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4
作者:紫府道人
九、名词概念的虚妄性+ 查看更多
九、名词概念的虚妄性
+ 查看更多
大至整个人生,小到每一个细节,
我们都在凭借着自己从小到大所学所知道的一切,来给身边的一切下定义。
活着却不是自己活着,
是那些知见,那些定义在活着,
在左右着我们的人生。
心总是摇摆不定,
环境如何变迁,心念如何摇动。
原来,之前一切一切的抱怨,
都是自己摇摆的心念。
当我明白这一切的时候,
我发现,我何曾活着,
身边的人,他们又何曾活着……
觉悟。也就是觉醒,了悟。
觉醒什么?了悟什么?
真相,什么真相?一切的真相。
像之前讲的,宇宙,世界,时空,万物生灵的由来,都属于其中的一部分。但可能对于一般人而言,有些遥远。那紫就跟大家说说近一点的真相。什么真相?“人类”现阶段一切烦恼痛苦的由来,这一次我们不从广义宏观层面来讲,我们就从“人类”的现阶段狭义层次来讲。
“人类”现阶段一切烦恼痛苦的由来,叫做“名词概念”。
“名词概念”?名词概念怎么成了“人类”现阶段一切烦恼痛苦的来源了?且听紫说来。
我们先说说这个“名词概念”是什么,又是怎么来的。
“名词概念”是从文字来的,是“人类”文明的开端。如果,没有文字,又怎么会有现在的文明社会?而“名词概念”又怎么成了“人类”现阶段一切烦恼痛苦的由来呢?
这里,紫首先要说明一点,“名词概念”不是“人类”烦恼痛苦的由来,而是“人类”自己把“名词概念”变成了一切烦恼痛苦的由来。那到底怎么一回事呢?且听紫继续道来。
本身文字之所以被“人类”创造出来,为的是记录,为的是描述人事物,所以为一切的人事物添加了一个代名词,就叫文字,名词概念。即使是这个人事物不在面前,也可以向他人描述,表达。这几乎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进步。因为“人类”开始开启灵智,懂得用文字来表达,乃至于开始进行一种大脑概念思维了,也是因为这样,“人类”才能够发展成了现在的“高等生灵”,打造出来一个“文明社会”。
但相对的,“人类”开始更加明确的分化出“我”与“你”,善恶是非对错等等的概念。之前的“人类”很单纯,一切的行为全靠本能的欲望来支配。对于“我”与“你”的概念就只是本能的欲望占有,而敌对他人。即使是喜怒哀乐也只是本能纯直的情绪,过去了就没了。他们没有一个令他们加深印象记忆的凭借。而当有了文字以后,一切的一切发生了改变。而且本身在发明文字之前,“人类”已经开始有结绳记事等行为的出现了,也代表了他们对于人事物的执著加深了,而之后的文字发明也是一样。所代表的其实就是他们对人事物的执著分别心开始加重了,也就是所谓的灵智开显。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就这样等文字逐渐地被发明出来以后,“人类”开始有了一种可以将人事物在大脑中加深印象记忆的凭借了,开始懂得了学习积累知识,更学会了区别你我他她,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善的,恶的,种种的“名词概念”定义。就算是一个人事物没有在眼前,也可以进行一个自我的呈现思维判断,以至于之后的“人类”思想越来越复杂化。让一切的人事物失去了它本然的面貌。
比如说,一个酸梅,人吃了以后,呈现出了酸梅本然的味道,这个人感觉太酸了,就吐掉,喷喷口水,发发情绪,这件事就过去了,这是没有文字的人。而拥有了文字表达与思维概念的人,他会说,好酸啊,太酸了,然后告诉他人怎么怎么酸,以后再也不吃了,乃至于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挂在嘴边,让已经过去了不知多久的不舒服继续重复现前。
然后,再比如有了美丑的文字概念以后,因为人喜欢美,讨厌丑,自己美,她会经常洋洋得意,夸她时她高兴,说她一点不好,她就非常生气,这个时候她已经不是在意自己的面貌的本然了,而是在意她的“美”与“丑”这两个字了。
再然后,有人把“她”跟另一个人对比,说你如何如何,别人如何如何,如果说这个如何如何的文字描述是说的她好,她就高兴,而如果是说的她不如别人,她就非常气恼。而这种比如太多太多了,紫就不一一叙述了,大家自行代入脑补吧。
那这些例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原本没有这些名词概念的时候,人的喜怒哀乐,种种情绪都是很本然地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出现,之后就自然的淡去了,除了印象很深刻的事情会再次遇到相应的事情时而再次被引发出现。而当有了这些名词概念后,人就逐渐的不再是为了人事物本身所生的情绪起烦恼了,而是为了添加在这些人事物上面的种种名词概念在起情绪烦恼了。
什么这个人这样做这样说属于什么什么,这个人是一个怎样怎样的人,这个人怎么能这样呢?
然后这个东西如何如何,这件事情如何如何。
如此种种的情绪,烦恼,妄想,乃至于痛苦,是怎么来的?
你看你老公如何如何,我家老公如何如何,你看我怎么样怎么样,做得多好多好。你看这个人怎么能这么说我呢?我怎么得罪他了?等等等等。被人称赞,被人讥笑,被人毁谤,被人辱骂,而起种种的复杂情绪,这些都是怎么来的?
“人类”一开始给一切的人事物起了个代名词,然后后来的人,继续给这些代名词添加代名词,添加种种概念。所谓善善恶恶,是是非非,对对错错,道德仁义礼智信。“人类”就这样忘掉了一切人事物的本然面貌,只记得了这些概念名词。在看到一个人事物的当下一瞬间,这些名词概念就立即现前,曲解掉了它的本然面貌,然后纠结在这些概念里,没日没夜地想着,纠结着,烦恼着,痛苦着。
运用与被用
现在你告诉我,你有哪一个烦恼痛苦不是这样来的?
现在有多少人可以因为社会舆论而自杀?
现在有多少的人事物因为名词概念而被扭曲?
文字从最初的工具,成为了现在的牢笼,促成了多少笑话般的事件发生?成了多少人禁锢人类思想,扭曲事实真相的手段?
这全都是名词概念的错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人类”无明愚痴的错,从一开始用工具到最后被工具用,乃至于被工具活着。
很多人说,我好苦啊!我好烦恼啊!
好好想一想你的苦,你的烦恼来源于哪里?如果没有了那一切所谓的好好坏坏,善善恶恶,是是非非,对对错错,道德礼义仁智信的概念束缚,你还会苦,还会烦恼吗?你的苦,你的烦恼,全都是这些概念压迫出来的,不信你就来问问紫。
这时候,又有人跑出来说了,如果没有了是非对错,道德礼义仁智信的约束存在,世界不就乱了吗?
不,是你想错了。紫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并不是来讨伐名词概念的。上面已经说了,不是名词概念的错,是“人类”自己被工具所使的错,“人类”愚痴的错,舍本逐末的错。
名词概念本身的出现是作为一个工具出现的,但“人类”用着用着的过程中被工具给用了,怎么给被用了呢?看看上面的例子,看看现在“人类”那么多烦恼痛苦的由来。
记住,名词概念本身是为了让“人类”更好的认识记录这个世界的,而不是用来滋生出种种的是是非非,对对错错,善善恶恶的概念来束缚思想,令人烦恼痛苦的。如果能借助这个工具来“觉悟”,更好地活着多好呢?
所以,现在的“人类”要觉悟并做出的改变是逃出名词概念的束缚,而看到这个世界人事物本然的面貌。而当你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你会发现,烦恼,妄想,痛苦,突然间消失了,一个美妙的世界出现在了自己眼前。
而这一点,怎么去做到呢?那就是开始慢慢学着看一切,听一切,感受一切,不生起大脑概念,看只是看,听只是听,感受只是感受。看只是看事物本身的颜色,形貌,而不去想它是什么,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好坏概念,听也只是听一切的旋律本身,而不去想种种关于它的概念,感受也是如此。如此地去真正的感受一下世界本然的面貌,忘掉那些概念添加,放下那些给自己增添压力束缚的一切概念牢笼。你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然后一步步地放下一切的担忧,该做什么做什么,即使一开始面对事情的时候还做不到,那就在平时无人无事的时候,做一做,体会体会本然的美好,忘却一切烦恼,一切担忧。
记住,世界不是来受苦的,不是来被压迫的,而是来玩的,来享受的。
这个时候又有人跳出来说,忘了烦恼,忘了忧,怎么策励自己努力?
努力什么?进步什么?
紫问你,你最初的努力是为了什么?进步又是为了什么?
为了烦恼,为了忧?
然后他说,为了以后不烦恼,不忧。
紫笑了,你们笑了吗?
当下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你让人以后再做,不笑干嘛呢?
人的幸福快乐来源于外在的物质条件吗?
跳出来几个有钱人告诉告诉大家?
事实是你用再好的物质条件满足自己,满足家人,你与他们也不一定会幸福快乐,无忧无恼。
因为这跟物质条件真的没有直接联系。因为它们就是有了名词概念以后才出现的条件。什么是幸福,你要去做到什么什么。结果到最后并没有得到,反而还更加烦恼痛苦。而当没有了这些名词概念的条件以后,人没有了这一切束缚与压迫了以后,就是最好的幸福,做什么都很幸福。因为,被束缚压迫得太久了,你们说是吗?
而且放下名词概念,放下的是它给我们附加的束缚与压迫,扭曲与错解,并不是不再用文字了,也不是不再想事情了。而是,要认识到文字与名词概念其实都是我们后天造出来的工具,要学会用它,而不是被用。
怎么不被用?“我”“你”“对错”“好坏”是文字,是个名字。不要再因为别人说“你怎么怎么样”的几个字时,再起情绪波动了。那真的是“你”吗?所谓骂人的话,不好听的话,真的是那样吗?这些字不就是几个字吗?“你”为什么要起情绪波动伤害自己呢?这就是被名词概念所束缚压迫的活着,被活着。
我们修行人把这种认为这个“名词概念”的“我”当成自己的行为,称之为【妄我执】。
虚妄的把一个字两个字当成是自己,而对种种文字,名词概念起实质的执著情绪妄想的行为。
而觉悟这个道理,把妄我执打破掉,就是修行的第一步,解脱自我束缚的第一步。
改变的第一步,中国道门说这是“识神退位,元神主事”。
佛说这是“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知见不生】。
然后到了这里,一切真相的科学解释理性思维篇到此结束。
下一篇,紫会向大家阐述古之圣人对真相的诠释与解读。
活着却不是自己活着,
是那些知见,那些定义在活着,
在左右着我们的人生。
心总是摇摆不定,
环境如何变迁,心念如何摇动。
原来,之前一切一切的抱怨,
都是自己摇摆的心念。
当我明白这一切的时候,
我发现,我何曾活着,
身边的人,他们又何曾活着……
觉悟。也就是觉醒,了悟。
觉醒什么?了悟什么?
真相,什么真相?一切的真相。
像之前讲的,宇宙,世界,时空,万物生灵的由来,都属于其中的一部分。但可能对于一般人而言,有些遥远。那紫就跟大家说说近一点的真相。什么真相?“人类”现阶段一切烦恼痛苦的由来,这一次我们不从广义宏观层面来讲,我们就从“人类”的现阶段狭义层次来讲。
“人类”现阶段一切烦恼痛苦的由来,叫做“名词概念”。
“名词概念”?名词概念怎么成了“人类”现阶段一切烦恼痛苦的来源了?且听紫说来。
我们先说说这个“名词概念”是什么,又是怎么来的。
“名词概念”是从文字来的,是“人类”文明的开端。如果,没有文字,又怎么会有现在的文明社会?而“名词概念”又怎么成了“人类”现阶段一切烦恼痛苦的由来呢?
这里,紫首先要说明一点,“名词概念”不是“人类”烦恼痛苦的由来,而是“人类”自己把“名词概念”变成了一切烦恼痛苦的由来。那到底怎么一回事呢?且听紫继续道来。
本身文字之所以被“人类”创造出来,为的是记录,为的是描述人事物,所以为一切的人事物添加了一个代名词,就叫文字,名词概念。即使是这个人事物不在面前,也可以向他人描述,表达。这几乎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进步。因为“人类”开始开启灵智,懂得用文字来表达,乃至于开始进行一种大脑概念思维了,也是因为这样,“人类”才能够发展成了现在的“高等生灵”,打造出来一个“文明社会”。
但相对的,“人类”开始更加明确的分化出“我”与“你”,善恶是非对错等等的概念。之前的“人类”很单纯,一切的行为全靠本能的欲望来支配。对于“我”与“你”的概念就只是本能的欲望占有,而敌对他人。即使是喜怒哀乐也只是本能纯直的情绪,过去了就没了。他们没有一个令他们加深印象记忆的凭借。而当有了文字以后,一切的一切发生了改变。而且本身在发明文字之前,“人类”已经开始有结绳记事等行为的出现了,也代表了他们对于人事物的执著加深了,而之后的文字发明也是一样。所代表的其实就是他们对人事物的执著分别心开始加重了,也就是所谓的灵智开显。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就这样等文字逐渐地被发明出来以后,“人类”开始有了一种可以将人事物在大脑中加深印象记忆的凭借了,开始懂得了学习积累知识,更学会了区别你我他她,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善的,恶的,种种的“名词概念”定义。就算是一个人事物没有在眼前,也可以进行一个自我的呈现思维判断,以至于之后的“人类”思想越来越复杂化。让一切的人事物失去了它本然的面貌。
比如说,一个酸梅,人吃了以后,呈现出了酸梅本然的味道,这个人感觉太酸了,就吐掉,喷喷口水,发发情绪,这件事就过去了,这是没有文字的人。而拥有了文字表达与思维概念的人,他会说,好酸啊,太酸了,然后告诉他人怎么怎么酸,以后再也不吃了,乃至于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挂在嘴边,让已经过去了不知多久的不舒服继续重复现前。
然后,再比如有了美丑的文字概念以后,因为人喜欢美,讨厌丑,自己美,她会经常洋洋得意,夸她时她高兴,说她一点不好,她就非常生气,这个时候她已经不是在意自己的面貌的本然了,而是在意她的“美”与“丑”这两个字了。
再然后,有人把“她”跟另一个人对比,说你如何如何,别人如何如何,如果说这个如何如何的文字描述是说的她好,她就高兴,而如果是说的她不如别人,她就非常气恼。而这种比如太多太多了,紫就不一一叙述了,大家自行代入脑补吧。
那这些例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原本没有这些名词概念的时候,人的喜怒哀乐,种种情绪都是很本然地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出现,之后就自然的淡去了,除了印象很深刻的事情会再次遇到相应的事情时而再次被引发出现。而当有了这些名词概念后,人就逐渐的不再是为了人事物本身所生的情绪起烦恼了,而是为了添加在这些人事物上面的种种名词概念在起情绪烦恼了。
什么这个人这样做这样说属于什么什么,这个人是一个怎样怎样的人,这个人怎么能这样呢?
然后这个东西如何如何,这件事情如何如何。
如此种种的情绪,烦恼,妄想,乃至于痛苦,是怎么来的?
你看你老公如何如何,我家老公如何如何,你看我怎么样怎么样,做得多好多好。你看这个人怎么能这么说我呢?我怎么得罪他了?等等等等。被人称赞,被人讥笑,被人毁谤,被人辱骂,而起种种的复杂情绪,这些都是怎么来的?
“人类”一开始给一切的人事物起了个代名词,然后后来的人,继续给这些代名词添加代名词,添加种种概念。所谓善善恶恶,是是非非,对对错错,道德仁义礼智信。“人类”就这样忘掉了一切人事物的本然面貌,只记得了这些概念名词。在看到一个人事物的当下一瞬间,这些名词概念就立即现前,曲解掉了它的本然面貌,然后纠结在这些概念里,没日没夜地想着,纠结着,烦恼着,痛苦着。
运用与被用
现在你告诉我,你有哪一个烦恼痛苦不是这样来的?
现在有多少人可以因为社会舆论而自杀?
现在有多少的人事物因为名词概念而被扭曲?
文字从最初的工具,成为了现在的牢笼,促成了多少笑话般的事件发生?成了多少人禁锢人类思想,扭曲事实真相的手段?
这全都是名词概念的错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人类”无明愚痴的错,从一开始用工具到最后被工具用,乃至于被工具活着。
很多人说,我好苦啊!我好烦恼啊!
好好想一想你的苦,你的烦恼来源于哪里?如果没有了那一切所谓的好好坏坏,善善恶恶,是是非非,对对错错,道德礼义仁智信的概念束缚,你还会苦,还会烦恼吗?你的苦,你的烦恼,全都是这些概念压迫出来的,不信你就来问问紫。
这时候,又有人跑出来说了,如果没有了是非对错,道德礼义仁智信的约束存在,世界不就乱了吗?
不,是你想错了。紫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并不是来讨伐名词概念的。上面已经说了,不是名词概念的错,是“人类”自己被工具所使的错,“人类”愚痴的错,舍本逐末的错。
名词概念本身的出现是作为一个工具出现的,但“人类”用着用着的过程中被工具给用了,怎么给被用了呢?看看上面的例子,看看现在“人类”那么多烦恼痛苦的由来。
记住,名词概念本身是为了让“人类”更好的认识记录这个世界的,而不是用来滋生出种种的是是非非,对对错错,善善恶恶的概念来束缚思想,令人烦恼痛苦的。如果能借助这个工具来“觉悟”,更好地活着多好呢?
所以,现在的“人类”要觉悟并做出的改变是逃出名词概念的束缚,而看到这个世界人事物本然的面貌。而当你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你会发现,烦恼,妄想,痛苦,突然间消失了,一个美妙的世界出现在了自己眼前。
而这一点,怎么去做到呢?那就是开始慢慢学着看一切,听一切,感受一切,不生起大脑概念,看只是看,听只是听,感受只是感受。看只是看事物本身的颜色,形貌,而不去想它是什么,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好坏概念,听也只是听一切的旋律本身,而不去想种种关于它的概念,感受也是如此。如此地去真正的感受一下世界本然的面貌,忘掉那些概念添加,放下那些给自己增添压力束缚的一切概念牢笼。你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然后一步步地放下一切的担忧,该做什么做什么,即使一开始面对事情的时候还做不到,那就在平时无人无事的时候,做一做,体会体会本然的美好,忘却一切烦恼,一切担忧。
记住,世界不是来受苦的,不是来被压迫的,而是来玩的,来享受的。
这个时候又有人跳出来说,忘了烦恼,忘了忧,怎么策励自己努力?
努力什么?进步什么?
紫问你,你最初的努力是为了什么?进步又是为了什么?
为了烦恼,为了忧?
然后他说,为了以后不烦恼,不忧。
紫笑了,你们笑了吗?
当下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你让人以后再做,不笑干嘛呢?
人的幸福快乐来源于外在的物质条件吗?
跳出来几个有钱人告诉告诉大家?
事实是你用再好的物质条件满足自己,满足家人,你与他们也不一定会幸福快乐,无忧无恼。
因为这跟物质条件真的没有直接联系。因为它们就是有了名词概念以后才出现的条件。什么是幸福,你要去做到什么什么。结果到最后并没有得到,反而还更加烦恼痛苦。而当没有了这些名词概念的条件以后,人没有了这一切束缚与压迫了以后,就是最好的幸福,做什么都很幸福。因为,被束缚压迫得太久了,你们说是吗?
而且放下名词概念,放下的是它给我们附加的束缚与压迫,扭曲与错解,并不是不再用文字了,也不是不再想事情了。而是,要认识到文字与名词概念其实都是我们后天造出来的工具,要学会用它,而不是被用。
怎么不被用?“我”“你”“对错”“好坏”是文字,是个名字。不要再因为别人说“你怎么怎么样”的几个字时,再起情绪波动了。那真的是“你”吗?所谓骂人的话,不好听的话,真的是那样吗?这些字不就是几个字吗?“你”为什么要起情绪波动伤害自己呢?这就是被名词概念所束缚压迫的活着,被活着。
我们修行人把这种认为这个“名词概念”的“我”当成自己的行为,称之为【妄我执】。
虚妄的把一个字两个字当成是自己,而对种种文字,名词概念起实质的执著情绪妄想的行为。
而觉悟这个道理,把妄我执打破掉,就是修行的第一步,解脱自我束缚的第一步。
改变的第一步,中国道门说这是“识神退位,元神主事”。
佛说这是“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知见不生】。
然后到了这里,一切真相的科学解释理性思维篇到此结束。
下一篇,紫会向大家阐述古之圣人对真相的诠释与解读。
联系邮箱:admin@zijuesch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