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觉为什么强调自觉。+ 查看更多
紫师:问:紫觉为什么强调自觉。
众弟子:自觉是中心之中心!是现观,而非厌苦欣乐的执念!超越解脱。自觉是通往终极究竟之关键。自觉是觉他的必要条件。先自己强大才能觉他。
紫师:什么是自觉。
众弟子:自省自观。了知这个“自我”。有理清概念,一统概念的自觉。有了了明知的自觉。有无生性根后起用的自觉。
紫师:为什么要自觉。
众弟子:自我察觉,自求觉悟,因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自己不想觉悟,佛菩萨也帮不了。自觉才能以享受者身份游戏。自己不觉,他人即使佛菩萨也没办法。对这个“自我”的运作没有觉知的时候,便是无明。了知“自我”本来无我,“他”即是我。了知真相,才能解决一系列因为无知产生的问题。心物一体,自己都稀里糊涂,对他物也是稀里糊涂。
紫师:问:活着,是什么感觉。为什么要活下去。
为什么要如此的活下去。
众弟子:有感受,就是活着。为搞清真相。没有感受,就好像没有活。以前不得已而被动,现在仅为自觉。法则演化。
紫师:如果,你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满足不了。你会怎么活。
众弟子:低保。没办法活。该怎么活便怎么活。为衣食住行而活,降低需求活。就只能先去挣基本的衣食住行。再言其它。砍掉一切非生存必须的需求。去吃苦,以满足最低活着的资本。
紫师:有些人,可以把自己饿死,冻死,过劳死。哪怕,明明可以有办法不饿死,不冻死,不过劳死。为什么。
众弟子:有更重要的目的。为了某种目的。被业力牵引。
紫师:为什么。可以为了某种目的,不再活着,死去。
众弟子:执念。被动型,被自身的欲望和习性概念等等支使而活。信念。目的力量大于求生的力量。价值观念。没活明白,没觉。是觉得这个“自我”不重要。
紫师:有些人会为了让自己活着,杀死他人。有些人,却可以轻易的让自己死去。为什么。
众弟子:不明因果。求生者以为自己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自己的能力内会竭力求生。没搞清自己是谁。一个是意义,一个是希望。贪求生的感受所带给于他的东西。没搞清我们活着的真正意义。把当下的目的执念视为自己的唯一生命。如果死了,就听不了这堂课了。每个人心中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或则说信念不同。轻易可以死去的有两种,一种是逃避生带给他感受。一种是不贪生怕死。
紫师:那,自问一下。你是哪一种。又是为什么。
众弟子:哪种都不是,因为没有死,世俗谛只有因果相续的幻像。道理是如此。碰到实际情况又蔫了。自己目前是贪生怕死的那种。因为还在欣乐厌下。不愿放舍。自己没有彻底明白。又不坚信圣人说的法。不论生或死,都是为了满足自我。这个自我牵扯太多。一个人是我。一家子也是我。或者我的。生是为了存在的目的而生,死也是为了某个自我的目的而死。该活就好好的去弄明白,该死就不纠结的死去。
紫师:佛法说因缘和合,到底指的是什么。
众弟子:无我。无自性。心境接触后的相续。
紫师:众生会执着自我,是什么。
众弟子:无明。有苦乐之受。相信感受到的一切存在。
紫师:是因缘和合。人会轻易去死。是什么。
众弟子:因缘和合。解脱痛苦吧。
紫师:人会为了让自己活着,杀死一个人,两个人,万千的人。是什么。
众弟子:为了所谓的伟大,正义等概念。也是因缘和合。都是有所畏惧。要么怕别人损害到自我。要么畏惧因这个自我带来的苦。
紫师:所谓法界,便是万法的世界。那所谓的法,到底是什么。
众弟子:因缘纠缠的世界。感觉存在。当下发生的一切。叠加。法是用。不以我执而颠倒的用。当下存在的一切。已生之性都是法。法是因缘所生的「存在」。心生出来的境界。
紫师:心法、色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五位百法,都是些什么。
众弟子:一切因缘所生法。心生则一切法生。心法。八识心王。
紫师:五蕴是法,寂灭是法,空性是法,生死是法,解脱是法。七大种法。有为法,无为法。法是什么。
某甲:种种概念。
紫师:百法明门论没学吗。概念属于什么法。
某乙:心不相应行法。
紫师:心不相应行法,又叫什么法。
某乙:假法。
紫师:为什么叫假法。
某乙:相对心法,心所法,色法而言假。
紫师:为什么。
众弟子:以无生性为真,心王为假,以心王为真,心所为假,以心法为真,色法为假,以前三位为真,心不相应为假。相对论。假法,生灭法。因众生心而说的法。
紫师:为什么这么分。
某乙:现观自觉后的概念表达。觉他的需要。
紫师:什么是有序。
众弟子:有条理。有逻辑,有次序,清晰明了。
紫师:学了一堆概念,混淆不清。叫什么。
某乙:不知其指代。
紫师:叫无序。序是什么。
众弟子:法则。逻辑线。逻辑条理。
紫师:序,叫0、1、2、3、4、5、6、7、8、9。自觉,觉的到底是什么。
众弟子:序。胜义之空性。从性延生的世俗谛。
紫师:为什么。
众弟子:因为我们无序。全体而非局部。存在就是一种序。日用而不知,会按照无序的方式去活。觉悟自身处于整体的什么位置。觉的是踏实。一步一步安于当下。
紫师:活着,重要吗。
众弟子:重要。觉,就是融入某种节奏其中。为自觉而活而死都重要。
紫师:怎么来的重要。
众弟子:活着才有希望,重要。活着,才有觉。执念才重要。
紫师:你觉得重要。你为什么觉得重要。有哪些因缘,因素导致了你觉得重要。
众弟子:活着才有这个载体去体验觉悟。不然无从谈起。一个死物没灵性的东西,不会有一个觉的概念。活泼,灵动。活着,才能感知,觉。好不容易搞清楚了为什么活着,死了就又忘了。还不一定下次什么时候能记起。重要,因为可以跟着明师学习。生理的苦乐,心理的苦悦,社会概念的高下,让活的变得重要。这是凡夫位的重要。活着,才有自在无碍使用。有挂碍。
紫师: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一切都是有因缘在聚合的,一切的发生,都是种种的法和合在一起,而产生的。人可以为了活着不择手段,是因为有种种的因缘所和合出来的结果。人可以轻易的死去,没有任何挣扎,也是因为有相应的因缘所和合出来的结果。而这些因缘,不是人选来的,而只是正好碰上了。事情正好如此的发生了,人正好就这么遇到了。然后,会因为因缘出现的顺序不同,和合出不同的现象结果。那时的你,遇到一个人,你会那样做。可之后当你有了上一次的某些经验后,可能你就会换种做法。人遇到的人事物的顺序不同,就会造成一个人的不同抉择取舍,汇聚成不同的人生呈现。所以,人觉得自己选了,是的,确实选了。但之所以那么选,是因为因缘聚合成了现在这样的你,你才这么选了。所以,是因缘决定了你是如何的你,决定了你如何选。
活着,重要吗。会有种种的原因出现,告诉你,重要还是不重要。这些原因,怎么来的呢。只是相应的因缘出现在了这个你的身心环境中,按照先后的相应顺序排列出来的结果。抉择取舍的比重怎么来的。谁先出现,谁先汇聚,谁先占据了主导,决定的。活着,重要吗。哪来的重要,不重要。因缘和合而已。执念。为什么执念。因缘和合而已。有我吗。无我吗。重要吗。因缘和合而已。现观。什么是现观。现观,只会看到万法的无常因缘和合而已。贪生怕死。重要吗。一个因缘所和合的现象而已。但,众生处于如此的因缘和合现象当中时,就很重要。很重要。
很重要不行吗。执念,不可以吗。说不可以的,都是怕执念带来的种种所谓后果的。而,这一切的可以不可以,怎么来的。不就是因缘和合的顺序,比重决定的吗。重要吗。可以吗。重要不重要,可以不可以。是因缘说了算的。因缘让你觉得重要,可以。那便重要,可以。因缘让你觉得不重要,不可以。那便不重要,不可以。你说了算。因缘所和合的你说了算。自觉,重要吗。你在这里,你都会说重要。为什么呢。因为,这就是这里的因缘。你说不重要,你不会在这里。
现观。怎么现观。眼里,只有因缘,只有现象,只有万法的本然呈现。便是现观。这是自觉。是的,你是个凡夫,你无明,你有执念,你贪生怕死,你欣乐厌苦,你欣上厌下。没人说,你不可以现观这个凡夫,这个无明,这个执念,这个贪生怕死,这个欣乐厌苦,这个欣上厌下。只要因缘出现了,你可以允许自己的所有行为。因为,你做不了主。因缘,才能做主。那一刻,你会那么选,因为汇聚你的因缘比重就是那样的。你没得选。你只能那么选。关键是,觉悟从来不是让你只能怎么选,而不能怎么选。觉悟,是让你怎么选都行。因为,没有你。那都只是因缘的和合。你想怎么选。是的。你觉得你是你。因为,因缘汇聚了如此的你。你贪生怕死。你欣乐厌苦。你欣上厌下。但,你没得选。而是,因缘如何发展,你就能成为如何的你,经历如何的现象,轮回不休。佛法出不出世,这是因缘。你能不能做人,这是因缘。你能不能自觉,这是因缘。为什么自觉,是因缘正好如此和合,让你呈现出认为自觉重要的现象而已。而,会不会去自觉。那是因缘决定的。比如,你每时每刻的抉择取舍。哪个比重更多。这不是你觉得不觉得的比重。而是,你实际行为体现的比重。为什么。你觉得你想要自觉。那是概念告诉你,你该想要自觉。如此的因缘,被之前那样的你遇到,让你觉得你该想要自觉。可能,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因缘,来让他如此觉得。但,实际上的行为呢。为什么就不能如同那觉得一般呢。是因缘。因缘没那么出现,没那么发生。修行,为什么要不断的串习。为什么要建立心相续。因为,那是在汇聚因缘。因为,因缘决定了你成为如何的你。因缘的比重,决定了你的样子,你的行为,你的一切。这是什么。这是因缘。什么样的因缘,汇聚什么样的现象。觉。觉,是一种呈现。一种现观万法的本然呈现。什么样的因缘,才能汇聚如此的本然呈现。当你什么时候,可以真正皈依的时候,你就知道如何的因缘成就了那时的你了。无尽法界,有着无尽的因缘和合,聚合成无尽的现象呈现。有六道生死,有解脱自在。实则都是一种心相续流的源源不断传承。什么样的心相续流,引发什么样的因缘现象呈现。心相续流不断,传承不息。
多看看这个自己。都是哪些的因缘相续所汇聚。多看看这个自己。都汇聚了如何的传承。让你成为了今天的你。你说你要自觉。是吗。佛法,不是为了让你离苦,不是为了让你解脱,不是为了让你长生,也不是为了让你永恒。只是在让你看清这一切的呈现。为什么如此的呈现。因为,生死轮回,涅槃寂静。都只是一种呈现而已。有意义吗。身在其中时,因缘那般汇聚时,才有有没有意义。实修实证。不如在此处,生如是定解。别怕自己贪生怕死,别怕自己欣乐厌苦,别怕自己欣上厌下。只怕这个自己,不明白为什么。
说了这么多,都不是今天想要讲的课。为什么呢。因为,你们的因缘,让你们把自己放得太重。却没有把法放得太重。法成了装点自我的装饰。没有任何实用。现观,现观的是一切万法之本然起现。那,一切万法的本然起现,是如何起现的呢。人为什么会执念,人又为什么会贪生怕死。这一切都是如何发生的。没有起因吗。没有因缘发展的次序吗。如果,你现观了这一切万法的本然起现后,会看不清吗。智慧是什么。智慧如何出生。明了了这一切的因缘始终。有序。怎么来的有序。
某乙:因缘呈现的先后。
紫师:一个身处于因缘之中,却不知因缘为何物的人,会知道这先后吗。知道为什么要自觉吗。因为,每一个需要自觉的众生都是一个混淆不清,纠缠矛盾的心相续流。所汇聚的一切因缘,都是混淆的,纠缠的,矛盾的。这样的心相续流,要令之有序,那真的是比让其下地狱都要痛苦。说菩萨慈悲,确实慈悲。因为,慈悲的菩萨,会站在众生的受体位置设想。所以,让众生无尽的轮回,只希望有一天因缘汇聚,众生能回头是岸。当然了,这是一个讽刺性的喻指。
某丙:特别写实。
紫师:讽刺的是慈悲的菩萨。也是无明的众生。而实际上,真相更加讽刺。
某丙:菩萨有啥好讽刺的。。。
紫师:慈悲,本身就是一种讽刺。相对而言的。站在众生的逻辑上讽刺。众生的因缘呈现,并不会理会实相。而只会在意,能不能让这个受体好受。
某丙:菩萨的慈悲是就实相而言的。
紫师:如果,众生不执着于慈悲,那便没有讽刺不讽刺的了。这都是相对而言的。这也是次序。
某丙:众生执着的慈悲,把菩萨给道德绑架了。当然真菩萨是绑不住的。顶多变成“不慈悲”的恶人。
紫师:一个完善的循环机制,是如何的呢。是环环相扣的。那环环相扣里的每一个环,都是最重要的。因为,少了一环,就无法环环相扣的循环起来。环与环之间的位置也不能颠倒,不然也无法循环。这就是次序。令之有序。有序,才能运行。无序,便会崩溃重组。直至有序。所以,很明显。无明与觉悟,众生与菩萨。也不过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循环机制。这就是法界。而你们现在正在进行着如何的循环呢。遵循着如何的次序呢。这样的次序,是逐渐的有序,还是即将崩溃重组呢。你们的因缘,给你们塑造了一个如何的比重抉择取舍系统呢。对自身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对人生的认知,对生命的认知。让你们如何过活着这每一天每一刻呢。当你遵循着自己因缘使然下的一切准则时,承受着这准则之下的一切结果时。可曾有过反思呢。为什么要自觉呢。因为,你自己,就是那个最重的因缘比重呈现啊。你能接受的一切信息,一切因缘,都是这个最重的因缘比重决定的啊。没人可以改变你。没人可以让你觉悟。只有你这个自己,可以。别人说了一句话,你选择了如何的态度来对待。谁能说了算呢。不便是这个最重的因缘比重说了算吗。得看,那个人,那句话,当前的场景,当前的观众,当前的心情,当前的感受种种因素。然后做出抉择不是吗。修行,为什么要训练这个自己,为什么要有意识的串习相应的行为,来让心相续串习成流呢。不就是因为,这样的道理吗。你无法真正的自主啊。
有序是什么。有序,代表着自体循环的有序程度,相对独立自主程度。而非那么多无序,那么多随意,看心情。有着那么多的变数。菩萨为什么“慈悲”。不就是因为,这些变数吗。四摄六度。除开自身修持的部分而言,统统只是如此的原因而已。所以,像观世音这样的菩萨,是真的慈悲。寻声救度。没有这样的基础。哪里有讲法的机会。释迦摩尼佛,也是如此。为什么是五浊恶世时成佛。因为,所结缘的众生皆是五浊身心啊。靠什么结缘的。靠舍弃自己的头目手足啊。可不是靠讲法。然后,才给这五浊恶世的众生,积累了如此的因缘。如夜流星,一闪即逝。因为,众生因缘如此。是不是很现实。就好像,如果这个世上没有了善人。那,世道可想而知。但,只要还有一个善人。就有机会星火燎原。而释迦摩尼佛,往昔就是那样的一个善人。如果都是恶人,其实一切也就是那样。因为,人人都那样。但,如果只有那一个善人呢。这样的善人,他又能坚持多久,他又凭什么要坚持多久。就好像当前的世道一般。不论如何,好人好心还是在的。人遇到一些恶人,不快,还是可以坚持相应的底线的。因为,还能平衡着。当然了,也有太多,无法坚持,而失去平衡的。那,如果世上只有恶人了呢。你还会坚持那底线吗。估计,你就会问一句,凭什么了。这就是现实。
人,是因缘的产物。是因缘,决定了你成为如何的人。而非,你一定是如何的人。有多少好人,最终成为了恶人。不是好人不坚定。而是因缘太糟糕。不要认为,你就是例外。那只是,你还没经历过那好人所经历的一切。能够坚守下来的,毫无例外,都是举世难寻的圣人。因为,他们有着坚实的基础,来承载这一切。那就是明达万法有序的体现。不然,就只有一句。凭什么。你还拥有善意。只是源于,还有善意拥抱着你。你要相信,你拥有的恶意,统统只是你身处过恶意之中。并非,是“你”来决定这善恶。而是因缘。因缘的比重。为什么要多串习善意。就是为了恶意来临的那一刻。你不会说:凭什么。看一个人的因缘比重,你就可以看看这一句:凭什么。这一句凭什么。代表着的就是,你需要以更多的善意,来拥抱他/她。提醒着你,多串习这善意。不然,你就会跟着说一句:凭什么。不凭什么,只凭恶意来时,有星星之火暖身。这就是善意。人不喜欢冰冷,又为什么制造寒冬。现今信息发达,什么样的语言序列都有。你时时刻刻都在受其侵染。所以,要多看看这个自己。正在往什么方向发展。因为,人很容易为了保护自己,而害人害己。乃至于以保护他人的名义,而害人害己。混淆不清的概念,以盲引盲的潮流,已然横行日久。推波助澜,便是制造寒冬。
万法,有着万法的因缘序列。有着核心的比重差别。而明了这万法的因缘序列,明了这核心的比重差别。便是自觉,即菩萨的立世准则。比如,慈悲很重要。但,这是为了智慧做铺垫。待有了智慧,便是智慧为体,慈悲为用。这是一个善性循环。慈悲让众生靠近智慧。智慧让众生去往慈悲。不然,就会成为一句:凭什么。只有智慧,才能让一个善人,身处恶世,而初心不改。最后,别浪费了这难得的因缘。能多串习,便多串习。不然,缘尽之时,再聚不知何时。
有问题吗。
某丁:紫师,有个问题,在恶劣的环境,怎样才能保持初心,保持善,不被恶所转。网上有句话,叫做“让你的善良带点锋芒”。这句话有道理吗?
紫师:不盲目善良,不就需要智慧来辅助吗。
某丁:感觉善是需要能力去维护的。
紫师:不然,带不带锋芒,不都是为了自己吗。那哪是善良呢。
某丁:所以根本是要有智慧。
紫师:真正的善,不需要维护。善意本身,就是对自身最大的保护。不然,就成了恶意了。又谈什么维护呢。不过是受伤后,需要借口来放纵恶意。
某丁:明白了,真善不言善。
紫师:真善,不会那么轻易感受到恶意。所以,就成了所谓的傻。
某丁:所以还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把人往坏处想了。
紫师:已然受到恶意的侵染。就代表着,自身的善意不够。而智慧,是能客观的看待一切。不论是善是恶。看到的是因缘始末。而不是所谓的善恶表象。那时,就会有其它的考量与行为了。
某丁:所以,先让自己真的善起来。外在的善恶表象也只是因缘的汇聚使然。
紫师:真善,可以靠近智慧。因为,真善更容易反思自己的问题,而非将问题统统推到外界。当然了,遇到善知识更重要。而很明显,真善更容易遇到善知识。因为,善知识更容易给与他/她。覆器、染器、漏器。都很可怕。
某丁:也就是说,尽量客观公正的看到事物的因缘始末,培养智慧,而非表象的所谓的善恶,最终才能接近真善。自觉是断器,惭愧。
紫师:客观公正,其实也有一个误区。因为,菩萨眼中的所谓客观公正,是就每一个众生的具体因缘而论的客观公正。而并非是有一个通论下的客观公正。也就是说,怎么对待一个人,一件事,都是以其具体的因缘而定的。而且,众生的因缘是环环相扣的。一发而动全身的。
某丁:也就是这个“客观公正”也是基于当下的因缘的,对吧?相对论。
紫师:这都是需要具体看因缘而定的。因为,这样才是客观的。菩萨的平等性智,与妙观察智是相辅相成的。平等性,有万法只是万法的平等性。也是万法差别本身,就是平等性本身。因即果,果即因。这也本就是平等。一切的发生,都是因果真理的实际体现。因果,是真理,是法则。从来都是最客观,最公平的。而菩萨,看到了这样的客观,平等。再以众生受体本位为考量,予以应对。
才达成了,所谓的顺应因缘。
某丁:也即是,个体遭受了的,都是公平的。
紫师:比如,所谓的后天因果。很多,都是人为定义的。但人之所以会如此的定义,也有着它的后天因缘所在。哪怕它是所谓颠倒错乱的。也有着它的因缘。这本就是一种因果平等。
某丁:那就是说,即便错误的,也是错误的合理。
紫师:不如说是,一种无序之下的容错自洽。但,先天因果,从来都不会因为后天因果而有丝毫改变。因为,后天因果的出现本身,就是先天因果允许的。或者说是,衍生品。实则也是先天因果的一部分。如果说后天因果,是众生执取出来的人我对立假象。那先天因果,就只是一种阴阳起伏。后天因果,是无数个点之间的因果。而先天因果,就只是一条线的上下起伏。先天因果不会理会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我之间的利害得失因果。而只需要整体是循环自洽的便好。
某丁:可以看做是法则的金字塔吧。
紫师:那这就代表着,众生的后天因果可以自由发挥了。因为,不论如何,都会符合先天因果的本然循环。
某丁:先天因果像是画了一个大框框。
紫师:或者说,先天因果就是1+1=2。后天因果,就是在此基础之上,随便你。再或者,一个人,被人打了之后。他可以选择打回去。也可以选择忍着。也可以选择全然不计较。但这都来源于这个人内心拥有的“量”。比如,善意与恶意的量。打回去,就是恶意更多,善意更少。忍着,说明还有足够多的善意,抵消掉这恶意。全然不计较,则代表着善意很多,全然感觉不到这恶意对自身的影响。在后天来看,有着人我对立。所以,很复杂。但在先天来看,其实只是一条线的波频起伏而已。是一体的。
某丁:先天因果具体指那些因果呢?
紫师:先天因果,就是相续。也就是法界的根本法则。
某丁:一切都是相续而来。
紫师:一切的呈现,都是源于相续。也便是源于先天因果。再比如,看国运,可以知众生运。看众生运,也可以知国运。实际上,是一如的。再比如,这瘟疫,人们可以找种种的现象缘由。但,这种种的现象缘由,都不过是相续来的一时现象。那从始至今的相续,才是一切的缘由。而非一时一刻。佛说,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便是源于,众生只能看到一时现象。而不能看到因缘始末。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没有运气,只是命定。但,在现象上。人们就只能看到偶然,跟运气。所以,无明,渺小。就是实际的一种客观描述。菩萨能跟这样渺小的无明众生说明真相吗。实际上,真的不能。而只能随顺,说些相对真相。还有问题吗。某丁:暂时没有了。感恩紫师!
紫师:最后。以后当你祈请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有求必应施无畏观世音菩萨来帮你,救你的时候,记得问一句:凭什么。课毕。
某丙:提问!深度睡眠为啥是“浪费式”的归类整理?
紫师:利用率太低。耗能却很大。
某丙:耗能,体现在哪。
紫师:随时随地都在耗能。却没有利用率。
某丙:怎么随时随地的练功呢。
紫师:日常粗住定,认知框架体系建立。人无时无刻不在活动。无时无刻不在接收信息。但,没有日常粗注定,没有相应的认知框架体系。活动便是耗损,信息便是浪费。
某丙:那怎么办。不想浪费那么多。
紫师:努力建立,把本是浪费的,放到建立上。可以先简化建立。
某丙:怎么算简化。
紫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做到,得先把原来复杂的混淆的认知模式,给扔掉。不然,看了,听了,就还是会被原来的认知模式给错误解码,储存起来。
某丙:原来如此。要反复相续。
某戊:祈求救度,可以仅凭因为菩萨发了救苦救难的心,我相信而且祈求救度就得度吗?
紫师:没有惭愧心,就会不付出却想一味地索取他人。而原因就只是对方说,我愿意。
心怀惭愧。不然,就代表着善根快断了。
佛法出世时,善根消耗。佛法隐没时,就难了。
哪怕知道佛陀为之舍弃头目手足,还愿意饮菩萨血。鬼神所厌憎。
多想想释迦族被灭时,为什么释迦佛都救不了。
别忘了,菩萨的慈悲是对众生的慈悲。而非只是某个求救的人。恶业现前,谁都救不了。
要多串习思维断器三过。
不然,闻多少法,都没用。
2020/03/12于紫觉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