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认识自己这个组织系统吧+ 查看更多
紫师:昨天的课,听懂了多少。
众弟子:只记得指令。奖惩。新的习惯成形。信息量大,吸收了一小部分。先学会接受享受本然的一切,因为已经身在其中。文明-次序。因果也是人自我意识所造成的,复杂的社会体系其实最基本的构成也就在一念之差,但随着众人的执念,每个人也陷入共业的漩涡不能自拔。想超脱漩涡,必然也。要从自身做起。比如不戴口罩现在有犯罪感!连咳嗽都有意回避人。生存之必须,生存之附带。找到意识产生的根源从而去瓦解。无论怎样,这次疫情更让人看清生在其中的我们(有我的众生凡夫)是如何在被动地被共业洪流牵着走,还自以为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在其中就要受“理”的控制,明理并顺应理,承受一切顺理的果就是了。想着要跳出来,即使跳出来了,有一天再进去那还是如此。只是那时候的承受没有了承受的主体。通过此次疫情,我们可以看出个体无自主,更多的是服从、盲从。而服从盲从的东西又是社会大群体所赋予的。服从集体的大义。为了人类整体的存活。
紫师:这次的疫情难得的将人们的注意力放在了微观的世界中。那你们知道这些微观的生物,都是如何生存的了吗。
某甲:环境,培养场。
紫师:人有人的所谓智能,所谓意识。那它们有的是什么呢。
众弟子:本能性状。紫师,有时候感觉人的智能用错地方也挺可怕的,甚至不如动物。除了猜,只有不知道。
紫师:上学都学过化学。化学是一门怎样的科目呢。
众弟子:研究元素分子的合成分解。物质元素科学。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
紫师:现在,我们都知道人是由种种的微生物聚合成的组织构造。
某乙:虫聚身。
紫师:而再往微观里看,则是由种种微观元素、粒子所构成。那微生物的本质,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仅仅从物质层面来看待这一切。而不去理会所谓的生命不生命。那世间的一切显现,都不过是微观世界的无常变迁相,所幻化。就犹如空中那云。随着那风,无常变幻。
众弟子:聚合需要条件。病毒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找到不被解体的宿主环境,并不断改造它。二、改变自身,适应新的环境。两手抓,才能活下去。化学的底层是物理。
紫师:然后,联想一下。当风吹那云时,云气中的水分子都是什么样的,如何被幻化成了人眼中的云彩种种形象。那,微观世界中的风,又都是些什么呢。
众弟子:热。气。
紫师:那热又是什么。
某丙:能量。
紫师:这里的气指的又是什么。
某乙:能量。精微物质。
紫师:能量又是什么。
某乙:力。让物质运动的力。做功。
某丙:细分又有不同的能量等级、流动模式、速度。
紫师:所谓的质能转化方程,又是什么。
众弟子:力作用于质量。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比值。其实什么都不是,被人用意识观察就聚合成相。被扰动了。能量是物质。
紫师:运动态,才有了质能的呈现。所谓能量,就是物质的运动态。才有了热,有了“气”。中国自古以来所讲的“气”,指的就是运动态。而就像这已然复杂了的人世间共业系统一样,整个宇宙也都在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中,运转着。就在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运转中,不同的运动态,造成了不同的相对封闭场。
不同的相对封闭场,就成了一个所谓的相对独立系统。虽然这样的一个相对独立系统,一直都在跟整个的大系统进行着相应的互动交换行为。而任何一种微观粒子,都可以被称之为这样的一个【相对封闭场】。也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系统】。那在更粗观的层面而言,又有着相应的【相对封闭场】,组建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系统】。那,细菌病毒呢。也是如此。说病毒入侵人体。不如说,是两个不同的相对封闭场,出现了交互行为。而这样的交互行为,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只不过,是源于被定义为【病毒】的相对封闭场,与人体这样的相对封闭场,进行交互时,所产生的反应,现象。两个不同相对独立系统,被称之为【病毒】的一方,组织性更强一些,能量更大一些。人有意识?独立的自我意识?
众弟子:没有。都是相互成就的。紫师在生命有序化里讲到过。很粗陋的层面上有。病毒的波频率可能更急剧。
紫师:而这样的所谓独立自我意识,却不如一个小小的【病毒】的组织性强。人的所谓智能,是如何被衍生出来的呢。一大堆的微生物,源于种种因缘,聚合成了一个大型生物体。为什么呢。为了生存?实际上,在真正微观的层面,根本就不存在生存这一回事。
这时,生物学就成了物理学。物理学而言,世间一切都不过是现象。一种实际上出于人类未知的部分,而产生的现象。生存,这样的存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被定义的呢。从生命。从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能感受的【受体】,而进行种种现象行为,令之能够长久的延续下去开始的。源于此,才有了人类这样的群体,乃至于所谓文明的衍生。但在微观生物的层面呢。它们大多数可能连感受这个东西,都是没有的。仅仅只是存在着。然后,与其它的相对封闭场进行着相应交互。引发着,相应的现象呈现。仅此而已。是的,它们是生物。但它们更是化学物质。DNA在活着?不不不。可能仅仅只是力的无常交互而已。所谓的DNA,仅仅只是一种现象界的呈现罢了。在微观的世界中,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所谓的“活着”。但,人类已然活着。为之证明的,是那意识,是那智能,是那所谓的逻辑辩证。是那所谓的感受,证明了这样的一堆复杂组织体,是活着的生命体。至少,我们是这样去定义它的。然后,现在正在跟整个大自然,跟这一切抗争着。是的。看着好像是一种自主行为。却仅仅只是一个粗观层面的“假象”而已。因为,人类现在也逐渐的认识到了。原来这样的一个自我,是由无数的微观生物在左右着。每一个心念,每一个行为。都只不过是这样的一个组织系统所呈现。所以,人的智能。不如说是一堆微观生命的种种化学反应所组建出来的云狮幻象。
人的自我意识,实则是一个群体意识。
为了大义,为了种族延续。实则仅仅只是为了当前的受体而为之。但是,对于人类这样的存在而言。人类,就是存在的。人的自我意识,也是在这里的。哪怕它是这样的群体意识所成就。但,它已然成为了这样的一个所谓自我意识。它确实拥有了所谓的智能,打造出来一个这样的所谓文明。这都是在不同层面而言之的。就好像,我们现在在干嘛呢。我们并不是在否定人类的存在。而仅仅只是要认识到人类是一种如何的存在。也便是它的原理性。因为,我们已然是这样的所谓人类。拥有着这样的生命。且为它进行着一切的身语意行为。这也是我们所谓的智能所赋予。让我们拥有了这样的一个组织性构造,可以进行如此复杂的思维逻辑行为。而如此的组织性构造,相较于其它生命而言,是一种相对优势。在于生存的层面,而有的相对优势。且,它的出现,就是这世间万法的一种偶然及必然性。
关键是,这一切对于现今的人类而言,到底拥有着什么意义。往本质看,那是道。从眼前看,这是生命。就如《道德经》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未称名时,一切都仅仅只是现象。一段无尽衍化的现象。而当道有了称谓以后,TA就成了万物之母。因为,有了我们这个层面的所谓生命体。如果没有这些微观的衍化,如果没有种种的因缘所汇聚。便没有今日的人类呈现。但,这样的人类。它有着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因为,这是人类自己找到的意义,与定义的价值。那就是,我这样的人,我这样的生命。我能拿着它做些什么。有没有更有价值的部分在那里,等着我去进行。这是人类群体组织内,智能的巅峰思考。文明。以文以明。往无处看,那是天地本源,一切的因缘始末根本。往有处看,那是万物一切衍生,无尽世界之显现。有无相生,互为依凭。所谓的有序,是无序中的幻象。而若没有这无序中的幻象,相对于无序而言的有序,无序又如何被定义为无序,得以出生。没有1的定义标准,又如何界定2。当无序与有序,被观察而定义时。已是一个相生之环,不可废弃任何一方。
因为,人类看到的世界,已是人类眼中的世界。人能做的,仅仅只是继续下去。随着那微观之风,继续下去。而那微观之风,到底是什么,又从何而有。我们也只能以人类所知的层面,去想,去说,去论。这就是人类所面对的相对封闭场。而想要从这样的相对封闭场中走出来,就需要外在的系统进行干预。而人类,却从来都不曾知道,什么才是外在的系统。又如何才能借于这外在的系统,从中得出。
修行。仅凭这样的人类,真的不行。文明,一个为了有序的组织性,而被一步步创建出来的指令系统。却是无人,懂得正确的开启方式。到最后,还是用的蛮力。来约束着这样的一个无序群体。病毒。
如果,病毒也拥有意识呢。人类的未知,还太多太多。学着认识认识自己这个组织系统吧。看看,它都是怎么跟周围的系统进行着相应相互的。然后,又都引发了哪些反应,哪些现象。这就是明理之路。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才能摒弃凡情俗见,才能客观认知眼前的一切。人,一旦陷进了那凡情俗见的漩涡,脑袋上就等同于蒙了猪油。那,什么是所谓的凡情俗见呢。
众弟子:一切以维持人身为目的。
未曾经历过正心诚意时,一切都是凡情俗见。病毒入侵人体时,或发生恰当的免疫反应,那么机体免疫系统自身能战胜病毒获得痊愈。但面对陌生病毒,很多时候在病毒擅不致死的情况下,机体引发了强烈的细胞因子风暴,也就是过激的免疫反应,对病毒和自体细胞进行无差别攻击,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病毒弄死自己之前自身的防御系统把自己给杀死了。这么想想,我们体内的微观世界也很像我们的人生。因为过激的防御,就犹如溺水时过激的扑腾,恰引发了肌肉抽筋和肺部进水加速了死亡。我们的努力自救加速了死亡。以自我利益为基底延生出来的见解。正心前提是找心。当然六识的正心即正念。正念前提是融通法界之理。融通法界之理是一点一滴正在进行的,珍惜。陷入当前这个个体生命角色不能自拔的就是凡情俗见了吧。基本应该就是贪执著于所承受的“受”,入戏太深,信以为真,无法出戏。五不正见。
紫师:举个例子,最近来问紫收不收徒的人挺多。紫说:得先学习过往课程,对紫觉学修体系要有充分的了解。还得有种种的考核,符合要求才可以。或者换种说辞:拜师?你现在没有资格。再多学习学习吧。一样吗。众弟子:一样也不一样。事儿一样,感受不一样。有人觉得一样。有人觉得不一样。不同的人想法会不同。或者说措辞不一样。意思一样,目前不收你。注重措辞的人可能感觉前者表达比较委婉,感情上比较能接受。关注表象。比如这个关注措辞,忘记了其实真实意思都一样。一样。那展现出的部分人设就崩塌了。
紫师:那什么是凡情与俗见呢。相较于实际的真实,人更在意的是自己的情感感受。为了一些有的没的,比如脸面。所谓世间人情面子而有的认知,见解。
就是更在意人的情感部分,人情感受部分。反而实际的真相,并不重要。只要,你情面上做好了,就好。这就是所谓的“世俗”。但对于人类这样的群体而言,这样的“世俗”,已是再正常不过的真实。
众弟子:能力不够,态度要好。
由于一千种R的不同,会带来一千种C的不同。R就是凡情俗见。
紫师:因为,对于大部分的群体而言,人需要进行的生活,便是那么简单的一种范畴。因为,人在此之外,并没有另外的一种规范,来让这样的人类群体组织,更好的协调交互运作。所以,你们说修行。这样的修行,最终是服务于哪一方的呢。修行说八风吹不动,又到底是为了什么而说的呢。情商够不够,可是会实际影响你的生活水平的。这里的情商,是什么呢。
众弟子:对凡情俗见的洞察力。对情绪的感知运用。情商…是一种投其所好?
紫师:而现在,更多的主导着你的是什么呢。是那法理吗。还是凡情俗见呢。情商,或者说是如何达成和谐相处的能力。而要达成彼此的和谐相处,不就需要让对方高兴些,而非反感吗。其实,也就是对于凡情俗见足够通透的认知,而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让大家看着,都挑不出来毛病。为什么呢。因为,人都习惯了挑别人的毛病。尤其是自己看不惯的。又能引起其他人共鸣的。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群体之内生存。还真的不容易。如果,不通达这些凡情俗见。你就是不懂事的代表。那在这样的情况下,群体效应就跟那病毒一般。想要同化掉所有人。让所有人,都按照着相应的一种喜恶爱憎来活着。
某戊:或者对于群体来说,“不懂事”的个体才像的病毒,会被群体的大免疫系统包裹清除掉。
紫师:而没有情商的个体,就成了异体。就会受到攻击,要么同化,要么消亡。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相对立的一方,都是病毒,都是需要被消灭掉的。不然,自己就活的不舒服。但一个人永远都干不过一群人。所以,群体效应也就出现了。你们属于哪一种呢。反正,紫自认为就是一个异体病毒。只是,聪明一些。
众弟子:需要被解决的异类。情商不够,智商来凑。想要消灭其它病毒的病毒。从一个病毒“进化”成了一个能与宿主更和谐共存的情商性病毒。先抱个团,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被同化了一半,不聪明的病毒。
紫师:主导这个世间的,便是这凡情俗见。你又怎么敢说,自己要摒弃这一切的凡情俗见呢。
某己:不敢,否则被弄死。除非自身够强大。
紫师:那又如何说修行呢。
众弟子:看目的和取舍吧?在适应中尽可能保持清醒…尽可能求同存异。但是这个适应与共存非常的温水煮青蛙。凡情俗見是很累很难的事。需要一个庞大的体系,能包容觉悟之法和世间法的体系。还有恰当的方式方法。异体病毒,怎么活?这个事很重要。矛盾和对立,只存在于狭窄之处。
紫师:那现在主导着你更多的是哪一个呢。
众弟子:凡情俗见。每日在生活中与群体环境互动、练习与强化的多是凡情俗见。经常被人说的就是情商低。比如不会谈恋爱也是情商低。比如不给领导面子,也情商低。会来事情商高。自觉也是病毒,而且是顽固性病毒。凡情俗见。但是自身不强大怪不了别人呀!因为情商一直低。所以应该是病毒多一些。
紫师:你们是不是误会了情商跟凡情俗见的关系了。有时候,没有情商,代表着的却是我执更加坚固。自己的那部分凡情俗见,也丝毫不差。反而情商高一些的,还会为了那些凡情俗见的情面,而不会表现的那么斤斤计较。
众弟子:情商高还是我执,不过为了我过得更好,而去迎合。情商低会坚守一些死原则。所以确实也更固执。
紫师:为什么而坚守。
某乙:自身的利益。根本还是这个。或者看不到原则之外更广阔的东西。
紫师:嗯,因为知道这样,可以保住自己的立场,而立场有时候代表着的就是生存的利益。就好像,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自我的定义,人设在那里。这样的自我定义,人设。就是立场。昨天的课怎么说的呢。
某丁:这样的立场,更有助于稳定。
某乙:【可能仅仅只是这样的立场,这样的信念,更有助于整个社会群体的稳定性。】
紫师:【立场,是在群体中生存的必要条件。】为什么呢。
某乙:比如某个领导很固执的坚守某种奖惩制度。下面的人觉得在人情角度可以通融。但是领导认为通融,就会撕开了口子,导致整个群体的离心与混乱。某丁:群体是满足个体相应的需求,才可以成立。而个体如果不具备相应的符合条件,便无法在群体中继续存在。
紫师:换句话,立场就是站队。为什么站队,决定了你的生存必须。
某乙:明白了。上层有上层的站队。中层有中层的站队。下层有下层的站队。组织之间也有站队。
某丁:立场,直接或间接与生存的必要因素挂钩。
紫师:不站队,个体真的能生存吗。最初的站队,就是家庭。刚才上面是怎么说的。凡情俗见是什么。凡情俗见,是人类群体社会之间进行相应和谐互动、组织活动的纽带。为什么呢。因为,个体的生存能力太低。人类群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这样的利益共同体,底层是由物质利益需求来奠定的。也就是最基本的生存来奠定的。但,人有情绪感受。又有了相应的名词指代。言语文字的交流凭借。而如何更好的运用这样的语言文字,来进行更好的情绪感受表达。才能将彼此更好的链接在一起。就是那所谓凡情俗见的起源。
但这种纽带发展到了今日,随着人类的文明水平相应递进,就凸显出了它的种种粗陋弊端。有人说,这样很累。为什么累。憋着自己,能不累吗。那不憋着吗。不憋着,可能你会发现更累。而这正是这种粗陋纽带的必然性。但,有别的办法吗。好像真的没有。身在其中,你们觉得呢。
某丁:是的。不具备其他可能性时,只能这样子。
某乙:拐弯抹角麻烦,不拐弯抹角更麻烦。
紫师:那又怎么正心诚意呢。
某庚:坦然接受。做到很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紫师:所以,明理真正的障碍在哪呢。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都跟自己的实际行为没什么关系呢。可能原因,就在这里。拜师?有什么资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