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萬物為用。

紫覺大學堂
紫覺大學堂
  • 首页
  • 紫覺體系
    • 關於紫覺
    • 紫覺正文
    • 認識系列
    • 經典解讀
  • 結緣紫覺
紫覺大學堂
本体论—系统论—方法论 关闭 返回上一级  
2020-05-15
作者:紫府道人

本体论—系统论—方法论
+ 查看更多

紫师:本体论决定系统论,系统论衍生方法论。


那紫觉学修体系的本体论是什么。


众弟子: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心生则一切法生。

文字诠表~无生之性。实践~了了明知。

明心本来空寂,见性能生妙有。


紫师:你们理解什么是本体论吗。


众弟子:终极根义。

本体论是本来就存在的部分。


紫师:究竟的本体。是什么。


众弟子:空性。


紫师:空性是什么。


众弟子:万有来处。

万事万物穷究到根本,都是空性的。空性出生一切万法,根本而论,不生不灭。


紫师:生,不生。生,无生。


生本不生,生即无生。


空性生不生生生无生。


怎么断句。


某甲:空性。生。不生。生生。无生。


紫师:什么意思。


众弟子:空性展示的万有好象出生了,却是幻有,其实并未出生万有。

能生出万有的,本身从不展示而无生。

空性。生,是有活性的。不生,也有没有活性的部分。出生了万事万物,这是生生,有生的功能。而,万事万物推究到根本,都是空性的,有生的时候就有不生的时候,说明生本身就是生灭法,因为生灭,因为无常,所以,只是现象,所以无生。

空性[生]出,不生和生,[生]本自无生。

生、不生。都从空性生。


紫师:究竟空性的本体论。


为什么要加一个究竟呢。


所谓的究竟又是什么呢。


众弟子:有究竟,相对的就有不究竟的部分。加一个究竟,是为了强调究竟的重要性。

空性无上。

生、不生。都从空性生。生也是幻生。

空性之前的[ ]是究竟空性。

究竟就是不会变啦。

究竟是为了破有个空性。

所谓的究竟,是指中道,防止学人偏空,偏有。

究竟就是空性一直都在,没有谁生空性。


紫师:为什么会有念头的空性,色身的空性,本体的空性,究竟的空性,这样的说法。


众弟子:修持的次第。

以所立足点或观察者而言。

空性的性能。

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缝隙。找到了缝隙,就是小空性里面要生出东西来。

空性是共相,在一切法中都可表达。

一下子讲究竟的空性,能接受的受众范围有局限,所以分次第导归究竟空性。


紫师:为什么会有五十阴魔的说法。


众弟子:50阴魔警惕莫增上慢。

斩尽五十阴魔方是究竟。只有正法才导向究竟。

五十阴魔,是圣者,根据当前时节下众生从当前至究竟的过程而有的判别标准。未证究竟者,无从分别自身所处位置。


紫师:为什么会说《楞严经》没了,就代表着正法灭了。


原因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


众弟子:楞严有见修证果次第,灭则正法灭。

着相了就是入魔了。

因为说魔,只是相对的,有想要证到究竟空性的存在,需要打破根本无明,就把一切性所生心之幻化视为障碍,故称为魔。

《楞严经》灭,正法灭。是因为楞严经把修行中所需要经历的境界都做了明显的区分标示,界定了范围,目的是防止学人未证言证,止步不前。


紫师:有些人在念头的层面,念想的层面,理解了一切如幻的空性。


就认为结束了,无修无证了。


这意味着什么。


众弟子:半途而废。

认了了明知为见性。

得少为足,增上慢人。

意味着,不究竟。

意味着除了这个个体止步于此以外,还会误导其它无明欲修行的众生。


紫师:出离三界,了脱生死。


三界是什么。


生死又是什么。


怎么才算是出离了三界,了脱了生死。


众弟子:被生的。变迁相。能出生三界的位置。

三界是心的粗细度。

以前说过,三界是贪嗔痴三界。无色界,色界,欲界。


紫师:比如,概念上说,本无三界生死可得。


有些人,便经常把这个概念挂在嘴边。动不动就说一切如幻。


众弟子:生死是欲界人的错误概念。

大师来了。


紫师:这跟实际修证有什么区别呢。


有人说,如来本如如,不假修得。


又是什么意思呢。


贪嗔痴也是般若,也是空性、如来。


那还有修行这回事吗。


众弟子:牙慧与体证。不修只能被动空性。修则主动空性。

一切如幻,是言语。有没有如如,是受体的实际反应来体现。这就是概念与实修实证的区别。

一切法理,是圣者,是为应机者凑齐前往究竟而呈现的因缘。非究竟者,不具备察觉实相,真理,全体,本质的能力。

于三界内的众生而言,有修行这回事,因为还是有贪嗔痴。


紫师:三界,是什么。


生死,又是什么。


菩萨与凡夫,觉悟与无明,到底有什么区别,实质性的区别。而需要以这种不同的名词概念来去区分。


概念的混淆性,是什么。


而概念的实际指代,如何辨别。


众弟子:是什么,是圣者为应机者而讲述的认知,以达到相应的目的。非全面者,不明一切层次,角度,以点盖面,而形成的混淆。以结果来辨别。

概念的混淆性,为分不清背后的实际指代。实际的指代,需要亲身体证。


紫师:《楞严经》五十阴魔的次第标准,到底是为了什么。


众弟子:路标。

不同的层次,具备的不同特征。


紫师:本体论决定系统论。


怎么决定的。


众弟子:从当前层面延展到一切层面。以结果来判定,各自所属位置如何达到究竟。从一切层面追寻,都具备的共通点。而此共通点,具备了能延展到一切层面的能力。而这共通点就是标准。因此标准而判别的万象才具备实质意义。

楞严经之所以那么重要,就在于他标准化了修行的果证境界。一旦楞严经灭,正法就会灭。因为,一个得了细住定的人,都可以自称已证圣果。因为,很多境界的概念描述太相像。这是以前讲的。本体论,是目的。系统论,是轨则。

通过见大蓝图。

整体的范围决定了局部的位置。系统论是体性的延展。不可能超越和违背本体。

凡是有生灭的都是系统论。


紫师:看过《三体》的,应该知道射手跟农场主的故事。


这两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呢。


众弟子:[“射手”假说: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农场主假说”则有一层令人不安的恐怖色彩:一个农场里有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中午十一点来给它们喂食。火鸡中的一名科学家观察这个现象,一直观察了近一年都没有例外,于是它也发现了自己宇宙中的伟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点,就有食物降临。”它在感恩节早晨向火鸡们公布了这个定律,但这天上午十一点食物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它们都捉去杀了。]

这两个故事说明所谓的科学很多时候有很大局限性,科学观测是依据有限数据得出的结论,也只是相对真理。事物之间可能只是相关而不是因果,现实生活中一个结果往往是多种因素促成,以我们有限的认知和数据,很难找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不可过分迷信科学,何况一些广为传播的科学还是伪科学的化身。

局限性大小决定认知深度层次。

下层的规则由上层决定。

区分了,相对与绝对。

观察者的高度决定了能观察到的范围,观察结果具有局限性。

跳不出现有的世界就跳不出这个世界天道的束缚。


紫师:本体论是什么。


系统论又是什么。


方法论的有效性来源于什么。


究竟是为了什么。


众弟子:本体论描述整体的规律,系统论描述局部的规律。方法论的有效性来源于实际指代的准确。

本体论是高度,系统论是观察到的规律,方法论是对于规律的运用。究竟是为了观察到全部,而不会导致片面的总结,以至于错误的运用。

本体论是当前世界的所谓天道。系统论即此天道下的规则。方法论有效性来源于对本体的了知,对系统的运用。究竟为了跳出来。

本体论是证入本体者对本体的诠表。

本体论是真相,方法论的有效性源于对真相的认知。

本体论是目标。系统论是路径。方法论的有效性来源于实际操作后能到达目标。

本体论是结果。系统论,是由结果延展至当前的过程。方法论,是达至结果所具备前因。有效性,来源于,精确,效率。究竟是为了除去因信息不全而导致的失误。以及去除为获取信息而存在的所需时间。

本体论是一切之不易处。系统论是一切的规律。方法论有效性来源于系统足够系统。究竟是为了这一切涵盖最全最深的真理。

不同层面的本体论,即对当前层面的终极规律认知。系统论是相应的规律认知分化。方法论是由系统论衍生出来的具体行为轨则。方法论的有效性来源于认知的高度,准确性。究竟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准确认知。达到利益最大化。保证方法论的有效性。


紫师:道法术,心法用。


你还得看清楚,是什么道,什么心衍生的法、术用。


求道,求的什么道。


学道,学的什么道。


悟道,悟的什么道。


修道,修的什么道。


行道,行的什么道。


证道,证的什么道。


同一个字,同一个概念。背后的实际指代却未必相同。


如何辨别。


众弟子:传承不间断。

靠心相续积累辩别,天命尔。错了继续积累,直至正确

先确定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相对而论,而言。


紫师:脑子里想的,实际做的。有时候可不一样。


众弟子:吸引力、排斥力。

辨别能力都是由过去因缘汇聚而来。用概念辨别概念。无解。

你被什么吸引?你又排斥了什么?


紫师:那你们都从紫这里学到了什么呢。


众弟子:正法。学到了正法的概念,擦亮了眼睛。

如果不能改变还修什么呢。

学到了概念。再用概念来改变实际。

有道。有系统。有方法论。学到现在感觉急需全部梳理一遍。把脉络整理出来。把所有的放进相应的框架里。

渐则字字名句纳入心相续,顿则不认18界。


紫师:实际行为,变了吗。


众弟子:变了,却有限度。只能不断闻思修行,一点点改变底层。

变了,就停了。还想继续变。

变了,有限度不彻底。把原来没想过纠的东西一点点在纠。

变了。

日不见长,月已破土。

变了一些。

很多时候,刚尝到点甜头,就退失了。知道了个方向。不断的尝试,努力,就会增长。

日积月累,剥茧抽丝。


紫师:有方法论吗。


众弟子:八正道。

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发现越是听师父的话,越有收获。方法论就是,不服不行。

学到的原理很多。地图也给过了。表层功夫做的多。因为受体局限性,覆器染器漏器个个沾了。皈依是第一步。皈依是第一步。如此不放松心相续的修持。不断体认心体主人,一念回转是第二步。日常多思辨师父讲过的法理。空了的时候,生活工作的时候,去挂钩。

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刻,师父的话会在脑子里出现,提醒着很多细节乃至细微的心念的改变。


紫师:你们从最近的现实课程中,有总结到方法论吗。


众弟子:这一阵才刚有点方法。实践还不足。之前都没有一股相续的力,或者专门的方法。这个试试那个试试

实操困难。业力甚深微细。


紫师:多想想吧。没事了。


众弟子:避免共业洪流的大数据用戒。链接正法大数据,用闻思修。顶礼!

痛苦就对了,说明在消业。

睁大“眼睛”,提高警惕。



2020/05/07于紫觉讲堂

人们之间的分歧,矛盾,原因何在。
物理观和人文观下的人生是怎样的
物理观和人文观下的人生是怎样的

關聯閱讀 顯示全部

  • 人性三部曲 | 爱
  • 皈依的作用是什么。
  • 业力对我们的影响
  • 一、少阳派丹法讲解
  • 如何构建了了明知的有序性。
  • 紫觉词典 | “性”是什么
  • 什么是天之道,地之德?如何堪受教...
  • 修行出离三界的解码与编程
  • 百法明门论讲什么
  • 浅谈儒释道三家止观。
  • 你们了解自己的实际三观吗
  • 苦乐参半(五) | 四维时空中的...
  • 世间三种金字塔架构
联系邮箱:admin@zijueschool.com
Copyright © 紫覺
Zi can be reached via admin@zijueschool.com
起飞页建站: 管理员入口 客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