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4
作者:紫府道人
三、返本还源之路+ 查看更多
三、返本还源之路
+ 查看更多
下面我们再重新论述一下,佛法。
佛法讲,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八识田阿赖耶识】的幻化。最初的八识田就是无色界,之后经过定力层次降低而有的沉淀,无色界的至清状态转混。八识田的整体虚无出现了最初的分化,有了第七识大型个体存在,进入色界的波力态境界。然后随着定力层次的更为降低,波力出现明显起伏,逐渐的波频越来越急剧,成为了粒子态。然后整个八识田就被分出了无数份,成为了粗物质宇宙万物生灵。被粒子态粗物质包裹的波频率成为了每个微小个体存在。因为定力层次的极度降低,波频率在这个个体中起伏很大,生灵就有了大脑思维念头,进入了第六识小型个体存在状态。然后因为内心外境的区别,有了前五根——眼耳鼻舌身,产生了前五识,识别内外。
处于第六识状态的个体生灵,认为已产生的念头为“我”——“我思故我在”。认为这个一直都在变化的波频率为“我”,我的性格,我的个性,我的记忆。如果没有了思维,没有了这个我的性格,这个我的记忆。便认为自己不存在。所以,人体死亡后,停止了思维。人认知为自己死了。再去投生了以后,经过十个月在母亲肚子里的大昏沉睡眠,而忘掉了之前的一切,即使上辈子已经养成的惯性个性还存在,但也认知为,这个“我”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我”。也不会承认原来的“我”也是“我”。
然后,通过修行,见到了第七识状态的【心体本来】之后,不需要认知思维这是“我”,而是这个纯纯的存在本身就是。这个时候,会看淡一切的所谓性格,所谓个性,所谓记忆,所谓的【我】。即使这个肉身死掉了,性格、个性、记忆都消失了,这个存在本身一样存在。所以,由此等于获得了长生,免除了六道轮回的分段生死。
而如果进一步的进入到第八识状态中,就会连这个个体的【心体本来】也打破掉,进入到一种无知无觉的无边无际广阔心识境界。连了了明知都会消失。这个时候认知到了,连了了明知也不过是自己收敛心识,浓缩成一团的表现,而放下这个了了明知的【我】,证取更高的【我】。即使了了明知消失了,也不会认为自己【死】了。获得更长的生。
而如果能够再进一步的把第八识无知无觉的无边无际广阔心识的境界也打破掉,进入无生涅槃寂灭的境界。又会发现,连这无知无觉的无边无际广阔心识也只是【性】所出生,然后认知【无生的性】为【我】。那即使是无色界也消失了,心识也消失了,也不会认为【我】死了。而真正获得永生,无生无灭的永生。
这就是佛法的修行过程。
一切所知所见,所享所受,都是第六识的境界,被第七识的心意起伏出来的,波动幻化出来的境界。就跟自己的潜意识把梦造出来,然后表层意识在梦中生活一样的状态。而第七识的起伏又都是由八识田所幻化的,从八识田拉取的。第七识从八识田里拉取什么出来,又都是自身业力所支配的。而业力虽然是自己造的,却是自己无法自主的。如此等于只能被动的活着。轮回六道。
而如果,不想再被活着,那请先放下第六识的妄心分别执着,去找到第七识的了了明知吧。
等到了第七识的本我状态,又要知道,这个状态也只不过是第八识分化出来的一小点而已,是定力所维持的状态,仍然受第八识所支配的状态,仍然是一种被活着。
如果不想,那就更进一步吧。
等到了第八识的虚无状态后,又是一样。
去找到一切的源头,就是修行的最终目的。因为找不到,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将是无用之功。
不想做树上的叶子,一年生老病死,就去做主干。然后,主干也不可靠,就去做根。根也不可靠,就去寻找更深处的根。这就是修行。能够真正自在的活着的根。不被活着的根。明白一切真相来源的根。
大觉之根——【无生妙性】。
这就是——【佛法】。
从根本起用
然后,紫再讲讲关于【转识成智】的问题。
【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
转识成智,指的是由迷转觉。将原来因为无明而起的妄觉妄知妄用,而转为觉悟后的妙觉妙知妙用。
其实,这个觉悟后的妙觉妙知妙用,是入了【无生涅槃】之后,才能再起的用。
不然,就仍然有贪执三界五蕴的嫌疑。因为,只有入了【无生涅槃】才算是证得了最极究竟觉悟。之后所起的用,才能真正被称之为【妙用】,真正从根处所起的【自用】。
而不是被生的【他用】。
但因为,要接引众生上船,以期最后到达【无生涅槃】的彼岸。所以,佛陀就说了很多的方便法。而什么是方便法呢?就是哄小孩上船而有的方法:“叔叔手里有糖哦。”
【六七因中转】讲的是第六识跟第七识是在因地佛,也就是见道位的初地菩萨时转的。因为破了身见,边见,戒禁取见等偏执,而入中道空性后。第七识会自然的转为平等性智,就是没有了任何偏执后,能够真正的客观看待一切,不会加入个体的知见偏执。然后,就会将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这是因为证得了平等性智后,已经可以客观的看待一切了,然后妄心分别就变成了妙观察智。来继续的应对世间的一切境界,接引度化有缘众生。
【五八果上圆】讲的是第八识和前五识会在最后成佛果时,转成大圆镜智与成所作智。大圆镜智,是将八识田变成了一面镜子,想看什么就能看什么,看完就没,不会留存心间。整个三界也都在这面镜子上,成了镜子上的幻影。然后,成所作智指的是不论想要成办什么,都可以应心而成。
这就是将本是因无明而幻化出来的三界妄相妄用转为妙用。
但真正的证道后,整个三界就都会化为空寂,也便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所以,这妙用只是为了度化一切仍在苦海中的众生,而生的妙用。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中有一个“请佛住世,不住涅槃。”
因为,本身证道后,其实众生都是已经度尽了的。所谓自性众生誓愿度,一切的所谓的众生其实都是自性所化现的。而真正证道后,将八识田种子资料化空后,众生与佛就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个时候,佛都会入涅槃。而如果有众生请求,他们就会应这个因缘,而不住涅槃,继续起幻化妙用而住世显化度生。
所以,紫说【无生涅槃】才是真正的性根。这是诚言不虚的。
大家千万不要因为佛陀为了方便度生而说的权巧法,而误解了究竟的大道。
这才是真正的最终目的,等达到了这个最终目的,再说起幻化妙用。实无三界,而幻化三界的妙用。
记住,整个三界都是一念无明后相续力量生起后而有的。而要证取无生妙性,就需要断掉这个相续力量。识蕴的相续,行蕴的相续,想蕴的相续,受蕴的相续,色蕴的相续。如果这个相续断掉了,五蕴自然也就会化为空寂。而能够让这个相续断掉的方法,就是【能所互泯,心境双亡】、【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只有证取了这个,才算是见道位,初地菩萨。才有望修道,证道,圆满成佛。千万不要被方便法所惑,被自己对三界的妄执所障,而错失了真道!!!
【要找到根,真正的根,修行才到了尽头。】
这里需要单独强调一下,什么呢?那就是紫在这里一直强调着【根】的重要性,并不是为了去贬低【根】之前的一切境界层次。而只是为了希望大家都要以最究竟为目的。而且证取究竟之【根】的原因在于,只有我们真正证取到最究竟的【根】后,我们才算是真正打破无明,获得究竟的觉悟,从而才能得到最究竟的自在无碍。
千万不要在自己还没有修证的情况下,去以【根】的位置去贬低、打压之前的境界层次。
因为修行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每一个证境都是至为关键的,因为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没有之前的一步,也就不会有下一步,乃至于最后一步。
修行,切须实修。
特意强调最后的究竟之【根】只是为了让行人,在未证究竟前,不要自满而止步不前。
这是需要注意的。
紫觉的修行纲要,就告一段落了。诸位再会。
佛法讲,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八识田阿赖耶识】的幻化。最初的八识田就是无色界,之后经过定力层次降低而有的沉淀,无色界的至清状态转混。八识田的整体虚无出现了最初的分化,有了第七识大型个体存在,进入色界的波力态境界。然后随着定力层次的更为降低,波力出现明显起伏,逐渐的波频越来越急剧,成为了粒子态。然后整个八识田就被分出了无数份,成为了粗物质宇宙万物生灵。被粒子态粗物质包裹的波频率成为了每个微小个体存在。因为定力层次的极度降低,波频率在这个个体中起伏很大,生灵就有了大脑思维念头,进入了第六识小型个体存在状态。然后因为内心外境的区别,有了前五根——眼耳鼻舌身,产生了前五识,识别内外。
处于第六识状态的个体生灵,认为已产生的念头为“我”——“我思故我在”。认为这个一直都在变化的波频率为“我”,我的性格,我的个性,我的记忆。如果没有了思维,没有了这个我的性格,这个我的记忆。便认为自己不存在。所以,人体死亡后,停止了思维。人认知为自己死了。再去投生了以后,经过十个月在母亲肚子里的大昏沉睡眠,而忘掉了之前的一切,即使上辈子已经养成的惯性个性还存在,但也认知为,这个“我”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我”。也不会承认原来的“我”也是“我”。
然后,通过修行,见到了第七识状态的【心体本来】之后,不需要认知思维这是“我”,而是这个纯纯的存在本身就是。这个时候,会看淡一切的所谓性格,所谓个性,所谓记忆,所谓的【我】。即使这个肉身死掉了,性格、个性、记忆都消失了,这个存在本身一样存在。所以,由此等于获得了长生,免除了六道轮回的分段生死。
而如果进一步的进入到第八识状态中,就会连这个个体的【心体本来】也打破掉,进入到一种无知无觉的无边无际广阔心识境界。连了了明知都会消失。这个时候认知到了,连了了明知也不过是自己收敛心识,浓缩成一团的表现,而放下这个了了明知的【我】,证取更高的【我】。即使了了明知消失了,也不会认为自己【死】了。获得更长的生。
而如果能够再进一步的把第八识无知无觉的无边无际广阔心识的境界也打破掉,进入无生涅槃寂灭的境界。又会发现,连这无知无觉的无边无际广阔心识也只是【性】所出生,然后认知【无生的性】为【我】。那即使是无色界也消失了,心识也消失了,也不会认为【我】死了。而真正获得永生,无生无灭的永生。
这就是佛法的修行过程。
一切所知所见,所享所受,都是第六识的境界,被第七识的心意起伏出来的,波动幻化出来的境界。就跟自己的潜意识把梦造出来,然后表层意识在梦中生活一样的状态。而第七识的起伏又都是由八识田所幻化的,从八识田拉取的。第七识从八识田里拉取什么出来,又都是自身业力所支配的。而业力虽然是自己造的,却是自己无法自主的。如此等于只能被动的活着。轮回六道。
而如果,不想再被活着,那请先放下第六识的妄心分别执着,去找到第七识的了了明知吧。
等到了第七识的本我状态,又要知道,这个状态也只不过是第八识分化出来的一小点而已,是定力所维持的状态,仍然受第八识所支配的状态,仍然是一种被活着。
如果不想,那就更进一步吧。
等到了第八识的虚无状态后,又是一样。
去找到一切的源头,就是修行的最终目的。因为找不到,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将是无用之功。
不想做树上的叶子,一年生老病死,就去做主干。然后,主干也不可靠,就去做根。根也不可靠,就去寻找更深处的根。这就是修行。能够真正自在的活着的根。不被活着的根。明白一切真相来源的根。
大觉之根——【无生妙性】。
这就是——【佛法】。
从根本起用
然后,紫再讲讲关于【转识成智】的问题。
【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
转识成智,指的是由迷转觉。将原来因为无明而起的妄觉妄知妄用,而转为觉悟后的妙觉妙知妙用。
其实,这个觉悟后的妙觉妙知妙用,是入了【无生涅槃】之后,才能再起的用。
不然,就仍然有贪执三界五蕴的嫌疑。因为,只有入了【无生涅槃】才算是证得了最极究竟觉悟。之后所起的用,才能真正被称之为【妙用】,真正从根处所起的【自用】。
而不是被生的【他用】。
但因为,要接引众生上船,以期最后到达【无生涅槃】的彼岸。所以,佛陀就说了很多的方便法。而什么是方便法呢?就是哄小孩上船而有的方法:“叔叔手里有糖哦。”
【六七因中转】讲的是第六识跟第七识是在因地佛,也就是见道位的初地菩萨时转的。因为破了身见,边见,戒禁取见等偏执,而入中道空性后。第七识会自然的转为平等性智,就是没有了任何偏执后,能够真正的客观看待一切,不会加入个体的知见偏执。然后,就会将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这是因为证得了平等性智后,已经可以客观的看待一切了,然后妄心分别就变成了妙观察智。来继续的应对世间的一切境界,接引度化有缘众生。
【五八果上圆】讲的是第八识和前五识会在最后成佛果时,转成大圆镜智与成所作智。大圆镜智,是将八识田变成了一面镜子,想看什么就能看什么,看完就没,不会留存心间。整个三界也都在这面镜子上,成了镜子上的幻影。然后,成所作智指的是不论想要成办什么,都可以应心而成。
这就是将本是因无明而幻化出来的三界妄相妄用转为妙用。
但真正的证道后,整个三界就都会化为空寂,也便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所以,这妙用只是为了度化一切仍在苦海中的众生,而生的妙用。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中有一个“请佛住世,不住涅槃。”
因为,本身证道后,其实众生都是已经度尽了的。所谓自性众生誓愿度,一切的所谓的众生其实都是自性所化现的。而真正证道后,将八识田种子资料化空后,众生与佛就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个时候,佛都会入涅槃。而如果有众生请求,他们就会应这个因缘,而不住涅槃,继续起幻化妙用而住世显化度生。
所以,紫说【无生涅槃】才是真正的性根。这是诚言不虚的。
大家千万不要因为佛陀为了方便度生而说的权巧法,而误解了究竟的大道。
这才是真正的最终目的,等达到了这个最终目的,再说起幻化妙用。实无三界,而幻化三界的妙用。
记住,整个三界都是一念无明后相续力量生起后而有的。而要证取无生妙性,就需要断掉这个相续力量。识蕴的相续,行蕴的相续,想蕴的相续,受蕴的相续,色蕴的相续。如果这个相续断掉了,五蕴自然也就会化为空寂。而能够让这个相续断掉的方法,就是【能所互泯,心境双亡】、【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只有证取了这个,才算是见道位,初地菩萨。才有望修道,证道,圆满成佛。千万不要被方便法所惑,被自己对三界的妄执所障,而错失了真道!!!
【要找到根,真正的根,修行才到了尽头。】
这里需要单独强调一下,什么呢?那就是紫在这里一直强调着【根】的重要性,并不是为了去贬低【根】之前的一切境界层次。而只是为了希望大家都要以最究竟为目的。而且证取究竟之【根】的原因在于,只有我们真正证取到最究竟的【根】后,我们才算是真正打破无明,获得究竟的觉悟,从而才能得到最究竟的自在无碍。
千万不要在自己还没有修证的情况下,去以【根】的位置去贬低、打压之前的境界层次。
因为修行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每一个证境都是至为关键的,因为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没有之前的一步,也就不会有下一步,乃至于最后一步。
修行,切须实修。
特意强调最后的究竟之【根】只是为了让行人,在未证究竟前,不要自满而止步不前。
这是需要注意的。
紫觉的修行纲要,就告一段落了。诸位再会。
联系邮箱:admin@zijuesch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