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萬物為用。

紫覺大學堂
紫覺大學堂
  • 首页
  • 紫覺體系
    • 關於紫覺
    • 紫覺正文
    • 認識系列
    • 經典解讀
  • 結緣紫覺
紫覺大學堂
主动性的刻意训练 关闭 返回上一级  
2020-06-13
作者:紫府道人

主动性的刻意训练
+ 查看更多

紫师:刻意。这个词怎么理解。


众弟子:有意而为之。有目的的行为。

故意、特意。

专门的意图。

用心去做的事情。

意专注一处。

专门的,特意的,为了实现某件事用力的去做。

用力用意。深刻而用力的,致意。


紫师:那你们活的刻意吗。


众弟子:刻板,僵硬的意念。

有些部分刻意。

总在不该刻意处较真刻意,该刻意处散乱随波流转

刻意。

在刻意训练关注身体。刻意训练专注。

刻意少,散乱多。

刻意但没用。

绝大部分都是随意。刻意的很少。


紫师:意,是什么。


众弟子:意识。

心的行为。


紫师:好坏是相对的。


相对于什么呢。


刻意、随意的好坏怎么论。


众弟子:心的声音。

相对于目的。

以解脱自在为标准。

相对于想要的结果。

彼此相对。

刻意于轮转的因还是解脱的因。

针对“不自然”,“做人做事不能太功利和目的性”这个标准而来。


紫师:做人做事不能太刻意。


这句话怎么来的。


为什么。


众弟子:感觉是不自然的。某些情境下过于刻意的行为处事,会让观众有不舒适感。

可能是,因为太刻意反而达不到期望的效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对世间种种太较真,有设想的期待并为期待努力用意。

太刻意就太死板僵化,欲速而不达。


紫师:于表于里,怎么理解。


众弟子:好坏是相对于所求而分。做人做事不能太刻意,是因强求而不随缘而来的。

违背正常普罗大众的共识或者自然规律。就是会被视为刻意、违和。

表里相对论。

在于表面显象和内在实质两个角度来说。


紫师:表面不刻意,实际目的性很强呢。


众弟子:装。内心刻意。表面随意。

用平静伪装内在强烈的欲求,名利都想要。


紫师:人生的本质是生存。


生存,有两种诉求。于表于里的诉求。


表是什么。里又是什么。


众弟子:表是名,里是利。

地位,等级。


紫师:为什么要名。


名,决定了什么。


好不好看,好不好听。


这个好不好怎么来的。


众弟子:一切好的评价。

别人说的,外人评价的。

生存之表,受体生存所需的外在一切名利。生存之里,受体生存所需的内在感受。

能为自己带来好受和利益的看法和评价。


紫师:他人的看法,对待。


这是什么。


众弟子:名。


紫师:这是一种依报。


给受体带来相应的受。


或者问:受,是怎么来的呢。


众弟子:有“我”就有了“受”?

比较来的。

外界刺激来的,受体对外界做出反应

概念灌输训练来的。

根尘相对。

有受便执着巩固了我。

执取无常生灭现象以为自我,出现了差别相流转产生了反差受。


紫师:本来无我。


根尘相对,就有受取。


你身处欲界,身处十八界之中。就会有受。

哪怕证取了无我的果位,只要还有业身居于十八界之中,必然有受。


受,因缘而有。十八界的缘。


这个身心正报是,所处世界,社会,人群依报也是。


好不好看,好不好听,决定了他人如何看待你,对待你。


都会决定你的因缘。聚合产生相应的受。


名词概念,跟生理感受情绪挂了钩。


名词概念,就是你生理感受情绪的开关。


这个链接程序一旦建立,就跟你的主观意识想不想没关系了。


所以,人为了相对好的受,就会自然约束自己的行为。但也会因为受不了的受,而纵容自己的行为,创造进一步受不了的受。


还能约束自己的,说明还处于相应的善性循环中。而一旦处于恶性循环的因缘中了,就不需要约束了。


因为,所谓的恶性循环因缘,代表着如果这个人还想要维持相对好的受,就需要去跟一切境缘抗争,而非和平相处。


这个时候,就是恶名。



让人惧怕的名,可以为自己创造相对好的受、利益。


刻意,就是不自然吗。


不是的。


刻意,完全可以很自然。


故意的。


所谓不自然,那是不理所当然。


有迟疑。


那不自然,就不能是刻意表现出来的吗。


自然,是什么。随意,是什么。


是符合了自己的业习。


不符合自己的业习,都会成为所谓的不自然,刻意。


舒适区,就是自然,随意。脱离舒适区,就成了不自然,刻意。


再问:意,是什么。


某乙:纯直的力。


紫师:意,是执取,是我执,是串习,是叠加,是惯性,是业力。也就是众生的心意,自我的呈现。


修行,如果要自然而然,代表着什么。


众弟子:指向什么结果的自然而然。偏离结果的自然而然。直达目的地的自然而然。都有不同的指代。

没有约束、次第、轨迹。


紫师:你全然顺从了修行的业,自然而然就能成就。


而如果,你并非全然的顺从修行的业,而是顺从世俗的业,往昔自我执取串习的业,自然而然成的是什么。


修行,如果让你的生活开始不自然了。这代表的是什么。


某乙:开始刻意顺从修行的业了。


紫师:说明,你在尝试建立一种新的业习。而非随着往昔的业习,随意,自然。


不自然的受,你适应了吗。


你不会因为这种不自然,而认为自己不正常,而重新回到舒适区了吗。


某乙:很容易跑回舒适区。


紫师:一个没有目的性的修行人,不刻意去修正自己业习的修行人,修什么呢。


某乙:假装修。


紫师:装。


这个字,挺好。


某乙:也许装久了目的性就明确了。


紫师:一说你装,你就不自然,你就迟疑。


这就是名。这就是常人被名词概念时时刻刻控制着的代表。


你们有想象过,一旦哪天你真的八风吹不动了,会如何吗。


断了名词概念跟自己情绪感受的链接,那代表着,你的一切感受,都得你自己来生起了。


那时,如果你还想跟人群建立联系,可能你还得重新建立一个业习。


那就是装作,你能跟人产生共感,共情。


直至,你真的无我了,漏尽了。你才能真的有把握重新回到十八界的洪流中,沾染红尘,在泥泞中打滚。


这是修行。


某乙:这个时间顺序不太明白。


紫师:先空,后有,直至中道。


摧毁,重建。直至无毁无建。


某乙:装作,共情。再到无我漏尽重回十八界打滚。装共情的时候不算在打滚吗。


紫师:解脱道,以无我漏尽为目的。以五不还天,涅槃寂灭为目的。


装,代表没有沾染,没有真的产生受。而仅仅只是拿着往昔的经验,来装。


众弟子:别人能看出来是装。

你不说,谁知道。

没了触,没了受,十二因缘的链接断了。漏尽,不受后有。


紫师:重回十八界,是真的沾染,真的产生受,真的生死轮回。


因为,要成佛,要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得圆满无尽劫的因缘。


某乙:粗住定主动生起的受不算沾染吗。


紫师:难道你能不沾染吗。


某乙:不能。


紫师:所以,主动,只是刻意的训练一种主动的业习。


因为,你不主动。


道法术,心法用。


以道心为体,万法为用。


万法因缘,各有其用。想要什么用,只需要去积聚什么因缘。


这就是法界。


而你们,却还在概念八风中,摇摆不定。


在人世的种种人我对立之中,受种种舆论势力的影响,为了生存,生活,挣扎着,奉献着。


哪怕是求个人天乘,都是做不到。


离了人世,哪来的是非好坏,善恶邪正。


这是格局。


你还是个人,还身处于人世之中。你可以装,这代表着你还有点主动性。


人世的种种,就那么点利害关系。权衡好了这点利害关系,好好修,不好吗。


非得纠缠其中,摇摆不定吗。


自古人就总结好了,人生一场戏。


演好了,就是好戏。演砸了,那是你不知道这是戏。


人推崇真心,可人不看面皮吗。


真心,是愿人人好。


可你得清楚,什么是人。人性是什么。人实际需要的是什么。


现实点,才是真的好。


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约束住自己的行为,为的是什么。


全顺从了本心,欲望,业习,那才不叫演。那就得演砸咯。


没有了自己的欲望,情绪,贪嗔。就能演好戏。


有挂碍故,有所恐怖,颠倒梦想,就别修行。


修行,为什么舍事。


因为,其他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掺和在里面,你就得负责,不然,就是因果缠身。舍事,是为了不在修行的试验场中,祸害了别人的生活。


什么是修行的试验场。


就是,你修行,得改变自己的业习,来不断建立自主性。那这个不断改变自己的业习过程中,你不是一个常态的自我,至少外表的行为举止,不是。


为什么成就者都有那么多的化身。


因为,这些化身,就是一个个的试验品。


你的生活,允许你成为一个变化无常的人吗。


某丁:实力不允许。


紫师:对于正常人而言,你这叫不负责任。


那你就得演好这出戏。


众弟子:是太把自己当人了。不会装人。

没做到完全脱离开的时候如何演戏?

大写的人,难做啊。


紫师:你天天都在演。


只是,你得看清楚,你在为什么演。


是一直在执迷的跟着受走,跟着概念走。还是,你明白了人世的道理,做人该怎么做,的演。


是否脱离了八风的控制,情绪贪嗔的左右。


某丁: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紫师:记住,有时候刻意,是用心。用心的对待眼前的一切。


而不自然,只是你还没有适应这种用心的方式。


有问题吗。


众弟子:暂时没有。

没有。


紫师:还有最后一句,允许所有人对你演戏,对你装。


你要视之平常。


人人都是受体,人人都会因为你的行为举止,产生感受。人人都会因为在意你的行为举止,而演,而装。


然后,再看看这个自己。


没了。



2020/05/19于紫觉讲堂

你们会对自己的生活分类吗
人生八苦
人生八苦

關聯閱讀 顯示全部

  • 人性三部曲 | 爱
  • 皈依的作用是什么。
  • 业力对我们的影响
  • 一、少阳派丹法讲解
  • 如何构建了了明知的有序性。
  • 紫觉词典 | “性”是什么
  • 什么是天之道,地之德?如何堪受教...
  • 本体论—系统论—方法论
  • 修行出离三界的解码与编程
  • 百法明门论讲什么
  • 浅谈儒释道三家止观。
  • 你们了解自己的实际三观吗
  • 苦乐参半(五) | 四维时空中的...
联系邮箱:admin@zijueschool.com
Copyright © 紫覺
Zi can be reached via admin@zijueschool.com
起飞页建站: 管理员入口 客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