紫师:那就没办法了。
众弟子:这是在挥别罪恶的过往。。。
走三退三是什么。
精进-累了困了饿了-精进……
紫师:大死为大活。
某甲:还没死透?
紫师:你们有机会大死吗。
因缘允许吗。
众弟子:有。不然不会留在这。在这是积蓄因缘、力量的。要是图自我安慰、逃避,就是坑自己了。
师父说的死是指什么样的状态。
你前天还说你要逃避、@某甲
逃避这个,为了面对那个。可能是取舍的惑。
都去面对了就知道是不是逃避了。
某甲:
这个心态很严重。总想万无一失了再去面对,在那之前就逃避。
紫师:死,为的是什么。
众弟子:清掉障碍。
阴尽阳生。
重启。
自我意识太强怎么死的掉。
紫师:那就问问自己,你的自我强在哪。
众弟子:皮厚。与外界隔离。
好奇心,攀缘心还在。
紫师:为啥。
某甲:觉得自己无能。没法帮到别人。还不如关起门提升自己。
紫师:提升在哪里。
某甲:不升反退。。。这才是尴尬的地方。恶性循环。
紫师:所以,那是表面借口。
某甲:底层呢。受的维稳!
紫师:所以,逃避。
某甲:怎么破。
紫师:悟道,悟的是什么。
众弟子:万法因缘。
恩。少一个法,都不是道。
紫师:法在哪。
某乙:三界轮回中。
某甲:【无明是法,执取是法,相续是法,叠加是法,众生我执是法,烦恼是法,苦乐是法,解脱是法,自在是法,觉悟是法,法界所有,统统是法。】
紫师:你不闻法,法在哪。
众弟子:自己给自己设限了。规定了。
活力,油门力度要了了明知为法,后才能用法。法无定法。
不闻法,没有法。
佛不说法,也没有法?
有。但众生不明其理,颠倒错乱,等于没有。
不名为法。
假法也是法。就只有这部分法吧。
昨天有看到书上说,佛是子,法是母。佛与法,是子与母的关系。
法无定法,又容易成墙头草。自以为是了。
紫师:万法就在那里。
不悟,名为众生。悟了,名为菩萨。
什么意思。
某甲:从事相上,分不出菩萨与众生。与众生一般无二的才是真菩萨。太赫然显眼的,是假菩萨。
紫师:你怎么知道的。
众弟子:菩萨与众生无二无别。众生言之有别。一切法无我。
佛菩萨告诉我们的。
紫师:菩萨,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某甲:觉悟的有情。
紫师:怎么体现出来觉悟。
某甲:经历万法,不排斥一法。
紫师:初发心菩萨呢。
某甲:不为自己活。接受一切可能性。
紫师:初发心菩萨的觉悟。
某乙:彼诸菩萨不赞叹我。自赞其身。以其自身坐法王位。以其自身坐于法座。以其自身放法光明。诸佛所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觉说法。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大德世尊。日夜常度无量众生。然诸众生犹不可尽。尔时世尊告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以此义问于如来。善男子。譬如有人大富饶财。多有奴婢。多有田宅园林谷米大小麦豆稻秫胡麻。彼于春时一切种植。至时则熟熟复收获。各各别盛盛已食之。至于春时种之如前。善男子。众生本业亦复如是。受乐报尽复作善业种诸善根。种善根已增长善法。增善法已得大欢喜。药上。以欢喜心于百亿劫乐报不失。善男子。如初发意菩提萨埵。不堕恶道总知诸法。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云何初发意菩提萨埵而见梦也。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初发意菩提萨埵。于其梦中多见怖畏。何以故。净一切业不可以身而受众苦。以是罪故梦见怖畏。
紫师:然后呢。
众弟子:为啥净一切业不可以身而受众苦。
感觉像那只蝙蝠。
某乙:其人梦见炽然火聚。彼菩提萨埵应作是念。以此火聚烧我一切烦恼。药上。是名第一梦见怖畏。又见水流垢浊不净。彼初发心菩提萨埵应作是念。漂我一切结缚烦恼。药上。是名初发心菩提萨埵第二梦见大怖畏也。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见何怖畏。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于其梦中自见剃发。药上菩提萨埵。见已不应恐怖。何以故。应作是念。剃贪嗔痴堕六道生。善男子。如是菩提萨埵不堕地狱。不堕畜生。不堕饿鬼。不堕龙中。不堕天中。药上。初发心菩提萨埵。唯生清净佛国土中。佛告药上。当来末世后五百岁。有诸菩提萨埵。心愿菩提。以发心故。得众多人毁辱打骂。药上于彼但应为其说法。菩提萨埵不应起于嗔恚之心。佛告药上。我于无量百千亿劫行诸苦行。善男子。我不为资生国土财产。为知诸法实相故。药上。我行苦行。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闻此法。即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药上。此法甚深。如是法门难得闻名。若得闻此法门名者。一切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药上。是人得超千劫生死。生净佛国。善知灭道。知第一道。识第一善根。成就无比神通知无比灭。药上。于汝意云何。云何名灭。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法处名灭。佛言药上。何等法处。药上白佛言。世尊。法是法处。如世尊说。勤行精进。勤持戒。勤忍辱。是名法藏。佛赞药上菩提萨埵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佛问此义汝善解说。
紫师:菩萨与众生的区别,是什么。
如果相上分辨不出菩萨。为什么还有“与众生一般无二的才是真菩萨。太赫然显眼的,是假菩萨。”
某乙:为何布施,出家种种善行不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闻僧伽吒法门而得授。
一切勇。我念往昔。有十三亿诸佛如来出兴于世。皆号光明德如来应正遍知。我悉供养。以诸花香幡盖衣服卧具饮食一切乐具。供养尊重。彼诸如来。亦不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一切勇。我念往昔。二十五亿诸佛如来出兴于世皆号弗沙如来应正遍知。我于尔时出家作沙门行。如法供养以诸香华璎珞幡盖。衣服卧具饮食一切乐具。尊重赞叹。彼诸如来。亦不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一切勇。我念往昔。有十二亿诸佛如来出兴于世。皆号毗婆施如来应正遍知。彼诸如来我悉供养。以花香幡盖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乐具。悉以供养。我时出家。彼诸如来亦不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最后毗婆施如来说此法门。阎浮提众生闻已。于虚空中即雨七宝。尔时阎浮提众生悉无贫穷。我于尔时。亦不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但闻空声而告我言。汝不久当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菩萨是法王子。众生住颠倒,不名法子。
某甲:相上也有区别吗。
某乙:诸外道,婆罗门,凡夫不能自利,亦不能利他。
紫师:那没区别,怎么来的“太赫然显眼的,是假菩萨。”
众弟子:一个了知因缘相,一个不了。
脑子不转了。。。
紫师:了知因缘法,就不能、不会赫然显眼了吗。
某乙:吾我自高喻诸凡夫。得见佛身耳闻说法。自生高慢说种种语。住吾我地自不听受亦不说法。若人说法一偈一喻亦不听受。作如是言。如此之法我已先知。何以故。住我慢地。或恃多闻自从放逸。与愚痴人共住不闻正法。自以多闻放逸不如法说。自作手笔而自说之。一切世人欺诳自身。作如是言。有财施我我是福田。彼愚痴人自诳其身。亦诳世间。食他信施不能消故。命欲终时生大恐怖。诸人告言。汝足伎术何不自救。答言。今日伎术不能自救忧悲苦恼。众人语言为一人故。父母兄弟亲里眷属无事诛戮。众生如是近恶知识。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如是如是。诸婆罗门诸尼揵子。我今告汝汝莫放逸。譬如鸟子未生羽翼。不能高翔飞于虚空。汝等如是无有神力。不能飞至涅槃之界。
众弟子:也能,根据因缘当下。凡夫是固定模式反应心相。
可以的。
说一般无二,还是在区别。
应该是可以显眼,只是需要根据受众决定是否适合显眼。
某甲:佛告药上。我于无量百千亿劫行诸苦行。善男子。我不为资生国土财产。为知诸法实相故。药上。我行苦行。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闻此法。即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药上。此法甚深。如是法门难得闻名。若得闻此法门名者。一切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法门名何?
某乙:【僧伽吒经】
紫师:一切勇。
如何得名一切勇。
众弟子:无所失?
心量大,于法不生退心。这整部法就是一个法门,拓宽心量,勇猛精进。一切勇。
勇猛精进。很有感染力。
紫师:初发心菩萨,为何名为菩萨。
某乙:能以一念清净心而超诸烦恼,怖畏,障碍。勇猛心,猛利心。顿超十地,即可得住于无生法忍。
某甲:心已定。不再想了,开始行了。
紫师: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妙觉五十二位菩萨次第。
始于哪里。
某甲:信。
紫师:信什么。
众弟子:信我是佛。
一切法无我。
紫师:信法。
明法为觉。即菩提萨埵,觉悟有情,佛,如来。
法,本来就在那。悟道明法,名为菩萨,觉悟有情。
一方大世界,觉从本初神起。
觉,即本初佛。
教化始称。
众生须赖佛传法。
闻思修证,方明于法。
始于闻信。
什么是皈依。
众弟子:对三宝上师的依靠。
觉悟说什么,是什么。法说什么,是什么。证道的圣者说什么,是什么。
其它的,说了都不算。皈依本身的意思,就是扔掉当前的自己,去成佛。
修信,证信。
紫师:闻信,思信。而皈依。
世间,唯佛,唯觉,是究竟依靠。
若实信,真皈依。只需为法忘身。一切,都不成为碍。
人的纠结,迟疑,来源于往昔的程序习染业力。
你怕我执,你怕贪嗔,你怕自己无明,愚痴。
这是对的。
某乙:
紫师:因为,你初闻于法。这就是法告诉你的三界漏患。
你怕,源于你闻思而信。
你怕,是意识到问题。
而意识到问题,才会开始用心于解决问题。愿意把心思放在问题上。
也便是阴德。意识到危险,如履薄冰,将心收摄。
然后,就是如何解决问题。
懂了吗。
在座的你们,觉得自己飘吗。
众弟子:死,是收敛,养德。活,是应用,以德去解决问题?
飘,心怀恐怖。
挺飘。
飘,经常觉得周身的一切都很不真实。
怎么算飘。
不敢飘,也飘不起来。
飘,没有依靠。
紫师:涅槃之德,是什么德。
众弟子:阴德。
害怕死亡。不曾思考生命的失去,不曾确定来世的投生,苦乐种种。碰到压力会去求助世间的学问,甚至是算命,神等等。飘。
息德。心未真安就是飘。
紫师:何为依靠。如何依靠。
众弟子:碰到压力还会求助于师父。
无常依靠,依无可依。
对大力大能大势者听命
唯有正等正觉佛,是吾真实皈依处。
法为依靠。闻思修证。
碰到压力会去求助世间的学问,甚至是算命,神等等。飘。同感。
紫师:法是什么。
众弟子:如何依靠,单凭惧怕轮回,和希求涅槃是不够的,必须了悟万法因缘。要去除执念的皈依。
一切法,一切法无我。空。不空。空不空。
惧怕也是因缘的产物吧。
紫师:法是用。
涅槃,是寂灭,是用。
生死,是轮回,是用。
世间万法,各有其用。
飘,源于你身具的法。
信,源于你身具的法。
疑,源于你身具的法。
死,源于你身具的法。
活,源于你身具的法。
我,让你们在这里,为你讲说这么多,为的是什么。
众弟子:为了我们真信。皈依。
应众生的需求。
紫师:积聚因缘,为了用。
众弟子:师父的运用。
做好境缘。
紫师:你们能接受多少的法,源于你们身具的法,身具的因缘。
我需要你们可以,让我说出来更多的法。
不具信者,我需要获得你们的信。心有疑者,我需要破除掉你们的疑。
我想要什么,需要我去创造。
你信什么,疑什么。
那不过就是一个思维链,逻辑线。
是0,是1,是01的进制。
某丙:也是阴阳。
紫师:人世的一切显现,不过就是这样一个程序。
这就是法。
你们无明于法。只能随波逐流。
而我想让你们明于法,运用法,达成我想要你们达成的目的。
这就是法。
皈依,你们未曾皈依。仅仅只是我不肯摄受你们。
为什么呢。
众弟子:为什么呢。
为啥?
出离心不够。不够苦。
不是合格的法器。
紫师:因为,这就是世间因缘。
当你们自我的程序不够完善时,组织性不强时,组织力便脆弱,不足以面对外部压力。
一压,就垮。
因为,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
如果,我要摄受你们,我必须确定你们足以面对那压力。
众弟子:一压,就扁了。
这世界变化快,突如其来的压力很多。
我们能不能足以面对压力也应该是师父说了算的。
紫师:一切勇,为何而勇。
汝因何因缘,得名一切勇。
众弟子:无我。
无我利他。
坚信不疑。因为目标明确,所以勇。
用力。
紫师:你们迟疑,你们徘徊。
有多少的比例,是来源于我不肯摄受你们。给你打开一个口。
而又有多少比例,是当我肯摄受你们,给你打开一个口之后,还迟疑,还徘徊。
众弟子:全部吧。没有我。我的迟疑徘徊,害怕只不过是因缘法。
更多的比例是来源于我们自己不够勇。生病,困顿,安逸,喜悦,或者忧伤,这些都能妨碍自己向上师皈依。以凡夫的认知来求上师纳授,因地不正,果遭迂曲。
是自己的问题。
自己的受体不够强和稳定,怕承担压力。根本还是怕破坏了受体的稳定。
所以师父开示的万法因缘,要跟自己的实际生活细细对照。
紫师:万法因缘生。
想要什么果,就去积聚什么因缘。
因为,你是什么样的你,是因缘决定的,而非一定的。
这就是法。
众弟子:非一定的。
因缘让我害怕,因缘让我不害怕。害怕不害怕都不是我。
紫师:你拥有什么样的思维逻辑,是你所受的教育,你在这个世界当中的经验,所赋予。
你拥有什么样的言行,同样如此。
你非,一定的你。仅仅只是,因缘是否给了你一个口,让你有了其它的可能性。
你,家庭,工作,生活的圈子。就是你身具的因缘。
一个稳定的因缘。你无法打开的口。
让你们思维言行固化。成为了如今的你。
一旦,有在世间而言足够强势的因缘介入你生活,打破你的固有稳定平衡,你会开始发生改变。
不论是所谓好,所谓坏。你都会因此而改变。
因为,你是环境的产物,因缘的产物。环境因缘如何变化,你就会作何改变。
某丁:而这种强势的因缘来自于我真的想改变。
紫师:你不曾有所谓主动。
哪怕,你不肯改变。只要足够强势,你都会改变。
一旦社会体制巨变,社会统一价值观巨变,你能不变吗。
众弟子:会变。
不能。
紫师:菩萨,想要扭转世局,难吗。
众弟子:不难。对于菩萨来说。
看因缘。
不难,但菩萨的想要也遵循道,是道让菩萨这么做。
紫师:重点是,要干嘛。
那,菩萨要干嘛。
众弟子:觉众。
度众生。
紫师:怎么觉,怎么度。
众弟子:扭转和随顺实质会是一样吗,重点是当前众生因缘更适合干嘛
明了一切法,运用一切法。
塑造相应的因缘。
示现一切法。
上下翻炒,阴阳合和。度众生如烹小鲜。
随顺因缘,运用万法。
紫师:我们来看看大局。
我们现在所在的劫,为贤劫。
贤劫会有千佛出世。
每一位佛出世,都会有相应的众生因缘。都由千佛共同建立。
怎么建立。
众弟子:结缘。汇聚相应的因缘。
根据各自的功德体性分工合作。
在不同时空因缘下做相应的教化。为未来的时空因缘做铺垫。
不太了解。
紫师:现实点,你们生活在这个时世。
拥有着当前的寿命,拥有着当前的六根六识状态,受用着当前的六尘境界。
所以,你们拥有着当前的文明,社会体制,生活方式。
成为了当前的你们。
在此因缘基础之下,你们希求的是什么。
菩萨,又会如何回应你们。
为什么。
众弟子:受体稳定。环境稳定。菩萨会怎么做呢。布施。
信,信不足!用力,力不足!想勇,勇不足!
紫师:你们在此因缘之下,会因为什么而信于佛法。
当人寿千岁时呢,文明会如何,社会体制会如何,你们会如何。
万岁呢。千万岁呢。
以劫论呢。
众弟子:无法想象。
那还是人吗。
紫师:当前人寿不足百,所以有了当前的文明,社会体制,人类生存方式。
现在已临末法,末在哪里。
菩萨,又会怎么做,利用好这个时代。
就如,关于现实的课程,为什么而有。
众弟子:上一波教化起的作用快过去了。
末在学法只为猎奇,争端,而不实际修持。
兴起新的文明意识概念输入。
紫师:为什么猎奇,争端。
众弟子:寻享受。起冲突。其中会有一部分人厌离眼前的现象而发心出离。
各执己见,没有圆融的格局。
紫师:源于物欲,源于虚浮表面,源于名利,源于人我之争。
为什么呢。
众弟子:不明白其中的原理。活在表面。
概念带来的感受,刺激,太多太快,让人来不及停下来。
紫师:跟人寿有什么关系。
众弟子:寿命决定了能够积累的经验多少以及传承的完整性。经验认知决定了生命现象的行为轨迹。经验认知决定了生命现象的行为轨迹。行为轨迹进一步决定了寿命的长短。现实的课程更容易应对当前因缘下的众生的认知需求。
寿命决定了文明的程度。
紫师:所以,文明的高度,来源于什么。
人类的文明,来源于什么。
众弟子:寿命决定了,文明积淀的多少与深浅。寿命太短,还没积累好就又重新来了。足够长的生命长度与深度。夏虫与不可语冰,源于虫的寿命太短。
对法的运用。能运用的法越多越深,文明程度越高。
经验的传承积累。
对法的认知。对天道的认知。传承。
对万法的认知。
现前来源于生存和生活阶段。
紫师:人类的寿命,决定了相应的社会体制,决定了人的受教育程度,之后运用的程度,发挥的作用。
这就是因缘的基底。
问个问题。
我所说的法。你们怎么看。
众弟子:所言甚是。
都是对的。
只是众多逻辑线中的一部分。文字的组合。黑点连成的线。色聚。五行和合而成。阴阳的体现。空性为体。掌握了就可以用了。闻思修证。主动进行思考,观察,客观的验证。
灯塔般的存在。
开始是感觉很有道理,后来边学边做,越来越觉得有道理。
无懈可击。
有时不懂!要反复思考。
掰开了揉碎了解析,透彻。
清晰明了透彻,不得不服。
透彻,但只能运用一部分。
有些确信,有些好像是那么一回事。路还要我们慢慢体会。
紫师:法,就在那里。
理,也就在那里。
因为,万事万物的一切,都在那里发生着。
关键是,你怎么知道的。
对于人而言,那是一代人一代人的传承。
如果没有传承,人又是什么。
众弟子:行为轨迹全靠本能经验积累的动物。
很肤浅行为。比如年轻的国家,不稳重。没积淀。
紫师:动物没有传承吗。
众弟子:有。
紫师:怎么来的。
众弟子:主要没有圣人的传承。
身教。
学习父母辈的动物。
血脉。
紫师:首先是基因。
源于基因,才有相应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视觉,气味,触觉等。什么好受,什么不好受。
然后,才是身教。也就是经验。
经验的作用是什么。
某丙:积累认知。方便运用。谋取利益。更快速便捷的达到相应的目的。
紫师:最初的经验,实则是方法论。也就是怎么好用。
并没有为什么好用的系统论,本体论。
经验的积累,消耗的是什么。
众弟子:怎么好使怎么来。
精气神。寿命。时间。人力。物力。背后代表的实质。
试错成本。
寿元。
时间。
紫师:你自己发现,跟有人直接给你指出要点,然后你去试,去看结果,有什么区别。
众弟子:省时,省力。
不迷有信心。
紫师:生物体,最直接的反应,好受,不好受,是什么。
某戊:0和1。行为模式的基底。
紫师:怎么来的。
众弟子:感受。来源于对境的反差。
相对于受体的稳定与否来的。
反差感受,与外环境的交互。
引力,斥力。
紫师:什么叫经验。
经历过,验证过,感受过。
我如何让你们信我。
众弟子:经历,验证,实际受用。
让生物体去经历,积攒经验。这是入手处。
说的法经得起验证。
紫师:可你们当前能经历的,能验证的是什么。
众弟子:眼前的现实。过去的经历。妄想的未来。
所信之法。
自己的局限性限制了,非常狭隘。
紫师:这就是现实。
信是一种法。
使人可以进入的一种状态。
什么样的状态呢。又有什么样的性质,功用呢。
某丙:信什么,就进什么状态。不同状态有不同的性质,功用。
紫师:别拿概念来理解。想象那种状态。
处于那种状态的时候,你什么样。
众弟子:通信,信通。
真信就会照做。
不摇摆。
纯直。
紫师:你每一次的理所当然,都是怎么来的。
某丁:信自己。
紫师:每一次的坚定,对自己行为的放任,都是来源于什么。
众弟子:信眼前的信息的时候,心神投入,飘在大脑里。一看到“别拿概念来理解。”的时候,潜意识有阻碍了,回到身体里,慌了一下,又定了一下,开始联想,要信什么去体验什么状态呢。每一次的理所当然与坚定,都来源于信力。信的力量可以让我们更快契入。
我们源于以前经验的积累。
经验惯性。
潜意思直接给答案,主观意识再找理由。
惯性,一股直接的力。
紫师:信。
而你们相信的每一件事,每一种观念,每一种认知,都是怎么信的,怎么发生的。
众弟子:源于以前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每一次的经验积累,决定了对境以后的反应认知。
一次次教化,串习。
紫师:比如,你看电视的广告上说,这件产品,具有什么什么样的功效。
你信,不信,来源于什么。
众弟子:首先,得识字。信不信,来源于之前的观念认知编好的潜意识程序。或者是曾经体验过类似的场景波频段,由之前的体验来认知。
来源于贪嗔。
来源于好与不好的感受,符不符合逻辑认知。
来源于认知架构。
符不符合逻辑认知。需求。
符合自己的知识体系。
符合当前需求吸引,不符合排斥。
因缘合成,每次合成前已有的条件都不相同,如果合成前条件比较充沛,就很快达成了。
紫师:所以,这是因缘法。
符合了之前的条件,你就能信。
而重点是,想要不想要。
人会因为想要,而忽略理智。
众弟子:是的。
紫师:所以呢。
众弟子:要让法成为我们想要的。我们就能信。
要学会分辨。
认清现实的重要性在此体现。把对法的理智,变成想要。也就是底层。因缘法运用起来。
看看自己到底想不想要。
所以愿力也是一种法。
催眠式的不长久,要冷静、缜密的辨别。
要理智。
冷静,缜密的辨别,也是一种催眠。
是的呢。看自己想要哪一种而已。
增大法在心相续中的比重,不断的运用,串习。
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就是好的。
空性为体,万法为用。踏实下来。
紫师:如果你们因缘够好,就不需要太多的转折。
对治法越多,说明过往世俗业习的熏染越重。
为了清洁染器,就需要费相应的功夫。
什么意思。
众弟子:污渍多,就需要费时间精力除垢。
愿力信心足够就不需要那么多法那么多概念。
越脏越难洗,需要的洗涤剂和步骤就多。
紫师:我讲了那么多法。
哪些是方便法,哪些是实法。
众弟子:染器,指底层已经建立好的程序惯性反应。新程序输入的顺畅与否取决于之前的惯性力是否相匹配。越靠近闻法者能够认知的层次为方便法。概念只是实法中一法。
都是方便,又都是实法。
紫师:你们要信我,需要突破的障碍,都是什么。
某丙:所有的人我利害关系。认知的障碍。
紫师:你们要信其他人,需要突破的障碍,又是什么。
众弟子:感受惯性执取的障碍。同样的。最大的障碍,是无明。因为无明,而妄生我执。自以为有我,有我的感受,我拥有的。看不清现象界一直在流转变迁。看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只能跟着一直在流转变迁的现象界,随缘流转,随境流转。
固有认知的局限性,自我的利害得失。
信师父的障碍是自己能不能做到,信别人的障碍是能不能承受别人做不到的后果。
自己的想要不想要。
先放大容量,再慢慢整理。放下我见。
最大的障碍是贪恋这个“我”的存在。
紫师:一切因缘所生法。
什么样的因缘。
众弟子:左右自己的重要因缘。现象界的因缘。后天返先天的观察认知。因缘与法共生共存。这里认知模糊。不系统。恳请师父详细开示。完整的框架还没输入心相续。
法力交互。法界因缘。
聚合的因缘。
往昔积累的因缘。
相续。
恰好。
信任紫师的因缘,信任他人的因缘。突破自己的认知。
概念认知自己给自己设的条件。
吸引力。
扩宽了认知,了解他人的认知。才能做到信任他人。之所以不信任,是因为不曾接触,不曾遇到,不曾了解。不了解,所以疑,排斥。
紫师:什么叫因缘的产物。
众弟子:日常信息以及惯性执取依旧会有信息冗余。
合和而成,没有自性。
紫师:你信什么,为什么而信。
不信了,为什么不信。
众弟子:临时聚合而有。离散则无。因为觉得ta永恒不变。
符合感受惯性执取。可以增强存在感。超出受体承受范围。
紫师:这都是因缘在起作用。
暂时的因缘聚合,散灭相。
你的理所当然,怎么来的。你的不以为意,怎么来的。
是因缘法,成就了如此的你,让你如此而已。
非本然。非本来如此。
说假法,一切因缘暂合之法,哪个不是假法。
那色受想行识五蕴,地水火风空识见七大种,哪个不是因缘法,哪个不是假法。
众弟子:理所当然~不证自明,大众认可。
是的。理所当然,也是假法。
紫师:一切因缘起,我说即是空。
缘起性空。
你明,是如此。你不明,亦是如此。
这就是法。
那,觉与不觉,明与不明,别在哪里。
众弟子:能否运用。
觉悟的用,无明的用。
无明的我执没好意思说别。
觉主动用不觉被动用。
一个烦恼痛苦。一个自在运用。
觉了是运用,不觉是承受。
觉觉悟的受用,迷迷执的受用。一个觉悟无惑,一个纠结迷茫。
紫师:我执,偏执,惑,不正见,源于什么。
众弟子:不明,不觉。
人类经验认知传承。存在来源于浓厚的受。来源于法。天道规则化现。
无明。来源于自以为是。
源于因缘。
只看到一部分。
源于不明心体。
紫师:那,明是什么,觉是什么。
因何而明,而觉。
为什么空性是根本。
众弟子:因无明而明,因不觉而觉。因缘和合,聚散离合,终有尽时。离了空性,就没有因缘和合化现。
明和觉是心体的功能。
紫师:为什么在紫觉神系的课程中讲到,报身佛是经历了一个无尽劫而觉悟。
一个无尽劫,所代表的是什么。
众弟子:经历了一切的一切演变。
无始。
代表的是足够的观察角度。
一个阿赖耶识的生灭。
法的量级。
紫师:报身佛,代表的是一切功德的总集。
所谓一切功德的总集,怎么出生。
众弟子:无尽的法门的修持。
因缘流转。证悟空性。
积累一切的功德。
紫师:人的知与不知,怎么来的。
众弟子:经历来的。经验来的。
经历认知传承。
法尘印象而来。
紫师:如果,没有文明的传承,人只能够靠自己经历。
而要经历,需要的是时间的积淀。
寿命,为什么重要。
众弟子:有时间去经历。
活久一点见的多。
没看到结果就凉了。
活久见。还可以死久见。
足够长的时间闻法证悟。
紫师:当一方大世界有了报身佛的功德总集呈现之后,才有了教化。
为什么。
众弟子:因为经历了一切,有经验。
下层的运转由上层的力量决定。现象界只是底层法则之力的呈现。
代表此方世界所有众生的经历。
紫师:本初佛成就的是什么。
而报身佛,呈现的又是什么。
化身佛的示现,又是为了什么。
众弟子:本初佛成就的法身。报身佛呈现的是一切的显象。
空性法身。先天法则。后天显相示现觉悟。自然呈现。空性如此化生。
本初佛成就空性法身报身佛呈现各种功德,化身佛示现各类教化方式。
化身佛为教化众生而来。
本初佛证悟空性,报身佛通达万法,化身佛应缘施教。
紫师:你们的信,其实来源于势。
为什么呢。
众弟子:本来如此。无自可主。
站队的结果。
概念的比重。
依他而信,非自信。
紫师:那菩萨的信,来源于什么。
众弟子:由势导归。皈依大势。
经验。
法身理体。
因缘和合。
证入过空性。
紫师:世间无人再信佛法时,你们出生于世,会如何。
菩萨出生于世,又当如何。
众弟子:聚势。
我们会顺应无佛法的无明之势,而菩萨会造势。
紫师:菩萨于世相而言势弱时,你们会如何。
众弟子:随之。
我们会疑。出生疑和不信。
看心相续和因缘,如果有缘有对觉悟有需求会尝试了解。
紫师:这就是因缘。
讲了那么多现实之后,你们就能不现实了吗。
你们就不会随世流而逆法流了吗。
众弟子:难,因为菩萨势弱。世俗之无明之势太强。
道理上能够理解,很多还是做不到,但会努力做。
还是会随世流。也屈服于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欲望。
很多同修已经可以做到了,随喜赞叹。
紫师:所以,这就是因缘。
众弟子:如果这就是因缘,承认它。
在原来强大的势流的前提下,添加了新的法的因缘,必有法会发挥作用的地方,可能刚开始力量很弱,但慢慢的,有心者,事竟成。
末法也有相应的法出世。但也要因缘才能契入。
紫师:哪怕,何时你能坚定于法,蜉蝣撼大树。
那也仅仅只是法缘具足,而有。
众弟子:嗯。
紫师:那因地,资粮位的修行是什么。
众弟子:积累。
积聚法缘。
闻思修。
实验。
感恩师父每日苦口婆心地改写我们的心相续~
紫师:难得,为何难得。
因为,那是无量劫的熏染串习。
当前的因缘,很快就会消散了。
某丁:所以某丁感到了沉重。
紫师:你们畏惧权势。
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会更畏惧。
那就是现实的因缘所积聚。
只有因缘,才能成就你们。
你们过不去的槛,仅仅只是因缘不具足。
是因缘,令之颠倒。
众弟子:这就是我。五位六即我是我德清梦成。这就是我。我的用处。
是的,要拉取自己现在没有的助缘。环境造就人。
紫师:听得懂吗。
众弟子:需要主动积聚现实的因缘。剩下的,交给因缘。
那我们差什么因缘呢?
努力爬上高原,这时候的如履平地,也是高高在上的。
紫师:你们惧怕现实,惧怕权势,不如说是惧怕自我的崩溃,无法维稳。
如果,哪天现实不给你任何生存的机会,直接让你崩溃呢。
某丙:崩溃也是因缘。
紫师:法,就会让你崩溃。
众弟子:现实的被动崩溃,不如法的主动崩溃。
感觉讲这么多,就是希望我们真的主动点。我们主动了你也不用这么费心的安排因缘一点点推着我们走了。中间变数还多。
体会到了。
紫师:有一天,法会成为权势。
你要么成,要么崩溃。
那也是现实。
众弟子:假如我们变成石头,死心塌地,不求别的,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哪还有那么多事。
因缘不具足。
紫师:因缘是什么。
因果又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所谓的还债。
众弟子:条件,因素,具备达到某种结果的条件和因素。
因缘是我造,因果是自作自受。
因缘这个词给了个很好的借口啊。我做不到不怪我。怪因缘。
紫师:难道,还能逼你吗。
你那么想,不就是你的因缘吗。
众弟子:死那天不就是了?要么崩溃,要么成。都不用等到死那一天。
因缘是空性,是一切的可能性。因果是你执取什么得到什么。
紫师:【给你们的,有一天,我自会收回。】
这是上帝说的吗。
众弟子:法不拿来用,都成了债。
法说的。
紫师:这是天道。
人讲道理,是为什么。
众弟子:为利益。
为文明,为社会稳定,为更好生存。
让对方认同一个概念,达到自己的目的。
人讲道理,因为弱。为什么要还,因为你弱,你承受不起。你没资格,你消化不了。
紫师:我给你的,你须感恩,你需要还。
为什么。
众弟子:天道循环。
能量守恒,因果,平衡。
因果不虚,能量守恒。
紫师:人的道理,跟天道的道理,有什么联系。
众弟子:人道是天道中的一部分。
人学习体认模拟天的道理。
紫师:给,为什么给。
只给,不还,会如何。
众弟子:都是维稳的需要。
因为有。
阳气生发。敛阴不足。
会失衡。
紫师:人的道理,是怎么总结出来的。
众弟子:观察自然现象总结规律。
观察自然和社会总结来的?
实践。
紫师:是对现象的经验总结。
人能脱离物理学吗。
众弟子:不能。
概念学可以。
紫师:人文社会当中所发生的一切现象,背后没有物理学吗。
那你估计还没弄懂物理学是什么。
你能想,能思维,怎么做到的。你怎么想,为什么想,如何有的。
物理学是什么。
众弟子:物理,学。
研究一切事物之理。
紫师:物理学就是现象学。
这个世界在发生的一切,为什么会发生,怎么发生的。
平衡是什么。
人的思维逻辑自洽,为什么。
感受维稳,为什么。
某丙:物理力学平衡。
紫师:所谓的教化,为什么会存在。
背后的平衡机制是什么。
因缘如何发展,平衡如何达成。
慈悲,是不是一种现象,一种法,一种力,一种作用。
随顺,是不是一种现象,一种法,一种力,一种作用。
如果,世间的因缘果是公平的。
那代表着什么。
某丁:代表着有相反的力。相反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紫师:上帝,神佛,不应该是所谓神圣的吗,慈悲的吗。
那,天道的法则,能因此不起作用吗。
众弟子:也有可能是屠戮众生的。
起落皆自然。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紫师:为什么会有末日。仅仅只是为了作为警示,令人惧怕,达成相应的目的吗。
道理,就是大道的演化规律。上帝,神佛也只能遵循,不能违背。
众弟子:今天我们闻了法,要为日后担忧啊。
积累了末日的因。自然有末日的果。日后从来没安全过。
紫师:【给你们的,有一天,我自会收回。】
这仅仅只是规律。
世间因缘,各有其用。而众生于其中,就只能受用。
因缘如何积聚,现象如何呈现。
你活着,就得受着。
这就是法,这就是理,这就是规律。
明,觉。
明的,觉的,不就是这些吗。
难道,你还想违背这些吗。
你要上生诸天,你需要历劫。
你想下生人间,也需要历劫。
劫,什么劫。
某己:去力。
紫师:你过去所积聚的因缘,所积聚的业习,所积聚的力。
我告诉你们这些法,我便已完成了我的用。
你们会因此成为如何的你们,那是你们因缘的全部来决定。
众弟子:嗯,心可以一步到位,路却只能一步一步走。
所以 [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即使身为凡夫的我们不能了知全部,但这就是事实。
紫师:我今天,做了这个。说明,我哪天,就需要做那个。
因为,这就是世间因缘法,相续,叠变之自然,必然。规则,道。
众弟子:那个是哪个?
因缘叠加相续的结果。
模糊指代。
紫师:明,觉。
只是不惑。
于一而见一切。
某丙:了然因缘。
紫师:此时因,将来果。
这是天道自然。
这才是佛法,觉悟的目的。
你们初闻于法,自当视我执贪嗔如猛虎。
因为,你们需要自视。
唯有自视,你们才能开始走向明觉。
这是不得信汝意。
因为,你不明汝意从何来,因何有。
仅此而已。
那如何破我执,破贪嗔。
明法而已。
了悟万法因缘生。自然,放下实执。
不再以暂时之因缘聚散,而轻言如何如何。
因为,那只是暂时之因缘聚散。
明了于此,放下实执,便是觉悟。
本来无我,如此而已。
其它的,不过就是因缘如何聚,如何散。
你能不能皈依,能不能持戒,能不能四禅八定,能不能成神作仙,能不能解脱,能不能自在。
这都是因缘聚,方能得生。
就如,你做不到,你去怪因缘。是的,你的因缘就是如此积聚成了如此的你,让你达成了怪因缘的显现。
那即生成就的人呢。
也不过是彼之因缘所积聚。
能得人身,能值佛世,能闻于法,能皈依得受传承,能修持,能成就。
因缘具足。
如此而已。
而你们呢。
得了人身,值遇坲世,能闻于法,不也是因缘积聚吗。
只是,其它的因缘能不能同样具足了。
你,能成为如何的你。你做不了主。哪怕你能做主,也只是因缘所使然。
你听闻了如此的法,你会如何想,如何做。那也是你的因缘。
而我,仅仅只是你们人生当中,其中的“一个”(重音)缘。
如此而已。
这就是因缘法。
听了这堂课,你们明白了什么吗。
众弟子:因缘法很重要。一直在强调。正视现实的天道规律。
师父,我愿皈依受持修行。师父,我愿皈依,受持修行。
不存在一个恒常的自我,因缘变了,人的感受、欲求都会改变。现在的困难,也可以不再是困难。以前觉得饮食男女放不下,也不可能有人能放下,但是真的去做了,坚持了,知道了也是可以的。明理了,转烦恼为菩提是可以的,众生皆是菩提本。现在排斥的,也可能是有意去安排也安排不了这么的好。
聚集不成佛不起座的因缘。自己能聚因缘,早是佛了!不能则近师,不能则舍俗,依师聚缘!就是一个决定心。
感觉自己瞎。不知道需要凑哪些因缘。需要个依靠。
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就去凑足什么样的因缘。这个自己也是因缘的产物。看清现前的因缘,造势成就未竟的因缘。
以虔诚的愿力锚固自己,少受短期因缘的干扰。
想要什么,积聚什么样的因缘,取决于自己。皈依是修持成就的关键。
昔孟母,择邻处。所以 [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即使身为凡夫的我们不能了知全部,但这就是事实。
想皈依,想修持,想积聚因缘。
自己是最大的因缘。
起如何的因,聚如何的缘起。果皆自然。
一切因缘所生法。这个自我是因缘所和合,这个自我成为如何的自我,也是因缘所和合,人从来都没有过自主,因缘流转,我便流转,因缘流变,我便流变。“我”是环境的产物。没有教化,去说自主是可笑的。因为教化的因缘,才有了自主的可能性,才有明,觉一切因缘法的可能性。
本来无我,有的只是和合的因缘。
不断的闻法,明理熏学串习。积累资粮,已期勘破因缘相续相。
熟读《紫觉》,串习紫的文字,言语表达,学着成为紫。
这就是我。五位六即我是我德清梦成。这就是我。我的用处。愿皈依、受持行、集资粮、创因缘。
既然如此。唯是因缘如此。还在执着什么呢。
一切因缘所生法。这个我不过也是因缘。汝意不可信,未证空性,如何自处?不积聚修行的因缘,出离的因缘,不依靠佛力,不皈依三宝,没有出处。
既然想和师父一般自在洒脱,就得跟随师父修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与墨都是环境。靠近相应的环境接受熏习。所谓修行觉悟,也是靠近让自己修行觉悟的环境而有的果。想当农民就得去农村学农民的样子,当工人就去工厂学工人的样子,当学者就多读书看书学习知识成为学者的样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想成为什么,就以什么为榜样。依葫芦画瓢,依着环境的葫芦,画自己的瓢。
紫师:等等。
某庚:皈依不是一个形式,皈依是要清楚归顺的依靠的那个东西可以作为永生永世的依护,可以给我带来安稳乐受,可以让我无畏,可以让我勇猛,不惧怕生死轮回一切苦难,远离一切迷惑。
某乙:随喜赞叹。
某辛:再怎么说都是假法,修行是渐进的,信心就是渐进的。
某乙:见由高降,修至低起。缘起发心,信心的高度,注定结果。剩下的才是渐进。
某辛:初发心,是有了地图,知道自己没做到,而不是有了地图,就认为自己做到了。
某乙:哪来的自己。何为初发心菩提萨埵,就是先确信无我清净。
紫师:你们相信那样一个东西吗。
众弟子:信。
相信。
以前懵懂的时候觉得自己信,现在不确定。觉得信,却又怀疑自己。以前,感觉我会毫不犹豫的说信。但是目前,我看到我真实的没有那么信。无我清静,思想上认同,但身心上难以接受,所以我不是确信。还在想办法让自己接受中。
决定信。
不晓得。个人感觉能带给我”可以让我无畏,可以让我勇猛,不惧怕生死轮回一切苦难,远离一切迷惑。”这种感觉的是发大心的决定。但这个决定到现在还没真的发出来。总感觉它会影响我之后无数世。所以还在莫名的犹豫。蛮久了。
信这个东西。那和求夺舍法的区别是?
一思考就有无数可能。如果说相信应该不涉及思考吧。
同感,未真正意义的信,还在思辨。如真信,不需要说服自己就信了。
看准了,就信。信了,就矢志不渝。
紫师:万法因缘皆有其用。
信,有信用。疑,有疑用。
就看你用不用。
众弟子:疑,有疑用。具体咋说?
疑,就想搞清楚,搞清楚的过程,就是信的过程。
紫师:你们现在不就在用吗。
众弟子:哦,皈依的对象。
疑,就想搞清楚,搞清楚的过程,就是信的过程。【破疑生信】无我是现象,有我是执取。
紫师:好了,还有问题吗。
众弟子:如果我相信有一个东西可以作为永生永世的依护,可以给我带来安稳乐受,可以让我无畏,可以让我勇猛……那恐怕我永远也不得安宁。
皈依需要什么样的因缘。
我相信这个东西,但是我总想和它讨价还价。是怎么回事。
在这里可以信,在那里也可以信,无处不信。因为还相信有一个自己。
紫师:信。
我就接引你。
不信,你就自己随波逐流。
众弟子:信。
信。
信。
信。
信。
信。
信。
信。
相信,请师父接引。
那肯定信啊。信,但是为什么我觉得自己信的很无赖。
说明还是不确信,或者不明白信与获得之间的原理。
有疑惑。嗯,还是在疑惑信什么?好像有内外之障。觉得要去相信外在有个实实在在的什么东西,让我去依靠,那我不是要永远向外求,那如何能得安宁?
某庚:
某壬:紫师说人的寿命影响了人的文明,那像久远未来弥勒佛出世的时代,人寿八万四千岁时,他们的文明程度就是非常高了?还有末法时代,比如人寿很短很短时,人类文明会怎样?是因为寿命短导致文明低下,还是因为文明低下导致寿命短?还是互为因果?
紫师:人活的短,看的短,会如何。
某壬:看的少,积累得少。
紫师:人为什么会顾虑后果。
众弟子:怕影响长远的利益。也就是为未来计。
有所权衡。
顾虑后果是,害怕走错。
害怕失去。害怕无常带来的失去。
紫师:因为,经验足够长。
法身在哪。是内是外。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是什么。
众弟子:因缘和合处。
空性。
法身。
紫师:你是谁。
苦乐是什么。
众弟子:诸法。
无常幻化法相。
苦乐是受体。
我是因缘的产物,空性的显化。
差别相。
是因缘和合。
紫师:皈依三宝,却具邪见。
有什么用。
众弟子:弟子不明之处,请师父指正。
苦乐是六尘六识。
紫师:当世尊为小乘根转大乘法轮时,发生了什么。
众弟子:500比丘退席。法华经。
比丘离开。
嗯。为什么?
紫师:什么是三法印。
众弟子: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紫师:法身是什么。
众弟子:性所生。
空性。
法身,空性本体。
缘起性空,幻化相续。
紫师:小乘灭尽,是什么。
众弟子:执涅槃究竟。
明心本来空寂,见性能生万法。
小乘灭尽之后是什么?
关机不玩了。
泡沫一现。
紫师:受想尽,名为灭尽定。
算执取断灭吗。
众弟子: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悠闲尤为法尘分别影事。未,在赖耶识
算。对于个体来说,解脱了。
紫师:再换一个。
五蕴灭,无余涅槃。
算执取断灭吗。
众弟子:算。
执断灭,也不可能真断灭。没有断灭这回事。
不算。
执取断灭的后果是不起用,是吗?
五蕴都灭了,用啥来执取啊。不算吧。
紫师:那执取永常呢。
法身,不生不灭。
算吗。
众弟子:算。
意识中的永长也不存。
执取是生灭法。执取跟法身放一块,跟龟毛兔角似的。
紫师:断见,常见。指的是什么。
众弟子:邪见。
意识概念法。
顽空是断见。
偏空。偏有。
执取的意思是想保持某种固定状态,断,常,不生不灭。都算。
紫师:中道见,又是什么。
众弟子:不执两端。
常与无常俱非。
不执着于某个状态
空正见?
相对论。
远离二边。
紫师:说断说常。为什么。
众弟子:破有破空。
破断常。
空无为体,不断百思想。
离概念法,中道
因为众生有执于某种见地。
紫师:只是概念法吗。
众弟子:背后有实质。
相对某类位置的众生而说。
启用一切。
紫师:那你是求受想灭尽。
受想灭尽,就离概念法了。
就跟人的寿命一样。
你活的短,见得就少。就认为这个世界如何如何。有什么规律。就成了道理。
究竟的觉悟,指的是什么。
众弟子:生即不生。
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见的多。
圆满遍知。
请师父明示。
紫师:经历过五蕴灭,经历过无尽劫,穷尽一切法。
你是什么。内外是什么。欲是什么。色是什么。无色又是什么。轮回是什么。生灭是什么。涅槃是什么。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是什么。万法因缘,都是些什么。
众弟子:无常。
经历。
法。
是万法。
无常现象。
紫师:为什么法身不生不灭。
法身是什么。
某丁:所有。
紫师:为什么报身具一切功德。
报身是什么。
某丙:一切法。
紫师:你的自我,就是一个自洽的维稳程序。
源于相应的因缘。
而因缘流转,无常生灭。如果有一个突如其来的强势因缘打破了你的自洽程序,会如何。
众弟子:嗯,只是一断程序。程序瓦解。
自我没了。就像计算机被砸掉一样。
紫师:你信不信,承不承受得住,你说了算吗。
众弟子:不算。
紫师:那佛陀说法,怎么说。
众弟子:应机。
也要具足因缘?
建立一个强势因缘。
一切法无我,缘起则生,缘尽则灭。
紫师:只能随顺某个个人,某个群体的因缘吗。
众弟子:不。
应大群体的因缘。
紫师:小乘的认知,遇到了大乘的法,会如何。
众弟子:走掉。
崩溃。
重建。
紫师:这都是因缘法。
众弟子:因缘不契合,就会被筛选、舍掉。不是ta刚好需要的对ta便没有任何意义。
嗯。
大部分会离开。
所以表面看法无定法。一切因缘所生。
紫师:那你们呢。
你们是世俗知见熏染出来的。
你,不如说是你所身具的世俗知见。
你能有的身语意行为,统统仅仅只是如此的因缘积聚。
众弟子:唉…也是天生自带筛子的。熏染的很入味。
嗯。
紫师:你遇人遇事的反应,所思所想。
我要跟你们交流,我不清楚吗。
你心里有什么结,那个结怎么来的,什么因缘建立的,我不清楚吗。
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
众弟子:估计不止一个。
嗯,弟子蒙昧,师父明彻一切法,恳请师父帮助弟子解结。
心有千千结。
紫师:那你所身具的因缘,还不足以让你接受某一部分的法时,我不清楚吗。
我该跟你们怎么相处,怎么交流,我不清楚吗。
只是,你自己不清楚。
我说的,为什么而说。我做的,为什么而做。在给你做一个如何的铺垫。
积聚如何的因缘。
世法,就那么简单。只有那么几条根本原则。
现实而已。
三界法,同样如此。出世间法,更是如此。
对于你们呢。
你们连世法都搞不懂的原因是什么。
你们惧怕而已。
众弟子:哪几条是根本原则啊,师父?
生怕没队可站。
惧怕什么?
不能跳出来看。
三毒过盛。
紫师:世法,就是人性,就是社会结构的稳定性。
你们的自信从哪来,怎么建立。
是势流所趋。是显相所指。
你拥有了势流中具有群体价值的部分,你就能有自信,你就能有力量。
不外乎物质,知识,技术,名声。
众弟子:是。
到底都是假的,有势可依罢了,哪来的自信,哪来的自我。
紫师:那你们没有的时候呢。
哪怕你们闻思了法,却得不到群体价值的认同。
你们会有自信,力量吗。
众弟子:如果还有,那是什么?
那是真的勇。
真理是少数人的。
人太依赖群体认同感了。
紫师:什么是群体价值。
众弟子:为群体创造利益。
多数人认同的价值
群体价值观念。
共识性认知。
紫师:势流是什么。
你们恐惧的,畏惧的是什么。
众弟子:大势所趋。
就是大部分人都说好,比如今年流行什么明年又流行什么。其他无非是时间更长的流行。
大家都这么认为,形成的一股力量,
概念的比重。
被群体抛弃。
害怕自己在群体中站不住脚。所以才会被群体价值左右。
紫师:那,那么多佛教徒,建立起来的势流,是佛法吗。
众弟子:不一定是。
是所创造的新的抱团取暖。
没统计过数据。
可能力还不够。
紫师:你们可以坚定一些。必然不是。
那你们怎么办。
众弟子:皈依。
虔诚皈依。
聚势。
紫师:皈依什么。
众弟子:皈依正觉。
又笨又蠢,只能赖住师父不撒手了。
紫师:归顺,依靠。
这两个词,代表的是什么。
众弟子:皈依正觉。皈依正觉的法。皈依正觉的行持者,觉悟者。皈依正觉的教授者。
为什么必然不是,如果有一天,紫带的佛教徒,建立起来的势流,是佛法吗。
放下自我。
身语意都在所皈依处的轨则上行走着。
找到驾驶法船的船长,放心让船长掌舵领航。
紫师:代表的是无上的权势。足以,让一切众生归顺,依靠。
那,哪来的信心,说那是无上的权势。
众弟子:佛之愿力。
修证来的信心。
紫师:闻法,明理。
只要你闻了,明了,自然清楚那是不是众生的唯一依怙。
就好像,知识对于人类而言,重要吗。
众弟子:重要。
重要也不重要。
维稳的时候重要。
感觉法则能接受,可是对三千大千世界,无尽劫一直觉得虚。太浩瀚。
紫师:为什么重要。
那你对科学怎么看。
众弟子:因有力量。
是经验的总结。
可能也是因为没有物理知识。科学观少。比如量子学也没好好多了解。跟自身脑容量有关系。
紫师:你觉得科学虚吗。
众弟子:虚实是相对的。
不虚。
科学是经验积累。
不同层面角度来看都不同。
站着为了运用的立场上看,有用,就不虚。
科学精神是值得称赞的,但跟人一样有寿命太短认知实践有限的缺点。
紫师:明明是自身的因缘,世间的势流决定的你的思想。
你觉得,那不是你觉得。
是势流,是群体价值,让你觉得。
众弟子:是此时此刻的因缘所聚。
还是得多看看经典。对科学的认知也很不一样。
紫师:虚,是人不在意。实,只是在意产生的感受。
你信,你的大脑就会分泌,让你有一种浓厚的受。让你觉得实。
人,就是这样的产物。
重点,是群体价值的势流。
如果,你没有证取过,没有过实实在在的受用。看再多经典,都不如现实的势流影响你实际的行为多。
因为,这就是现实的实际因缘。
就好像,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科学重要吗。
其实不重要。
重要的只是科学的衍生品科技,能不能创造实际的物质价值,让你享用。
没有科技,没有实际的群体价值体现。科学算什么。
搞科学的人,就都是些没用的人。
这就是世法。
知识,重要。是因为,有用。
用,什么用。
众弟子:世用。
省事的用。
给人们带来好受的用。
满足好受的需求。
紫师:维持社会的稳定,创造群体价值,才有用。
这样的你们,有什么用。
众弟子:提供市场需求。
还是得好好用。
自欺欺人的用。
紫师:法,就是这么用的。
众弟子:无之,以为用。
私心满满的。
唉。
紫师:你懂得规律,你就可以未卜先知。
某丙:什么规律?
紫师:人会死。
悉达多曾经居然不知道人会死,你信吗。
众弟子:简单直接。
信。
他也不知道人会老会生病。
紫师:那,你怎么知道的。
众弟子:前人的经验。
眼睛看到的。
看到的。
紫师:看不到,就不存在吗。
众弟子:听到的也不少。
存在。
前人经验、自己经历。
看不到,而存在的东西可多了。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还没有经历周围认识的人去世的时候,不知道是电视机看到,还是听说死亡这回事,那时候就哭着问,我会不会死。可能是电视里看到,或去扫墓时接触到。
紫师:如果,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度,都是无比喜悦的。
你还会哭吗。
众弟子:不会。
就像小时候对大学的憧憬一样。
紫师:那,为什么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度,不是这样的呢。
众弟子:难讲,珍爱的丧失还是使人悲伤的。
认为人死如灯灭。死了就没有了,一了百了。
了不了的。执生恶灭。
大多数人的认为。是一了百了。
因为未知,不知道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去了哪里。死亡的时候,场景往往痛苦。大多数人死亡的时候都经历痛苦,这让活着的人看到觉得死是很悲伤的事。而且以后也再也看不到这个朋友亲人,会难过。
大众价值观如此。
爱别离。
死后未知,对未知的恐惧。
害怕失去。
如果死去的人要去阎王爷那报道,那真开心不起来。
紫师:如果概念,将死亡跟喜乐的受建立链接。你永远都不会因为死亡而伤心,难过。
因为,整个人类社会,都会因此而渲染一种群体情绪。
众弟子:是的。
那些说死后会去天堂的宗教就是起到这个作用。
紫师:没人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产生负面情绪。那你也永远做不到。
什么叫群体情绪渲染。
众弟子:共情。
是一种认知,而认知被概念、群体势流影响
紫师:那,为什么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呢。
众弟子:无明,断灭见。
共业。
紫师:情感是什么。
众弟子:虚拟占有欲。
一股力。
受。
紫师:一种在一起的感受。彼此通过相应的行为,维持的感受。
建立了,人就记住了。想起来,就会叠加相续。
见了面,就会立马生起相应的感受。
天天在一起,缠着,腻着。稍稍分离,都会想念。
平时淡淡的,不常见呢。
众弟子:嗯。人死的时候,还活着的人无法再维持这种感受,所以悲伤。
不上瘾。
分开很久也不会太想念。
情感浓度比较淡。
紫师:有些人死,你会伤感。有些人死,你没啥感觉。
为什么呢。
众弟子:建立的感受的习惯。
受的浓淡程度不同。
紫师:那为什么,概念,群体情绪渲染就可以让人不会因为爱别离而伤感痛苦呢。
众弟子:势能够大。
被另一种感受启动程序取代了。
紫师:概念是什么。
众弟子:受体感受指令库。
能调动受的东西。
紫师:概念,就是让你在什么时候,怎么想,怎么看待,然后产生如何的生理反应,情绪感受。
那群体情绪渲染呢。
众弟子:一样。用概念达到引导受众产生反应和感受的行为。
让群体在特定环境中如何想,产生如何的生理反应,如何的情绪感受。
最近的美国暴乱好像也是这么来的。
紫师:人,就是因缘的产物。
你能的,会的,是因缘让你能的,会的。你不能的,不会的,也是因缘让你不能,不会的。
人会死,之所以是显而易见的。是因为,人看到过,听到过,有相应的知识,认知。
没有这些因缘,人会死,就不是显而易见的。
那,人什么时候会死。
你们知道吗。
众弟子:土没了的时候
不知道。
紫师:你们不知道,就没人知道了吗。
众弟子:精气神消耗光的时候。
有人知道。
昨天单位一个同事睡觉的时候猝死了,平时好端端的,才32岁
紫师:天灾人祸呢。
某己:命数到了的时候。
紫师:法是什么。
众弟子:知识概念分分钟在消逝,分分钟在死。
原理,真相。
规律,规则。
紫师:你,明,不明。有什么区别。
众弟子:迷与不迷。
明了,可以用。
明了多少,心安多少。
不明,会有对未知的恐惧。
紫师:明,无惑。不明,有惑。
觉悟,为了断尽一切惑。不再迷。
如此而已。
还有问题吗。
众弟子:暂时没有。感恩师父。
没有。
紫师:皈依,不是你想皈就能皈的。
你不具备相应的因缘,你就不可能做到皈依。
你只能积聚因缘。
信,不是想信就能信的。
是闻法,明理,才能让你信的。
而能闻多少,明多少。那就得看你自己了。
某癸:因缘流转,是不是能坚持修的就是善缘呢?
紫师:说明,你暂时还拥有善缘。
没了,晚安。
2020/06/02于紫觉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