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性的刻意训练+ 查看更多
紫师:刻意。这个词怎么理解。
众弟子:有意而为之。有目的的行为。
故意、特意。
专门的意图。
用心去做的事情。
意专注一处。
专门的,特意的,为了实现某件事用力的去做。
用力用意。深刻而用力的,致意。
紫师:那你们活的刻意吗。
众弟子:刻板,僵硬的意念。
有些部分刻意。
总在不该刻意处较真刻意,该刻意处散乱随波流转
刻意。
在刻意训练关注身体。刻意训练专注。
刻意少,散乱多。
刻意但没用。
绝大部分都是随意。刻意的很少。
紫师:意,是什么。
众弟子:意识。
心的行为。
紫师:好坏是相对的。
相对于什么呢。
刻意、随意的好坏怎么论。
众弟子:心的声音。
相对于目的。
以解脱自在为标准。
相对于想要的结果。
彼此相对。
刻意于轮转的因还是解脱的因。
针对“不自然”,“做人做事不能太功利和目的性”这个标准而来。
紫师:做人做事不能太刻意。
这句话怎么来的。
为什么。
众弟子:感觉是不自然的。某些情境下过于刻意的行为处事,会让观众有不舒适感。
可能是,因为太刻意反而达不到期望的效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对世间种种太较真,有设想的期待并为期待努力用意。
太刻意就太死板僵化,欲速而不达。
紫师:于表于里,怎么理解。
众弟子:好坏是相对于所求而分。做人做事不能太刻意,是因强求而不随缘而来的。
违背正常普罗大众的共识或者自然规律。就是会被视为刻意、违和。
表里相对论。
在于表面显象和内在实质两个角度来说。
紫师:表面不刻意,实际目的性很强呢。
众弟子:装。内心刻意。表面随意。
用平静伪装内在强烈的欲求,名利都想要。
紫师:人生的本质是生存。
生存,有两种诉求。于表于里的诉求。
表是什么。里又是什么。
众弟子:表是名,里是利。
地位,等级。
紫师:为什么要名。
名,决定了什么。
好不好看,好不好听。
这个好不好怎么来的。
众弟子:一切好的评价。
别人说的,外人评价的。
生存之表,受体生存所需的外在一切名利。生存之里,受体生存所需的内在感受。
能为自己带来好受和利益的看法和评价。
紫师:他人的看法,对待。
这是什么。
众弟子:名。
紫师:这是一种依报。
给受体带来相应的受。
或者问:受,是怎么来的呢。
众弟子:有“我”就有了“受”?
比较来的。
外界刺激来的,受体对外界做出反应
概念灌输训练来的。
根尘相对。
有受便执着巩固了我。
执取无常生灭现象以为自我,出现了差别相流转产生了反差受。
紫师:本来无我。
根尘相对,就有受取。
你身处欲界,身处十八界之中。就会有受。
哪怕证取了无我的果位,只要还有业身居于十八界之中,必然有受。
受,因缘而有。十八界的缘。
这个身心正报是,所处世界,社会,人群依报也是。
好不好看,好不好听,决定了他人如何看待你,对待你。
都会决定你的因缘。聚合产生相应的受。
名词概念,跟生理感受情绪挂了钩。
名词概念,就是你生理感受情绪的开关。
这个链接程序一旦建立,就跟你的主观意识想不想没关系了。
所以,人为了相对好的受,就会自然约束自己的行为。但也会因为受不了的受,而纵容自己的行为,创造进一步受不了的受。
还能约束自己的,说明还处于相应的善性循环中。而一旦处于恶性循环的因缘中了,就不需要约束了。
因为,所谓的恶性循环因缘,代表着如果这个人还想要维持相对好的受,就需要去跟一切境缘抗争,而非和平相处。
这个时候,就是恶名。
让人惧怕的名,可以为自己创造相对好的受、利益。
刻意,就是不自然吗。
不是的。
刻意,完全可以很自然。
故意的。
所谓不自然,那是不理所当然。
有迟疑。
那不自然,就不能是刻意表现出来的吗。
自然,是什么。随意,是什么。
是符合了自己的业习。
不符合自己的业习,都会成为所谓的不自然,刻意。
舒适区,就是自然,随意。脱离舒适区,就成了不自然,刻意。
再问:意,是什么。
某乙:纯直的力。
紫师:意,是执取,是我执,是串习,是叠加,是惯性,是业力。也就是众生的心意,自我的呈现。
修行,如果要自然而然,代表着什么。
众弟子:指向什么结果的自然而然。偏离结果的自然而然。直达目的地的自然而然。都有不同的指代。
没有约束、次第、轨迹。
紫师:你全然顺从了修行的业,自然而然就能成就。
而如果,你并非全然的顺从修行的业,而是顺从世俗的业,往昔自我执取串习的业,自然而然成的是什么。
修行,如果让你的生活开始不自然了。这代表的是什么。
某乙:开始刻意顺从修行的业了。
紫师:说明,你在尝试建立一种新的业习。而非随着往昔的业习,随意,自然。
不自然的受,你适应了吗。
你不会因为这种不自然,而认为自己不正常,而重新回到舒适区了吗。
某乙:很容易跑回舒适区。
紫师:一个没有目的性的修行人,不刻意去修正自己业习的修行人,修什么呢。
某乙:假装修。
紫师:装。
这个字,挺好。
某乙:也许装久了目的性就明确了。
紫师:一说你装,你就不自然,你就迟疑。
这就是名。这就是常人被名词概念时时刻刻控制着的代表。
你们有想象过,一旦哪天你真的八风吹不动了,会如何吗。
断了名词概念跟自己情绪感受的链接,那代表着,你的一切感受,都得你自己来生起了。
那时,如果你还想跟人群建立联系,可能你还得重新建立一个业习。
那就是装作,你能跟人产生共感,共情。
直至,你真的无我了,漏尽了。你才能真的有把握重新回到十八界的洪流中,沾染红尘,在泥泞中打滚。
这是修行。
某乙:这个时间顺序不太明白。
紫师:先空,后有,直至中道。
摧毁,重建。直至无毁无建。
某乙:装作,共情。再到无我漏尽重回十八界打滚。装共情的时候不算在打滚吗。
紫师:解脱道,以无我漏尽为目的。以五不还天,涅槃寂灭为目的。
装,代表没有沾染,没有真的产生受。而仅仅只是拿着往昔的经验,来装。
众弟子:别人能看出来是装。
你不说,谁知道。
没了触,没了受,十二因缘的链接断了。漏尽,不受后有。
紫师:重回十八界,是真的沾染,真的产生受,真的生死轮回。
因为,要成佛,要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得圆满无尽劫的因缘。
某乙:粗住定主动生起的受不算沾染吗。
紫师:难道你能不沾染吗。
某乙:不能。
紫师:所以,主动,只是刻意的训练一种主动的业习。
因为,你不主动。
道法术,心法用。
以道心为体,万法为用。
万法因缘,各有其用。想要什么用,只需要去积聚什么因缘。
这就是法界。
而你们,却还在概念八风中,摇摆不定。
在人世的种种人我对立之中,受种种舆论势力的影响,为了生存,生活,挣扎着,奉献着。
哪怕是求个人天乘,都是做不到。
离了人世,哪来的是非好坏,善恶邪正。
这是格局。
你还是个人,还身处于人世之中。你可以装,这代表着你还有点主动性。
人世的种种,就那么点利害关系。权衡好了这点利害关系,好好修,不好吗。
非得纠缠其中,摇摆不定吗。
自古人就总结好了,人生一场戏。
演好了,就是好戏。演砸了,那是你不知道这是戏。
人推崇真心,可人不看面皮吗。
真心,是愿人人好。
可你得清楚,什么是人。人性是什么。人实际需要的是什么。
现实点,才是真的好。
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约束住自己的行为,为的是什么。
全顺从了本心,欲望,业习,那才不叫演。那就得演砸咯。
没有了自己的欲望,情绪,贪嗔。就能演好戏。
有挂碍故,有所恐怖,颠倒梦想,就别修行。
修行,为什么舍事。
因为,其他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掺和在里面,你就得负责,不然,就是因果缠身。舍事,是为了不在修行的试验场中,祸害了别人的生活。
什么是修行的试验场。
就是,你修行,得改变自己的业习,来不断建立自主性。那这个不断改变自己的业习过程中,你不是一个常态的自我,至少外表的行为举止,不是。
为什么成就者都有那么多的化身。
因为,这些化身,就是一个个的试验品。
你的生活,允许你成为一个变化无常的人吗。
某丁:实力不允许。
紫师:对于正常人而言,你这叫不负责任。
那你就得演好这出戏。
众弟子:是太把自己当人了。不会装人。
没做到完全脱离开的时候如何演戏?
大写的人,难做啊。
紫师:你天天都在演。
只是,你得看清楚,你在为什么演。
是一直在执迷的跟着受走,跟着概念走。还是,你明白了人世的道理,做人该怎么做,的演。
是否脱离了八风的控制,情绪贪嗔的左右。
某丁: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紫师:记住,有时候刻意,是用心。用心的对待眼前的一切。
而不自然,只是你还没有适应这种用心的方式。
有问题吗。
众弟子:暂时没有。
没有。
紫师:还有最后一句,允许所有人对你演戏,对你装。
你要视之平常。
人人都是受体,人人都会因为你的行为举止,产生感受。人人都会因为在意你的行为举止,而演,而装。
然后,再看看这个自己。
没了。
2020/05/19于紫觉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