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皈依的是什么道。+ 查看更多
紫师:昨天讲到了三皈依。
皈依,也便是所遵循的道。
道有大道,天道,六道,万法之道。
大道,便是本源之道,是整体,是统一,是一如,是万法一切,是道之统纪。是无始无终,是周而复始,是因果循环,是天地万物生灵一切。
天道便是这一切轨则的统一体现。是有序,是稳定。
是至高法则。
六道轮转,万法起现。都以此而有,全然遵循着这天道循环。
所行的轨则,所作的业,符合了如何的道。便会带来相应的结果,相应的呈现。
这都是遵循了天道的至高法则。
说皈依,你就要清楚。你所皈依的是什么道。
这由你的业行来决定。
业,意思是行为体现。
农业,商业,学业,工业,种种行(hang)业。所行皆是业,所积皆是业。
你所行的业,都会带来相应的结果,呈现。也就是叠加而有。
业行不同,业报便会不同。生命的呈现,便会不同。
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你业行的积聚而有。
不论,是你想要的,不想要的。
你未来所拥有的一切,也都是你现在一直在积累,在做的业行所积聚而有。你此生拥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由累劫累世所积聚。
生命,便会如此循环往复。
这就是轮回。也就是道。
你此生投生在人道,这是源于往昔的业行所带来。而你来生会成为如何的生命,经历如何的境遇因缘,也都是源于往昔加上现在的业行所呈现。
都看你所皈依的道,所遵行的轨则。
如果,没有圣人的教化。众生都只能无序的造作,自然造业受报。
那是没有圣人教化前的大道自然。
而所谓圣人,便是悟道之人。证得大道本源之人。
因为了悟了这大道的一切法,一切理,一切轨则。而通达因缘一切。了知因果循环。天道往复。从而可以对芸芸众生施以教化。
教授相应的生存之道,教授相应的共生轨则。不至于那么的无序,被动。
万类有情,有着各自的种种业行,种种轨则。圣人们,便会应相应因缘,给与相应的教授,相应的教化。
就如同这十善业道。便是应对人类的因缘所求。如何和谐共生的道理,轨则。
但,当前的人类生灵,在于万类有情之中而言,只能算是刚刚可堪教化的基础阶段。
虽有从那天道堕下,仍有相应天道业行的善人。但更多的是刚从三恶道中刚刚冒头出来的。更多的只能跟随那三恶道的业习继续造作种种。
所以,对于人道生灵的教化。可想而知。会很难。
从文明的诞生,礼教的出现。到今天。
很是不易。
三恶道,也可以说是贪嗔痴的体现。
源于愚痴无明,而无法了悟这天道至理,不知道自己因为何而生,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到底意味着什么。而只能以这已然存在的“生命受体”,跟随着外界对受体的刺激,进行相应的应激反应。也便是贪嗔的行为。想要的,不想要的。喜欢的,厌恶的。
而所谓的文明,便是教化的途径。
所谓的礼教,实则就是轨则、规范。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礼教,是对贪嗔的约束。是令无明以明的教化手段。
不然,贪嗔痴的恶习,所造作的恶业,就会让此生灵,继续回到三恶道当中。
但很明显,所谓的贪嗔,就是欣乐厌苦。而那三恶道,自不是什么可欣乐的。
但,如果没有教化,人就不会意识到,自己为了此时的乐,所造成的苦果。因为,没有智能,没有智慧。就如同人类眼中的畜生一般。只能跟随着本能进行一切行为。
而今天的人类,已然是很清楚后果这回事。这是文明、礼教的教化结果。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结果已然足够。
而为什么,想必大家都看得到。
如果,没有文明的传承。如果,没有礼教法律的约束,如果,没有强大军事势力的制衡。大多数人,就都不再会是今天人类所认为的人了。
因为,那贪嗔痴依然存在在那里,占据着相应的主导。大多数的主导。
这就是人类的现况。
教化之所以还处于基础阶段的原因。
在中土这处地域,有那三皇五帝,有那礼教,有那诸子百家,有那三教圣治。实则,都是相应的教化体现。
但,很明显。圣贤总是少的,贪嗔痴总是多的。
而众生因缘,又是需要平衡的。
所以,当教化施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贪嗔痴,变得聪明了。
人,学聪明了。
学会了混淆概念,学会了如何利用礼教来掩饰自身的贪嗔,学会了如何利用文明来谋取私利。
圣人,就好像那驯兽师。已经训过了不知道多少代了。所以,很清楚这个阶段。他们称之为像法,末法。教化的腐朽阶段。
因为,这就是人道贪嗔痴的业习之必然。
人生不过数十载。而六道轮回,却从未停止。
人,过去未必是人。人,未来也未必还是人。
而教化,这数千年来。所应对的,又不是同一批人。
所以,这教化就只能是如网筛鱼。大的留下,小的溜走。
所以,众生因缘之平衡。人,永远无法理解。
朝菌夕逝。三季之虫。
受了礼教的福蕴,消了累劫的福德,却未必能留在网中。
但,没办法。这就是天道。
都是芸芸众生,自身的业果。教化。也只能随着这天道循环之业果,而施以教化。
求真,求道。修行,修炼。
真的得看你自身的因缘业力。
你是愚痴的更愿意纵容自己的贪嗔。还是能够堪受教化的约束自身。这都得看你自身的因缘业力。
不然,圣贤没法儿,神佛也无力。
所以,皈依正觉的道,皈依正觉的法,皈依正觉的证道者、教授者。
你还得有机会做人,遇到圣人出世,又堪受教化。
这实来不易。
很多人,都不明白。修行的前行为什么要思轮回过患,思人身难得,思正法难遇,为什么一定要赶快发出离心。
因为,这是你不知多少劫才能有的机会。
劫。
现在的人,基本都还没有认知到这个字,代表的是什么。
那是在油锅里炸,在刀山上滚的度秒如年。
可惜,人只是人,六道轮回中的人。是那朝菌,三季之虫。
教法,讲的再清楚。都无法真正当真。不堪教化。
皈依。
你们又何曾皈依过这正觉。
你们把自己的命当成自己的,而不是正觉的。
那,又怎么算皈依。
皈依,就是至身命,行持相应的轨则,行持相应的法。
是在为那大道而活。
所以,看看自己。你所皈依的到底是什么道,什么样的轨则,行为。它又会将你带向哪里。
有皈依那佛,那正觉。没有皈依那道,那一如。
你又修什么道,成什么佛。
没了。
某甲:出离心需要像做功课一样每天修吗?早年的确发出过强烈的出离心,但随着业力摇摆,呼闪呼隐。
紫师:如果不是时时刻刻想要出离贪嗔痴,那算出离心吗。
某甲:我们还随业力摇摆,要怎样才能凑足时时刻刻发心的因缘?
紫师:心相续。
时时刻刻。从此时此刻开始。
人,是畏苦的。那就多思轮回苦患。
没用,那要么你不需要修行。要么,你业障深重,得多忏悔。而如果,忏悔都没办法。那没救了。
某甲:通过学习又知道要发菩提心,又要放下概念,又要维持粗住定等等,对于上根器者也许协调起来很容易,学生比较愚钝,是不是自己把次第弄的混了,把本该在几个阶段分别做的事合在一起做了?请师父慈悲开示。
紫师: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
放下概念,放下的又是什么概念。
粗住定,怎么违背了菩提心与放下概念。
某甲:这三者倒是不矛盾,可能刚才心有些乱表达的也乱了。主要是刚说思维轮回过患又要时时刻刻。
紫师:菩提心,本就是求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心。也便是誓求正觉之心。
那什么是正觉。
轮回的过患,又因何而有。
思维轮回过患的原因,又是什么。
某甲:无明而有。
紫师:如果,你一心求取正觉。真的还需要思轮回过患吗。
如果,你不贪恋轮回种种,还需要思轮回过患吗。
需要思,说明求取正觉的心不够。出离心不够。
那怎么求正觉。
放下概念,哪些概念。
让你贪嗔痴,不肯出离的概念。让你沉溺世俗杂染,七情六欲的凡情俗见。
你放下了,就有了出离心。就可以求取正觉。
自然就在粗住定之中。
理得清吗。
某甲:嗯,还是心乱了。感恩师父。平时复习也不够,学习的东西还没有序起来。
紫师:不复习,怎么串习。
学而不思什么。
某甲:学而不思则罔。
紫师:还有问题吗。
某甲:暂时没有了。
紫师:嗯。课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