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萬物為用。

紫覺大學堂
紫覺大學堂
  • 首页
  • 紫覺體系
    • 關於紫覺
    • 紫覺正文
    • 認識系列
    • 經典解讀
  • 結緣紫覺
紫覺大學堂
概念有比重吗。 关闭 返回上一级  
2020-06-13
作者:紫府道人

概念有比重吗。
+ 查看更多

紫师:问:概念有比重吗。


众弟子:在受体层面有。

因背后代表的实质而有比重。


紫师:概念的比重,怎么来的。


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众弟子:比重源于看到、接受到的体量。时刻影响着思维、行为的选择。

心相续积累而来,反应出来就是行为模式。

概念影响的感受轻重程度造成。


紫师:还记得之前提到的广告催眠吗。


众弟子:记得。

反复刺激。


紫师:为什么有些名词你看到听到后,没有什么反应。而有些名词看到听到后,立马就会有浓厚的感受。


为什么不同的人,说出同样的话,你的感受反应,也不同。


世俗的生活,你无时无刻不受此概念比重的影响。


那,闻思修行呢。


某甲:闻思修也得受法理概念的影响与善知识的影响。


紫师:话术是什么。


通过言语,影响一个人的想法,决策,怎么做到。


修行,为什么一定要做到不受八风吹拂。


学法,明理。怎么才能做到真正的学而明。


众弟子:剥离情绪的影响。

断开链接。


紫师:法是什么。


理又是什么。


为什么一句话,一个名人说出来,跟一个常人说出来,人会出现不同的反应。


这些背后的原理,可以拿来怎么用。


某乙:常人没有之前的铺垫和威望。哪怕是正确的。


紫师:哪怕你从来都不知道这个名人。然后,就旁边随便的一个人,跟你说谁谁谁,多么多么厉害。然后他说了什么什么。


你是否就会自然生起相应的反应。怎么有的。


众弟子:因为世间即是名利场,作为名人,在世人眼中等同于成功者。世人皆以此价值观处事,人人皆想成为名人,故有名人推荐即响应者众。

文字语言,引发的,概念叠加联动。


紫师:人是什么。


概念对于人而言,又是什么。


众弟子:概念对于人会引发惯性业力。

概念会影响某段心相续。


紫师:人是受体。


概念跟相应的受建立链接。


比重,对于受体而言,是什么。


某甲:引起情绪的多少。情绪波动的幅度。


紫师:感受的强烈与否。


那名人效应,怎么被建立起来的。


某乙:名人能强烈的触发自身的感受。


紫师:为什么。


某丙:欲界,追逐名利权情。以拥有的人为榜样。


紫师:什么是群体效应。


当有一群人说你不好,只有一两个人说你好的时候。


你什么感觉。


某甲: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紫师:而当有一群人说你好,又有一群人说你不好的时候。


你的感受跟之前一样吗。


某乙:不一样。


紫师:这就是比重。


名人效应,是群体效应。


当一个名人,符合群体价值时,他拥有相应的价值比重。


而当一个名人,不符合了群体价值时呢。


众弟子:会被推下神坛。

打下来。


紫师:墙倒众人推。


所以,概念的比重,怎么来的。


众弟子:群体价值观赋予的。

外境刺激的多少来的。

群体价值决定的。

群体认知叠加来的。


紫师:人群的认同度,否定度。


人生教育的根本底层:可以,不可以。


人生只有两种感受,被允许,被禁止。


被允许,身体的生理是流畅被推动的生发态。心理,随之舒畅。


被禁止,身体的生理就会感觉被困住,抑制住,气机通行不畅,郁结难受。心理,随之压抑。


在此底层之上,就会有不同层级的生发,抑制状态。然后,被定义成不同的情绪,感受。


而概念,就好像是技能图标一样。你点一下,就会展开相应的技能。呈现出相应人体生理,心理的状态。


比如,某一种行为,被一两个人禁止,与被一群人,千万人所禁止,人的感觉一样吗。


为什么呢。


某乙:不一样,禁止的比例不一样,感受的比例不一样。


紫师:比例的背后,是希望的多少。


有些人,会源于舆论而自杀。为什么呢。


众弟子:概念比重太大,受体崩溃了。

多数人的不认同导致受体系统崩溃了。


紫师:当你谈恋爱的时候,对方直接拒绝,或者直接分手。跟给你留一点希望,暧昧不清。一样吗。


你的生理,心理。都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这就是,可以与不可以的比例。


某丁:直接拒绝身心冲击感比较大,会感觉很不顺畅;留希望,就没那么大的身心感受。


紫师:那渣男跟非渣男,感觉会一样吗。


某戊:不会。


紫师:你怎么知道。


某戊:想象的。。。就像渣女跟非渣女面对感情,也是不一样的

某丁:不一样。


紫师:那为什么感觉会不一样。


不一样的是什么。


众弟子:投不投入。迷不迷。

比重。


紫师:然后下一个问题:什么是扯虎皮做大旗。


某丁:虎皮代表群体对虎的认同感,没有虎的内里可以用虎皮做大旗,达成相应目的。


紫师: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为什么。


无赖,为什么可以无赖。


众弟子:没什么可以失去。

认真投入的程度不一样。


紫师:跟群体的关系,牵扯程度不同,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某丙:牵扯程度轻的,群体意见对他的影响就小。


紫师:常人会惧怕的,为什么惧怕。


无赖不怕的,为什么不怕。


众弟子:跟群体的关系程度代表群体效应对人影响的程度。

不被约束。

常人认同共有的价值取向概念,无赖抛弃常人认同的概念。

怕失去的多少。


紫师:然后,问问自己。活到现在,你是自由的,还是被绑架的。是自由多于被绑架,还是被绑架多于自由。


为什么。


众弟子: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被绑架,被自己的贪嗔所绑架,从世俗概念上来说,也做过很多违背世俗,群体概念的事。有时候想挣脱世俗,群体概念带来的压力,就会走向相反面,只不过也是被自己的贪嗔之心所使罢了。

基本上被绑架。

这就说到了所谓自由,若都在允许不允许中,自由从何而来。

被绑架的部分多。


紫师:之前说,人真的不再受八风吹拂了,会怎么样。


众弟子:情绪都需要自己主动刻意去生起。

看戏,演戏。

内心如如不动吧

变傻。


紫师:会不会变成无赖。


众弟子:会。

在常人眼里就是无赖。

无依赖。


紫师:那无赖都八风吹不动吗。


众弟子:看他光棍到什么程度,可能只有3-4风。

不是,损害他利益的风,还是吹得动他。

也有可能会变得逆来顺受吧。

不是,看无赖的程度。

无赖和无赖也是不同的。

如果什么都无赖,就吹不动!但无赖都是赖对自己不利的,自己愿意或者有利的,就…


紫师:因为在意,所以有受。


为什么在意。


众弟子:不愿意失去,失去了会对受体造成大的冲击。维持那个存在比较舒适。

因为有经验。

因为关乎自身利益。

受体要稳定。


紫师:自循环是什么。


众弟子:一种相对稳定状态。

无序,有序化后,达成的自洽系统。

暂时稳定的自洽系统。


紫师:人,活着很难吗。


人,真的没办法断了群体链接,达成自循环而活吗。


某丙:想法多了就难。


紫师:概念是什么。


教育是什么。


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


人,创造概念,教育传承经验,为的是什么。


你活着,又在为了什么而活。


怎么来的。


某己:教育、概念是为社会服务的,为了把无数个体聚合成自循环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人都在为群体而活。


紫师:那,法是什么。


众弟子:相应的轨则。

不同方向,性质,大小的力。以及一群力的符号化。

看得见看不见的一切现象。


紫师:被允许,是什么样的感觉。


众弟子:顺畅,放松

开心,我们的价值观相同。

念头通达。

水流顺畅,流量大。


紫师:人追求名利权势,为的是什么。


某丙:为了活得更好。


紫师:对情感的需求,又都是为了什么。


是一个个的可以,而非不可以。


想要的是被允许。


那,最终得到了吗。


众弟子:都得交换。得到一个允许,得给出去一个允许。换来换去,原地踏步。

竹篮打水一场空,一场空。


紫师:人,想要超脱,想要神通,想要大自在。为什么。


众弟子:因为不自由。

“别人不可以的,我可以。”

不被束缚。

也是希望被允许。


紫师:被允许,什么意思。


众弟子:无碍。

不受阻,无碍。

被世人认可接受吧,且是理所应当的。

没有挂碍。


紫师:说明,不自在。


众弟子:是的。


紫师:世法的规矩,约束。为的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可以,不可以。被允许,被禁止。


某丙:为了群体共同的利益。资源有限。


紫师:那,修行人跟常人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众弟子:更高的格局,更宽广的眼界。

常人活在规矩与约束之中;修行人理解种种规矩与约束而心不受缚。

不向外界求,不被世俗绑定,面对自己的不自在。


紫师:常人,生来着于外境。


修行人,内求,内证,自在。


人,如果没有文明的传承。还会有那么多是是非非吗。


众弟子:不会。

反之也因人心里有是是非非,所以创造了人类文明。


紫师:人性论。


不论是中土,还是西方。都对人的善恶观、是非观有着同样的看法。


亚当夏娃,怎么被赶出的伊甸园。


众弟子:吃了智慧果获得了智慧。

吃果子,产生羞耻概念,引发用外界环境改变不满的行动。


紫师:不如说,吃了是非果。学会了分别是非。


大道自然。


自然在哪里。


众弟子:自然在于,不用你操心不用庸人自扰,世间万法规律自会如此发展。

有黑即有白,有升即有落。

不分别对立。

自然在囊括一切,包括善恶。

是非之前。


紫师:概念,教化。为的是如何令弱者得到保护,快速成长。这是概念存在的唯一价值。


因为,对于强者而言。大道自然,自然悟道。


但,大道自然。


被保护,容易看不清现实。学会了,自以为是。


保护过头了。也就成了教化的腐朽。


最终,就会重归现实。


那,现实是怎么样的。


某甲:丛林法则。


紫师:问问自己,你想被保护吗。


你会怕吗。


然后,再想想,你会因为怕,而成为一个愚众,害人害己吗。


最后,用那仅剩的文明问问自己,一个为了保护自己而害人害己的人,值得被保护吗。


修行,为什么要脱离共业洪流,为什么要不受八风所吹拂,为什么要达成自循环。


因为,这一切,都只是源于你活着。


而且,你是个受体。


人活着,就是为了这个受体的常态感官维稳。不论是丛林法则,还是文明教化。


这一生而言,你生来就受到文明教化的保护。同样,也受到群体利益的绑架。


你当前的活着,为什么活,怎么活的。全都是群体利益的绑架驱使。


因为,概念系统就是这样跟你的生理心理,受体感受绑架在一起的。


而概念系统,就是为了社会的群体利益服务的。


这就是人的活着。


人会有的活着的目的,也只不过是概念系统所赋予的,也就是群体价值所赋予的。


道是什么。


法是什么。


这是教化的本意。也是圣人跟众生的交易。


但,这笔交易最终会走向自然之坏灭。


强者,明白现实。弱者,迷于表象。


看看当前这个时代,如果坏灭已然开始。问:征兆在哪里。


众弟子:三灾之一呈现。

信用体系的崩坏。

乱像纷呈。礼崩乐坏

人们缺乏自体独立性,被过多的亢余信息所充斥,系统稳定性容易走向混乱和崩坏。

概念混乱矛盾。


紫师:文明教化,是如何保护弱者的。


众弟子:法律规则规定。

道德仁义礼智信的社会比重。

掩盖真相不令崩溃。


紫师:【遵守我的约。】


是比重。


什么意思。


某庚:遵守约定和不遵守约定的比重。


紫师:【遵守我的约。】这里的约是谁的约。


众弟子:共同的。

统治者与人民的,说明他们对这个约看得非常重,另一个方面是这个约已经面临崩溃。

约定制定者。

人与人的约,人与群体的约,群体与群体的约,社会共约。

大家都交出一部分权力,制定一个共约。


紫师:这是《圣经》里的话。


某庚:那就是上帝的约。


紫师:上帝,跟人的区别是什么。


众弟子:上帝视角。

全知全能,没有局限性。

整体跟局部。


紫师:跟比重有什么关系。


弱者敬畏强者,为什么。


人,敬畏上帝。又是为什么。


众弟子:得到保护。

能力大。


紫师:约定,由什么来约束。


众弟子:惩罚能力。

敬畏心

武力。

违约代价。


紫师:人相信上帝的存在,心存敬畏。对于人类社会而言,起到了什么作用。


众弟子:怕受罚,不敢越雷池一步。

维稳。


紫师:当前的社会,权威还在文明上吗。


众弟子:权威在上。

基本不在。


紫师:权威在哪里。


众弟子:资本家。

资本。


紫师:概念的混淆,善恶的模糊,这样说可以,那样说也对。


代表着什么。


众弟子:比重失调。

没有真正的底线颠倒。

文明的混乱以致没有标准,权威。

婆婆太多,发话的人太多。


紫师:当文明成为了弱者手里的生存工具之后,没有了真正文明的权重时,会如何。


某甲:文明崩塌,乱。


紫师:当只有重典,才能起到约束作用时,代表着什么。


某庚:乱世。

某甲:那是下一步,大乱大治。


紫师:人民当家作主。


如果,人民个个都尊约守约,那自然是大同盛世。


而如果,不是呢。


众弟子:契约无法达成。

不然就是你争我夺的末世。

重典是什么?

基本法。


紫师:法典。刑罚。


兴盛之后,为什么总是衰败。


众弟子:饱暖思淫欲。

欲望膨胀超过控制能力。


紫师:从人性论,社会论而言,各自会如何论。


某庚:从人而言,私欲膨胀超过自控力,从社会而言,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某甲:以人性论,是欲壑难填,社会而论,是统治阶级的欲壑难填,资源过于集中。


紫师:生发为天,收敛为地。天道地德,德在收敛。


所谓阴德,不发之德。


为的是什么。


某庚:平衡,稳定。

某甲:稳定。


紫师:弱者,是什么。


为什么弱。弱在哪里。


某庚:无序生发。

某甲:易于被绑架。


紫师:稳定性不足。


承载不住苦,也承载不住乐。不论苦乐,都容易崩溃。


为什么要有信仰。


为什么要有依靠。


维稳而已。


神佑世人。不论,神存不存在。都是实实在在的。


更何况,神真的存在。属于世间万法因缘之一。


你信,你的身心就是凝实的。你不信,你的身心就是涣散的。


因为,神高于人。心念于神,就有这样的作用。


就跟那名人效应,一般无二。


你会用吗。


众弟子:体验过。

信则灵。


紫师:那,再问:道是什么,法是什么。


某庚:法是约定,道是约定的主体。

某丙:道是一种本然的存在。法是道的功能显现。


紫师:概念是什么。


人是什么。


社会是什么。


都是因缘和合的一种存在。呈现出相应的现象。


某己:无碍为道。有碍为法。


紫师:不同的因缘,就可以和合成不同的现象。


学法,明理。就是为了明了万法因缘,自在运用。


当概念跟人的感受建立了链接,就会产生相应的作用。而当概念跟人的感受断联,又会引发相应的呈现。


当人可以即相离相后,又可以让人处于联与断联的叠加态。


令彼此,不相为碍。


这就是自在。


某丙:啊!


紫师:人依赖于外境,那就只能被活着。人脱离于外境,自然就会一步步走向涅槃。


而即相离相,生即无生,便是中道究竟。


某己:啊!


紫师:当这个因缘和合的我心念观世音菩萨时,观世音菩萨的功德与我同在,便有观世音菩萨护佑我的呈现。


当这个因缘和合的我心念大黑天时,大黑天的功德便与我同在,便有大黑天护佑我的呈现。


当这个因缘和合的我心念贪嗔痴时,当这个因缘和合的我心念戒定慧时,当这个因缘和合的我与一切万法和合时,就会呈现相应的“我”。


空性为体,万法为用。


你活成什么样。看看你自己选择了什么因缘。心心念念的是什么。


法,很简单。


但,你得知道。这样的法,不是生生世世都能遇到的。


这样的法,你此生此刻听闻了,和合出了相应的你,呈现出来了相应的现象。


但,因缘是变异法,是生灭法。


所以,此刻的因缘灭后。你便会随着因缘流转,成为那般因缘下的你。


概念,绑架了你,也保护了你。因缘,成就了你,也令你生灭无常。


有问题吗。


某庚:那能自如运用的前提是得有记忆?


紫师:记忆是什么。


没有概念,有情众生就无法悟道了吗。悟道,真的跟概念有关系吗。


概念,是为弱者准备的。


什么意思。


某庚:需要用概念来维持受体稳定。唉,又陷入概念思维了,还是得体验一下脱离概念的状态。不然有些无法用概念描述的就没办法知道了。


紫师:概念只是一种法。无尽法界当中微不足道的假法。


悟道,是超越思议的。是如实照见一切法。


但,对于无尽众生界当中的弱势众生而言,概念就成为了极为重要的一环。


某丙:感恩师父感恩因缘快让我复归根本叠加态吧。

某庚:嗯,婴儿的学步车。


紫师:你能成为如何的你。在于你心心念念的是什么。


弱,就在于没有主心骨。


哪怕貌似有个主心骨,也仅仅只是群体价值赋予的主心骨。


某甲:心相续的集合。


紫师:【遵守我的约。】


【就能得到我的庇佑,得生我的国。】


你此生的归宿,就在于你的业行,你心心念念的一切。


十诫,十善业道。息增怀诛。禅定,慧观。解脱,自在。


万法而已,因缘而已,和合而已,如此而已。


概念是有比重的。


被动的比重,是群体价值所赋予。主动的比重,是万法本身所赋予。


我可以心念观世音菩萨,而生起相应的受,相应的相续,相应的功德,相应的成就,相应的果位。


我也可以直接生起相应的受,相应的相续,相应的功德,相应的成就,相应的果位。


概念,是咒,是陀罗尼,是真言,是总持。


而当我证得持明者的果位,我即功德总持。


这才是修行。


这是果乘,真言乘。


要以三昧耶戒为缘起。也就是金刚菩萨戒。


为了成就,而成就。


为了成佛,而成佛。


不要给凡俗留一丝一毫的后路。


你们呢。


某辛:师父,之前听到过三昧耶戒是一边受一边破这啥意思,不同教派可以受持吗?


紫师:皮,肉,筋,骨,髓。


皮,结个缘,装装样子。


破不破,意义不大。无关痛痒。


肉,会疼。不容易破。


越往后,越谨慎。破了,就是金刚地狱,没有商量。


其实,也就是对三昧耶戒的理解程度。


理解的越深,越受益,相应的,代价越大。


真正的三昧耶戒,是从筋骨髓开始算的。也才有的成就。


某庚:是不是受戒本身,就代表为了成就愿意失去其他一切了?


紫师:三昧耶戒,其实就是菩萨戒。


只是又被称之为金刚菩萨戒,也就是不坏菩萨戒。


受了戒,就是要把自己的身语意当成佛、菩萨的身语意一般对待。


利益一切有情,愿生生世世舍弃头目手足一切,何况名利权势。


重点是,决定信。


决定信,代表的是决定胜。


某庚:我信啊,只恨自己很多放不下,做不到。


紫师:决定信,意思就是做得到。


某辛:不同教派能受持吗?


紫师:菩萨,可以示现一切相。但真正皈依的教义,只有一个。


空性,悲智双运。


受了菩萨戒,你可以做世间任何一种事业,只要是在践行戒条中的一切。


但,虽说三昧耶戒根本就一个,可是枝叶有很多。


有着次第根本之分。


某辛:不知道和天仙戒啥区别?


紫师:道门的三坛大戒,跟佛门的三坛大戒如出一辙。


显宗的。不是密宗的。


区别,就是方便道。


显宗,是因乘。也就是在因地上积累资粮。


而密宗的所谓果乘,是直接呈现。


必须要有决定信,才能决定胜。


也就是直接与果证相应,立马证取。


就像上面说的。


空性为体,万法为用。


看待世间万法,就犹如佛、菩萨看待世间万法一般,平等视之。


用,只是用。服务于饶益一切有情而用。


比如,禅定。


说舍弃散乱掉举,便立马舍弃散乱掉举。凝神入定。


不会迟疑,不会摇摆。


说与本尊相应,便立马舍弃世间俗念,快速相应。


这就是果乘。


其中,说危险。就仅仅只是凡心不死,贪嗔痴不绝。


还有问题吗。


某甲:感恩紫师,直揭修行本质。


紫师:本来如此。


只是世人凡心不死,再加上群体利益带来的三观,自作聪明者的概念混淆。让修行变得那么无法言说。


弱,而无信。没救。弱,而有信。至少还有丝希望。


所谓的信。其实就是一种法,一种功用。


那就是敞开心,接受相应的因缘。


你信什么,就会接受什么,然后成为什么。


所以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世间万法,各有其用。


现在,还有教化的余荫在。人还能口说道德仁义。


哪天教化的余荫不在了,你再看看。


到了那时,哪怕紫再想唠叨,也没的唠叨了。


《虚非虚》里有一句:“那不如就劫灭吧!”


你们猜是谁说的。


众弟子:小凡。

星主。

不是我。

本初神。

劫灭是怎样的。


紫师:人在意的是什么。


而神,会在意的又是什么。


某壬:哪个层次的。


紫师:欲界的神。


众弟子:不知道。

人,身体。神,精神规范。

劫。

人,在意的是自身的稳定存在。神,在意运行的法则。

人在意个体存在,神在意整体运行。


紫师:你们觉得是你们想得多,还是一闭关就几十年,上百年的妖、修行人想得多。


众弟子:我们胡思乱想多,修行人胡思乱想少,一想万年,想得比较深远

不知道。。

修行的想的多。修行的想的远。


紫师:人,为什么会想那么多。


众弟子:定力差,容易受各种无关紧要的冗余信息影响。难以深入。

人是散乱,因为太无知。


紫师:想的都是些什么。


某癸:贪嗔痴。


紫师:人为什么喜欢讲道理。


某癸:因为讲道理可以完成自洽。

某甲:给自己所为找依据。


紫师:因为,没办法直接干。


某癸:嗯,概念带来的感受链接,会让人错以为已经做到了,干完了。


紫师:这个干,是干架的干。


某癸:好吧。


紫师:这个世界,是一个力的世界。


概念是什么。道理是什么。


就是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大脑),盘根错节的绕啊绕。


把力散开。


某癸:原来如此。


紫师:讲道理,道理通了,人的怒气,不平等等,就没了。消化掉了。


那,讲不通呢。


某癸:那就干吧。


紫师:力,就消化不掉。就非得要干点什么。


讲道理,说明有一个更强大的力量在旁边看着,你不讲道理,直接干,不行。


事实是这样吗。


众弟子:大到国与国,同样如此这也是自洽的需求与表现。

好像是这样。

小时候的散养的孩子们是这样。

不完全是,有的时候是习惯了讲道理,甚至执着于讲道理。

道理讲多了,偶尔家庭暴力一下确实干脆利落。


紫师:那就是因为,道理是一种力量。


群体价值,带来的力量。


没有了这股力量,你看看谁还会讲道理。


某癸:嗯。也看讲道理的人,能不能驾驭这股力量。


紫师:人的道理,就是人的规矩。


这是来源于人性论,社会论。人是如何的人,群体是如何的群体,社会的兼容性来源于什么。

那,妖呢。神呢。


某己:不绕圈子,直接干。干不过,直接服。


紫师:在有外界力量制衡的时候,在双方力量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人才会讲道理,讲规矩。


而当人面临被潜规则时,说明什么。


很明显,彼此力量相差太多。


潜规则,意思是不属于外界力量的关注范围。


道理很简单,这是一个力的世界。一切的显现,都不过是力的表现形式。


受了教化的人,其实就是被约束住的力。


将力放到了一个轨道中。力,需要按照着轨道传递。


那,没有受教化时的人呢。


众弟子:盲打莽撞。

混沌无序。

有时在轨,有时脱轨。

除非教化不存在。不然都会逐渐被教化。

如果力量在教化的力量之下,可能就要吃没有教化的亏,如果力量在教化的力量之上,就能法外逍遥。


紫师:野生的老虎,跟人驯化过的老虎,一样吗。


你更怕哪一个。


某癸:更怕野生的。


紫师:被人驯化过的老虎,就不是老虎了吗。


而被教化过的人,就不是人了吗。


某癸:还是老虎,只是植入了规矩后,行为有所约束了。

某己:本性都在。所以面临规矩才有不适感。


紫师:你从来都不知道,一旦没有了文明的保护,你眼前的人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你自己,又会成为如何的你。


人如此。


妖也如此。


只是,人更弱小。没有更强的力量约束,人早没了。


这就是这个世界。


“那不如就劫灭吧!”


这句话,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才有的呢。而这种心理,又是怎么来的呢。


他自己不怕劫灭吗。


就从《虚非虚》当前的剧情而言,你都看到了什么呢。


众弟子:是出于看到无尽的轮回,实则不生不灭吗?

看到当前因缘下的一切不堪教化,将混沌易主了,一切交给因缘。

像个病入膏肓的人说:就让我死了吧。

不怕劫灭。

看不到希望时,劫灭反而是唯一的希望。


紫师:道玄说:为什么里面的不论是妖,还是神,看着都有点低能。


你们觉得吗。


众弟子:不觉得。

如果高能指的是“见多识广,概念6”,确实低能。

只能说是拟人化的神和妖吧,真的神和妖如何思考我也不清楚,无法判断。

感觉本就如此。

哈哈,可能道玄有看过更高能的经验。我是没有。


紫师:你们不觉得,是自己知道的太多了吗。


某壬:不知道。

某己:确实比他们知道的多。。。尘虚随便抛出点紫觉课程,群妖都虎躯一震。


紫师:在于单纯的修仙而言,只需要按照着相应的法门修持,就可以了。需要知道很多吗。


某乙:不需要。


紫师:那在于一个动物而言,经过天地灵气的熏陶,灵性增长,之后一点点的积累,靠的就是寿命的多少,来决定修为。


会知道什么。


而,妖会化形成人样,学着做人。又是为什么。


某甲:知道多了是知识障,自身的舒适,力量的提升,推动继续修下去。人更容易修行。


紫师:如果,人没有被教化,也只是动物里的一种。


有什么可学的。


而人,本身就是受到了神的教化。


某乙:人有身上有神的指导的东西。学习人就是通仙和神。


紫师:那,所谓的拟人化的妖跟神。语句通顺吗。


人在学着成为神。那妖呢。


某癸:目的也是为了成为神。先成为人,只是为了获得教化成神的机会?


紫师:人只是动物里较为中性温和而已。其它动物,仅仅只是秉性相对而言,更偏执而已。


而所谓的中性温和的好处,就是容易听话。


某庚:那妖更容易通神吧?


紫师:也仅仅只是相对而言的容易听话。也就是更容易堪受教化。


等同于在动物界,找了一种容易驯化的。


通灵,通神,也就是能不能集中神。


某癸:原来如此,妖在修炼成神的过程中,得先让自己堪受教化,关键不在于人形,而在于人所受的教化,是吗?


紫师:动物界,灵性越足的动物,代表着什么。


越容易跟天地相交感。


某庚:思想单纯的人容易做到。


紫师:天线比较长,频道比较稳定,不会总是切频。


某乙:胡黄灰柳这些?


紫师:这几种,只是跟人打交道的多而已。也就是常见的,小家伙。


为什么打交道多呢。


因为,没有其它的凭借。没有靠山。跟猫狗无别。


所以,依附于人。


相比于人,妖更纯粹,更简单。


神,也是如此。


某乙:龙呢?高级的妖?


紫师:人想那么多,是那些是是非非,在社会架构下的种种利害关系,苦苦钻营。


也就是,如何在道理之下,钻空子,谋个自己的安乐。


人,想要的是现象的名利权势。社会架构下的。


而妖,为的是生存的本质,那就是我好不容易熬那么久,才熬出来的成果。


修仙,也是如此。


某庚:那人怎么转这种劣势呢?


紫师:当人受了圣人教化之后,便没有劣势可言了。


某甲:人,颠倒了,舍本逐末了。


紫师:因为,为的是道。


只是看,人能不能堪受教化了。


而这种待遇,并不是平白无故的。是需要因缘资粮积聚的。


人能堪受,说明资粮还在,那就能受此待遇,可以让其它众生让一让。而人一旦不能堪受,就说明资粮没了。这份待遇,也就没了。


自然不受保护了。


世界,一直都是最公平的。只看是如何的因缘,呈现如何的业相。


因为,在受教化的,本就是一切众生,而非仅仅只是人。


都是因缘的比重问题。


“那不如就劫灭吧!”


劫灭只是对人而言的吗。


某庚:不是。


紫师:“不如”,这就是一个比重词。


就如同这末法一般。


末法,真的只是众生令之成为末法的吗。圣者,菩萨,就没有参与,给与助力吗。


众弟子:相对于人就这几十年。算一下真的血亏的是那些寿命长的不像话的。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根基厚的,重启后根基还在。换片土壤,也许更快成就。


紫师:众生的资粮是一定的。也就是正法,像法,末法的过程是一定的。


而对于圣者,菩萨而言。重点是,如何利用好这个过程。


让这每一个过程,都能发挥它充分的作用。


不同的时期,就会有不同的众生因缘。法相,就会因此而改变。


法相变,本质却不会变。


而本质,是佛、菩萨说了算的。


不论,现象如何更替,因缘如何改变。对于这些觉悟者而言,都是一样的。


那,哪怕劫灭,也是如此。


说这句话的神灵,必然不会惧怕劫灭。他想的是,如何利用劫灭,来唤醒这群执迷的神魔。


劫灭,对于人而言,就是一个词汇。遥不可及。


但对于神魔而言,却不是那样。


天人为什么惧怕五衰现前。


跟人怕死,一样。


常人死就死了。帝王呢。


拥有的越多,越舍不下。


人间的乐,再乐。能跟天上比吗。


一般天人,惧怕五衰现前。


那不一般的神魔呢。


就跟地仙一样,他会怕什么。


天人衰就衰了,掉到下界,再说上去,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而那些不一般的神魔,可不是那样。


暂时的生死,无伤大雅。


但劫灭,却不是暂时的生死。而是跟常人的生死,一般天人的衰堕一般,下辈子再做人,升天。可就完全不是自己说了算了。


这里面,就是“自我”。


当你的自我,不够强的时候,你永远体会不到,自我的消陨,意味着什么。


因为,你时时刻刻都在变,被外境所转。你本就不是一个稳定的自我。


可,那些神魔,都是一个个极其稳定的自我。神我。


普通人,死就死了。哪怕拥有再多,也就那样。执念再深,也深不到哪去。


这就是劫灭,对于那些神魔的意义。


体会不到吧。


某壬:体会不到。


紫师:所以,人挺幸福的。


可能,那猪啊,鸡啊,狗啊,比人还幸福。


可,这个世界的实际高低层级,就是在那里的。生命,底层想要的,就是在那里。


没有文明,它在那里。有了文明,它还是在那里。


就跟细胞,病毒一般。它们本质的诉求,从来都在那里。


这就是生命。


只是,有了文明。人自作聪明了之后,好像变了点味。


实际底层,一回到现实,却还是那样。


看得懂吗。


某壬:可以理解。


紫师:文明的坏灭,体现在哪里。


其实,看紫对你们讲法的方式,就可以看出来了。


某庚:看人民是否堪受教化。


紫师:你们觉得紫是在末法呈现正法吗。


某壬:很少会往这一层想。

某己:必然。


紫师:其实,紫只是在将末法推向更末。


众弟子:这才是正法。以无始劫来看。只顾眼前的,生死法罢了。

顺应天道本身就是法。

是怎么推向更末的?哪些方面?

造概念,破概念。最后都成了虚无的概念。

正末只是后天概念。


紫师:也有实际指代。


人,已经回不到过去了。这代人,也已经不是上代人了。


积累的越多,离根本越遥远。


道玄:人挖抗埋自己,速度本来不怎么样。给了工具就可以更快更好干掉自己了。哪怕工具本意是让人停止挖所以坑的。我们这代人不行。


紫师:文明,需要现实来承载。


就好像一个选择题。


做奴隶。闹革命。你们会选哪一个。而未来的世代,又会选哪一个。


某庚:怎么方便觉悟怎么选。不过我的判断很不靠谱。


紫师:是不是趋向于觉悟,那是菩萨导向的。


而对于人而言,选哪个,真的有区别吗。


某庚:嗯,看不清都是瞎选。


紫师:人类的雄起,是牺牲了其它众生利益的。那就代表着,总有一天,是要还的。


因为,现象界的众生因缘,就是如此呈现的。


你此刻身为人类,受了益。那有朝一日,此生为人的共业,就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你能否好好运用这一生来堪受教化,代表着你未来还不还得起。


还得起,一切皆好说。


还有问题吗。

某乙:那就是眼睁睁的看着走向末世?

某壬:末法推向更末是怎么体现的。

某己:还可以闭上眼。

某乙:黑色幽默。@某己


紫师:道玄说:我们这代人不行。是什么意思。


某己:共业如此。但有别业。随顺共业,就是不行。


紫师:紫讲的这些道理,现在的人,如果拿来用,会更多的用哪一部分,又会用来做什么。为什么。


某己:用来安抚自己,说服别人。


紫师:这是弱者。


强点的呢。


众弟子:敞开自己,承载他人。

谋私利。最大化私利。用也是应对生活。

强点的会运用到生活中。

弘法,聚资粮,等果报。


紫师:知道这两段话,怎么来的吗。


众弟子:不知道。


紫师:反着理解就可以了。


第一段,说的是这个时代的混淆性。


人,根本就不在乎真实。也不在乎那所谓的长远性。只需要及时行乐。


所以,这段话是站在这样的人的位置上,安慰自己的话。


“佯活着就好。”


第二段,说的是人只会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理解一切的道理,概念。根本就没办法做到,向内寻求。


你们跟紫的关系融洽,是一个态度。当你们跟紫的关系不融洽时,或是紫真的侵犯到了你们的现实利益。你们就会立马成为另外一个态度。


快速的经济,爆炸式的信息,根本就不给人一个沉淀缓冲的机会。


人一停,自体的稳定性,就会面临崩溃。社会一停,那整个社会体制就会立马崩溃。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会呈现的状态,是一定的。


这就是现实。


众弟子:是啊。

是的,现实生活中处处如是。现在学会慢慢内求。学习着去内求,还没做到。


紫师:所以,对于少数派,紫有着相应的作用。而对于整个的共业,紫只想让它尽快崩溃。


某壬:整个共业尽快崩溃是如何达成的。


紫师:现实。


共业之下,没有道德。只有利益的权衡。


这本身,就意味着崩溃的开始。


共业之轮滚的越快,人透支的德就越多。那崩溃的就越快。


某乙:开始崩溃到崩溃,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紫师:那得看,逼得急不急了。


某乙:谁逼的?


紫师:可以说是人的业果现前,也可以说是老天。


人受了道德的教化,有了约束。但一样做着没有道德的业行。


为了生存,为了享受,钻尽了空子。


那当道德仅仅只是一个表面的牌坊,而没有实际的作用时。


而这层皮,扯掉之后,会如何呢。


某壬:被现实扯掉的皮。

某己:弱肉强食。

某己:强者不再被束缚。弱者不再被保护。


紫师:看看这个时代的风气,然后再看看自己的态度。


你就知道了。


概念,就是给自己的行为,找理由的不是吗。


只要你找的够巧妙,就可以钻空子,不是吗。


被扯掉那层皮的人,为什么被扯掉。


人我的利益斗争而已。


当舆论成为一个人人可用的工具时,这个时代,就差不多到头了。


某癸:现在已经是了。


紫师:因为,不论人还在那层皮之下,如何的假装不知。但,潜意识当中,都已经越来越清楚所谓的现实了。


而这份潜意识的清楚,就会缔造一个无比现实的现实。


哪怕,你们没遇到紫之前,没听过紫所说的这一切之前。潜意识就真的不清楚吗。


思想言行,就没有在顺从这个世道的风气吗。


某壬:一直在顺从。


紫师:只是,那层皮还在不在的区别而已。


撕掉那层皮的人,在这个社会上混的如鱼得水。


而还活在那层皮之下的人,一次又一次的被人利用,来撕掉某些利益既得者的皮,来重新分配利益。


这样的共业,你们没有适应吗。


某壬:活在皮底下来个不忍直视。


紫师:道德,真的还在吗。


人,怎么变聪明的。


某甲:不在了,特别是国外的人文环境。疫情暴露无遗。


紫师:一点点的意识到现实,而有的。


某壬:为了生存的利益变聪明。

某甲:缺德事做完没啥事,发现次次都这样,遮羞布都不需要也没事的时候。


紫师:这就是末法之末。


某丙:经说末法人到十岁草杀人是什么喻?


紫师:那连末法都不是了。是无法了。


比喻的是人的羸弱跟环境的恶劣。


按照既定的剧本而言,那还早。


你们准备好,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了吗。


随顺,等同于纵容。不选,等同于选。


某丙:学甘地,不合作。


紫师:这才刚开始而已。


还有问题吗。


某壬:末法之末后面会如何。


紫师:现实。


战争。


统一。


密花开。


某壬:密花开是什么。


紫师:烛火最后一滩油的炽然一闪。无法前,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某壬:不明白。


紫师:文殊菩萨版最终的救赎。


某壬:统一了,反而无法了。


紫师:世法因缘生,因缘灭。聚则生,散则灭。


某丙:总有人种延续到弥勒下生吧?


紫师:总有生命延续到弥勒下生。


堪受教化,就是人。


某壬:还是现在的人的形态吗。


紫师:那就太弱了。


还有问题吗。


某壬:没有了。


紫师:你们看《虚非虚》的时候,有留意到“混沌归主”跟“混沌易主”这两个词的区别吗。


众弟子:没有。

有。小凡是易主。


紫师:

 

有什么区别。


某丙:混沌归主,世则无混沌,只有机巧聪明斗争。

某癸:其实对这两个概念都有点不明所以。


紫师:归主,归谁。


易主,易谁。


某丙:易主,则混沌尚在世传承。混沌归主,三界已坏,回归空性。混沌易主,下界己坏。

某甲:归主,劫灭,归根。易主,再造,新生。


紫师:这里的剧情还没有展开,所以还不好理解。


目前写到的神系,还是后天神系。父神,还仅仅只是对于欲界而言的父神。


帝臣,是转轮圣王座下第一神将。


那转轮圣王是谁。在神系当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都还没有交代。


父神的角色,不论是对于神界,还是域外魔境,对于整个欲界而言,都是同样的存在。


因为,在他这里欲界之内,一切生灵,没有任何区别。


混沌,本身就属于父神。


归主,归的是父神。易主,易的是艾小凡。


而艾小凡,并不是父神,而是神界的神主。


区别是什么。


某丙:先后天神,父~先天。

某癸:神界与欲界之别?


紫师:而且,目前出现的尘虚,仅仅只是父神的一个化身,并非是父神本体。


而归主,其实归的就是这个化身。


某丙:欲界的主与色界的主。


紫师:因为,这个化身有一个使命。那就是执持混沌这个权柄。


这里的神界,就是欲界神。


然后,出现了变数。那就是混沌,交给了艾小凡。


某癸:混沌交给小凡,是意外的变数,还是预设的?


紫师:至少对于帝臣而言,是变数。对于青玄子而言,是预设的。


而对于其它的神魔而言,那就得看权限了。


某癸:那就是预设的。只是对于不知情的人而言是变数。

某壬:保密档案。


紫师:但,青玄子也没有把握。


这都是剧情里提到的。


某癸:青玄子又不是主角。


紫师:所以,对于青玄子而言,所谓的预设也仅仅只是父神告诉他的预设。


是不是真的,得看情况。


也就是说,实际上只有父神自己清楚。


某癸:从青玄子的视角出发,只是给出的一些线索和悬念而已。那么,师父,神主和父神到底是什么关系?还是不懂。


紫师:老主人,小主人。一般来说,这种称呼是用在什么关系上的。


某癸:父子?


紫师:父神,是一切神魔的父。所以,叫父神。


是神是魔,是人是妖。都不过是不同力的现象呈现,而有的差别相。


某癸:神主,是众神之主?非魔。


紫师:神,维护平衡,称之为神。魔,破坏平衡,称之为魔。


就跟人里的好人跟恶人一样。


老主人,小主人。这里指的是接班人。


然后,别忘了,金甲战神在等的是尘虚。


“您终于又醒了。”


也就是说,他在等的是父神的一个化身,而不是父神。因为,父神一直都在。不会有醒不醒这个说法。


目前而言,只会讲后天神系的部分。


某丙:父神有几个化身。

某癸:n个。


紫师:而先天神系,其实不用讲。


因为,后天神系当中就有已经证得先天神果位的,对于这些神而言,自然就能看到先天神系的部分。而对于没有相应境界的后天神而言,说先天神,本身就如跟人说神是一样的。


某丙:我们算其中一个吗?


紫师:如果,往根本论。每一个众生都是本初佛的化身。


但,你觉得这里的化身,是这个化身的意思吗。


说化身,不如说是某一部分的功德体现。


某丙:哦。


紫师:那,你有什么功德。


某乙:闻法吧。


紫师:其实,讲神系,跟人讲社会架构,是没区别的。


社会架构,来源于人性,来源于社会环境,资源情况,人与人相处的状态,建立的关系,各自处于的位置,相应位置具备的功能性。


就好像,玉皇是三界的大脑。东王公,管理着男仙。西王母,管理着女仙。每一个职位背后,其实就是这个神往昔的宿业。


源于相应的宿业因缘,成为某一众因缘的轴心。协调着彼此的力。


后天神系,跟人类社会没有区别。


而先天神系,完全体现在天道法则上。是需要悟道的。


跟世间显现的现象界,没有太大的关联。


这在紫觉神系的课程中,讲过了的。


跟你们讲先天神系,仅仅只是给你们扩展一个更大,更完整的世界观。种点大心的种子。


就从上面的剧透而言,你们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呢。


众弟子:推测艾小凡是昊天上帝。

父神是总导演,目的之一是把混沌易主给主角小凡。


紫师:当尘虚心相续断时,后天神魔,跟拥有先天神果位的神魔,他们怕的东西一样吗。


某壬:一样。


紫师:欲界的劫灭,跟色界的劫灭一样吗。


某丁:不一样。


紫师:如果只是欲界的劫灭。先天神会怕吗。


某壬:看是从哪个角度出发来看待的。不会。


紫师:欲界的归墟,其实就是回到色界四禅天。而色界的劫灭,就是归虚于无色界。


那涅槃呢。


某丁:归于大寂灭。


紫师:尘虚的心相续断,不同层次的神魔看到的是不同的,担心的,惧怕的也是不同的。


普贤行愿,天尊普愿。是为了一方世界是否劫灭吗。


众弟子:不是。

尘虚把混沌易主给艾小凡,然后尘虚就可以归隐了吧。


紫师:那是为了什么。


某丙:是生是灭总为他。


紫师:是请佛住世,莫入涅槃。


你实际的三观,就是你的心相续。这代表着,你来生的世界。


比重,是因缘聚合来的。也是你一步步选来的。


这就是法。


好好看看自己的比重吧。


他,才是主角。


课毕。



2020/05/26于紫觉讲堂

五浊恶世之见浊
苦乐参半
苦乐参半

關聯閱讀 顯示全部

  • 人性三部曲 | 爱
  • 皈依的作用是什么。
  • 业力对我们的影响
  • 一、少阳派丹法讲解
  • 如何构建了了明知的有序性。
  • 紫觉词典 | “性”是什么
  • 什么是天之道,地之德?如何堪受教...
  • 本体论—系统论—方法论
  • 修行出离三界的解码与编程
  • 百法明门论讲什么
  • 浅谈儒释道三家止观。
  • 你们了解自己的实际三观吗
  • 苦乐参半(五) | 四维时空中的...
联系邮箱:admin@zijueschool.com
Copyright © 紫覺
Zi can be reached via admin@zijueschool.com
起飞页建站: 管理员入口 客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