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是什么+ 查看更多
紫师:昨天讲到了方法论。
方法论是什么。意义何在。
道法术,心法用。
术是什么。怎么用。
技巧的意义是什么。
众弟子:实际操作改变的方法理论。
效率更高。
可能要分2个阶段,一个是求道证道的阶段,那这里方方法论就是在学习成道系统后,使用具体方法,而趋向证道。第二阶段,应该是证道以后,偏向运用的阶段。
紫师:那,讲道理的意义是什么。
众弟子:明白术的原理。
使用术的时候不至于跑偏,知其所以然。
讲道理是为了让人明白理法,明白了理法才能发生相应改变,并用出来。
清楚根本,找到相应的术解决问题。
紫师:本体论与系统论的格局大小,决定了什么呢。
众弟子:决定了方法技巧的有效性。
决定高度和完成的程度。
决定了术用的方向与程度。
紫师:农场主跟射手的故事,想要告诉人们什么呢。
众弟子:拓宽眼界的重要性。不能只局限在当前层面。有局限性的本体论和系统论带来的结果不够长远。
有限的格局,只能做出有限格局下的用,一旦维持这个有限的相应因缘不在,就会崩盘。
紫师:比如,人工作,投资,奋斗。为的是什么。
众弟子:为了生存,生活。
为了活着,乃至于活得更好。
紫师:收益。
术用,技巧的意义是什么。
更快速便捷的获得收益。
而获得收益的本意是什么。
是给自己的未来埋地雷吗。
众弟子:不是。
紫师:格局,眼光的意义是什么。
众弟子:不给未来埋地雷。
为了长远的收益。
更好的收益。
紫师:为了不做本末倒置的颠倒之事。
每个人生来具有的资本都是不同的。
享有的同时,也在负担着相应的代价。
明因果,知道理。
为的就是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所享有的,与需要负担的。这个世界种种人事物之间的关系,规则,运行机制,原理。
然后,才能进行正确的投资。
因为,如果你搞混了因果关系,不说收益,还会欠一屁股债。
就好比,中土自古所推行的仁义礼智信。这就是一种根本性资本所在。可以决定你的投资是善性的,还是恶性的。
为什么呢。
首先,关于人类社会行为与社会循环机制的理论,其根本是人性论。
那什么是人性论呢。
众弟子:顺益自他为善。
人性本善本恶之论。
以人的需求为核心的价值论。
紫师:人性,就是人的属性,性质,特性。
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继而源于相应的感受,会做出如何的行为。
那仁义礼智信,是什么。
众弟子:善性感受指令。
建立共益的群受体。
紫师:仁义礼智信,就是源于人性论,社会论而有的方法论。
为什么呢。
众弟子:可学习操作。
人的本性是追求那一如真性的。
紫师:因为,这是人类善性行为的归纳。只有在此善性行为之下,社会才会趋于稳定,和谐。
五常。
为什么称之为五常。
常,为什么常。
众弟子:相对于无常而有。
纲常不变。
紫师:三纲五常的意义是什么。
众弟子:维稳。
达成体系循环为常。循环的轴心为纲。
约束。
紫师:这样的方法论,是源于私心,肆意妄定出来的吗。
众弟子:不是。
No,公心。
看是什么层面的私心。最大的私心是公心。
紫师:力学结构的稳定度,来源于什么。
众弟子:平衡。
紫师:人类社会,是一个力学结构吗。
众弟子:是。
平衡。
暂时性的。
紫师:那种种人事物在人类社会当中的力学比重,怎么去衡量。
如果不清楚这些比重,又如何去平衡。
而三纲五常,是源于什么样的比重,被建立起来的。
比如,国家总统说的话,跟一个普通老百姓说的话,分量一样吗。
众弟子:愿意接受教化的群类。
不一样。
紫师:又是为什么呢。
众弟子:总统代表国家,老百姓代表个人。
支配资源的权限大小不同。
紫师:代表。
所以,纲常是人类社会现象的方法论总结。是人性在社会现象当中的表达式。
就有着相应的作用。
在人类社会当中,有着种种的规则、潜规则。这都是源于社会的资源架构,运行机制,循环模式,人性的体现。
那,明白这些道理,有什么用呢。
众弟子:悠游于君臣而不变。
可以直接运用,也可以用来参悟更深的道理。
紫师:而立,不惑,知天命。
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为什么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人三十岁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会经历什么,得到什么样的经验。
而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五十岁的时候,又会经历哪些。
众弟子:身心发展规律。
因缘和合,种子成熟的过程。
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脱离家长孩子的角色,作为个体独立承担自己的人生
阶段,次第,明白人得以印证。
紫师:社会现象时空学。
人类社会的核心是人类。而人类的寿命,决定了人类的社会架构。
不同的生命阶段,人会有的行为现象,参差交叉,就衍生出了人类社会的循环模式。
不惑,为什么而不惑。
如果,到了四十岁还惑,意味着什么。
众弟子:心理童蒙。
意味着五十难知命。
看不到,不理解,其他生命阶段的行为动机。
没活明白。
积累和经历还不够。
紫师:为什么四十不惑。四十岁,代表着应该经历了什么呢。
众弟子:传统上应该成家立业有子女。
四十,应该看清了社会结构和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为何会形成这个结果否则将还是被社会被动推着走。
而立,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以自己的位置为参照也能知道别人为何会处在该处的位置了。
紫师:为什么是而立之后,不惑。
人类社会的资源都掌握在年长者的手里。
年轻,意味着什么。
而立,又意味着什么。
权力资源的传承交替,怎么发生。
还在奋斗时,心态是什么样的。
而真正上位之后,心态又会如何。
众弟子:资历积累不够,各种关系解析不够,没有理清。
奋斗时利用规则,上位后建立规则。
紫师:人类社会当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就是这么发生的。
不惑,是而立后的承担,经历,经验总结。
知天命,也就是做好传承交替的心理准备。
承上,启下。
你们而立了吗。不惑了吗。知天命了吗。
众弟子:未立,仍惑,不知命。
木有。
未立,仍惑,不认命。
没。
担负起家庭了,也快不惑了。
好像,而立是什么我还没搞懂,是立个什么?是立业吗?怎么才算立业?有工作就算吗?
紫师:嗯,建功立业。
担负起家庭,国家,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真正进入到社会的核心架构当中,担负相应的责任。
那,方法论到底是什么。
明白了这些道理,怎么用到实际的生活行为当中。
遇人遇事怎么想,如何决断,怎么说话,如何行事。
你就可以从中看到自己所认同的道理,以及在践行的方法。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
目的是什么。
实际的行为,与最终的目的,相符吗。
学习,明理,到底是为了什么。
有人在投资的时候,便想着奋斗三年,享受一生。
现实吗。
权势,名利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你不看清楚这个社会的架构,机制。拥有的越多,脚下的雷便越多。
众弟子:主宰。
承担责任。
人在雷区走,哪能不踩雷。
紫师:记住一点:资源,是属于社会的资源。而非个人的资源。
当你获得了社会的相应资源时,就代表着社会的相应责任。如果,你履行不了责任。自然会有人将资源取回去。
这还都是在合法的台面上而言的。
没有社会责任做保障,你拥有越多,危险就越大。
因为,台面下的世界,都在瞅着那些没有承担相应社会责任,却又拥有着过多资源的人。
台面上的世界,允许你拥有个人财产,不论多少。
但台面下的世界,不是这样的。
权势名利,代表的是漩涡的中心。拥有的越多,漩涡越大。
身不由己。
只有你求的越少,生活才更容易安稳。但,这也仅仅只是相对而言的。
因为,你生活所需资源的多少,源于你所处的社会阶层。
你的认知,决定了你对生活的态度,要求。
而这些又决定了你会做什么工作,获得多少的钱财,进行如何的钱财支配。
社会的稳定结构,会极其巧妙的将你所拥有的与需要负担的进行合理安排。维持在一个平衡上。
一旦你妄图打破这个平衡,迎来的就是崩溃。
这意味着什么呢。
众弟子:资源越多牵扯越大。
改变认知不仅是认知,可能面临的是生活上的聚变重组。
责任始终第一。
能力决定地位,思考模式,生活现实的一切。
紫师: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也是没有所谓捷径的。
不劳而获,是危险的。
颠倒的行为,是源于无明。
也便是本意是想要如何的,但源于无知,结果并非那样。
而如果是已然清楚了各种各样的结局,然后去选一个。就不是颠倒了。
比如,选择了名利权势,就坦然接受名利权势所带来的一切负面,恶性存在。那便不是颠倒了。
不惑,知命,认命。
经历这个过程,感受这个过程。
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你活着,总得选择一种活法。只是,无知的选,无知的活。其中的惑,就会导致相应的种种烦恼痛苦。
因为,不明因果。
学习,明理。为的就是这个。
从今天的课程当中,你们可以总结出来什么样的方法论呢。
众弟子:可以先预设各种结局,选择自己期待且能接受的。再据此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为方式。
先要确定本体也就是到底想要什么,然后学习构建通向目的的系统路径,再依照系统在当下做符合目的的选择。
明理才能坦然的立于世,不疑惑,知天命的活着,明理方能经世致用。明理为经世致用提供理论依据,经世致用就是明理后的方法实践。
紫师:怎么预设结局,你怎么知道怎么做,会有怎么样的结局。
众弟子:消化吸收不出来方法论。
积累要达到结局需要的相应因缘。如想要名利就得积累名利的人财势。想要健康就要积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自律行为。在积聚因缘的过程中承担相应的正明和负面,了然一切。收获得到,坦然失去。
也是。因缘和合无常。或许应该说是目标。
居其位,谋其事。
聚集能达成目标的因缘。比如学习相应的知识。一万小时法则。
方法论---素位而行,安贫富而行,尽责而行。
方法论—承担承受,知足常乐。
紫师:社会现象的背后,有着其原理。
掌握了原理,就可以主动促成相应的现象,改变相应的现象。
至少,先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环境,现象。
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为什么。怎么发生的。
如果,不想处于被动,又该做什么。
这都是方法论的总结来源。
你的年龄,你人生当中所处的阶段,需要履行的责任,乃至于需要努力的方向。
怎么去统一协调。
这都需要看清,实施。
谁来举一反三一下。
众弟子:未到而立。
俺51,按印度人生阶段规划,已到行脚期,纵国王也让位太子而行脚,故逐渐不尽世间责任,虽未出家,也头陀大蟒行。遍寻真理而行脚,遍寻真理而头陀。遍寻真理而森林,遍寻真理而疯狂,犹如犀角单挑行!
师父今天讲的正是最近思考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能认同得到的正反双面,就必然颠倒烦恼痛苦。暂时还没参明白,再多看几遍
已处而立之年,然而惭愧的是而立未立。目前的责任,成家立业,担负家庭责任,确立自身的事业方向。是一个逐渐往身上加担子增强能力的阶段。是“积极入世”期。
感觉这个问题有点庞大复杂,细想了一下有点多。抓不住重点。先听其他师兄高论。
从家庭角度来说,想维持家庭的基本稳定,就要满足家庭成员的主要需求,平时看起来因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往往是因为主要需求没有满足,而导致的积累。比如小孩目前阶段主要社会责任就是学习,如果他学的不好,看似我对他,他对自己没有要求,但实际社会对他是有要求的,从而各方面其实对他有隐性显性压力,从而会引起他跟社会和其他成员间的小矛盾。从而影响我,影响家庭整体氛围,那么看清这个原理,如果你要改变,那么有几个选择,一,想办法让他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二,改变家庭或社会关系成员对他学习的隐性压力。三,我可以承受家庭氛围压力,甚至小范围的奔溃。
急急忙忙赶过来的不惑,没有天命。感恩师父,感恩师兄们。不惑之年遇到了紫觉,渐渐被吸引,体会人生,认识自己,当下生活工作都是老司机了。还知道了未来方向,一切的一切,梦幻空花,看破放下,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学习着慢慢不去计较,不去分别,不去抓取,不去造作,不去预测。步入修行的人生,了知此道才是真想要的,也是此生无憾了。
看清了,才有方向。一点一滴的获取,代表一点一滴的承担付出。如此而立,不惑,知天命。
像清平乐里皇后,从进宫,就是一步步从皇后的角度而立。皇后统领后宫,一国之母。她收起了曹家姑娘的俏皮,叛逆,甚至对官家的儿女私情。一切按规章办事,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自我感情受伤,没时间顾,马上去准备要开始的庆典。地震灾害,没管上享受皇上的护佑,马上呼叫护驾,开始保护人事的各种措施。张贵妃刚好是反例。全凭对官家一己私情,不管不顾周遭一切人事物规矩,做了个妃子位置。德不配位。以自我满足为目的。注定惨淡收场。
张贵妃要的是官家家的宠爱,她也得到了。
一时宠爱吧。
得到自己想要的,承受相应代价。善恶忠奸,不是绝对的。
嗯。不论善恶忠奸,只论而立,不惑,知天命。
我就要三十岁啦。没学紫觉之前都不算。
师父,这几日把清平乐追到了 52集不知道还要不要继续看下去。
紫师:没有立场,才能这么说。
有了立场,善恶忠奸就是绝对的。
而对于世人来说,没有立场,那不是圣贤,只是奸逆。因为,一个没有立场的人,在所有有立场人眼中,必然是如此的。
众弟子:人不好当。学着做。而立之年已过一半。感觉在从张贵妃往皇后的路上。不劳而获的经历多了,不懂得承担的意义,也不知道痛苦的缘由。有师父开示,自己再经历,发现逃避是没有用的,只能去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的位置,才能做出选择。去立。选择修行是需要代价的。实际的行为,与最终的目的,相符吗。相应的法的心相续不建立是没法进步的。此刻是懈怠的避开,还是专注所缘?每时每刻的抉择。一个皇后,吃穿住用行,身口意已经是毫不懈怠了。何况是要承载众生的大修行人呢?
是啊,世人总要站队的。这剧看得很压抑,贾婆婆死的时候,还看哭了,并没有大快人心之感。
有了立场,那敌我也是绝对的。
比如练字,明白了人体反应机制,字的架构原理后,得出各种练字的方法。如临,摹,拆解,心字相合等。比如健身,只有明白了人体构造与训练原理,才能得出各种训练肌肉的方法。
比如官场商场战场,明白其运作的原理规律后,得出的所谓经世学,厚黑,帝王术,商战术,谈判学,三十六计等等。比如学习《阿毗达摩》等法理后,会明白四界差别,入出息念,不净观,十随念等等都是入不同层次禅定的方法。择法觉支的生起也是依于方法论。道法术,心法用。本体论与系统论是方法论的前提。明理的程度决定了的格局大小。方法论决定了可能性和主动性的大小。可以,能够,改变的程度大小。理论,论,来自于理,明了理才会有方法论,方法行之于实践才会有相应的结果。知行需合一。
紫师:问问自己,在这个群里做什么。直接看公众号,不香吗。
众弟子:脑细胞不够用,正在补。
在试图举一反三的时候,掉进受体的一堆破事里出不来了。
迟一些补上在督导中还没下课。
刚刚补课。感恩师父
终于跟上了课。。一晃眼已而立,但真的立了吗?自认为并没有。反省目前的人生状态,是自我心力意志与家庭惯性意志、社会惯性意志的杂合。自己的心力意愿不强,就会被家庭意愿的力所推动,而家庭意愿基本就是社会运行下的惯性分支延伸。自己的心力意愿够强,就是抵挡家里施加的力,也等于在抵挡社会施加过来的力。比如,自己没有上班的意愿,家里认为应该上班,社会让家里认为应该上班。自己没有坚定的意愿,就顺从了。比如,自己不愿吃肉,坚定了不吃肉,抵抗各种劝导、洗脑、诱惑。家里就顺从了个人。单位同事习惯了,也就这样了。目前的人生,是自我意志心力与家庭、社会惯性力的交织角力的结果。自我心力是别业、社会惯性是共业。所以,人生也可以说是,别业与共业的角力显化。虽然,自我个人的意愿,也只是一时因缘和合的产物,但毕竟作为凡夫,此我的执取仍旧如此真实。想要让自我的人生,变得更为不那么感受到被动。所能想到的是,加强自我别业的力量强度。
也就是明理、修行定力、增长智慧。最终汇聚成强大的心力,可以面对一切,可以解决一切的心力。给自己多一点信心与动力,心力能够自主生死了,那自然可以笑傲王侯,真正视这世俗名利如同一场电脑游戏。而立,而立,建功立业。这世俗,给人们的认知,是偏向于成家立业、事业有成,能够独立生存。心中的而立,是生死自主,勉强可以称呼一声真人,不再是一个不知所谓的假人。这是于自我而言,最真实的建功立业。这是对于而立的认知,自我定义的而立之标准。而没有这个作为生命的底气,没有这个心力的基础,想要探索见证宇宙时空的真相真理,想要真正的走向不惑、走向天命。那,可能只能做一场美梦吧。自勉。
修行要实证,实证从当下开始!
这两天身心确实不在状态。惭愧!昏沉乏力,努力调整中。
本体论决定系统论,系统论衍生方法论。本体论够究竟才有够究竟的系统论,否则就如射手农场的故事,认知局面当做真理。而够究竟的本体论能得出精致微信的系统论,如究竟空性得出的五十阴魔的层层次第。在此前提下衍生的方法论就极致有效。我们修行也好,生活也好,如果没有究竟的本体论基础,系统就不够系统,没有严格的阶梯层次。方法也就是偏颇。就难以行之有效。行动和目的不符。头脑和行动不符。修行是有次第的。根基没落好。入门就难。社会像一个庞大的转筒,而各个阶层,职位的人都是它的一个部件。有的部件大,有的部件小,有的重要有的次要,有的复杂有的简单,但每个都承担它该有的部分,社会这个转筒才能良好运转。部件没有一个可以任意妄为,如果私自变动形状,运转就会被阻碍,其部件就会被碾压,淘汰。而方法论,源于转筒部件的性质研究。部件怎样才能更平稳的运转下去。人于社会,有点像细胞于人。发挥作用,生不由己,系统运作。大环境决定小环境。人能顺应天命大环境,像一个优秀细胞一样,可以颐养天年。否则成了癌细胞,就要被清除。所以,明理很重要啊。有方法论在手,就能而立不惑知天命。方法论怎么来的?以人性为本体,社会为系统,人类社会,中心是人,一个稳定的社会源于符合人性受体平衡,也就是于人而言的善性行为归纳。师父提到中土方法论总结:三纲五常。父子,夫妻,君臣。仁义礼智信。
世界是公平的。没有捷径。颠倒行为,源于无明。一环套一环。道理这么来的,因果这么来的。实际中人的行为是如何的呢?符合方法论吗?目的明确吗?目光短浅者,只顾眼前利益者,人本身的寿命局限性。昨天讲究竟的本体论,系统论,方法论。今天讲以人为本的方法论。格局缩小了。但仅仅仁义礼智信做到人也少,格局受限啊!
看公号,不香。正处“不惑”,却惑得很!在世间与出世间拉锯。半解封状态,偷溜回家。尽母亲与女儿的职责,心安。但回家也意味着每日功课的危机。心依旧不能淡定。拉锯中,好难。现在看到的唯一出路,就是培养兼修念佛的功夫。(做事情时,也能佛号不断)。
不香。跟课的时候能跟着思考。有问题会及时得到修正。虽然离做到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有个规范也是好的。
在群,即是和师父师兄们在一起,不在就不在了。共修共学,已经有了心相续了。如果没有影响,还是很想让这个缘相续下去。师父慈悲。为了佛之事业。要去站好队!继续三轮止观打卡。
在群,才有归属感。虽然我有时候会掉队,还是请师父慈悲。我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却还懵懂。站到紫觉讲堂的队伍里,心里才安稳。现在人脉圈是越来越狭窄。在课堂上能感受到师父能量。放逸的心才能够得到约束。
未到而立之年,处于奋斗阶段,尊重、适应着社会已有的规则,而此世间,人类社会,种种规则,看似适应了是一种成功,却同时也被其塑造;在享有许多资源和机会的同时,也在承担相应的代价,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获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同时也承担了比这点成绩更高的社会期待和要求,这个部分同时也在绑架着我,成为了这个领域概念的傀儡身不由己;离世间成功近了,离道远了。颠倒的行为,是源于无明。提醒自己,别再本末倒置,无比感恩师父。
为了生存,一是脑力,二是体力。表看分开,实是相对。论学历初中生,而且每次都是倒数几位的最差学生。对于文字和漂亮的概念,用会略显简单粗暴。方法运用则会土些。身心系统,觉知概念束缚会少些。根本受体要求会淡些。但相反也是无明认知也差些。加上身体体质健康又差。对于个人体现价值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一直明白索取要少。而立即单身,初不惑不妄想,知命虽未到,但知世事无常,所以倍加珍惜所有。共业:以前虽然每次考试倒数,但人缘好,素质好,也是乖乖生。在家也是懂事的孩子。但烦恼多。和教育分数无关。
后来会遇紫觉,所以一开始特别开心的缘故,原来可以这样活,才知道没有活过。学紫觉前,那半年时间段内。也是以前活着的爆发点所在。跟人讲理会偏激,牛角尖。总觉得自己有理就可以这种说这样做。
目前从而立走向不惑,工作上已经没有什么上进心,按部就班即可。因为生育稍晚,女儿尚小,对其养育教导是现在最大的责任和负担。因特别害怕死亡,所以能够中阴自主是目前的小目标。日常粗住定就成为最紧要的。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如何协调统一工作和生活,也做过规划。虽然日常生活被各种琐事占据,但每天的按部就班也可以成为修行的助缘,按部就班,风平浪静的日子,可以让我清晰的专注于当下,培养定力。每天一睁眼开始,就告诉自己,今天要保持清醒,每一件小事都用专注的心去做。同时,持戒,不让自己对一些事情上瘾,发觉上瘾即戒之。忍耐随顺他人,观察嗔心,控制。以便积些阳德,让自己更安稳。几乎不社交,不娱乐,退了大部分微信群,删除了手机里的新闻软件,怕目前定力太弱容易分心。为了不退失修行之心,要每日熏习正法,闻之,思之,否则,几日不学便有了懈怠之心。修行不易,受师父两年多的教导,已无太多贪求名利之心,对女儿的教育也更注重品德,教育她的同时也是教育自己。对死亡的忧惧,对所造恶业之恐怖,也日日不敢忘记修行。感恩师父与诸位师兄,如有错误,望批评指正。
某乙:师父。弟子比较愚笨!举一反三,说实话有点难,这两天的课程提到的概念,弟子都有点断片,理解有点困难。比如本体论这个概念,总感觉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师父以前讲过的相关课程,昨晚翻公众号的记录到很晚,能找到蛛丝马迹,还是不足以解惑。弟子愚钝,直接看公众号,有点悬。
同感,本体论和系统论这一块概念有些模糊。
紫师:本体,就是核心底层。系统,就是在核心底层的法则之上,建立体系。
比如,二进制。0,1与进制法则是本体。0,1,10进制逻辑建立的运算体系是系统,运算的应用就是方法。
能理解吗。
众弟子:能。
能理解了!
紫师:那究竟空性的本体所建立的系统论,是怎么样的。
众弟子:法~有为,无为。有为~三科~蕴界处~三界九地。无为~真如空性。
空性,缘起(无明),心识,四大,因性能相互影响。此生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有为或以名色分,开合不同!
性生心,心生万法。性空为本体,一心变现为系统。方法论为万法。
三界六道十法界的架构。
2020/05/08于紫觉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