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萬物為用。

紫覺大學堂
紫覺大學堂
  • 首页
  • 紫覺體系
    • 關於紫覺
    • 紫覺正文
    • 認識系列
    • 經典解讀
  • 結緣紫覺
紫覺大學堂
人潜意识的反应机制的建立 关闭 返回上一级  
2020-05-13
作者:网站管理员

人潜意识的反应机制的建立
+ 查看更多

紫师:清平乐看了吗。


众弟子:看了。

看了点。


紫师:看出来什么没。


众弟子:格局不同,带来选择不同,就具备了平衡克制的立足点。

看了几集,节奏比传统剧要慢。力的冲突,中和。

这样看,对张贵妃也讨厌不起来了。

暂未看,准备补看。看简介,与平衡有关。

还没看,等过段时间身体好点了再看。

看了简介,没有足够的力量与智慧,公主也好、皇帝也罢,面对共业都是那么无力。

印象最深一点,大意是官家问晏殊做皇帝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晏殊回答是谨小慎微,官家就生气回到做皇帝最重要的如果不是开疆扩土建功立业那还有啥意义,晏殊回答因为皇帝一言可以兴国一言可以祸国,上至帝王将相尚且如此,何况修行中点点滴滴的身语意,心有多微细才能看到多少程度的言行。就像一不小心倒个水都会烫死多少蚂蚁呢。

看了一点。刚开始还能在那里看视角。后面直接迷了。

只看了一集多一点。就看到了处处是规矩。皇帝有皇帝的规矩,群臣有群臣的规矩,皇后有皇后的规矩。你所处之位,就有你当担之责。

还没看,想等集全一块儿看。讲真,要不是师父说,对于这种70集电视剧真心不会去关注。


紫师:最好是把全剧看完。戏,小说,电视剧,电影,媒体。对人的影响是怎么样的呢。


众弟子:造愚痴的业。

通过戏里各种人物形象刻画和社会关系表达,反思自己的思维局限。


紫师:文化作品的意义是什么。


众弟子:文化输出。通过作品表达核心思想。引导部分认同人的价值观。

传输意识形态价值观。潜移默化的认同感。

以文化民。

展示社会矛盾,倡导一种意识形态。

观念引导。

70集呢,看到这个集数,有点咽不下去。

作者或制作团队的倾向性输出。

文化作品的意义是:带入感体验,改变现有的心相续及格局,反思已生己身。古往今来,看似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人物,都类似剧中人,都是白驹过隙而已,自身的渺小当扩大内在安然。振奋精神,提高能量力量。无论什么样的身份,都要遵循于道的轨迹运行。


紫师:人能看到自己的潜意识吗。


众弟子:我看不到。只是尝试从表面推出潜意识的路径。

为了生存,大多数人都是活在皮笑肉不笑之下。


紫师:你们日常面对的人群,是什么样的人群。


应对的方式,怎么来的。


身语意的行为,都是源于什么。


某甲:行为来源于自我利益判断。无论人或者事情,如果是喜欢的,就多相处黏着。不喜欢的,或是遇到更自我的对方,就疏远抵触。对应身体感受,是气流的舒畅,或者是拥堵。


紫师:怎么判断的。


众弟子:以感受为判断。

以当下的感受判断的天天跑偏守不住自己。


紫师:感受怎么来的。


众弟子:基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应载入当时的应对习惯,做出相应的反应。心理+身理。环境触发了心理、身理上的反差变化,产生感受。

现在人际关系很,简单,身语意的行为以受体的稳定为主。感觉到不喜欢的事和人以逃避为主。不知道是懒惰还是为了保存精力。

身体的感受来的。不喜欢的时候,气就堵在胸口,或者涣散到别的事上。

当潜意识被看到,就成为了意识。完成了潜意识意识化的过程;在潜意识被看到之前,它就是人的命运。

眼耳鼻舌身接触外界得到的。


紫师:同一个境,用不同的概念去解释,你的心理,生理反应一样吗。


众弟子:不一样。

肯定不一样。


紫师:这意味着什么。


众弟子:概念认知左右着我们的感受。

可调控。

感受是假的。


紫师:概念可以决定心理跟生理。


那概念认知怎么建立起来的。


众弟子:可以。

通过学习训练。

灌输而来。

被社会灌输,自我实践,又重塑。不断吸收,不断更正。


紫师:人工智能的大数据训练,跟人潜意识的反应机制建立是一样的。


看到,听到,感受到一切境界的当下,会以什么样的概念来认知,进行应对。都是源于之前的大数据训练。


人应对人事的方法方式,都是来源于自己的所见所闻,来源于既有经验。


也就是如何说,如何做,人们会有如何的反应。这都是潜意识里已有的数据。


有些时候,有些人,可以有意识的去进行相应的反应。


而大多数时候,人基本都是下意识的反应。


就如广告催眠学一般。


大数据训练的量级,会决定哪一种反应出现的概率。


大脑中影像信息的呈现,并非是没有规律的。因为,哪一种信息被输入的多,它出现的几率就大。


或者是源于之前数据的叠加,而被判定为比重较高的信息,也会更高几率的出现在脑海当中。


催眠术的基础,就在于如何运用影像,声音,概念来引导出人脑海当中的相关信息。就可以左右一个人的思想,决策。


观察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你可以发现很多东西。比如,你如何成为了今天的你。


文化作品,就是一种数据信息的输入。


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人,怎么说,怎么做,会如何。


这都是文化的行为训练。


人日常的相处,行为学习,经验积累,是一部分。而影视作品,媒体,可以单独有倾向性的强化某一部分。


你看什么,听什么,都会成为你潜意识当中的一部分。都会影响你主观意识的取舍,判断。


你不是你,你只是一堆信息的叠加积累。


所叠加的信息,决定了你是如何的你。


但,人源于无明,就会将这样一个被信息叠加训练出来的行为机制,认作是所谓的自我。


就连情绪,感受,都没有任何的自主性,而全然是信息决定的。


世间信息繁杂。不同的地域,都有着不同的文化信息呈现方式。


而同一大的地域,又有着不同层级的小地域,每一层级的地域人群,都会交织叠加塑造出来各种各样的人。


人,仅仅只是这样的一个因缘和合产物。


执念着各自脑海当中所呈现着的信息,数据。


贪嗔痴种种。


是非对错种种。没有定论。


最终,是所谓的“共识”来决定一个暂时的定论。


而共识,就是所有人的信息库里都有的且叠加的较多,比重较高的数据。


就如,我们当前在说的这些信息。也都是数据训练的一种。


你吸收了,它就能影响你。


但,这并不代表,这种信息就可以成为共识。


而只要不是属于共识的数据,无法被共识的数据所兼容,那可能就代表着,它只能成为你个人的隐性数据。而无法在正常的相处互动当中,呈现出来。


除非,这部分数据,可以叠加强化到成为你潜意识的主框架。


某甲:自省。


紫师:修行,成为一个如何的修行人,成就者。


这本就是运用某种概念,数据流,来建构人的潜意识运行机制。


至少在化身的层面,是这样的。


八正道是什么。


某乙:编程输入。


紫师:八正道,就是潜意识的数据流显现。


建立了,你才能在身语意的行为当中体现出来。


每一次的体现,就都会进行二次叠加。


然后,不断地叠加循环。令这种数据流,行为机制深化。


如果,你的数据流还是隐性的。那也就代表着,这种数据流,远远无法影响到你的身语意实际呈现。


你看到自己的修行了吗。


某乙:会看到什么。


紫师:遇人遇事,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这都是潜意识的数据流呈现。


某乙:标准如何。


紫师:八正道。


某甲:时刻都是自我检测。

某乙:都是要看到以后才能停下来换信息。收藏了。


紫师:多留意。


看清楚自己每一个念想信息的由来。


你从哪里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训练叠加的。


这都是慧。


众弟子:所以说人的可塑性也极强!这也是人身难得的一个原因吧~

每人每天的时间是一样的,尽量叠加强化八正道数据。


紫师:人,是共识的产物,是信息的产物。


因缘和合而已。


这关过了,受体的情绪感受链接,才好过。


从此不再自作聪明。才能明白这个“自我”的种种自以为是,多么可笑。


某乙:有自我才会觉得可笑。


紫师:可惜,就是有自我。


某乙:抓不住。


紫师:不然,笑又如何。


某乙:有没有自我都抓着。也都抓不住。


紫师:看贪嗔。


某乙:贪嗔只是贪嗔。


紫师:那就会没有贪嗔。


某乙:看着。有没有。


紫师:无我观,在于了然明白,本来无我。无论如何,都是因缘而已。


而,只要如此的观下去,贪嗔的纠缠结缚就会逐渐淡化,解缚。


因为,执取的力,逐渐随着无我观,而消失。一切的身语意反应,就会越来越如梦幻泡影。受体的受,就会越来越淡化。五十阴魔,便开始了。


某乙:因缘而已。


紫师:比如,身相如虹,如光,如影。这是色阴的开始。


所以,概念这一关,至关重要。


某乙:“真的很重要。”


紫师:因为,概念加强了结缚。


当你们还要面对正常的生活种种时。法,还不够深入心相续时。


就得多闻思。增强相应的数据流。然后,在日常的身语意行为当中体现出来。


你才有机会,开始真正修。


真正修了,证果也就容易了。


如果,根本就没有想专修的念想。那就多串习串习世间法。建立一个现实点的数据流。才能更好的面对这个人生。


没事了。


众弟子:感恩师父。

感觉现在受影响最大的信息流就是手机和电脑推送的各种新闻了。总会忍不住的去点击。微信、APP、网页。疫情、娱乐。



2020/05/02于紫觉讲堂

挖一挖自我的性格缺陷
文化概念的法报化三身
文化概念的法报化三身

關聯閱讀 顯示全部

  • 人性三部曲 | 爱
  • 皈依的作用是什么。
  • 一、少阳派丹法讲解
  • 业力对我们的影响
  • 功过不相抵
  • 修行出离三界的解码与编程
  • 紫觉词典 | “性”是什么
  • 如何构建了了明知的有序性。
  • 本体论—系统论—方法论
  • 什么是天之道,地之德?如何堪受教...
  • 浅谈儒释道三家止观。
  • 探讨|人的利弊取舍机制
  • 百法明门论讲什么
联系邮箱:admin@zijueschool.com
Copyright © 紫覺
Zi can be reached via admin@zijueschool.com
起飞页建站: 管理员入口 客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