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查看更多
紫师:一切众生,熙熙攘攘。各得其利,各为其主。法法如是。家家如此。共识为业,共业为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共识,圈子难营。怎么理解。
众弟子:没规矩,各人有各人的利益,难免不冲突。
一切所拥有的,所呈现的,达成的规矩和共识,得到和失去的,都是业力的呈现。
没有规画不成圆,例如新加坡鞭法。所有人知道这个法自然守规矩了。
紫师:核心是什么。
核心,是自我。
自我的生存。自我的利益。自我的需求。自我的欲望。以此核心。来谈谈规矩。谈谈共识性的建立。圈子的建立。种种群体分化。
(引用上图)什么意思。
众弟子:大圈包容小圈。每个圈子都有一定的规矩,而所有的规矩并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们互相关联、互相交融。并且圈与圈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当消融所有的圈时,只有一个大圈。此大圈即大道。容大,才能容多。
谁的格局最大,谁就能包容或者联合的最多。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利益关系,形成各色圈子,交织在一起。
紫师:你们都有自己的圈子吗。
众弟子:有。
紫师:又有多少个圈子。都是些什么样的圈子。这些圈子之间又有着什么联系。或者是,有没有互相矛盾的可能性。
众弟子:以自我为核心时,有其所呈现的状态。这种状态,依据各自不同倾向,不同深入程度,呈现出一定的涉及面。
不会矛盾,所有圈子的存在皆依业果定律。
竞争关系的圈子会有矛盾。合作关系的圈子也会有矛盾,比如合作不通畅。
可能有矛盾。比如利益圈里的人讲究的是利益交换,这样的人不会划入朋友圈。
紫师:这都是来源于什么。
众弟子:各自的需求或者说利益吧。
对于圈子的自我概念定义。不同的人可能并不相同。
紫师:遵守某一些规矩,你可以在某一些圈子里风生水起。而可能你所遵守的这些规矩,就让你不可能进入到某一些圈子里。
然后,因此种种差别相,而生种种分别,种种矛盾,种种对立。不能兼容。
众弟子:是的。本来是希望无圈而又能融入不同的圈,但发觉并非如此。
没错。因为遵守了某个圈子规矩的人同时也给这个人贴上了标签。
紫师:而你之所以会遵守某一些规矩。也仅仅只是因为,你所生活的环境,氛围,圈子。
你为了更好的在自己的环境,圈子里生存,得利。你就需要遵守相应的规矩。
如此,走过来。不知不觉的走过来。
一切,为了自我的生存。自我的利益。
进了圈子,养成了共业,促成了相应的你,你的自我呈现。你,便很自以为是的,认为。这就是你。是吗。
众弟子:是。
紫师:那,这样的你,是什么。
众弟子:概念堆积出来的。
活性没了,自己成了个器,而不是不器。
是自己或者大家希望看到的你。
紫师:是环境的需要,自我生存的需要。而引发的种种身语意行为串习。
【业】。养成了相应的业习,拥有了相应的业力惯性。成为了今天的你。你的自我。
如此自我,便拥有了这些业习,业力惯性的种种局限性,种种障碍性。不得自在。
想想。自己这一生。一路走来。这样的一个自我。到底都是怎么来的。怎么被你养成的。受限的。
想想你现在所在的圈子。你不得不,也只能待着的圈子。
为什么呢。
为了自我的生存需求。
一个长期都在的环境,已然串习成行的业习种种。这样的环境。这样已然具备的技能惯性。应对这个环境的技能业习惯性。让你拥有可以生存下去的安全感。
所以,你不得不。所以,你自愿受限其中。
一旦,你的业行做出来改变。你现有的环境,可能就会出现排异反应。就会让你“难受”。
所以,你不敢。你也,不愿。
这就是这个世界,每一个圈子中的众生,大多会一生都全然只待在自己有限圈子中的原因。
为了生存的保障。为了不被排挤,成为自己既有圈子内的异类。
如果,人能安自其中。这都不是问题。
因为,人生。怎么过都可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更好”、“最好”。更多的,是你自己认为如何。
紫讲那么多,并不是想让人去选一种所谓“更好的”、“最好的”人生。而只是想把这个世上在发生的,在呈现的一切,都理一理,它们的因缘始末。来让人在这样的因缘始末之下,进行自我的选择。
因为,你在不明其始末的情况下,就会迷茫,不知所措。经常南辕北辙,自相矛盾。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而颠倒种种,烦恼,痛苦。
所以,看清当下的自己,看清当下自己所处的环境,所有一切的因缘始末。才有了意义。
不然,何必去看。何须去看。
某甲:感觉修行就是把这些年一层层包裹到身上的东西,再一层层剥离。
紫师:因为,你是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无知无觉的情况下,把那一层一层的东西,包裹在了自己的身上。你就会被其所惑,不明所以。从而颠倒种种,自相矛盾。
所以,你们从来都不曾真正的认识过这个自我。从来都不曾了解过,这样的一个自我,是如何被你一步步养成出来的。而只是,成为了怎么样的你。就认定这就是你而已。仅此而已。
打肿脸充胖子。死命撑着。
因为,你已然不再年轻。有了责任。就得承担。为了生存,为了责任。四处奔走,强撑着这个自我。尽量的让这个自我,足够的“强大”。唬住对方。达成自利。乃至于,一朝登峰顶,妄臆我为山。自以为是,我慢炽盛。
从来不知,如此自我。都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
脚下的路如何。山又为何。
如此一生,盲目,颠倒。不知其理。碌碌不得其果。
你们觉得呢。
众弟子:是这样。
某甲:没有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或者说标签,一个人会不会也缺少了很多自己的特质呢?
紫师:什么是特质。
某甲: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等等。
某乙:恰是业力,刚才讲的。
紫师:真的有人完全的一样吗。
真的有人,不具备自己的特长吗。
还是你所指的特质,狭义化了呢。
某甲:业力是个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别嫌弃我太初级。
紫师:中义。
人,就真的不能拥有这所有的圈子吗。
众弟子:能。
不能。
紫师:为什么。
众弟子:有我就不能。
不能,因为被“我”执着的局限限制障碍住。能,因为打破局限藩篱无碍自在,玩规矩用规矩超越规矩。
站在圈子之外的格局上,就能。
作为一款游戏,游戏角色本身有局限性,而游戏外玩家的自由度就强多了。除非所有的圈子只有一个规矩。
紫师:规矩,是因为什么而有的。
众弟子:自我生存需要。
为每个自我利益达成的共识。
为了群体有序稳定的生存。
紫师:为了达成共识,相互信任。不同的圈子,不同的共识,不同的规矩,不同的习性。
如果,不能。那就是没办法让所有的圈子信任你。如果,能。那就是你可以让所有的圈子都信任你。
也就是能不能有相应的共识在那里。决定了,能。不能。
也便是,有没有可以满足所有圈子的利益。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你能满足所有人的自我,你就能拥有所有人的拥戴。
因为,人就是如此的。每一个自我,就是如此的。规矩,便是如此,而被制定的。
拥有资源多的,能给予他人的,就能成为规矩的制定者。
但,规矩一样是为了平衡自身与这所有的他人,而制定的。如果,不能达成平衡守恒。规矩,便是无用的。
这个世界,之所以会成为金字塔的体系架构。就是源于,自我,资源,利益,圈子。下依附上。上平衡下。
为了生存而已。
这种体制,是一种相应层面的守恒。
因为,自我能力的不均衡。群体能力的不均衡。掌控资源的不均衡。人心私欲占了主导。
这是社会阶级的分化常态,人类层级的分化常态。
能力不足的,只求能活着,就够了。有能力的,就要追求生活品质了。能力强大的,想要追求的就更多了。因为,这就是自我。
只要能活着,其资源的需求,并不多。其需要的能力,也并不需要多强。只要上层阶级,能保障这个“自我”的生存需求。便可以满足了。
而稍微有些能力的,就会因为自身的能力,以及还有很多处于自身能力之下的人。而想要运用自己的相应能力,为这个自我争取更多的利益,权益。再往上,次第如是。
所以,金字塔形的体系架构,才能被建立,且持续保持相应的平衡那么久。
这真的不只是上层阶级单方面的因素。而是,人类在现阶段而言,就是如此的阶级分化状态。
上者,为了自身利益。是一方面。但,为了维持社会的平衡,也是实际情况的另一方面。
因为,并没有哪一种共识,让所有人都拥有共识,来进行共产共享,均匀分配,按需分配。
人类,还不具备共产共享,均匀分配,按需分配的社会形态意识。
人,会因为自身的能力。而进行各自的差别分化。阶级分化。
这不是,某一群人,想要做的。而是,这样的人。全部的人,都会做的。
在我们中土,并非真的没有出现过真正为所有人民着想的圣贤,君者。而只是,因为。他们想要更好的为人民着想。都做不到。
因为,人还并不具备相应的共识,相应的精神层次,意识形态。来促成大同的世界。
所以,当遇到了所谓的“不公”。或者,你自己认为这个世界如何如何的“不公”。
别怪任何人。
这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做主导的。
这就是:【共业】。
这是,所有人。所有人自己,决定的。
人,都想要规矩,偏向于自己。所以,规矩早晚有一天,就会偏向于他人。
所以。只有哪一天,所有人,都不再想着偏向于自己了。真的都想着要公平了。大同的世界,才会到来。共产主义,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不然,一切。必然就是阶级分化,由资本来决定。
这不是资本主义者的罪。而只是因为,所有人类自己促成的果。
【共识,决定了共业。】这就是【文明】。
文明的高低,决定了共业的层次。也便是【规矩】。
而能促成大同世界的共业,共识。便是所有人,都要知道这个世界是一个如何的世界。自我,又都是如何的自我。
而如何又才能真正的更好满足这个自我。让这个世界,更好的满足每一个自我。
在共识上,去弥补所谓的“个体能力差别”。让所有人,都能不再认为“自己能力强,一群人都不如我,而这个自己就可以如何如何”。
而是,要“我能力强,所以我要为更多的人付出,创造自我价值。”
【平衡之道。在于损有余而补不足。】【即:天之道。】
这便是天之规矩。道之方圆。违背了,便不可能自得其利。反而是反受其弊。
人,是因为笨,因为愚痴,因为无明。才自以为是。这是文明低下,之必然。
这些,可能跟你们,现在的你们,你的生活,你们的一切,都关系不大,影响不深。
因为,这些都是“大道理”。人人,都做不到的“大道理”。遥不可及的“大道理”。
但,这也代表着,你是如何的低下。成为金字塔的支撑者,求生存者,之必然。
共业,如此。如是。
你不改变,你就不要指望别人先做出改变。那就,继续承受着,这一切,的现实。
或者,想尽办法,让这个自己有能力。有能力去拥有更多的资源,支配他人。
人生,还有其他路吗。你们说呢。
众弟子:没有了。或承受,或改变。
承受只会越来越重,所以,还是改变好,最初难,以后会越来越自在。
紫师:人啊。拥有着无限的可能。却成为了有限的渺小存在。
究其因,如此如是而已。
各自,勉之吧。
有问题吗。
某甲:想到了仙神,风餐饮露,无欲无求。
紫师:别忘了紫觉神系。
某甲:嗯,就算能离开,也总是一时,终要回到人间的。
某乙:是否可以说我要利益更多众生,所以我需要能力强呢?
紫师:是的。
某乙:说要“我能力强,所以我要为更多的人付出,创造自我价值。”转为“如果我要为更多人付出,创造自我价值,我就要能力强”的话,是否又会变成另外的我执?
紫师:我执,是自认为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存在。而自认为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存在,就会患得患失,就不够强大。
某乙:所以这里的自我价值就是空正见的我,无我相的我?
紫师:都可以。
某乙:空是强大的基础?
紫师:只是强大的程度不一样,能达成的利他程度,便不一样。
以不易,应一切变易。便是一种强大。更不用说,连不易都不存。全然无所住的强大。
某乙:无所住的强大?根本智?那世间差别智似乎都有相的,有矛盾吗?
紫师:善分别于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镜子,永远都不会因为影子的重叠,变迁,而真的会永久的留存影子。
某乙:如何练就第一义?
紫师: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某乙:明白了!感恩!
某丙:紫师,如何落实到生活中?是要加紧修行还是先在生活中成长?
紫师:更新三观,改变三观,这是见。解。
按照三观,来展开身语意的行为,全然的去成为。这叫行。证。
改变三观,需要不断的串习相应的三观。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即相应中正的三观认知,观念。
而正思维,便是要把这个三观认知,观念,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思维,串习。所有的心念的起灭,都不离此三观认知,观念。
正语,便是所言所说,都依此三观认知而言而说。
正业,便是所行一切行为,事业,皆依此三观认知,而进行。由此建立正命。相应中正的活命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如此,精进不已。是为正精进。
便可以时时刻刻具备正念,而入正定三摩地之中。
如此,行持八正道。解脱可期,觉悟可期。
自在无碍,便在眼前。
2019/05/12于紫觉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