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业洪流是什么+ 查看更多
紫师:紫觉,接引共业洪流中的少数派。
问,为什么人知道自己的执念是错的,还是放不下。
紫说,因共业洪流。那为什么是因为共业洪流。共业洪流又是什么。
共业,一切众生所共同拥有的业,一起造作而有的业,叫共业。而这个共业,就像是洪流一样,把每个众生拉扯在里面。
什么是洪流。洪水爆发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人身处其中会怎么样。
某甲:身不由己。
紫师:身不由己。直接就被洪流带走了。那这个共业洪流,具体到底是什么呢。
某乙:互相拉扯。
紫师:嗯,互相拉扯所造成的洪流。每一个众生在洪流中的角色,都是一滴水。无数的水滴,汇聚成了洪水。把每个水滴都卷到了它们自己都不知道的地方。
本身,水滴的计划是这样的。它说,我要去哪里哪里,我要去做什么,我要成为如何如何的…但结果,它们都去了自己都不知道的地方。没有打算过的地方。
为什么。
因为在它们成为共业洪流中的一员时,它们就失去了自由,而身不由己。
即使,有的水滴在被洪流卷着去了哪里哪里的时候,它说,这就是我要去的目的地。但真相其实是因为它周围水滴的拉扯下而有的目的地。它不得不选择了这个目的地。因为,再怎么想去其他地方,它也去不了了。
这是水滴。人呢。
某乙:被活着,同时因没有安全感而不敢成为单独的一滴水。怕被更快蒸发。
紫师:现在的生活是你们想要的生活吗。或者说,你们心中有没有一个理想中的生活呢。又为什么呢。
刚才某丙说,共业洪流是概念。你来说说,为什么是概念。
某丙:法律法规和约定俗成的道理。
紫师:具体到实例。为什么成为了共业洪流。
某丙:七情六欲人所共有。
紫师:它怎么把人卷跑,让人身不由己的。
某丙:为了互相利用所以用概念来束缚人。
紫师:人人都是共业洪流中的一滴水。所有众生一起打造了这样一个共业洪流。如果只是一小滩水,会让人那么身不由己吗。
某丙:概念有一定的方向,又不全面,所以有矛盾,有心不甘情不愿。
紫师:具体到实例。其他人也可以想一想。
主题围绕:执念为什么放不下。
你们要穷理尽性,就要有形而上的理体意识。因为只有具备了形而上的理体意识,你才能在此时此刻将现在在讲的道理,观出实质。
怎么观出实质。
把自己观成一滴水,把所有众生观成一滴水,然后观出来如何成为的共业洪流。而让你,让被你拉扯的人身不由己。如此的在理体的形而上意识中,把道理化显为实质。推理模拟。
某乙:为了各自的安全感,存在感而打造的生活规则。比如孝道,养儿防老,我有生养你的责任,你就要尽赡养的义务。各类道德法律规范等也无非是维护这个生活大网而制定的规则,久而久之大家都习以为常,认为那就是对的,违反了就是错的。
紫师:还是不具体。
众弟子:因为习惯了把执念作为生存的意义。而实质上生存只是生存。
譬如,工作中,你很想保持了了明知。哇,某甲,这个事你来处理下,那个处理下。不行啊!你得快点帮我解决啊!你这慢悠悠的,工作能力不行啊!啊!我处理这个我处理那个,惯性蹭得上来了,还观个屁了了明知,我急呀!脾气上来了,和同事杠上啦!我也拖他下水了!而同事为什么催我,因为工作目的,我为什么急,因为我的业力,我也相信不做好工作就证明‘我’不行。
紫师:除了理体的形而上意识,你们还要具备把观出来的形而上理体,化显出现象上的具体事相意识。也就是具体的实例。生活中的实例。你的,你周围人的,以及所有众生真实遭遇面对的事相。
众弟子:大环境就是这样,而人就处于共同的环境中,会被相互的一切因素影响,牵引。
第一个拜访备厚礼的,倍有面子。之后有人效仿,再然后就成了礼尚往来的必须了啊。大的到习俗风俗,人文观念,小的到个人习惯认知,无处不在。
紫师:紫来讲个实例。
紫从来都不做计划,计划这个东西从来没有出现过。为什么呢。
因为理想中的计划,从来都不会被实际实施。但紫又经常做计划。
为什么又经常做计划。不矛盾吗。
不做计划,是因为你的计划只是你的计划。你这个水滴想让别人跟着你去哪里,别人就能跟着你去哪里吗。可能不说别人,就是你自己,都去不了。
那为什么又做计划。做计划不是为了去按照计划的去做。那是为什么。
我们看看谁能答对。
众弟子:为了不按照计划去做。
给其他人看的。
紫师:做了计划,还要广而宣之。为什么。为什么给其他人看。
众弟子:共业彼此影响。
这个所谓的计划,不如说是一种安慰,一种指引。
紫师:具体些。
某乙:一个,给需要看的人的方向。
紫师:那他就会走吗。
众弟子:不一定。
总比不说强。
但拉扯了,有一个牵引。
给了他一个新的选择。
如果没有选择,那就别无选择了。
紫师:少数派。那多数派呢。
某乙:一笑而过吧。
紫师:围绕中心。
某乙:多数派会跟着共业走,不要其他选择。
紫师:偏了。
某丙:少数派也能影响多数派的。
紫师:不做计划,因为什么。做计划,因为什么。
矛盾吗。到底做没做计划。别想远了,挨个回答问题,可能答案就出来了。
某戊:坐等风起。
紫师:这个风字不错。世间有八风,会引导共业洪流的方向。
继续专注上面的问题。
如果做了计划,那第一句就是假话。如果没做计划,第二句就是假话。
某丙:能说做计划即非做,是名为做吗?
紫师:这是第三个答案。没有计划,没有假话。
某乙:不做是因为未来并不确定,做是因为要有一个会合的方向,所以,做的不是计划,而是做了一个立足的点,一个使力的方向。
紫师:没有没有计划,没有没有没有假话。
这是什么。
这是随洪流,而又不随洪流。
执念,就是有计划,有真假,有一切。发生了,不让它过去。反生事端。因为执着一个概念,而继续不放过之前的相,继续的造作。这叫执念。执念是产生共业洪流的力量。
某丙:计划的是不计划,不计划是一种计划。
紫师:我叫XX,我不能叫XXX。你是你爹儿子,你不能不听你爹话。束缚自己,拉扯别人。这叫共业。
一个拉扯着一群,又被一群拉扯着。这叫洪流。一群又一群,力量越来越大。每个身处其中的生灵,都在用力。
到最后,谁都不知道自己会去哪。只能身不由己,跟着走。
某丙:融入世间,融入洪流,这叫不计划。却能独立,这是计划。
紫师:这叫共业洪流,生死轮回相续。洪流之上有法船,法船的尽头,名彼岸。如何登法船,达彼岸。
船是不是在洪流之中。在洪流之中,是不是还要跟着洪流走。有什么区别。
回答问题。
某丙:法船必逆流而上,有师划船。但后续还得自渡。
紫师:对也不对。就是不对。没有人了吗。
某乙:束缚,拉扯而成共业洪流,故不束缚,不拉扯,不用力。
紫师:那什么是法船。如何登法船,达彼岸。
某乙:世人用力而成洪流,不用力即超越洪流之上即是法船。
紫师:彼岸呢。
众弟子:发现洪流即法船,此即彼岸。
法船是先告诉你,你在假的洪流中,不由自主。什么时候没了洪流,就站到彼岸了。
法船超越于洪流,又随洪流而行,自然到达彼岸。
紫师:现在知道,什么是:什么是什么,非什么,是名什么了吗。
某丙:嗯,知道了。
紫师:登法船,法船不是船,是法。
法是什么。
什么是什么,非什么,是名什么。是名,为假名。假名,所以不要执念。不执念,你就登了法船。直到一切执念皆尽,便达彼岸。
某乙:颜回忘礼乐,忘仁义,以至于坐忘。
紫师:儿子啊儿子,你可是你爹的儿子。你看到听到后,想了什么。有联想的举手。
等什么时候,你见一切,听一切,感受一切,都可以空空如也,那你就登了法船。为什么要你们砍。只为一个空空如也,不再束缚自己,也不要再拉扯别人。
等你空空如也之后,再重新为了众生而不空,就是法船的掌舵者,而不再是乘客。
随时想,随时空。随时执,随时不执。这叫彼岸。
有人问佛,你有执念吗。佛说,我有。
有人问佛,你有执念吗。佛说,我没有。
有人问佛,你有执念吗。佛说,有也没有。
有人问佛,你有执念吗。佛说,没有也有。
有人问佛,你有执念吗。佛没说话。
不论回答不回答,又怎么回答。佛都是佛。这就是佛。觉悟。
什么是修行。你们真的知道了吗。
修行可以形式,也可以没有形式。修行可以定义,也可以没有定义。修行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但万变不离其宗。
宗是什么。在的人都要回答。
众弟子:破执。
宗旨:无常,无我,涅槃寂静。
根本。
无所住。
紫师:什么根本。还有其他人吗。没人,就公布答案了。
你们还是掌握不住根本。再等一分钟。
某丙:即相离相,不被境转。
紫师:根本是什么。
根本就是其他的都是她生的。自己想想自己说的是能生的那个,还是被生的那个。
某丙:明心本来空寂,见性能生万有。
紫师:十秒钟,公布答案。
如果能用名词来形容,这个根本叫……
觉悟。
破执,怎么破执。无所住,怎么无所住。即相离相,怎么即相离相。不被境转,怎么不被境转。
明心本来空寂,这叫觉悟。见性能生妙有,这叫觉悟。
一切生死轮回的根本叫……
你们来回答。抢答啦。
众弟子:无明。
执。
紫师:为什么执。为什么无明。
因为……
无明。
无明的反义词,叫……
觉悟。
这就是万法不离其宗的宗。离了这个宗,就是所谓的非法。
某乙:外道。
紫师:看看,自己学的法,是不是在让自己觉悟。还是在让你继续的迷。而你学了之后,可曾知行合一。
某乙:师曾言:“想要不迷,回归自心。”
紫师:回归自心,叫行。你们回了吗。
来,我们总结一下。什么是共业洪流。
看见问题就要回答。在的人都要回答。别犹豫,别浪费时间。手机电量有限。
众弟子:彼此束缚拉扯。
互相拉扯,生死轮回不断。
无明。
因无明,束缚自己,也拉扯别人。
紫师:什么是执念。什么是法船。什么是彼岸。
某甲:执着概念为我,我的。
紫师:后边还有大课。所以,快点。
众弟子:放不下的想法是执念,放下就是法船,无碍就是彼岸。
心神不受控制的凝聚就是执念。
破概念就是法船。
紫师:什么是修行。
众弟子:看破就是修行。
觉悟。有能力运用一切。
秉承宗旨亲力亲为。
以觉悟为目的的,不断不断不断的。
紫师:再问,你们修了吗。
众弟子:修了,但知行总是没合一。
断续断续断续。
没修。
紫师:或者问,你还在束缚自己,拉扯别人吗。你们有看到法船,就赶快上船吗。
某甲:心力不够。
紫师:对,说说为什么。
众弟子:没受够。
环境差。
有时觉得念头比现实美好。
沉浸在念头概念里,鸵鸟的头埋在沙子里了。
紫师:说明你们都在共业洪流之中。再问一遍,共业洪流是什么。
共业是业。洪流是力。叫业力。
什么业力。
某甲:心相续的力。
紫师:惯性,习惯。习惯性的反应。
某甲:常常厌烦自己为啥没点心力打破那些不好的习惯。
紫师:都想想自己的习惯性反应。看到,听到,感受到,想到,后的习惯性反应。心念联想上的,嘴巴言语上的,身体行为上的。都具体的想想自己的一切习惯。为什么那一刻,自己的反应是那样的。
深入解析,就是修行的开始。因为你在觉悟了。而不是盲目的推给一些莫名的借口那里了。不解析到根本,不撒手。这就是穷理的过程。
不是文字理。是真正的原理。实践解析后,看到的理。最后,你会推究到性,这叫穷理尽性。
所以,现在好生解析一下,自己的一切惯性反应,都是为什么。为什么那一刻,自己就是那样的反应。只有真正解析开了,你才能说改变。因为,真正解析的过程,叫看破。真正解析透彻了,也就是真正看破了。这个时候,放下,会成为顺便。
为什么看不顺眼。为什么听不顺耳。
某甲:不合我心意了。
紫师:为什么本身能松手,能松口,而又死抓着不放。为什么不和。不和的点在哪里。
要深入。一个答案,就是一个问题。重重无尽的问下去。这叫深入解析。
问不下去了。说明你问错方向了。
紫现在需要听实例。就像不断列公式回答问题一样的实例。因为x是什么什么,y如何如何,所以……
回答问题要积极。
记住,你的生活,你的环境,你的窘迫,你的困境,全都是来源于你的惯性反应业习业力。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你的生活,环境,就决然不是这样的。然后,找自己的问题。
而且,你要想你这一生的问题。而不是这一时的。因为你现在的生活,环境,是因为你这一生的业力习惯所推动而来。都是自己往昔种下的因缘果。
期待第一个答题者。不期待你是学霸,只期待你敢于想,敢于解析,敢于回答。
某丙:我有一个比较强的惯性,容易紧张,身体容易紧缩。
紫师:继续问为什么。
某丙:为什么紧缩?怕。
紫师:继续问下去。
某丙:被打扰,怕受到伤害。
紫师:为什么。
某丙:因为我妈喜欢说我,因为我很容易感到受伤。
紫师:用法来解析。为什么。
某丙:因为要维持一个我的形象。
紫师:为什么。
某丙:不会做错事,不比别人差。
紫师:为什么。
某丙:就是不行。错了就会很惨。
紫师:不行为什么。错了为什么惨。惨在什么地方。
某丙:惨在全世界都看不起你,惨在你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本来周围就是这样的啊!妈妈都是那样的,我要努力做得比别人好的。
紫师:为什么看不起,看不起会怎么样。为什么不能被看不起。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要有价值。
某丙:我不知道什么是存在的价值,为什么要有价值?没价值我妈就不搭理我,那我怎么办?
紫师:为什么要搭理。为什么不搭理了,就不知道怎么办。
某丙:其实是可以,但小时候没人告诉我,习惯就养成了。
紫师:那现在习惯还在吗。又为什么。
某丙:还在。
紫师:都说旁观者清,你想不想听听其他人对你这个实例的解析。
某丙:好啊。
紫师:来,有人肯出来说说你的解析吗。
某戊:自私。
紫师:用你学的法来解析下可能性。为什么。
一个答案,就是一个问题,自己要接着问,接着答。
某戊:不甘与人。
紫师:继续。
某戊:抓着一个自己。
紫师:问题还没开始,就要问死了吗。扩展开。
某戊:从一生下来就有个自己,凭什么要放下?
紫师:问死了。
某戊:那父母未生之前“我”又在哪里?
某丁:没安全感,没自我感,需要一个外在来“安定这颗心”。
紫师:为什么。
某戊:前世吗?前世的前世呢?无穷尽的前世又在哪里?
紫师:好了,你已经问死了。
某丁:不知道自己活在是为何,没方向。
紫师:继续。
某丁:对一切都处于无明,包括这个“自己”。
紫师:具体一点。看来你们的知识量不够,心思也不够活络,扩展不开。
某丁:没心。
某戊:问死了?说明方向错了?可是错在哪儿了?能依死而生吗?
紫师:继续。
某丁:没词了。
某乙:找点自己固执的说。
某戊:为什么没词了?
某丙:紫师,你帮我解析下给大家做个示范不?
紫师:因为怕,为什么怕,因为小时候小,被大人一说,自己没了主见,就怕。现在还怕?为什么?习惯了?为什么长大了,这个习惯还是改不了?还是没主见?为什么没主见?因为怕?怕什么?怕妈?妈在哪?怕周围的人?为什么怕?怕被人说没能力,怕被人说没用?想要让自己不被人说?那就去做好?怎么做好?有能力。怎么有能力?怕?
某丁:因为心打不开,太在意这个我,这个别人的概念。
紫师:因为解决不了她的问题。再问下去,都是死的。问到最后,要能解决问题。
怕,能解决问题吗。
心太在意自己,太在意概念。那怎么样能不在意。说话。
某丁:这个怕是自己心生出来的概念,然后当真了用在了自己身上。放下这个概念,把心打开。
某戊:不取这个相?
某丁:安然处之。
紫师:嗯,某丁用心了。
某丁:别再认为自己是怎样怎样的了。
某丙:砍,不认以为实。
紫师:怎么做到不再当真,不再认为,而安然处之,具体点。
某丁:用这样的心去做事会发现跟以前不一样了,需要紫师教的这些法。
某乙:去受去了。
紫师:怎么做到砍,而不认以为实。受了,就能了吗。
某乙:让心念只是心念,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某丙:不去承受,不去随念转。
紫师:怎么才能让心念只是心念。
某丙:而是用正念凝神。
紫师:紫需要能切实做到的实际方法。
众弟子:不分别它,让它过去,该干嘛干嘛。
安忍。
不用力在身体上。
是接受而不是承受,镜中重物。
把“我”抹掉。
紫师:反应。记住这个词。检验自己修行与否的方法,就看你自己的反应。对一切的反应。对人事物的,对世界的,对一切的,对反应的,反应。
就是你修行与否,又在什么程度的衡量标准。而不在你懂多少,脑子里有多少,嘴巴能说多少,又能写出来多少。
粗的反应,别人就能看出来。微细的反应,只有你自己知。其实说了这么多,已经跑题了。不过也没事。跑的是共业洪流的题。
而如果,你懂的了不再起反应,共业洪流也就不再是共业洪流。怕只怕,你们还做不到。就得防范着这共业洪流。
而要防范,你首先要非常的了解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又是怎么样影响到你的。
就某丙刚才的问题而言,共业洪流是怎么体现的。在的回答。
众弟子:如果不听,就会被人说不人骂被孤立。
整体都受影响。
紫师:具体。
众弟子:也就促使这我一定要比别人优秀,当感觉自己比不过的时候,就会怕了。
所有人都做出几乎一致的态度和反应。
紫师:这都是总结性语言。需要再扩展开一些。
众弟子:习性,心性,业力,惯性。
就是错,也是集体错,而没有个体能在当中改变什么。
紫师:为什么集体都错。
某己:被业力拉扯。
紫师:怎么导致的集体都错。
某己:无明。
某丁:都是以“自己的概念”来看待一切。
紫师:世风日下。为什么。
某己: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错的一面,造成洪流。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错的一面,造成洪流。
某丁:不本然。
某戊:我这么做我就是比别人差,某人就会嫌弃我。而某人也是因为怕被别人评价,就要逼着我来做。而那个评价某人的人,又因为自己也需要被别人评价,所以需要一个对比的对象,也就拿着自己的标准到处去找比自己差的某人。
紫师:为什么都倾向错的。
某丁:贪嗔痴。
某己:被概念带走了。
紫师:具体。什么概念。为什么就跟着错的跑了。而不是跟着对的。
某己:大家自己制造的概念。皇帝的新衣。害怕承担。
某乙:错的越来越浓厚,显著。
紫师:这是结果,要过程。为什么会越来越浓。
某己:执以为“我的”,不能放下“我的”。
某戊:都在追逐外在,以求满足自己。
紫师:为什么会世风日下。
某乙:叠加效应。
紫师:让人痛苦的叠加流行,而让人解脱的却抑制不彰。反被唾弃。
某乙:因为越来越执着于我,解脱却要无我。因为无明产生业,业又继续叠加。
紫师:真想挨个揍一顿。
因为让人痛苦的概念,都能给自我带来短暂的利益。
某丁:不跟着错的走的话,自己承受不了外在带给自己的压力。
某戊:但是他们并不认为这样是苦,只是认为别人这么做就是对的。而别人也认为大家就是这么做是对的。
某乙: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紫师:而在自己彰而行之的时候,却没想过之后也会被其他人同样对待。之后,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别人这样对待我的,我也只能继续这样对待别人。到最后,就形成了风气,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风气。只知道大家都这样做,所以自己也去做。
某乙:紫师的意思好像是,损人利己,以至于,人人损人。
紫师:嗯。也人人被损。
某丁:这个不好,得改。
紫师:这才是错误风气盛行的原因。
某乙:越被损,越是去损人弥补,越走越黑。
紫师:当一种风气真正大行于世的时候,人们就会说。你自己再怎么不随顺这世道,这世道就是这世道。
在高层面,你再怎么对,对于世人而言,你都是错的。而为了能够生存在这世间,就只能随顺这世道。不然,就没有好下场。这才是共业洪流的真实面貌。
你们有不随顺的吗。
某丁:会当成异类。
紫师:不是异类。而是,你就是错的。
某己:错了又如何。自己明白就好。
紫师:但你还是在随顺。
某戊:所以也就被所有人唾弃了。
某己:怎样才算不随顺?
紫师:从共业里出来了,就不随顺了。
某己:怎样才算出来了?
某丁:不在意了。
紫师:入圣流,叫在出,还没出来。
某丁:如如不动。脸皮要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该不走心时就不走心。
某己:然后呢?保持中道,算出来了吗?
紫师:真正中道只有佛。
某己:那怎样才算出来了?
紫师:什么都能做。什么都会做。没做过。
某己:菩萨就不是中道?
紫师:佛是妙觉菩萨。十二地菩萨。其他地菩萨在行持中道,还没有真正中道。
某己:没做过。后面好像还没说完。
紫师:你们不能做,不会做,的太多。就说明,被束缚的太多。希望你们这辈子能多走出来一点。多多培养定力。定力的多少,代表了你具备能走出来多少的能力。
而且要把法烙在心里。不能总是等着被提醒。不然哪天,没人提醒了,被提醒的资粮耗尽了,就沉沦了。
某己:感恩紫师。
紫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洪流中。识了,出就快了。没出,只是因为还没识。
某己:定力平时怎样锻炼?
紫师:专注。不散乱。
某己:做任何事都这样,而不单指打坐或站桩?
紫师:时时刻刻。
不是专注事情,而是专注不散乱。
某己:敛神?
紫师:专注不散乱第一。做的事情第二。差不多。
某己:恩,慢慢的改自己的习惯吧。
紫师:不要想着做好这件事情,我能挣一千万,以后就可以好好修法了,不用想那么多了。当下的专注不散乱,胜过一切。不论是金钱,还是别的。
修行是为了觉悟。而觉悟有几个阶段的觉悟。你们需要尽量做到的是第一个阶段。临终不迷。
某己:具体点?
紫师:这个目的,胜过一切。
也就是清醒的死,清醒的投生。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保持着时时刻刻的清醒。也就是专注不散乱。
专注的不是事情,专注的就是了了明知的心体。在任何的选择中,都以专注不散乱为第一位。最后,必然能做到临终不迷。
共业洪流的前提下,代表着不要自缚,不要受其他扰乱,也不要扰乱其他。这叫自了汉,也叫菩萨行。因为轮回中,共业洪流中,少了你这一分的力量,其他众生就少了这一分力量的拉扯。这就是菩萨行。
某己:觉悟的其他阶段?
紫师:说再多其他阶段,对你们而言也只有一个阶段。凡夫的阶段。其他的阶段没有必要说。因为对你们来说太遥远。
能做到第一个阶段就够了,更何况你们还做不到。
某戊:建了一堵墙,又给人一把锤子,真的是谁肯穿了这层坑蒙皮,还不忘带走精骨髓。
紫师:额,我问你啊,为什么心里都知道那些理论,可就是做到很难呢,因为凡夫最会干的一件事,就是想,就是知道了不干。这是凡夫最大的一个习惯,叫识神妄想。所以,知道了,做不到,很正常。
你们不能跟紫比,紫离你们太遥远。
某戊:所以即便是已经看到心体对于境的执取,但是还是会执取。
紫师:这是凡夫最大的习惯。
某丁:喜欢跟着一切走,心不踏实。
紫师:那就是一直的想。因为这个习惯太强大。所以障碍了你去做。这就叫业障。一直联想不断的业力惯性太强,阻碍了你去做,故名业障。想要修,先破除这个业障。
那就是停下来。是让自己停下来,而不是总是让别人停下来。紫在这里让你们停下来,是因为紫早就停了下来。即使现在在讲那么多的东西,也不曾真正动过。
修行,又有这么几个阶段。第一个,凡夫的阶段,人人都有的阶段。因为自己停不下来,所以认为人人都没停下来。因为不知道什么是停下来。
第二个阶段,真人的阶段,真正停下来了的阶段。这个时候,在真人眼里,人人都停了下来。因为他自己停下来了,他已经不再起任何联想了。所以,对他而言,一切都停了,一切都真了。这叫全真无妄。
第三个阶段,叫菩萨的阶段,证入真了,没有妄了,却又妙用生出来一个真妄。
为什么呢。
因为对于每个凡夫众生而言,他们就是妄的。如果一直处于真的状态,那就是自了汉。只有又有了凡夫众生的感受后,才能去度生,让他们去妄修真。这叫菩萨。没有真妄,而幻生真妄。
后边还有佛的阶段。
而你们,真过了吗。全真了吗。是不是看一切还是妄的呢。
因为你自己就是妄的。这个时候,只需要除自己的妄,全自己的真。因为,你真了,你会发现没有妄。因为全真无妄。
不要跟紫比,紫离你们太遥远。这个B装的不错吧。
某己:一百分。
紫师:联想,这个东西,对现在的你们而言,是大患。该舍,而不该纵。更不要说为了别人而纵。因为,没有全真的你,才是你该为的。
某己:平时的时候,该守哪里?
紫师:最初妄想太多时,可以守全身。观察身体动作细节,而不要联想。也可以专注呼吸。因为呼吸在你没入定前,一直都在。这个所缘境,小而稳固。同样的,需要全然专注体会,不然,剩下的力气,就会跑到大脑进行联想。修什么,守什么,都没意义。
要专注修法,就要全然专注,用尽所有力气去专注。不要留丝毫的力气,跑到大脑去。
记住,第一个阶段。自了汉的阶段。全真无妄的阶段。这个阶段才是现在的你们该去努力的。其他的,所谓的菩萨行,就算了吧。自欺欺人而已。
这点,你们都没做到。好生努力吧。
佛教说自净其意。道教就是全真无妄。实修,真实修。别骗自己。
课闭。
紫府道人随缘开示于2017.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