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个阶段+ 查看更多
某甲:请紫师开示,根据基督的教义来说,能够出三界吗?还是最高就在色界,或者说是去了净土再进一步修出三界?
紫师:欲界是粗物质,是六尘,是欲望,是情欲,是概念。
色界,是光明,是喜乐,是纯直,纯净。
无色界,是无边空寂。
看看教义,就知道有没有出三界。
就紫所知道的,目前存有的教法,能出三界的唯有佛教。且是佛教的核心教法。
某甲:这,道教净土也不可以吗?
紫师:佛教有无量方便法,都属于三界法。
任何一个有相净土,都在三界之内。此娑婆世界也是释迦摩尼佛的净土。这些净土就是可以修行出三界的地方。
只是各个净土修行的环境,方法,方式会有所不同。
某甲:我的意思是,基督或者道教净土,就只是去了以后享福直到净土坏灭?还是说去了再修出三界?不知道到哪一步。
紫师: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某甲:哦,那么说去了基督的天堂,在那里也继续修行,直到出三界?和极乐世界目的一样?
紫师:教法决定净土的层次。就目前道教的教法,其净土不能出三界。
某甲:啊!那就是说目前只有佛的净土才能出三界?
紫师:注意句义。教法决定净土的层次。
教法,是实际讲述的教法。而不是“佛教”,“道教”。只是目前佛教实际讲述的教法,可以引导众生出离三界。且还是核心教法。
佛教核心教法外的教法,一样是无法出三界的。
而所谓的道教,只是没有这部分的核心教法将众生导出三界。因为,现在的道教最初根本就没有三界六道的说法。是佛教进入中土之后才有的。
但中土的种种教法却为佛教进入中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也都是众生因缘所致。
如果没有这部分可以出离三界的核心教法,佛教也是无法令人出三界的。
是佛教的核心教法,可以让人出三界。而如果,你一直都接触不到核心教法,一样也出不了三界。
教法决定净土的层次。
一个人,之所以可以去到某一个净土。在于你在修习一个教法的过程中,培养了相应的心相续,才能去到一个净土。
所以,教法决定你所培养的心相续。决定了到时候你会去的地方。
如果,你信的是“佛教”。但学习的,修行的教法根本就不是去可以出三界的净土的,也不是可以出三界的教法。那你也是去不了净土,出不了三界的。
所以,这不在于是不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只在于,你实际修学的教法,是否能将你导向出离三界。
三界,六道,有着明确的境界定义。而出三界也有着明确的境界定义。
并不是有人告诉你,你这样做,这样修,就可以出三界。你就真的可以出三界的。即使是“佛教”,是“紫”,也是如此。
你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修行的过程中,去慢慢学会辨别的。
不然,你就只是一个迷信,无明的渺小生灵而已。
有人许给你一个如何如何的愿景。你就相信。也就是画个大饼给你。到最后你能不能吃到这个饼,是未知的。
当然了,这可能不是普通人能触碰,乃至于能做到的。
只能迷信。
因为,能力有限。觉悟有限。
只能是不断的在栽跟头的情况下,摸黑走路。心怀侥幸的相信着,自己所学的教法,确实可以做到。
之前,紫提到过这么一句。
人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生命。
而所谓的出三界的目标,是在为了生命的最终才会有的真正的目标。
因为,在之前的阶段中,不论你了知到了怎样的教法,而知道了多少。
所谓的离苦得乐,出三界,三界六道轮回。要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其实,都只能作为结缘式的初发心而已。也就是在心相续,在阿赖耶识里种个种子而已。
因为,处于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乃至于为了生命的前期阶段,中期阶段。你根本就不可能去真正要出离三界六道轮回,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即使,你们有人不认可紫现在说的。紫,还是要如此的告诉你们。
因为,这就是你们的真实情况。
紫,并不适合让人走一步给一个糖吃的引着人往前走。
某乙:如何知道自己处在哪个阶段?
紫师:很简单,看自己现在面对世界,社会,生活,人事物,环境一切的时候,心所关注,心所在意,心所生起的都是些什么。就一目了然了。
生存,生活,生命。
首先,了解一下这三个词汇要表达的吧。
生存,就是要为了能活着,能存在着,而努力的奋斗着,努力着。
这个时候,根本就不会想着要享受生活,享受生命中的一切。再苦,也会想尽办法的努力活着,存在着。就更不用说什么修行了。
看看战乱年代,地域。看看大饥荒年代,地域。看看瘟疫横行的年代,地域。看看那些生存在世界,社会底层的人群。
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想尽一切的方法,办法,生存下来,活下来。这是人生的生存阶段。
而生活呢。估计你们看看自己,就清楚了。
没那么难,也没那么苦。更多的,就是些矫情的欲望了。
不论怎么样,生存绝对是足够的。然后,就是怎么更好的生活了。也就是你们在意的生活品质问题了。
真的不是苦。而只是想要更舒服,更乐一些。想避免那些所谓的生活中的烦恼,矫情而已。欲望。野心。种种。最让人盲目迷失的阶段。
应该能对号入座吧。这就是【矫情】人生的生活阶段。
而人生的生命阶段。估计群里是没有的。即使有那么一两个,也就是处于为了生命的初级阶段吧。而对于那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道而言,这又是何其的渺小。
所以,可能你们真的不用那么的关注于要信哪个教,要出离三界六道轮回。
因为,这些更多的作用,是调节你的生活品质而已,满足你的自我欲望,野心而已。
要说出离三界六道轮回,要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你们真的不够格。
发发心,培培福,积累积累资粮,就挺好的。
不是紫想打压你们。或是如何。
因为,你们真的做不到出离你们的生活。你们真的做不到把心全部放到生命层次上,而不再那么矫情的关注着你们的生活所需种种。
即使,明明是为了生活。却要把自己定义为,为了生命,为了爱,为了什么,如何如何。又有什么意义呢。
某丙:紫师,对于立志做一项事情,或者某个事业,来利益社会和他人。比如支教山区,科研,救死扶伤,等等,都有一个好的初心和愿景,能不能算是生命的初级阶段呢?
紫师:不再为了自己的生存,生活,而开始将整个生命赋予众生。就可以说是为了生命的初级阶段了。
前提是,不是再为了自己的生存,生活了。乃至于名声,利益,种种。而单纯的只是为了生命。
这种人,是无畏的。很容易辨别的。
这是因为,为了生活,而担心顾虑太多的你们,做了对比的结果。
你们也很无私,也很伟大。因为你们可以为了家庭,为了生活,而把自己困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生活至今。
而所谓的为了生命,只是不再只为那么几个人,一小群人活着了。
当然了,你们也很自私。因为你们也会为了自己的生活,把其他人,可能会为了生命而去活着的人,用你们的自私把ta困在了那里。
因为,你们怕自己的生活,较为稳定的生活。被破坏掉。破碎掉。紊乱掉。
可能,你也是被自私困住的那部分人。
所以,先看清这个自己吧。
信哪个教,教法,净土。可能还真的没那么重要。
因为,对于你们而言,真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现阶段而言。
认清自己,才好选择。才真的有路可选,可走。
某丙:紫师,什么叫有相的净土呢?
紫师:你现在在的就是一个有相的净土。相较于圣人所处于的觉悟境界下的无相净土,而言的有相净土。
圣人站在你面前。他既在有相净土,也在无相净土。而可能你连这个有相净土,都看不到。而只能看到一个五浊恶世。
有欲的就是有欲的。有烦恼就是有烦恼的。自私的,就是自私的。贪嗔痴的,就是贪嗔痴的。渺小的,就是渺小的。
看到,认知到,承认到。才有的进步。
不然,自欺欺人。止步于此。何必呢。
某甲:怎样尽快过度到为了生命?
紫师:不再为了生存,生活而活着。
这来源于真正看破生活,而看清生命的本质。
这就需要自己经历,体会了。
到了,你就能无畏的进行选择了。或者说是去走向生命了。
因为,所谓的选,等同于无。因为,你必然会选择走向生命。
某乙:可能因为没做到觉得抽象,真正走向生命的阶段是无畏的,是不是破除了我执?
紫师:想多了。
无畏,只是相较于你们为了生活的种种而担心顾虑太多,就活在了这个生命的狭小圈子范围内。而言的。
无畏,是指的不再为了自我的所谓生活而担心,顾虑那么多这个自我的种种而已。而可以无畏的走向为了生命的道路而已。
没有了我执,也就不再畏惧这个自我需要承受面对的一切。所以,无畏是指的这个自我所畏惧的。
某丙:走向生命选择的时间有没有提前的说法?还是说一切都是注定。
紫师:是注定。也是每个当下自己会出现的起心动念相续来的。
注定的起心动念,注定的相续,注定的发生。都来源于你之前积累了怎样的心相续。遇到一个境缘,因缘的时候,就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式之必然而已。
人每时每刻的起心动念,能想到什么。都只是来源于之前的心相续层层积累而已。
就好像现在的你,以及每一个人。
这叫因缘和合。
往昔积累的因缘,统统都在此时此刻,都在这个当下。
然后,遇到其它的一切外因缘,而起什么心,动什么念,想到什么。就成了必然。
也就是之前的一连续的化学材料造成的化学反应。又添加了一种新的化学材料,所能生成的化学反应是必然的。
这也叫,一切都是注定的。
某丙:紫师,为什么即使遇到圣人,身在圣人有形的净土也看不出?
紫师:因为,心净则国土净。圣人心净,所见是净土。
某丙:紫师,为什么藏区佛法兴盛呢?明明环境那么恶劣。
紫师:因为,藏传佛教不排斥五妙欲。可以满足现代人的贪。
某甲:和一个无神论者朋友讨论宗教问题时,一个朋友好奇的问:我没见到天堂地狱,我没见到大千世界,我为什么要去信!我信自己就好,只要我不做什么坏事,世界不会对我坏。
紫师:换了一个概念而已。
信宗教,不也是信自己所信。不还是信自己。
只是,在这个自己的认知中,外界给与的认知中,自己相信的认知中,信宗教是一件很low的事情。所以,不想信宗教,而拉低自己。换概念就好了。
某丙:紫师,五妙欲可以略说下吗?
紫师:就是可以享受色声香味触的五妙受。而不排斥这五欲。
但,这也只是基础的方便教法。真正到了核心,还是要没有执著。
某丙:紫师,我对密法有疑问,无上瑜伽部真的能既身成佛吗?
紫师:方便说法。
佛是法身佛。不是肉身佛。每一个最后身的菩萨,都可以即身成佛。不是最后身的菩萨,不可能即身成佛。
关于密宗成就,紫觉的某一篇有提到。
某甲:虹化是否出三界?
紫师:色界天的力量足以虹化。所以,虹化不足以证明出三界。而只是一种世间成就相。
某丙:紫师,该怎么礼拜释迦牟尼佛舍利塔呢?
紫师:恭敬供养礼拜。按供佛的方式来就好。
原来就听过这么的说法,又刚听到一回。那就是明明心就是佛,修行不是要向内求吗。供养佛像不是向外求法吗。
在于觉悟而言,山河大地都是心内事。何况佛像,佛珠。
某甲:现在依靠的了了明知,在无梦睡眠里中断,以此为因地如何得到无生灭的果呢?
紫师:无生灭,只能从空性智得。
某甲:那为什么还强调了了明知,对证空性有帮助吗?
紫师:了了明知,能更好的体证空性。了了明知,是一种明性。明性的本质是空性的。
而要证取明性本质的空性,就需要修观慧了。
2019/01/01于紫觉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