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参半+ 查看更多
紫师:问个问题。人生是苦乐参半的。
从这句话,你们悟到了什么。
众弟子:苦是无常的,乐也是无常的。
去体验苦,去体验乐,平常心对待,没什么可执着的。
有二元对立。反差感。
因为苦乐是基于二元对立的,所以参半。
人生就是一半一半的。从正反中参悟因缘变化。从而行持不变的变。
有苦必有乐,有乐必有苦。二者对立又共存。觉得苦才想到了去修行。而修行却是苦乐都要参透,明理而当下承担一切,而又无承担者,毫不粘著。
紫师:你们挣钱做什么。
众弟子:生计。
为了乐。
吃、穿、孝敬、预备未知。
可以买到钱能买到的东西,满足欲望。
紫师:你们怎么来看待自己挣钱过程所受的累与苦呢。
众弟子:付出才有回报
累苦是必然过程,受着才能了。
紫师:那辛苦受累的挣钱,为了什么。
某甲:为了自我更舒服。
紫师:那苦乐参半吗。
众弟子:之前是苦多乐少,眼睛只盯着想要的,对拥有的没啥用心。
大多数感到的是苦。
紫师:那为什么呢。
某甲:挣钱所受的苦,若不能获得等同的乐或者更多的乐就会觉得。很失望。
紫师:有人工作一天,相当于有人工作一年,十年,一百年。ta这一天很累很苦吗。
众弟子:也不一定吧,看个人的感受。
苦乐取决于个人感受,不取决于时间。
紫师:那苦乐参半,在哪里体现。
先只从现象上衡量这个苦乐参半。也便是因果律。因果守恒定律。
俗语中为什么说老天是公平的。因为,如果这个世界不守恒,就不可能存在。就会崩坏。
在于人天乘的教法而言。为什么要去恶从善。
众弟子:种善因,求善果。
因为人要想获得自己想要的乐,就不要去给别人带来苦。
紫师:一个人长得漂亮,长得帅,声音好听,身材好,性格好,懂得圆通世事。人们都喜欢他/她。这是什么。
众弟子:福报。
正报。
紫师:这样的人处于现在这个时世,会怎么样。
众弟子:被追捧。
符合现世“标准”。
受欢迎,办事方便。
紫师:那换个恶劣的环境呢。
某甲:被欺负。
人民只有了对强者的敬畏。
紫师:那,苦乐参半体现在哪里。
人的际遇,福报。是依环境的变迁流转而定的。
人生路。所谓风水轮流转。也便是环境之无常变迁。同样的人,同样的状态,在不同的时期,就是会有不同的遭遇。
有好有坏。有苦有乐。
人,想一直享乐,而不受苦。可能吗。
某甲:不可能。享乐的同时,已经种下苦因。
紫师:你们有想过要去避免自己,自己的亲人,爱人受苦受累吗。
众弟子:想过。
紫师:那,有什么办法吗。
某甲:自己受苦受累。可以替代点别人。
紫师:自己受苦受累,就可以做到吗。
某乙:目前的办法是修自己,自己有能力了才能顾别人。
某甲: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
紫师:你自己受苦受累,就完全不会波及到她们吗。
某甲:会的。
紫师:他们本身的苦,累。就真的避免了吗。
某甲:没有。
紫师:你给予他们,也便是他们的获得。他们的获得,就真的没有代价了吗。
某甲:不是。
紫师:所谓的亲人,所谓的爱人。这种关系的所谓付出。就真的逃过了苦乐参半的因果定律了吗。
每个人都是各自的个体。
你为他们。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可以说是对你的回馈。不论这种回馈是你想要的乐,还是你不想要的乐。
而他们自身的得到,可能其实也同样是他们也在为你付出。而因此去承受,跟你成为亲人,爱人后。必然承受的累,苦。
苦乐参半,是每个人,每个生灵自身必然的苦乐参半。
即使所谓的去了极乐世界。如果,没有相应的付出。就真的可以去吗。
那这个世界,就真的不再存在因果定律这样一个东西了。
某甲:天人可以去西方极乐净土吗?紫师。
紫师:天人为什么要去。
某乙:没有人可以替代另外一个人。
紫师:从来都没有。你们都有着想为之付出,为之好的人存在着。
但,如果你们看不清这个世界的真实法则。那你们又如何真的去做到。
所谓富二代,富三代。没有自己相应的付出。最后的下场会是什么呢。
真的看不清吗。
人,是要受苦的。在三界之中,就是要受苦的。就是苦乐参半的。而非只是人。
因为这个世界,一直都是在无常变动的着的。且遵循着相应的因果法则,进行相应的守恒。
一切的得到,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没有可替代的。
我们挣钱,我们对待亲人,爱人。善待。可能真的不是钱的问题。也可能真的不是善待。
某甲:可是紫师您讲过,没有了这种苦乐参半的频率,就不再做人了。
紫师:那脱离轮回了吗。
某甲:所以需要出三界,出轮回。
紫师:这里的苦乐参半,指的是三界的轮转过程。
上升到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脱离下三道,乃至于人道。都是需要付出相应的精进努力,弃恶从善,受苦受累,修持禅定,所获得的。
而当这部分痛苦种种苦累,所获得的“善果”是有数量的。你所积累的数量。是会随着时间,劫,消耗殆尽的。
消耗完了,不就去受苦了吗。
这不就是苦乐参半吗。
但出离三界。真的不是逃离苦,逃离累。佛法不是断灭法。即使是无余涅槃,其实都不是佛法之最终导归。
因为,这所谓三界的一切,都是真谛实法。真如实地。只是因为众生无明,而成为了“轮回苦痛”。
这真的需要一个足够长远的眼光。来看待。
人,真的应该善待这些所谓的苦,累,烦恼。
因为,只有你懂得善待它们的时候。你才能不再因为逃避它们,而看不清,看不破。也才能真正的从中脱离。
因为,三界火宅。必然有苦有累。有种种不想要,不想见,不想听,不想感觉,不想知见。
如果,你不懂得善待它们,正视它们。你就真的无法觉悟,出离。【乐】。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具备真正的出离心。因为,你开始正视它们了。
佛法大乘之道,究竟之道。在于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最是注重初发心。
也便是因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亲人,爱人,众生所受的真正苦患,缘由。而发心自觉,继而觉他之心。
也便是因为无明,不明白这个世界,一切的法则,原理,而颠倒烦恼痛苦。的苦患缘由。
人一生,不论再大的福报。在此时世,都有其无尽的痛苦。
因为,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法则。
苦,无可避免。
人,能做的更多的是,如何更好的去面对这些苦。不然。颠倒妄为。为求乐,不择手段。乐多而苦极。
而苦极,再想从中出来,往乐处走。真的太难。
看看自己的周围,如果你阅历够多,你会发现太多这样的实例。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因果定律。
但,如果你愿意去承受苦极。那你就不叫颠倒。
因为,那就是你想要的。你会得到的。
所谓颠倒,是源于人都求乐。而厌苦。但做出的行为,却总是带来苦痛。还不知为何。这叫颠倒。
而如果,你敢于承受那苦极。那,你就不叫颠倒。
因为,你也识得因果。是在睁着双眼做这一切。
紫现在选择的方式是,乐多少,苦多少。保持苦乐参半的此相对时空平衡。
乐多了,就去苦多点。不积累。临终踏实。不用面对太多。
某甲:持平临终就可以踏实?可是过去世的业力呢?
紫师:当你真的能做到在当下苦乐参半的时候。就知道了。
因为,没有过去的业力在推动着你去贪太多,而去造作太多。你也才能当下正视承受所有的苦。
这是紫宿世以来长久为人的窍决。
记住,苦。真的无可避免。
因为,这就是三界。火宅。
你只能选择,怎么面对它。或者是干掉你自己。
某甲:请教师父,如果在心态上,把身体的受苦转变为了享乐。那到底算作受苦还是享乐?
紫师:享乐。
等你能安住的时候,三界已非三界。火宅也已非火宅。
那叫【无所住处涅槃】。三界便是【常寂光净土】。
紫,这堂课只是想传达一个意思。
不想受苦,而只想享乐。别在紫这里来找。紫这里真的没有。
紫觉不是灵修课程,不是人天乘教法。紫觉,只有自觉之道。所以,在紫影响你的正常生活之前,尽快远离。
某甲:也就是说,如果要维持苦乐参半,在把一种苦转为了乐,就要寻找另一种还是苦的苦?
紫师:不求乐,不厌苦。因果律会自然平衡守恒苦乐参半。
紫,求乐求了太久太久。也乐了太久太久。五通仙人也做了太久太久。现在只想如此中道的一直走下去。
想走,就跟上。不想走,请走。
某甲:始终认为修行能避免未来苦。
紫师:为什么要避免。
某甲:还是不想受苦吧。
紫师:【悉达多太子从乐极而见苦,求出苦之道而入苦极。最终悟中道而觉悟。】
某甲:看到诸多凡夫生病痛苦老去,就想让他们也去修行,修行带着这种目的性,错了吧。
紫师:相对于什么错呢。
苦,只对于有我之人而苦。苦,只对于怕苦之人而苦。
苦,本身只是苦。真的没什么。
畏苦,是众生。而众生畏苦,只因无明我执。
而破无明,破我执。不是苦消失了。而是,承受苦的我消失了。怕苦之人消失了。
有人怕黑。突然有一天不怕了。天天走夜路。再也不会逃避走夜路,逃避黑了。
有人怕死。突然有一生不怕了。世世都生死。再也不会逃避生死,逃避死了。
课闭。
课后答疑
某甲:紫师,临终是心不颠倒佛才来,还是佛来了心才不颠倒?
紫师:佛在哪。从哪来。
某甲:佛在一切处。从心来。
紫师:众生为何不见。
某甲:无明。
紫师:紫师,临终是心不颠倒佛才来,还是佛来了心才不颠倒?
经文说的很清楚。一心不乱。是前提。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
某甲:还有妄想,就还是乱?
紫师:不然呢。诸上善人。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容易。不叫修行。想容易。也别修行。
某甲:感恩紫师。某甲确实依然心存侥幸。感恩紫师教诲。
紫师:拿自己的命终去处来心存侥幸。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愚蠢了。
某甲:那是?
紫师:活该轮回生死。
某乙:概念上明白人无我,但为什么在事上破我执如此难?必须从定中才能破身见吗?
紫师:必须在慧观中。至少未到地定的定力。
2019/02/05于紫觉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