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4
作者:紫府道人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查看更多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 查看更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样,还是顺着之前佛陀所说的继续往下说。【依法出生分】,你看一开始讲“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三千大千世界很大的,好大好大,如果我们地球全部都是金银的话,它珍贵吗?它很珍贵。而地球只是一个星球,而三千大千世界它有无数的星球,就是“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听了之前的法以后,你们能够明白这句话吗?这句话非常有意思,因为这一品叫做【依法出生分】。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其实这里是要把福德驳斥掉,有一个真实的福德存在吗?但是在世间而言的话又有一个所谓的福德,你看,我们讲了金子银子,人认为珍贵吗?珍贵。所以呢,“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那这个福德来源于什么?来源于我们认为七宝珍贵啊,我们认为七宝珍贵,所以呢,“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因为世人都执着福德,也都执着所谓的七宝珍贵,所以呢,用这么多的珍宝去供养,认为,哦,福德多。但真的是因为这样吗?那,你认为这个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玛瑙珍珠这些珍贵,它的珍贵是来源于什么?是来源于这个东西吗?不。而是来源于我们的心,我们的认知。那,我们认为它珍贵,它就变成了珍贵。然后呢,我们认为他有福德,他就变幻成了一种福德,那等于什么?一心所发生。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没有一个真实的福德,但是对于世间而言的话它还有一个福德,“是故如来说福德多”。像我们之前讲的话,你把一切都空了,一切都幻化了,一切都是虚妄的,那为什么说供养七宝,还有一个所谓的七宝、所谓的福德呢?就是如果你们真正的把前边的都听好了,然后呢,有一个自己的认知了以后,你听到了说“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你不听的有点疑问吗?一切都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都虚妄了,为什么还珍贵、还有福德呢?是吧?如果前边真的听的入心了,真的听懂了,你肯定会产生这种疑问嘛。所以这里就说“是福德即非福德性”。就是说在于世俗谛而言的话,如来说福德多,这等于顺着上边的空性的理再去为迷著的众生讲福德,懂了吧?这一句话很多人都不是很容易理解。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就是说这是假借于真的有一个之前所谓的那个福德,而只要你能够受持这部经所说的法,乃至于“四句偈等”,哪四句偈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非常有名的金刚经四句偈嘛。乃至于你这四句偈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就是在世俗谛而言的话,珍宝是珍贵的,然后用珍宝去供养去布施,福德是很大的,而你只需要去受持读诵乃至于为他人说这四句偈,乃至于这个经所讲的这个道理,这个福德比那个福德要大。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就是为什么这部经乃至于它里边四句偈的福德就那么大呢?是因为,一切诸佛,诸佛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什么,什么法,什么经,空性的法,空性的经,一切都是自心所变现,那福德功德也是自心所变现,这一切所谓的珍贵与否,福德与否,功德与否,来源于哪里?真的来源于你用一个东西供养了佛陀吗?不,是来源于我们自心。我们认为这个是珍贵的,然后呢,供养了,我们就有福德。所以一切的来源在哪里?在自心。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那,依然还是破斥掉,因为这里讲了诸佛与诸佛法嘛,“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就是继续建立了一个名相,破掉它,进入无相,也就是空性的境界。也就是我们《金刚经》能断金刚,能断我执,能断一切执的,这样一个东西,就叫做空性,也就是这部经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一样,还是顺着之前佛陀所说的继续往下说。【依法出生分】,你看一开始讲“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三千大千世界很大的,好大好大,如果我们地球全部都是金银的话,它珍贵吗?它很珍贵。而地球只是一个星球,而三千大千世界它有无数的星球,就是“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听了之前的法以后,你们能够明白这句话吗?这句话非常有意思,因为这一品叫做【依法出生分】。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其实这里是要把福德驳斥掉,有一个真实的福德存在吗?但是在世间而言的话又有一个所谓的福德,你看,我们讲了金子银子,人认为珍贵吗?珍贵。所以呢,“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那这个福德来源于什么?来源于我们认为七宝珍贵啊,我们认为七宝珍贵,所以呢,“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因为世人都执着福德,也都执着所谓的七宝珍贵,所以呢,用这么多的珍宝去供养,认为,哦,福德多。但真的是因为这样吗?那,你认为这个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玛瑙珍珠这些珍贵,它的珍贵是来源于什么?是来源于这个东西吗?不。而是来源于我们的心,我们的认知。那,我们认为它珍贵,它就变成了珍贵。然后呢,我们认为他有福德,他就变幻成了一种福德,那等于什么?一心所发生。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没有一个真实的福德,但是对于世间而言的话它还有一个福德,“是故如来说福德多”。像我们之前讲的话,你把一切都空了,一切都幻化了,一切都是虚妄的,那为什么说供养七宝,还有一个所谓的七宝、所谓的福德呢?就是如果你们真正的把前边的都听好了,然后呢,有一个自己的认知了以后,你听到了说“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你不听的有点疑问吗?一切都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都虚妄了,为什么还珍贵、还有福德呢?是吧?如果前边真的听的入心了,真的听懂了,你肯定会产生这种疑问嘛。所以这里就说“是福德即非福德性”。就是说在于世俗谛而言的话,如来说福德多,这等于顺着上边的空性的理再去为迷著的众生讲福德,懂了吧?这一句话很多人都不是很容易理解。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就是说这是假借于真的有一个之前所谓的那个福德,而只要你能够受持这部经所说的法,乃至于“四句偈等”,哪四句偈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非常有名的金刚经四句偈嘛。乃至于你这四句偈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就是在世俗谛而言的话,珍宝是珍贵的,然后用珍宝去供养去布施,福德是很大的,而你只需要去受持读诵乃至于为他人说这四句偈,乃至于这个经所讲的这个道理,这个福德比那个福德要大。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就是为什么这部经乃至于它里边四句偈的福德就那么大呢?是因为,一切诸佛,诸佛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什么,什么法,什么经,空性的法,空性的经,一切都是自心所变现,那福德功德也是自心所变现,这一切所谓的珍贵与否,福德与否,功德与否,来源于哪里?真的来源于你用一个东西供养了佛陀吗?不,是来源于我们自心。我们认为这个是珍贵的,然后呢,供养了,我们就有福德。所以一切的来源在哪里?在自心。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那,依然还是破斥掉,因为这里讲了诸佛与诸佛法嘛,“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就是继续建立了一个名相,破掉它,进入无相,也就是空性的境界。也就是我们《金刚经》能断金刚,能断我执,能断一切执的,这样一个东西,就叫做空性,也就是这部经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联系邮箱:admin@zijuesch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