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萬物為用。

紫覺大學堂
紫覺大學堂
  • 首页
  • 紫覺體系
    • 關於紫覺
    • 紫覺正文
    • 認識系列
    • 經典解讀
  • 結緣紫覺
紫覺大學堂
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摇摆,来源于什么。为什么要糊弄。 关闭 返回上一级  
2020-04-10
作者:紫府道人

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摇摆,来源于什么。为什么要糊弄。
+ 查看更多

紫师:今天再给糊弄加一课。


问:糊弄,来源于什么。


众弟子:无明。

自身贪嗔痴。

不想付出,只想得到。


紫师:今天要提的是源于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摇摆不定,糊弄了事。


以及,关于责任。


鉴于这两点,你们都联想到了什么呢。


众弟子:工作。

做事没有预见性,计划性,原则性。只是跟随自己的业力,人云亦云,从众了事。

无法耐受不确定感带来的焦虑,找个合理化借口让自己心安。

生存。

人生。


紫师:什么是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摇摆不定,糊弄了事。


有没有联想到一些自己身上,或者是自己所看到的事例呢。


众弟子:因为对未知迷茫,而不能坚定当下的选择。

片段性选取。断章取义。


紫师:比如。


众弟子:因为不确定,所以对未来报以侥幸。所做的选择是自欺欺人的选择。而没充分考虑到最差的可能性的一面。解决问题也只是敷衍性的,表面性的解决问题。

因为不能坚定,所以犹豫寡断,随波逐流。而这种心态的迷茫又会进一步叠加,愈演愈烈。

有时规定了要完成的事,但因为懒惰没有完成。会安慰自己反正也不着急,慢慢来。其实就是想糊弄自己。直到糊弄不过去了,才会认真做。


紫师:人类对这个世界的种种认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吗。


众弟子:没有。


紫师:那会导致什么样的现象呢。


众弟子: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执行也不同。

自以为是,互相对立,矛盾。


紫师:跟责任又有什么关联呢。


众弟子: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可以逃避责任。可以找借口糊弄过去。

导致对是不是负责没有统一定义。

人以群分。各说各有理。


紫师:既然这个世界有着那么多的不确定性,那人身语意行为的信心从哪来。


众弟子:自己给自己一个说法或者目标,相信它并去做。

没有绝对的确定,但是有相对的确定。

或者已经有人做到了。给人以信心。

来源于统一的认知,公约,共约。

可能算信心吧,只是选择不去怀疑。


紫师:那这里就又引申出来一个概念。


那就是服从,责任便不在我。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又是源于哪些现实因素,而产生的呢。


首先,服从什么。


众弟子:多数者胜出。强者胜出。

服从权威,服从大众。

服从概念。

潜规则潜意识。

服从生存需要。

从众避免担责。

服从一种约定的片面规则。


紫师:那责任,又到底是什么。


这个概念,在群体社会之中,到底代表着什么。


众弟子:某人所处特定位置,需要承担付出的部分就是责任。

有得到就要有付出。

享受了某特定社会中的位置带来的权利就要付出相应的东西。

责任是勇敢的承担任何选择的后果。不担责任是舒服的,但代价是不用脑子思考,不用为自己负责,随波逐流,也就是糊弄的开始。

责任,是群体对个体行为的要求、规范。是将个体之力,集合为群体合力的方法。没有责任,则各自为战,各为其利,一盘散沙。

责任是需要承担的对应职能。

服从是制伏、命令、必须。责任是规定规则。行与表相。


紫师:统一的要求,轨范。为了群体社会服务。而人心有私欲,就会如何呢。


众弟子:钻空子。

挖墙脚。

规范用来要求别人,私心欲望纵容自己。

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


紫师:就目前你们所看到的现实而言。


人在面对这统一的要求,轨范,群体社会的责任与那自身的私欲时。


人,都进行了如何的权衡。


众弟子:利弊得失。

很多时候甚至没有权衡,仅是无意识的跟随,由趋乐避苦的习气本能牵引着。

根据不同思维认知,背景文化做出不同的权衡。比如疫情爆发初期,西方一些国家民众都不响应政府号召,还出街游行,反对政府呼吁民众隔离在家是侵犯人权。

承担的责任大就按规范。没有责任就利己主义。

最低限度的遵守,最大限度的利用。

服从了,责任在他,出事,他人负责,承担后果。这样的服从,也是一种逃避,糊弄。

一般是先选择了再给自己找理由,即使在犹豫也只是内心还没选好,思考其实只是另一种心理活动。

尽可能小的承担责任,尽可能大的满足私欲。

在各自认知范围内的,尽可能的满足自己的利益。能够理解的自我利益。就如同最近。只看到自由生活是利益时,呼吁自由。看到了保命是利益时,呼吁保命。人只会求取认知范围内的利益。也只愿承担认知范围内的责任。就好像有些侵害公民利益的高位者,却是家庭的顶梁柱、好丈夫、好父亲,为家庭扫清一切障碍。


紫师:那脆弱与强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众弟子:完成力和承受力。

脆弱,承受不起失败。强大,越挫越强。承受力/支撑力/容错力。

强弱的区别是,选择以后是否还要找理由。

私心和大爱。

承受力。

很虚的概念,相对而论。

对规则的承受能力决定了脆弱与强大与否。


紫师:就正常人而言,明知前面是悬崖,还会跳吗。


众弟子:不会。


紫师:那如果,不知道呢。


众弟子:会跳。

也许会跳,也许不会。

看命运了。

大家都跳了可能就也跳了。

 

紫师:这个世界,你们了解多少呢。


众弟子:知之甚少,皮毛都不算。

井底之蛙。

只知道自己好不好受。


紫师:那会有多少个你不知道的悬崖,在你周围呢。


众弟子:很多未知。

很多很多,在不同的坑里爬起来无数次了。

不知。

也许一直在从一个坑入另一个坑,乐此不疲。

只知道很多很多。

 

紫师:人,求知是为了什么呢。


众弟子:过的更好。

趋利避害。

觉悟。

更安乐。

让自己明白点。

觉悟也是利。

为了原理。

明白道理,让自己心安。


紫师:人投资,是为了什么呢。


众弟子:获利。

播种是为了收获更多。

利润。


紫师:那,你知道,跟不知道。一样吗。


众弟子:很多错误就像悬崖一样,一失足成千古恨。不能犯,不能试。

不一样。


紫师:知道,可以一本万利。


不知道呢。


众弟子:赔光。

血本无归。

看运气。

血本无归还是好的,可能还会负债破产。

一世不得翻身。

你想要别人的利,别人想要你的本。

资源。


紫师:那,知,不知。是什么。


众弟子:对规则的认知。

是经验。

生死。

知是知识,也是无明。

是命运。

法则和规律。


紫师:有个很火的游戏,叫GTA5。里面有一个炒股的设定。然后,会有附带的任务。只要任务完成,一本万利。


为什么呢。


众弟子:游戏设定吧。相当于游戏世界里的规则。


紫师:因为,股市会因为现实的事件,而波动。


任务,就是创造现实的事件。


知,不知。


代表了什么呢。


众弟子:制造结果,等于预知未来。

对规则的了解程度。以及获利的可能性。

分别执念的多少。

金字塔顶端为知。

代表了一切。知,掌控命运。不知,受命运摆布。

 

紫师:之前在重庆讲过一堂课。是关于人世间金字塔架构的。


里面提到了一点。


底层,以情感为链接。上层,则以理智来区分。


为什么呢。


这跟认知的传承有关系。


而为什么底层会以情感为链接纽带呢。


众弟子:传销模式,亲朋好友为先。

抱团取暖。


紫师:因为,认知太狭窄。


那为什么认知狭窄,就会以情感为链接纽带呢。


众弟子:信任。

认识的人有限。依靠的人有限。想要依靠需要感情维持牢靠。

大家的认知都狭窄,有共同的语言。

情感联系带来生存利益,是底层最朴素的利益认知。也是底层有限认知中的,主要利益来源。


紫师:而上层,为什么会以理智来区分。


又理智在哪里。


众弟子:理智比情感构成的受体要稳定。

理智更全面而整体。


紫师:现实,到底现实在哪里。


利益,为什么又是现实的代名词。


亲兄弟,明算账。


为什么。


底层老百姓间所发生的种种社会现象,又到底都是源于什么。


仅仅只是源于此而已。


那就是认知。


所形成的阶级之墙,阶级穹顶。


再问:情感的作用是什么。而情感,又创造了多少的颠倒现象。


众弟子:是互利。大多数是,我对你好,你应该也对我好。

亲近感。

认知的心理显化。

随心所欲的拉扯。

心理安慰。

个体自我认知范围中的利益。


紫师:人可以为了情感,而无私的奉献。只要这份情感足够深。


为什么当人陷入牛角尖的时候,就会被建议多出去看看。


去看什么。


众弟子:其他路子方案。

让井底之蛙看看世界有多大。看看自己的无知。

看不确定的答案也如是。

发现自己是个蠢货。


紫师:社交圈子窄,跟社交圈子广,人会有哪些区别呢。


众弟子:见闻广狭。

有偏见。

见识的差别。

清静与嘈杂。

有不同选择的可能性大小。

眼界、见识、关注点。


紫师:见识不同,认知不同。就会决定了人的身语意具体行为。


人过多的依赖于情感。是为什么呢。


而有些人,极度理智,又是为什么呢。


而容易去糊弄的,又是哪一类人。


众弟子:熏习的不同。

信息的处理能力问题。

情感是一笔糊涂账,差不多就行。比较容易糊弄。

更多的依赖情感。是因为缺乏心力的支柱。

极度理智的人没有时间去拉关系。

拥有的少的人。

容易糊弄的是,似懂非懂的自我。

硬盘小了容易卡。

在意情感的人,依赖性强,不够独立。

 

紫师:现实是什么。


现实,就是你实实在在拥有的。


脆弱与强大的区别是什么。


责任,又是什么。


不确定性所造成的的摇摆,来源于什么。为什么要糊弄。


众弟子:脆弱与强大的区别是,能接受容纳的事情多少。责任,代表愿意付出与承担的量级。不确定带来摇摆,是因为不知道付出回报率。

拥有的更多。

拥有的多少。因拥有的多而承担得更多。

主动和被动。

责任是付出。来源于脆弱。


紫师:我什么都没有,但我对你的爱是真实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众弟子:你要承担责任。要爱回来。实实在在的。

认知。各种各样的认知。

我太需要你了。以至于离开你不能活。

不想付出,又想拥有。

我对你的爱,现在是真实的而已。

我想强迫你爱我。


紫师:不要太片面,多角度看待。


因为,文明的不够昌明。所以,情感成了稳固群体社会的强力纽带。


这是情感的作用。


人类的本质,受体的本质。


而理智,只不过是文明将这样的一个受体存在,进行了更系统的完善结果。


最终,它还是服务于受体,服务于“情感”。只是,理智是一种更系统,更细节化的“情感”形式。


我什么都没有,但我对你的爱是真实的。


这也可以是一种即时性的投入状态。


比如,有时候,人拥有的多了之后,再想要这般投入,就难了。


因为,要考虑太多的后果。


拥有多少,就需要权衡多少。


拥有的少,就会相对简单。拥有的多,自然相对复杂。


糊弄,是一种现象。


不确定性,也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摇摆不定,也便是正常。


有些人,虽生在上层阶级,却有着一颗不理智的心。就会渴望纯粹的情感。


这种情况,不是很多吗。


一种现象,有着诸多因缘。


相对论,不就是要多出门看看吗。


而知也不知,决定了人身语意的行为模式。这是可以肯定的。


然后,想想自己的知与不知。让自己产生的不确定性,摇摆,糊弄。


对情感的依赖。理智又有多少。


然后,让你拥有着什么样的人生。原因何在。


众弟子:感觉和我好像。

内心软弱没有主心骨。

有没有不太依赖情感,也不怎么理智,还算不上个傻子的人。


紫师:可能宅久了就会。


依赖的是现况。受体一定程度的稳定。


还有,你是否惧怕承担责任。


而原因又是什么。


众弟子:不想承担责任是因为弱小,耐受力低,不想失去受体的舒适状态。

惧怕承担责任。是因为怕多余的责任打破现状的受体稳定。为了维持现有的稳定。逃避过多责任带来的压力。


紫师:拥有的多,如何才能拥有的多。


众弟子:付出才能拥有的多。

承受得更多,才会拥有更多。

都是认知的局限性带来的片面想法,久而久之变为习惯。

能力不够,害怕。承受不起,害怕

承担的多付出的多就拥有的多。

哪那么简单…


紫师:那,你想拥有的多吗。


众弟子:想,能力足才能去拥有。

想拥有的多,但又怕付出的更多。

不想。想。仔细想想,还是想的。

要知道拥有的真实代价,才好选择。

说不想,也是因为不能。如果能,必然会想。而不想要,怕的是因此承担过多承载不起后,导致连当下拥有的也一并失去。所以安于现状。

拥有,即是承担。不怕承担即是有能力。

能力范围内,想。

这个事,想了白想,拥有是相对的。

在无知的现量下,无论想或不想,做或不做,也许结果都并非如开始的期望那样。


紫师:那,看看自己的现况。


你是游刃有余,还是压力山大。


众弟子:不好不坏。

压力山大居多。以前渴望挑战,当下图安稳。


紫师:面对人事物的时候,是服从,依赖的多,还是直面承担的多。


众弟子:服从,敷衍居多。怕麻烦。因为不服从,不敷衍,也许更麻烦。

依赖吧比如依赖老公带小孩

会挑食。麻烦的最后还是依赖去了。

讨厌依赖,但又能力局限。

有压力,在现有认知下,一方面降需求,一方面提能力,从而找到相对的平衡。虽然这只是权宜之计。

 

紫师:而这一切,都是来源于不确定性。


知与不知。局限于不知。


就如这修行。是从掌控自己的生命开始。


过度依赖于外境,就永远无法开始修行。


就如这止观,为什么而止观。


为了了解这个身心构造,运行原理,产生确定性,出生信心。


一旦,你真的拥有了掌控这个身心的确定性信心。


真正的修行,方才开始。


从只能随境流转,而开始拥有了一丝主动,可以以心转境。


这就是止观的作用。


当你还看不清这个身心的原理机制时,你心识的摇摆就会引发相应的身心现象。


这就是不确定性。


研究自己,研究这个身心,就好像是那粒子干涉实验一般。


你的心识状态,会完全左右你所观察到的身心状态。


所以,你需要观察自己当前的心识状态,你的情绪,你的心念,是摇摆,还是坚定。


这会决定,你所观察到的一切呈现会如何呈现。


修行,需要信心。也需要智慧。


信心,让你得以入门。智慧,带你一路走下去。


而能不能拥有信心,这又是因缘资粮决定的。因缘不够,资粮不足。那也没办法。


凡情俗见,正法正见。都得看你自己了。


紫,一直都在用一种旁观者的态度对待你们。


因为,很明显。紫的目的性明确。


不论是时间,还是资源。这都代表着现实。


撒网筛鱼,全看因缘。


给与众生“自由”,这也算是当前因缘所使然。


反正,不论生死,还是涅槃。都没区别。


大幻化游戏,那就自然当成游戏来看待。


至少,在紫眼中,便是如此。


在空性而言,在般若而言,在实相而言,在法性而言。


事实如此。


而且,看你们都很沉浸,嘴上说苦,行动却都很是现实。


这不便是不当回事么。


这样挺好。


因果最公平。


你们什么样,紫自然就怎么样对待你们。


在这样一个时代。才有了这样的紫,这样的表达方式。不然,你们也听不到这些。


众弟子:身体很诚实。

不能互相比较观望,转变业力惯性很难,非常需要专修的因缘。


紫师:实际上,就过往因缘而言,紫可以说是一个专权独治的心相续。


这,你们可以在既往的言语中,找到痕迹。


某乙:梅耶子不专权啊,另外那一位专权。


紫师:所以,是紫。


因为,容而聚。那,散。估计就快了。


在某个角度来看,这种容,可不是一种慈悲。因为,这代表的也是,不负责任。


因为,纽带不深,无需负责。


不是么。


众弟子:是。

学生是,师父不是。


紫师:那你们值得吗。


众弟子:怎么加深纽带啊?

依教奉行。

不敢说话了希望值得,但实际不值得,又没足够努力... ... 的确... ... 

修行难,没有因缘的汇聚经历,道理讲再多都不行。

在反省自己,比以前有进步也更努力了,但是确实又不够努力…在选择上很诚实…没有做到为了修行摈弃万千的因缘…但日常多了份觉知,有意识的调整、修正自己是有的。


紫师:如果,你们不再在每日的止观上多用用功夫。


紫,就没话可以对你们说了。


因为,对于之后的教法,你们起不到丝毫的境缘作用。


众弟子:有在做的!师父

起早一点,每天修七八个小时比较容易做到。


紫师:紫需要的是一个人。


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人。


一个可以直面正视这个身心自我的人。


一个可以通过法教看到这个身心原理机制的人。


一个可以真正活着的人。


紫不是一个大善人,也不是一个老好人。


紫,只是一个丝毫不会在意你生死轮回的人。


因为,生死轮回,再正常不过。


这是因果。


不论,你多么痛苦,紫其实都无动于衷。


因为,那是因果业力之必然。


紫很现实,没那么虚妄。


这个紫的愿心,只接引真正肯被接引的人。


如果是结缘,紫只需要你肯念一句:我愿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就够了。


但,你自己的因果,你自己的业报,还得你自己承受。


除非,你愿意为了那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付出真实的努力。


紫,就完全愿意为你承担那因果业报。


这就是公平。


对法没有信心,对觉悟没有信心。那就继续摇摆不定,糊弄。


反正,因果不会糊弄你。


没了。


有问题吗。


众弟子:师父,怎么帮别人承担业果?请师父慈悲开示。

这是超脱者才能说的话..

肯定啊。可是怎么可以?自己业不是要自己承担?


紫师:让业种不现前,不很简单吗。


没照顾过孩子吗。


你不管他,他就得死。你受点累,他就能活。


某丙:好朴素的道理,虽然孩子得到照顾本就是孩子的因果。


紫师:现在把你们都踢出去,跟把你们留着。


一样吗。


众弟子:不一样。

对我们而言,是不一样的。


紫师:那是什么决定你留下呢。


某丙:是师父的意愿。


紫师:意愿哪来的。


某丙:是因果。彼此的因果。


紫师:你们对法的重视程度,不就是你们自身的因果吗。


众弟子:是。


紫师:法入心了,还有这种问题吗。


众弟子:没有。


紫师:不觉得紫的回答很耳熟吗。


众弟子:嗯。

似曾相识..


紫师:那为什么就没人记住呢。


众弟子:嗯,师父以前讲过菩萨为众生担业的情景。

须要加强用心程度。


紫师:你不发心的时候,很多问题都会被你下意识的躲避。


当你真正发心了,就代表着要正面直视问题。


是不是真想修行。就很容易看出来了。


 

2020/04/08于紫觉讲堂

紫觉一统论
真正的强者内化而自足
真正的强者内化而自足

關聯閱讀 顯示全部

  • 人性三部曲 | 爱
  • 皈依的作用是什么。
  • 业力对我们的影响
  • 一、少阳派丹法讲解
  • 如何构建了了明知的有序性。
  • 紫觉词典 | “性”是什么
  • 什么是天之道,地之德?如何堪受教...
  • 本体论—系统论—方法论
  • 修行出离三界的解码与编程
  • 百法明门论讲什么
  • 浅谈儒释道三家止观。
  • 你们了解自己的实际三观吗
  • 苦乐参半(五) | 四维时空中的...
联系邮箱:admin@zijueschool.com
Copyright © 紫覺
Zi can be reached via admin@zijueschool.com
起飞页建站: 管理员入口 客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