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查看更多
紫师:我们来讲解决如何入门修行的方法,解决的路线。而不只是空泛的道理。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那到底什么是穷理呢?穷空泛的道理?必然不是的。因为空泛的道理,无法穷理尽性。
所谓穷,也便是穷尽的意思。把道理研究透彻,无余的意思。那空泛的道理,指的就是最表层的道理,又如何让我们穷尽。必然是不能。要穷尽,就必须深挖。那什么是深挖。
某甲:解析。
紫师:从一件事,解析到无穷尽的事。一直深挖根源。这就是穷尽。只要这样做下去,尽性是必然。
某甲:无理不穷,无理不尽。
某乙:这里的性是指什么呢?
紫师: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叫性。出生这一切的母亲,叫性。
性有不同层面的性。个性,药性,物性,人性,一切的一切都有自身的属性,性能。而这一切的属性,性能,全都来源于究极的“性”。也就是我们最后要穷到的本性,自性。也就是究竟的空性,究竟的性。
但一开始肯定是穷不到这个性的。在整个穷理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到无穷无尽的“性”。然后,我们开始解析,穷理。也叫格物致知。格,解析的意思。
某丙:刚刚穷了一下杯子的性,挖到土,就下不去了,紫师能举个例子吗?
紫师:格物,解析一切的事物,而发现道理。先把你刚才挖到土的过程,讲述下。
某丙:一个杯子在我面前,首先得有工作收入买来的,在之前是长途运输来的,还有各种商家,油漆,手工,师傅的手艺,还有火候,泥料等等等等等等各种因素(因缘和合)才是一个杯子到了我面前。
紫师:谁去找一下地水火风原理课程的链接,发到群里来。解析物,必须要学关于色法的知识原理。
某丙:谢谢紫师,请继续讲。
紫师:在这里稍作解析。杯子的原料肯定是物质。不论是土,还是其它。而这一切都是来源于地球上的物质。那地球怎么来的。地球也是慢慢长大而有的。怎么慢慢长大而有的。
某甲:宇宙大爆炸来的。
紫师:地球是宇宙尘埃物质的和合体。而为什么宇宙尘埃物质被汇聚成了地球呢。因为引力场,因为空间凹陷,造成了宇宙尘埃物质的不断压缩汇聚。
压缩的力,来源于引力场,空间凹陷。而这股力,将物质尘埃汇聚压缩熔炼,又经过时间的推移,表层的物质开始冷却,逐渐的产生了地核,产生了地层,产生了地球最初的分化雏形样貌。
当然了,在地球产生的同时,其它位置,也都开始形成了其它的星体。这是宇宙形成的一个过程。这个宇宙世界中的一切,都是有成住坏空的。都跟孩子一样,有生,有长大,有老病,有死亡。
而地球产生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无色界的力,色界的光,欲界的物质的转化过程。然后就有了我们眼前的一切,以及我们自己。这是一个物质形成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有几个阶段。
现在我们需要解析到的是,地水火风空五大法则形成物质粒子,继而又构建出粗大物质的阶段。
某丙:明白了,众缘和合的来到我面前的杯子,源于性空,我未证得性空之前先这么理解吧!
紫师:地水火风空,讲的不是大地,不是水,不是火焰,不是风,不是天空,虚空,太空。因为地水火风空,指的不是物质,而是一种形而上的法则力量。这五种法则力量,构成了最初的物质粒子。
最终的答案,过来人都告诉我们了。那就是空性。但是,我们不是他们,我们还需要一步一步的解析到这个结果。
某甲:只是成分作用不同,所以粒子不同对吗?
紫师:不是。地水火风空,是法则,没有成分。而是最初的最基本的粒子物质,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成为了不同的物质。
某甲:或者说法则作用的比例不同。
紫师:元素周期列表,是怎么来的。
某甲:按照质子数排列的
紫师:不同的物质是怎么来的。
某甲:粒子组成。
紫师:不同的粒子序列,而有的。那不同的人,不同的长相,不同的性格,是怎么来的。
某甲:不同的业力。
紫师:不同的基因序列。
某甲:排列组合来的。基因序列也是排列组合。
紫师:而最基本的物质粒子,都是一样的。
某甲:夸克。
紫师:佛教把最基本的粒子,称之为色聚。就是由五大法则所构建。地水火风空。色聚再解析,就会被解析成五大法则。令一切物质:有形。就是地大。
某丙:序列代表着秩序法则是吗?可以这样理解吗?
某甲:有温度就是火大?
紫师:令一切物质:可变化。就是水大。令一切物质:能变化,成熟。就是火大。令一切物质:能运行。就是风大。令一切物质:有间隔空隙。就是空大。
序列,就是排列顺序。而不同的排列循序,来源于力场所使然。来源于物质的因缘和合所使然。
某甲:人体长大是火大和风大的作用吧?
紫师:比如说,不同地域的土壤,动植物的不同。乃至于同一品种的植物,到了不同的地域,其属性就会发生些许改变。
某丙:人五大具备!
某甲:维持人型是地大。
紫师:一切的物质,都五大具备。维持细胞形态的,也是地大。维持夸克形态的,也是地大。只要有形,就是地大法则所赋予。这是物质的五大法则属性。也是物质色法解析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现的法则。之后,还能继续解析。但这不是今天的课程。暂先到此为止。
现在来穷一下,大家无法入门的理。
某丙:佛学论证精密!真是穷理尽性。
紫师:来,谁开个头。解析下自己的障碍来处。
某乙:如何能长久安心做功夫?开始解析。
某甲:工作做不完的任务。
紫师:什么叫解析。想清楚了,有缜密思路了,再开始回答。
某乙:个人理解,不能长久做功夫,在于不能做到应机,因缘随时变。不能安心是因为,理不明,看不清前路。不能应机,是因为。没把握住关键一点,修行的原理。空性不透不明。不能随机应变。理不明,看不清前路,是因为,做不到那个地步,自然看不清下步景色。把握不住空性,是因为妄想执念。而妄想执念又是因为不知道念头的空性。可说到这,确觉得。修行就是顿歇妄心,不攀,不寻。安然做功夫。
某丁:解析:把一大块东西,打碎成更小的构成。
紫师:在的,准备回答问题。现在来穷一下,大家无法入门的理。解析下自己的障碍来处。
某丁:何谓入门?
紫师:从一件事,延伸到促成这件事的所有人事物。安心,定神。安住修行。叫入门。
某戊:我的障碍就是要入定,期望通过入定而升起慧。但是经过一番波折,我觉得不思不想,纯纯地做事挺好的。还有一个,因为体证了空性,把身语意都供养给了佛,再没有我。这样以为生活就没有我了,活得很脱俗。但实际上并不是的,要合群,融入生活,把善的念头分享出去。但是要好好地反观自己,不能自私,无明,一有不好的念头就要觉醒。
某丙:解析,就是深挖各种因缘的无形线索,明白其中形成的序列!
紫师:嗯,各自如理思维各自的问题,各自的障碍。可以每人编辑一段来发。人数较多,易于查看。
众弟子:我觉得自己不能入门的原因只有两个:不明理,且不能切实的执行。
今天带父母外出旅游,看到紫师开课好想听,父母提出要出去买手信,只好去买完才回来听课。这是典型的障碍类型,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处理。自我解析是看不破生死,所以放不下。
紫师:太浅。深挖。就像紫之前解析人的自私一样。
某丙:我的问题是我思虑甚重,在思考中能小定,智慧算不上,头脑整天嗯嗯的!头重脚轻,能觉悟到问题,不能知行合一!再就是尘缘未了,主要是家庭!个人心向往之!再就是贪嗔痴具足!
紫师:大家这都是不好意思么。
某己:那就是自私,因为想让父母高兴,让别人说自己很孝顺,是为了自己的形象,为了一个概念。
紫师:大家知道什么是观修吗。也叫观察修。如理观察修。把世俗的念想思路,全都按照法理换个思路。这样,很快就能入门,就能令法入心。这是个方法,入门的方法。
只要大家把自己的所有念想全都转换成法理的思路。那穷理尽性,就真的快了。这有助于放下世俗心。而长养修行志。
众弟子:是同于性理心法吗?
那怎么转换啊。
紫师:解析自己当下每个心念的来源。基于什么心理。什么欲求。什么担忧。也就是究竟为什么。
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在给自己的一切念想找借口,找理由,找概念来掩饰的。是从来没有真正正视自己的心的。
比如:在生活相处中,被人说了句,而这句有关于道德,也就是指责自己做的有违道德。而人的一贯反应,是什么。
某己:买东西让父母高兴并不是真的为他们好,是满足自己想做世人眼里的孝顺儿女的欲望。是自我保护。
紫师:怎么自我保护。
某己:给自己找理由,给不坚持修行找挡箭牌。
紫师:这个问题,是最好能够自我举例的。想想自己有没有这种时候,那个时候,自己都做了什么,有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而且,你可能会根据说你人的关系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应对。为什么对TA是这样,对另外的人,又是那样。这其实都是可以深挖的问题。
紫需要的是这样的解析实例。因为这些实例可以应用到真正的生活。能够让我们在生活当中,保持明觉的心。而不会被自己的那些微细心理所拉走。
还有一个修行人基本都有的问题,可以解析一下。那就是当自己某些事,某些话,某些心思,有违修行,而被说的时候,自己的反应是怎么样的。
众弟子:是的,个人障碍回答,确实太粗糙了,太浅了,自私和无明。
符合,不解释!
如果是被紫师说的,通常是觉得一语中的。
紫师:别人呢。
众弟子:没其他人说过我了。
自己应该反思一下的吧。
紫师:紫很多时候,讲了一些课之后,一些弟子就会互相拆底。
而为什么互相拆底。因为都没有做到。都有底可拆。就会互相紧抓住不放。来源于什么?
紫问的时候,某弟子的回答是,为了促进师兄的修行。这个回答,需要自己真正解析一下自己的心理了。可能在意识中,概念中,确实有促进师兄修行这一说。但这之外呢。就真的没有别的心理在作祟了吗?
某乙:我举例说下。刚刚父母问我,你知道你妹妹驾照拿上了嘛?我很早学,至今没拿上,妹妹很快拿上了。一瞬间,我想给自己找理由,比如:我中间一直没去,这段时间在干活等等。这些想法源自于,心里认为这件事有损我的脸面,在意自身的面子。可我停了一下。就说:不知道。在没下文了。因为忽然反应过来刚刚那样是不对的。拿不拿上有何妨。这件事并无意义。
某戊:好胜心。
紫师:紫希望大家可以就上述的实例,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情况与心理出现过。然后,自己深入解析一番。
某己:我虽然觉得一语中的,但心里也会想出一个理由,让自己觉得好过一点。
紫师:为什么。
某己:自我保护。自我保护,又来源于什么?面子。
紫师:面子,又来源于什么。
某己:分别念。
紫师:为什么会没面子。怎么样的分别念。
某乙:认为被揭穿,心中有危机感。
紫师:为什么。这里涉及到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大家好生想想。
众弟子:不自信!就像我自己经常会去对比!但不说!
执着于有我。
紫师:不要直接说我执。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促成了整个事件发生的问题。
某己:我一直是好学生,所以修行上也应该是好学生。
紫师:这是什么。来源于什么。
某乙:自身所认知的概念中,知道这样不好,会给自己带来坏处,别人会对我如何如何。而自己认知中知道,这样会是不好的。
紫师:好,答案要出来了。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促成者。
某己:我们被概念所捆绑。
某乙:我。
紫师:大家都有的一个概念意识共通点。大家都知道。
【大家都知道】
什么意思。谁来解读一下。
众弟子:都这样,那我也这样。不然不对。
社会习性,人自我本性的推动,串习,对心的自我安慰习性,放不下这个。
紫师: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我做不好,就是没面子。”大家都知道一个道德观念。而我的行为触及到时,我就会怕。怕的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
因为【大家都知道】,才会有之后的面子问题。他人会如何看待“我”的问题。
修行的大环境中,还有这样一个事例。因为修行的空泛化,对道理认知的空泛化,很多人都知道了一个很空泛的道理。比如,有为无为,比如,着相不着相,比如,明心见性,比如悟,证...等等等等。
有些人经常跟人探讨这些道理。什么道理。空泛的道理。外观上很华丽,高深的道理。讨论的多了,“浅”的就看不上了。
其实,“TA”什么都没有懂,都没有明白,就只是明白了一个空泛的道理,空泛的名词概念。就把这个“名词概念”当真了。就开始说自己“悟”到了什么什么,“证”到了什么什么。
一遇到一些本质上的“浅”的具体含义时,“TA”就有点懵了。但“TA”不能让人看出来,因为【大家都知道】,“TA”自认为的位置比较高了。一直都在聊“高大上”。
然后当其他人,没有站在那么“高”的人,都去开始真正深入修学的时候。“TA”,仍然还是为了保持自己“高大上”的空泛位置,而自坚守着。
要么说:“嗯嗯嗯,不错不错,这些位置我都已经过去了。”要么说:“哎,你们还在这个层面打转啊。”
某己:有些事我可以做到不用管别人怎么看,为什么有些事又要自我保护呢?
紫师:惯性行为。尤其是意识上的惯性,是很难打破的。
一个【大家都知道】,就让一个人失去了进步的阶梯。面子。其实就是【大家都知道】。所以,当他人说到自身一些自己不想接受的“概念”时,自己做出的反应就是排斥,解释,攻击对方...
现在,大家能就自己的情况,来解析了吗。比如,现在的心理。听到紫如此论述后的心理。
众弟子:就此刻都在心里诡辩着。不不不。我做到了,我和TA不一样了。
讲得好有道理哇!
开始想,如何破除这种情况。
紫师:继续往下解析,往深处解析。
众弟子:每次都哑口无言。
又突然想,唉?我这么想不对吧?不不不,我不能这么想。我在自为清高回念又想,没错啊?我都不管父母怎么说了,我跟群里这些人还是有些不一样。
紫师:【大家都知道】
可能大家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个【大家都知道】的根本。比如说现在,紫是不是在讲一个“概念”,一个“道理”。那大家是不是【大家都知道】了呢。
众弟子:是的。
紫师:那之后,你会因为这个【大家都知道】而出生出来哪些心理呢。就比如现在的大家。
某乙:有了另一种的,大家都知道。
紫师:你是运用了这个【大家都知道】,还是又被这个【大家都知道】给运用了呢。
众弟子:念头的空性。
破除的是思维。去掉的是概念。
要破的是惯性。
不随境走。家风依旧。
紫师:在紫没有把这些“ ”讲给大家时,大家有想过这些吗。有这样深入细微的想过吗。
众弟子:没有。
紫师:为什么。
众弟子:因为,自己就在。大家都知道里面。
没有方法。不懂原理,就没有方法。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是很正常的思维想法,为什么要去反驳呢,而且是自己。
有了新概念,可以启动新程序。
紫师:所以,这就是意识惯性的区别。用不同的“概念”,培养出来不同的意识惯性。
修行,就要用“法理”,来培养出来法的意识惯性。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是正确的知见法理,然后正确的思维这些知见法理,运用这些正见法理,而凡有所说,凡有所想,都是这些知见法理,也就是正语。
然后,不断的用这些法理,做相应的行为,培养正业,以正业而活命,谓之正命。正精进,如此的不断精进,就可以一直都有正念,而得正定。这就是八正道。
某丙:在法理的学习上,乱了!处于无明状态,没有方向了怎么破?
紫师:放下,重新学,重新建立,把之前的替换掉。
某丙:这是八正道啊!
紫师:嗯。也正是我们现在在学的。
某丙:以前都理解错了。
紫师:可能是之前看到的解释太片面化。或者是“宗教化”。
某丙:是的,不整体。
紫师:好了,还是希望大家能多举实例,来培养自己的意识惯性。
某甲:紫师我是越学心越不定!想的越多,现在就迷了!从加行一年放弃,转修入行论一年不知道在哪里了!心比以前更浮躁!就像刚才所讲的大家都知道,在最近我都不会去听完大家知道,就开始反驳,这个我知道您不要讲了。
紫师:执着于概念表相的“我”。
还有八正道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体现。而这不同的阶段,不断的体现,来源于所修学的“正见”的不同。
最初的正见,就像我们现在在讲的正见,破妄修真的正见。真正开始正视一切的正见。把一切的原理都解析透的正见,不论是我们自己的,还是外事物的。理性的解析,理性的行持。
之后,就会随着理性的不断提升,令定力逐渐的提升,而可以看透更多,解析更多。如此的不断从欲界出离到色界,从色界出离到无色界,之后再运用“空性”的正见,而出三界。
不同阶段,就要修学不同阶段的正见,而行持相应的八正道。如此,就可以次第增上的证入究竟。
某丙:理性的解析!
紫师:这就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过程。刚才还问到了如何了命的问题。
当真正了悟“性”之后,了命就非常的简单了。
即使都还在【大家都知道】里。但当你看清【大家都知道】后的【大家都知道】就会开始不同了。
也就是理性的看清,会不断增上。从而影响到你具体的行为。逐渐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就会被你所用了。
某丙:这时的法理,还不是法身佛吗?
紫师:必然不是。圣者的法身,至少要证入到法性上的空性后,才会有。
而现在的法理,还都在三界内的解析中。让大家出离“妄我执”的初级过程。
另外,还有一个理可顿悟,事须渐修的说法。法理,你可以瞬间明白是怎么个情况。但如果你没有实际的去行持,是没用的。而实际的去行持是怎样的呢?
那就是【大家都知道】还会不会影响到你的问题了。知道道理,【大家都知道】还是会起作用影响你。只有你在不断解析行持的过程中,不断的打破掉因为【大家都知道】而做出的惯性反应了之后,这个法理,才有了它真正的实际意义。
这叫,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悟,的用处,仅限于让你更好的去做。或者是,你拿来到处的为人宣说,与人讨论,乃至于争论。
好了,大家还有其他问题吗。
某丙:近来现在有的时候开始不自觉去去除或改正这个大家都知道带来的情绪化的面部表情和语言了!
紫师:继续努力。
某乙:紫师,这个妄我执是不是就是后天形成的我?
紫师:妄我执,指的就是对识神妄我的执着。属于明觉的心体之外,另生的一个所谓“自我”。总是迷着于外境,产生诸多的欲望,然后对种种的概念产生执念。
某丙:如何了命的问题,能说吗?是不是太贪了!贪进了!
紫师:了命,其实就是转变意识的过程。穷理尽性是发掘一切本质的过程。而了命,是开始运用这些本质的原理,真正的改变的过程。相较于不同性的层面,对命的解读也会不同。
某乙:会不会像有点精神分裂的感觉?
紫师:那只是你的念想而已。
某丙:了命是这个意思啊。
紫师:相较于究竟的性,性所生的一切都是命。相较于心体明觉的“性”而言,这个明觉所生的一切,就都是命。
因为道门丹道的盛行。很多人理解命的时候,总是以身体,以精气来理解。这个仍是粗浅的。属于前期的理解。
命,性所赋命。也就是性所生的一切,都属于命。
某丙:穷理尽性,以至于命,通过读书明理,把道理变成自己的理解,而了改变思想性格,最后达到改变命运!我这样粗浅理解对吗?
紫师:也对。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而明白,而运用。
紫府道人随缘开示于2017.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