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萬物為用。

紫覺大學堂
紫覺大學堂
  • 首页
  • 紫覺體系
    • 關於紫覺
    • 紫覺正文
    • 認識系列
    • 經典解讀
  • 結緣紫覺
紫覺大學堂
建立在轮回世界观下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关闭 返回上一级  
2020-04-26
作者:紫府道人

建立在轮回世界观下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查看更多


紫师:这两天的课程,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呢。


众弟子:明确目标,明确相应的轨则,去做。

重视止观。


紫师:比如,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轨则。


众弟子:修行就要明理,明了理就要去行动,才可能悟道。大心才能悟道。凡夫也可以悟道。止观是指月之手。历经一切因缘,经受五蕴阴境的反复洗炼,不失本心才能悟道。

比如达成人仙的目标就去行相应的轨则。远离七情六欲,五感六尘,过无滋味的生活。达成自体内循环。

行持人仙的轨则,只是为了人仙的心相续,历经人仙的阴境。

入定,人仙。止观做起。坚定信心。


紫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人仙的轨则,所遵循的三观是什么。


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人生又是什么样的人生。


什么更重要,什么是次要。


众弟子:重要的是自体修持,以达到寿元长久以此为基再往更高一层。世界是共业的世界。需要逼世保命。

人仙以阴阳,四象,五行,精气神三宝为重要。人仙的人生,不参与别人的因果,随自己的缘了旧业。人仙的世界观是共业洪流中的一股清流。人仙就是好不容易做人,却不享受人的待遇,要更上一层楼。

内道仙与外道仙的传承不同。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外道仙将三界执以为实。

世界是精气神推动运转的阴阳,四象,五行。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的人生。

以形而上者为重要,形而下者为次要。

世界观,是可以通过修炼到更高层次生命的世界。人生观,可以独立于社会存在,价值观,修炼以为都不重要。

生命的升华重要,凡情俗事次要。


紫师:那当你还是人类群体当中的一份子时。


你所遵循的轨则,与群体产生了冲突时,该如何呢。


众弟子:断!

厌离苦乐的人生。

取舍,但其实选择轨则时就应该考虑了。


紫师:你认为的重要,并非他人认为的重要。


你认为的不重要,也并非他人认为的不重要。


会如何呢。


众弟子:冲突。

取决于受体的心相续,而非“我”认为。

在内心遵守自己的规则对他人有差异容纳性否则会有冲突。


紫师:共业的拉扯,到底是什么呢。


众弟子:轨则之间的相互碰撞,力与力的冲突。

共业拉扯会遍离既定目标。


紫师:又意味着什么呢。


众弟子:就像漩涡一样,靠近了会被卷入。

共业拉扯,其实是所执之间的对立。

过得简单一点,清理一些不必要的关系。


紫师:有一种价值观,被称之为普世价值观。


如何成为的普世价值观。


众弟子:符合大众需求。

让大部分人受益。

迎合共业洪流

被重量级人物推崇。


紫师:符合共业,代表的是什么。


众弟子:维系不同轨则之间的平行关系。

满足了大众生存的需要。

该经历的,很正常。

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相续

或者说更好的维护了大众的生存。

代表让大众认可的同时也参与了共业轮转。


紫师:那你修行,是为了什么。


众弟子:活的更好。

为了跳出界定。

为了真正离苦得乐

从共业漩涡中解脱。

悟道以后行法的相续也就是改变原来的心相续。

为了平静,为了不折腾。为了悟道。


紫师:脱离共业洪流,对于共业洪流而言意味着什么。


众弟子:反叛。

对于洪流来说相当于异类。

共业的力量被削弱。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保守落后。

逆流。

意味着触碰到某部分存在的轨则。


紫师:人天乘的轨则是基于什么而被建立。


而外道仙,内道仙的轨则又是基于什么而被建立。


解脱乘的轨则是基于什么而被建立。


菩萨乘的轨则又是基于什么而被建立。


而你目前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基于什么样的轨则,而产生。


众弟子:人天乘是为了离苦得乐。

人天乘的轨则基于自我的实在而建立。

人天乘,厌苦求乐。

有无我执~外道,内道,解脱。法执~菩萨。

外道仙,内道仙,基于自主与否而建立。

解脱乘就是要干掉自我。



紫师:你真的在行持十善业道吗。


众弟子:基于各自的发心建立。惭愧,未能行持十善业道。

甚至有些时候的惯性行为习气是在三恶道。

没有自主能力,只能跟着业力惯性走。啥道都不好说。

有行持,不完美。


紫师:那你们实际行为所体现的三观,到底是什么样的三观呢。


真的跟修行搭边吗。


众弟子:杂染的三观,大杂烩。

新旧混搭,新旧过度的阶段,但自觉觉他之心以发,但很惭愧不如祖师大德那么有魄力决心。


紫师:颠倒,为什么而被论为颠倒。


众弟子:认知的观念和真相颠倒。

按正觉标准而言。

所行非所求。

方向与目的地相反。


紫师:源于世人欣乐厌苦,才有了世人所求所贪所嗔的一切。


但,苦乐是参半的。


这种现实,意味的又是什么呢。


众弟子:无法做到完全的离苦得乐,只能得乐并承受相应的苦。

苦乐一如。


紫师:比如,你多承受一分的苦,别人就能多享一分的乐。


那,你自己苦到受不了了,你会如何。


而别人在享乐过程中,没有继续积累,又意味着什么。


众弟子:不想苦了。消福报了。


紫师:苦乐为什么是参半的。


众弟子:阴阳。

乐即苦因。

因为无常。

对立而有。参照不同,苦乐觉受不同。


紫师:这有甚深微细的【即时参半说】。也有着累劫累世无尽【时空参半说】。


即时参半,是源于受体的无常性。


上一刹那的感受,决定了下一刹那的感官反差。


要么不断增上而乐,要么一停便苦。


而若苦到极点,乐一丝都是大乐。


这是一个受体自身而言的苦乐即时参半说。


而一个没有自律性的人,如果你让他长时间的处于享乐状态,那就代表着送他去三恶道。


因为,这是时空参半说的苦乐因果。


轮回是什么。


众弟子:苦乐相抵。

受体的相续在因果下轮转。

种现熏生无尽因果。

苦乐苦乐挨着来。


紫师:轮回,是一件重复性而没有意义的事情。


这种说法,来源于上述的苦乐参半因果。来源于人想要乐,却不想受苦的颠倒念想。


就比如,你们现在所进行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为了什么呢。


众弟子:为了不苦。

除无明苦。


紫师:受体,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你。让你欣乐厌苦。


因为,人的主观意识,之所以会存在,就是源于一种受体机制的平衡。一旦这种受体机制的平衡被打破,你的主观意识就会崩溃,不复存在。你的潜意识就会立马接替身心的掌控权。


所以,你的主观意识就会尽一切的可能来维持这份平衡。


众弟子:道理有点深,没听懂。

互相满足。

意识将军,潜意识士兵。

你的潜意识就会立马接替身心的掌控权。是不是给你播放其他的画面?

比如昏倒了。平衡就被打破。


紫师:你们如果福报不是太好,就肯定经历过类似的崩溃。


所谓,接受不了的事情。


只是,还不至于让你全然崩溃,成了精神病。


众弟子:电视上看过。

精神病就是潜意识接管了吗?

精神病人跟你不在同一个时空了。就像编故事,有故事情节。

小时候好像比较容易奔溃大哭发脾气什么的。


紫师:人的主观意识只是一种无序信息的有序整合。需要身心感官的相应平衡,才能相续维持。

而一旦这种平衡机制被打破。主观意识就会崩溃瓦解。跟电脑的程序崩溃,没什么区别。


你之所以会欣乐厌苦。就是出于这种平衡机制。


某甲:身体的怎样造作算平衡机制被打破了呢。


紫师:比如,自杀的。


为什么要自杀。


众弟子:没有乐来平衡苦。

可能死比奔溃更容易让受体接受吧?


紫师:受体面临崩溃,自残,自杀,就是一种对受体平衡的诉求。


比如,怕死,为什么会怕死。


是主观意识怕死。


那对于主观意识而言的死,是什么呢。


就是失去主观意识存在的受体平衡。


而有些人,受体建立的架构不够坚固,太过于脆弱,主观意识就容易被突然的不可控的强烈打击,崩溃掉。也就成了所谓的精神崩溃,精神病。


就比如,你们没有那种完全接受不了的事情发生在自己面前吗。


然后,就不顾一切的想要改变,或者是逃离吗。


众弟子:小时候有。

有。


紫师:而这些所谓接受不了的事情,一是纯感官的存在,二是被概念所建立起来的存在,与自我感官相挂钩的存在。


纯感官的刺激,例如毒品。


概念所建立起来的,就是在你的观念认知里非常重要的部分。


你的日常感官感受是建立在相应的身心主体框架之下的。而一旦这种主体框架无法兼容一些事情的发生,就意味着主观意识的崩溃。


所以,你每一次的想要,不想要。都是为了稳固这个架构而已。受体的主观意识存在架构。


你,你所认为的你。其实就只是这样一个主观意识的受体架构而已。


这就是局限性。


而你现前所遵循的实际轨则,所进行的实际行为。都是在为此服务。



而你说要修行。


修行是什么。


众弟子:打破局限。


紫师:修行,是为了超脱,打破这些局限性。


但,当你们面对那些普世价值观时,你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这就是你们的局限性。


因为,你们并不是纯粹的修行人。而仅仅只是了解到了些粗浅的修行概念,自以为是,想要修行而已。


四不像,就只能还是颠倒而已。


虽然学了些道理,但实际受体在进行的行为,统统只是源于上面所说的原理之下。


这就是你们距离真正修行的距离。


跟着世俗的概念走,跟着自我的感觉走。维持自我主观意识的受体平衡。


止观,为什么去止观。


仅仅只是让你们有一丝的机会去看到,自身的局限性而已。


因为,你们没有那个能力,去打破,扩展这个受体自我。死死的被困在那里,只能自以为是的完成相应的自洽而已。


众弟子:全中。


紫师:轮回,因为是无尽的轮回,所以没有任何意义。


十善业道。你成了天人又如何。


四禅八定。你到了色界无色界顶又如何。


无尽的轮回反复而已。


唯有你真正走在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道上时,轮回才算有了一丝意义。


因为,你终于可以不用再继续重复那些没有意义的行为了。


那些没有意义,终于可以有了一丝意义。


无尽的轮回,只等着你哪天凌然一觉。就成了你无尽的资粮。


某乙:做了那么一丝有意义的业,能不能了生死,就是来去自如呢?


紫师:什么是那一丝。


众弟子:觉悟现观。

明理。

因相而显的一丝空隙。


紫师:当你哪天能理解普贤行愿的意义了,就知道了。


众弟子:开始走大乘之道。

现在都是假装明白而已。

出离心,菩提心初现。


紫师:而你们,可能连轮回,都还未深信。


三观是世俗的三观,行止还是世俗的行止。


哪怕紫讲了这么多,你们实际的改变,也都不过是在自己既有的框下。


意义,在哪。


众弟子:入门即圣。入了圣流是实际修出来的。不是发心而已。

一点点替换框架。


紫师:结缘而已。


好好想想吧。


轮回,到底代表的是什么。


深信轮回的意义,又到底是什么。


在如此的世界观下,该有的人生观,又是如何的。


什么重要,什么次要。


会有什么样的行止。


至少在紫的眼中,太明显。一目了然。


众弟子:惭愧惭愧。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抓紧每个当下改变心相续。感恩师父不断敲打警醒

认知自己的无知无明,承认承担。有句话怎么说的忘记了,只记得一个词,行不由径。

还在世俗职业上,就是未放下固有框架。还在依恋亲情,就是未放下固有框架。带了儿女带孙子,就是未放下固有框架。头陀不三宿同一地点,要体验。不点醒,多半礼貌式顾左右而言他。

好难过,现在怎么做好像都不是对的,都没有走上正确的道路。



紫师:你们有看过出家的法师怎么讲法吗。


有发现跟紫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


众弟子:有看过一些视频。

不会讽刺大众

“讨好”不同。

师,听即修即建心相续。其他,割开。其他过门太长。

照本宣科的多,始末缘由娓娓道来的少。

方法清晰,目的明确。

师父是深入浅出。


紫师:真正讲法须遵循规制。


比如,你受了三皈依。


就意味着,你需要放下自己,依循教法。


你不遵循,就是过错。


有所谓的自由可言吗。


佛法僧。


正觉,正觉的法,正觉的证道者、教授者。


这种不同的概念阐述方式,会有什么实际的区别呢。


众弟子:佛法僧,偏宗教。正觉,正觉的法,正觉的证道者、教授者,偏实修。


紫师:佛法僧就是轨制。你皈依了佛法僧,就需要遵循相应的轨制。就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行持。


不然,就是过错。


而说紫,讥讽你们。为什么呢。


因为,紫没有限制你们的自由。紫,也没办法要求你们去必须如何如何。


这就是区别。


这是好事吗。


众弟子:不是。

不是,如果做到就不需要讥讽了。


紫师:直接要求,也不需要。


为什么呢。


某丙:因为我们没出家。好难过,在共业洪流中陷的太深,有种难以自拔的感觉。


紫师:因为,你们不是宗教徒。也没有虔诚的信仰。


在现在大多数人眼里,佛教,修行也只是一种文化。符合了现前的普遍认知,就能够接受的文化。而一旦违背了相应的普遍认知,就成了封建糟粕。


而紫,如此的阐述方式,也不过是源于这些因缘而已。


理性,科学,思辨,逻辑,自由,开放。


众弟子:就是这样的感觉。

有文无化啊。

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是咋样?


紫师: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你拥有的资粮,福报,福德,慧根。决定了你的一切受用。


就好比没有丝毫自律的人,你给与他种种的享乐,等同于送他去三恶道。你给与他自由,不如立马杀了他。


所以,紫的教法也是如此。


管不住自己,就最好去找一个愿意管你,你也愿意被管的人。


为了自己好。


有问题吗。


某丙:有。

这个,意根和意界的描述,不太懂。


紫师:那你就拿着原来紫讲的往上面套就可以了。


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解释。


某丙:是的。还有一个。

构思综合联想了解分析而成具体概念,这个是想蕴,那,和第六意识怎么区别?


紫师:第六意识属于想蕴。


某丙:好吧,知道了。那第六意识不是识蕴吗?


紫师:色受想行识,是一个东西的五种分别。或者说是心的五种功能体现。


而八识心王,也是如此。只是区别的角度不同,安立的名相不同。


某丙:喔。


紫师:识蕴,更多的是指第八识。


行蕴是第七识。


想蕴是第六识。


受蕴,色蕴,通前五识。


某丙:喔。佛学里面好多概念特别灵活机动还真不能死板的理解。


紫师:微细的讲,又有更多的联系,差别。


某丁:那五蕴皆空,八识的空怎么理解呢?


紫师:你不觉得自己这个问题很傻吗。


将八识区分开来,不过是以相应的功能进行的区分。


某丙:其实就是清空了一个东西。


紫师:比如,单提第八识,阿赖耶识,藏识,八识田。所代表的就是单提种子库的功能。


而第七识,就是执取种子库当中部分业种的功能。


第六识,就是将业种呈现成具体现象的功能。


某丁:呃,我的意思是第八识的空怎么理解。


紫师:实际上,就是将“心”的功能进行了阶梯式,次第区分。


蕴,就是蕴集。而蕴集,是身在其中,而言的蕴集。


本来就是空。


空性。


就是空的性能。


空的性能,就是可以幻现出三界六道,无尽法界一切法的所谓蕴集相。


怎么理解。


八识心王的功能安立,就是在解释三界六道,无尽法界如何被幻化出来的过程。


就跟画画一般。如果你每画的第一个线条,都被擦掉了以后。你画多少笔,能把这幅画画完。


某丁:那就什么都画不出来。


紫师:三界六道,就是一个没有被擦过,由一个又一个的线条所画出来的画。


因为,心有一个功能,叫执取叠加。这个功能被命名为行蕴,第七识。


而纸、颜料、线条、笔,都可以说是第八识的功能,能藏,七大种。


最后画出来的画,就是第六识功能的显现。也就是一个有序的组织构图的出现。


而这一切,都是空性的幻化。


纸是不存在的,颜料,线条,笔,画等都是不存在的。而仅仅只是被执取叠加的功能留存的幻象。


某丙:线条是我执产生的吗?


紫师:嗯,看《紫觉》的第一篇。


空,为什么空。


因为,本来是空。


讲了多少遍了。


而你现在每个刹那所在叠加相续的线条有多少呢。


那就是五蕴。


刹那相续,念念相续,无有间歇,谓之无间。


某丁:那所有现象其实都是生灭,我们能看到看似连贯的画面只是我们心太粗,像看瀑布一样以为连续,如果能看到更细的,就像慢动作,就能看到相和相的间隔,那个是空性吗?


紫师: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定力,没有相应的慧根。这些,就是你永远都无法体证的。


空性,不是空。


相与相之间的间隔,那叫空大。


空大,是有为法,是业种。同样是相。


某丁:空大类似背景墙?同样是相?

某丙:空性究竟是个啥?空的性能,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空?


紫师:非断灭空,非永常空。


空无所空,空空无空。


某丙:脑补不出来。


紫师:言语思议,终不能至。


唯有历经五十阴魔,入于涅槃寂静,不生而生,生即无生,方知究竟空性。


超脱生死涅槃之外。谓之轮涅无二。


理就是这样的理。但跟现在的你们,没关系。


某丙:性出生的“心”和我们的心,有什么区别联系吗?这个性出生的心,究竟是什么心呢?


紫师:你们的心,不如说是主观意识。等你脱离了这个主观意识了之后,再来问这个“心”之外是什么心。


某丙:好吧。


紫师:一个我思故我在的我,如何论及不可思议之外的一切。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念佛的是谁。拖死尸的是谁。


参禅,参的是什么。


我思故我在之前的我是谁。


你们想过吗。


众弟子:参的是心体主人。


紫师:而你们,天天在想的是什么。


拾人牙慧,有用吗。


散乱掉举,无有停歇之时。


哪来的谁。


妄念而已。


七情六欲,财色名食睡,凡情俗见,善恶是非。


论什么谁是谁。


某丙:好像有点懂了。没有谁,是一股执取的力。


紫师:还有问题吗。


众弟子:没有了,师父。


暂时没有。感恩师父。


紫师:课毕,晚安。


2020/04/17于紫觉讲堂
成为一名合格的人仙,所需遵循的轨则。
慧根是什么
慧根是什么

關聯閱讀 顯示全部

  • 人性三部曲 | 爱
  • 皈依的作用是什么。
  • 业力对我们的影响
  • 一、少阳派丹法讲解
  • 如何构建了了明知的有序性。
  • 紫觉词典 | “性”是什么
  • 什么是天之道,地之德?如何堪受教...
  • 本体论—系统论—方法论
  • 修行出离三界的解码与编程
  • 百法明门论讲什么
  • 浅谈儒释道三家止观。
  • 你们了解自己的实际三观吗
  • 苦乐参半(五) | 四维时空中的...
联系邮箱:admin@zijueschool.com
Copyright © 紫覺
Zi can be reached via admin@zijueschool.com
起飞页建站: 管理员入口 客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