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萬物為用。

紫覺大學堂
紫覺大學堂
  • 首页
  • 紫覺體系
    • 關於紫覺
    • 紫覺正文
    • 認識系列
    • 經典解讀
  • 結緣紫覺
紫覺大學堂
社会论是什么 关闭 返回上一级  
2020-05-15
作者:紫府道人

社会论是什么
+ 查看更多

紫师:昨天提到了人,人性论。


然后,便是社会论。


怎么理解。


众弟子:人性是人的属性,社会是人的群体属性。人的存续,在于群体合作,竞争,相互间的交互,就产生了社会。

人因为自身结构而有的特性,形成的倾向性行为,例如,维持,延续。基本目的相同,但彼此能力倾向点不同,而形成的分工合作模式,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各自对各自所分配到的资源利用,因能力差别,而互相取长补短。只要彼此获得率,大于消耗率,集体行为就会存在。

人是粒子,粒子间相互作用,运动构成的力的汇聚,是人类社会。

人性论为本体,社会论为系统。


紫师:就跟二进制一样。


底层法则,决定了系统的运行机制,所建立起来的系统体系。


人性是什么。


众弟子:维持自身的延续性大于一切。

欲。

受。


紫师:人在面对种种人事物境界时的反应。


人的生理心理运行机制。


人的基本性能,本能。决定了人的行为反应。


社会,就是一个个的人一同建立起来的行为网络。


底层是生存,是活着。上层以概念系统来编译,连接,呈现。


本能与概念的控制。


人,与社会。


无知,被动。代表着被本能与概念所控制。


知道,主动。则可以通过道理来自我编辑,自我控制,乃至于控场,控人。


人,只有这两种活法。


了知人性,就是了知社会的本体,性质。就可以看清社会中一切的现象来源,本末始终。还有概念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对其本质的认知深浅,决定了本体论的高度,系统论的完整,方法论的成效。


人是一个受体。这种受体的本质,决定了这个受体的行为机制。


本能的感官,感受的起伏。耐受,与不耐受。乐受,与苦受。


名词概念与实际行为机制,以及情绪内分泌等的链接。决定了名词概念对感官感受的可操控性。


知识,概念的总结,学习,运用。就决定了人的本质阶级层次。


因为,懂得了人的本质,就可以轻易的以小博大,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源。


因为,无知者众。而无知,不明白自己身为人的本质,就只能被受体的本质所控。


而被受体的本质所控,也就代表着把主动权交给了可以操控的人。


概念的运用,可以做到情绪渲染,改变人心,控制他人的反应与决策。


只要没有经历过专门的自主训练,就无法达成身心的自主管理。就很容易被氛围,场能所控。


一旦人群被一种概念所控,一种被有意渲染过的氛围所控,就会形成相应的势能。这种势能,就会像病毒一样,快速的感染没有免疫力的人群。


所以,人类势力的建立,便是依赖于这样的原理。


群雄割裂,就代表着概念的斗争。


事实的真相并不重要,因为人群只会被情绪感受所控。你只需要去充分渲染相应的情感,就可以左右群众。


所以,概念就很容易被混淆。


因为,大多数无知的人,根本没有辨别的能力。


而势能来源于随波逐流的群众,造势的人不会指望群众会明理。


所以,只需要混淆,渲染足够的情绪就够了。


所以,基于这样的底层。便有了眼前的社会。


问:定力,重要吗。


众弟子:重要。


紫师:离相,重要吗。


众弟子:重要。


紫师:不然,“你”就只是一个受体的奴隶而已。


众弟子: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面临强大的势能,便会很容易就随波逐流了。离相,才有可能看得更透,而稳住不动。

定力增加主动选择选项,无定力只有被动选择一种选项。离相增加主动选择里的可选项目。


紫师:多看看自己。


身在这个社会之中。一切的思想言行,都是怎么来的。都是怎么受八风所控,被概念,情绪,氛围所控的。


而一个如此无法自主的受体,又怎么可能真正修行。


其实,要获得修行的成就,很简单。只需要按照相应的方法论,窍诀去修持。很快。


但,这样的窍诀,就如那咒术一般。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


对于无知的人,无法自主的人,没有相应戒律的人而言。金刚地狱与继续沉沦选一个。肯定是继续沉沦,更好。


你们说呢。


众弟子:是这样的。

先能自控。

不知道窍决为何会有两种反差巨大的结果。


紫师:原来举过一个例子。


统治者跟群众的例子。


当一个统治者清楚的知道群众的本质之后,知道群众今天可以拥护自己,也可以转眼被其它势力所控制推翻自己时。


他会如何。


众弟子:不用白不用。

怎么做无非只是延长一些周期罢了。

愚化统治。


紫师:商君书,君主论。


朝代更替,政权博弈。


自古皆然。


众弟子:隐在幕后会相对长久些。但如同色界于欲界,无色界于色界,只是崩坏周期更长。

轮流坐庄。


紫师:那就成阴谋论了。


然后,又有圣人无为而治。


怎么有的。源于什么,而有的。


众弟子:人心感召。

需求。

顺应天道循环而有。


紫师:看清了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无常的本质,天道的本质。


或入世教化,或出世旁观。


众弟子:顺势而为。能维持的住就维持,维持不住就及早撤人。

无为之治,就是指出世旁观吗?


紫师:大道衍化万有,运行日月。是有为,还是无为。


众弟子:无为。

有无,相对“我”而言吗?


紫师:有为,源于有主体。


无为,源于无主体。


大道自然。本然如是。


非有为,非无为。强名无为。


戒,是什么。


某甲:轨则?


紫师:安全线。


高速行驶的时候,脱轨意味着什么呢。


众弟子:致命。

玩完。


紫师:窍诀就是这样的。


某甲:哦,窍决因为修得太快,容易获得强大的力量,但如果心性戒律跟不上,就容易脱轨?


紫师:戒体清净圆满,才能获得窍诀。


不然,必死无疑不是么。


众弟子:嗯嗯。


紫师:所以,资粮位到底在做什么呢。


某乙:明理以及稳定受体。


紫师:建立自体循环的有序性,保证安全而已。


在过去,知识的普及性不够,能够学习真正教理的人,都得是社会中高知识份子。


不然,就只能是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来传教。代表着所谓迷信的必然性。


其中,不论是净宗,还是禅宗。都是源于此。


有些人会认为,这么说净宗还说得过去。而禅宗,不应该是高根器才能修的吗。


但实际上,这里的根器高低,可以从深的层面来理解,也可以从浅的层面来定义。


深的层面,就是中道层面的根器。浅的层面,就是与法相应而言的根器。


中道层面而言的根器是不论是什么法,都能轻易通达证取。


而与法相应的层面,指的是只能与某一种法更快相应的根器。


这有着本质区别。


而禅宗,本质是直接从心体入手的法门。


不从六根思议处做活计。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便是尊座心体本来面目。


但,禅宗不只是忌讳六根思议,立下四句百非。更忌讳一潭死水,没有活性。


证得心体本来之后,要穷尽究竟处,破末后牢关,至桶底脱落,断尽根本无明。


但,普贤行愿才是中道根本,契菩提种。没有这个根本,三关也是不可能透过的。


所以,发大心,才能启妙用。与中道究竟空性相契合。


所以,自古禅宗又以楞伽经、金刚经、楞严经等为教证。防止走偏。


但,整个修行过程,都是靠师承来把关。行者,则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用功夫。


另外还有行脚参访,公案,禅机等为依托。只有功夫到了一定程度,才会令之广参教理,通达经教。


这些各宗派的轨则,都是源于众生自身以及所处的时空因缘而被制定。为了令其安全地行驶在觉悟的道上。


脱轨,危险。


接二连三的换轨,浪费时间。


迷信,不尊轨范。


无信,没有轨则。


都无法真正修行。


然后,再看看这个时代。


概念混淆,传承断代。


不是末法,又是什么。


迷信可以,可是不能信错了道。而无信,那就随便看看。


你们说呢。


众弟子:是。

确实。

那就是说净宗,禅宗,等等传承虽本体都是正法,但轨则还是有所不同?


紫师:不然,为什么要分宗立派。


某甲:那怎么才能算开始走上传承轨则?


紫师:拜师。学习。行持。


就跟公司新人上路,需要老人带是一个道理。不同的工作,都有着自己的行为模式。


不同的宗,以相应的经典为旨归,来建立概念系统,思想认知,规范相应的身语意行为。就成为了相应的传承轨则。


不同的因缘,不同的概念,和合成不同的人,不同的现象。


自在,无碍。需要一切的因缘,一切的法。就可以百千万亿化身。


学法,就是学着成为某种人,呈现某种化身,某种现象。


最终,成就法报化三身圆满。


觉悟,无碍,自在。


有限,就是有碍,就是有惑,就是分别,就是对立,就是贪嗔,就是生死。


连基本的有限身心自主都没有,被受体所控,那就更不用说了。


当你们还需要紫去渲染一种氛围,来调动你们的心劲去往哪里的时候,你们就没资格跟着紫走上大道。


自主,自觉。需要的条件,其实很多。


对世间万法的认知,对自我呈现的体验,真正开始有意识的成为一个“人”。


这就是紫觉教法的轨则最初。


没了。课毕。



2020/05/09于紫觉讲堂

人性论是什么
阴阳五行系统论
阴阳五行系统论

關聯閱讀 顯示全部

  • 人性三部曲 | 爱
  • 皈依的作用是什么。
  • 业力对我们的影响
  • 一、少阳派丹法讲解
  • 如何构建了了明知的有序性。
  • 紫觉词典 | “性”是什么
  • 什么是天之道,地之德?如何堪受教...
  • 本体论—系统论—方法论
  • 修行出离三界的解码与编程
  • 浅谈儒释道三家止观。
  • 百法明门论讲什么
  • 你们了解自己的实际三观吗
  • 苦乐参半(五) | 四维时空中的...
联系邮箱:admin@zijueschool.com
Copyright © 紫覺
Zi can be reached via admin@zijueschool.com
起飞页建站: 管理员入口 客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