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体是什么?怎么有?+ 查看更多
某甲:紫师,如何对治疑心?
紫师:因为有惑,所以才疑。智慧。
皈依,亲近善知识,明理,持戒,止观,定慧。
某甲:嗯,疑心是不明真相。所以就怀疑。比如看到三国演义,说曹操疑心重。可是他也是一个杰出的人。这个怎么看待?
紫师:谋于未知,所以杰出。
某甲:那他局限在哪呢?
紫师:是人,为了人心的欲望而谋。
某甲:所以是一个谋略家,但谋的层次不够。谋己。【皈依,亲近善知识,明理,持戒,止观,定慧。】记住这个了。
紫师:但,皈依这里,需要明确一点。皈依佛法僧,实则皈依的是无上的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的法理,无上正等正觉的证道者,教授者。佛是释迦摩尼佛,是一切诸佛如来的无上正等正觉一如法身示现。
某甲:化身佛。
紫师:法,则是这法身所示现的化身佛,所宣说的法理。
某甲:法身报身化身。
紫师:僧,是践行法理的证道者,也便是圣贤僧。往上是那候补佛,法身大士,十地菩萨,四果阿罗汉。往下是那加行位四贤菩萨,初果、二果、三果圣人。这是众生的正法皈依处。除此以外,无可皈依。这一点,很重要。不然,因地不正,果遭迂曲。一切天魔外道,世间神祇。可以敬畏,却不可皈依。世间凡夫僧,需要礼敬供养,却不可皈依。
某甲:所以永不皈依邪魔外道。
何谓法身大士?
紫师:十地法身圆满,便是法身大士。
某甲:十地菩萨更上一层。
紫师:等觉菩萨,即候补佛。上面说的十地菩萨,是指的初地到十地。把法身大士单提出来,是源于法身大士的特殊功德。
某甲:因为法身圆满。
紫师:源于,诸法身大士基本都是古佛再来的示现。与次第增上的菩萨,有些许不同。
某甲:有哪些有名的法身大士?比如莲花生大士?
紫师:四大菩萨,八大菩萨,十大菩萨。都是。也便是那些于世间功德赫赫的诸大菩萨。比如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
某戊:凡夫僧可以有选择的向他们学习吗?
某甲:是的,所以经常听到观音大士的说法。
紫师:除了凡夫僧,还能找圣贤僧学习吗。可遇不可求。
某甲:【世间凡夫僧,需要礼敬供养,却不可皈依。】作为本身处于刚学习阶段的人,如何确认一位僧人是不是凡夫僧。
紫师:善知识,都需要学习。不需要确认。
某甲:不是圣贤不自称圣贤吗?
紫师:因为,凡夫没有能力确认。所以,圣贤僧指的是经典里的圣贤僧,被已然供养起来的圣贤僧。
众弟子:明白了。谦虚。很重要啊。
紫师:不自称,那也是种种的因缘所致,是后来的事情。在还有着严谨的传承时,证没证果位,那是公开的。
之后,像法、末法。代表的是种种的混淆现象出现。便有了这后来的事情。
某戊:原来。
某甲:对于人道众生而言,我们能肉眼见到的也就是凡夫僧的面貌。就比如,某某向我推荐,某某是高僧大德。你当去学习依止。俺等如何确认是否是高僧大德。
紫师:是不是高僧大德,那得看你自己。
某己:礼敬学习和皈依的区别是?
紫师:去看看皈依文。
某甲:【皈依佛法僧,实则皈依的是无上的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的法理,无上正等正觉的证道者,教授者。】
紫师:依止学习,是依止学习。而皈依,指的是三皈依。三皈依是根本。而如果,对此根本之外产生了皈依心。那皈依体就等于没了。只有这点明确了,才能得到相应的戒体。因地,才能正。某甲:所以凡夫僧只是学习。不能说皈依。
紫师:善知识。
某甲:善知识。明白了。
紫师:现了僧相,按照相应的教理,在家人就需要礼敬。这是对心相续的串习。
某甲:那能否见到高僧大德,其实也是福德所至吧。如果没有福德,也便遇不到那高僧大德。
紫师:你恭敬的是那僧相。而之后,便是对方的善知识,戒律,修持。哪怕,对方并不具备善知识,相应的戒律,修持。都不可以对僧相产生不敬的心。因为,这代表着你的心相续。会影响到你未来的正法因缘。
某甲:或者极端一点,哪怕是那僧人破戒,也需要恭敬。因为恭敬的是他的身份?
紫师:在于相应的轨范而言,是这样。
某甲:可以理解为,是通过恭敬修正自心的心相续。
紫师:而且,你对僧相的恭敬与否,决定了正法的住世因缘。
某甲:正如常不轻菩萨恭敬每一个人一样。其实也是修行法门,对吗。
紫师:嗯。当人们对僧相的不恭敬越来越多时,也就代表着正法的隐没程度。因为,这代表着僧人的行为,已经越来越偏离正法的教理轨范。得不到世人的尊敬。
某甲:可以理解为加深僧在内心的分量。
紫师:嗯。
某甲:那这世间若只剩下最后一个僧人,就更应该恭敬了。哪怕徒有其表。因为他代表的是正统的佛法。
紫师:是这样。因为,僧相,那代表的寓意,便是如此。
某甲:着相看来也是需要着的。
紫师:三界之内,没有不着相的存在。
某甲:形式也是重要的。
紫师:一切现象的呈现,都是源于相应现象的叠加。叠加相续什么,就会呈现什么。
某甲:脱离了相,也就无从谈起。
紫师:三界之内,天道因果便是至高法则。
某甲:大道的体现:天道。
紫师:但你必须要清楚,这是在你明理的情况下。知道为什么做,而去做。首先是为了你自身的修行因缘。为了那心相续的串习。而非盲目。不然,便是愚痴的业因,召感相应愚痴的业果。
某甲:觉知的去做。
紫师:比如,僧相之后,是那善知识,是那戒律的模范,是那具体教法的行持轨范。你不能因为僧相,而去跟随串习违法的业行。因为,你至身命所皈依的是那无上正等正觉,是那无上正等正觉的法。这才是根本。
某甲:恭敬僧相,但皈依的是正法。无上正等正觉。
紫师:不然,皈依体没了,便没有任何的解脱,觉悟可言了。这就是因地不正,果遭迂曲的原因。
某甲:可以理解地基吧。地基必须是正的。善知识的东西在此之上为我所用,添砖加瓦。
紫师:而且,人天乘的轨则,解脱乘的轨则,菩萨乘的轨则,又都有着相应的差别。
某甲:总之以【无上正等正觉】为最高宗旨。
紫师:这都是需要仔细鉴别的。而不能盲目迷执。只有这样,才是皈依正觉。不然,便是皈依贪嗔痴慢疑了。那,自作自受。也是天道因果之必然。无明,不知道,不清楚。这都是罪业。都需要受报。没其它办法。
某甲:人天乘起步,保人身。至少解脱乘。
紫师:所以,明理,善知识的重要性,正法的重要性,就在于这里。
某甲:那居士算善知识的范畴吧?比如维摩诘居士。虽然他已经达到极顶。
紫师:善知识,是善知识。为什么用善知识这个词,还不明白吗。
这代表的不是人,不是居士或是出家人。而仅仅只是善知识。而维摩诘大士,是古佛再来,也便是那法身大士。是圣贤僧。别对圣贤僧产生误解。圣贤僧,指的可不是人间的僧人。而是证果的菩萨,罗汉。
某甲:但维摩诘大士是居士相,如果不是佛经有记载。一般人无法判别啊。
紫师:四果阿罗汉,自然是出家人,也必然是出家人。而初果、二果、三果。却未必是出家人。因为在家人,也可以证三果。那也算圣贤僧。而菩萨,大多都是示现在家相。但却也是圣贤僧。这些,都该是常识的。
某甲:所以可以皈依像维摩诘居士那样的圣贤僧。
紫师:不然,要维摩诘经做什么。
某甲:俺还是多花时间深入经藏。基础不牢。
紫师:只要真有心,自然会牢。
某甲:嗯。
紫师:所以,三皈依,必须要明确清楚。因为,这是你所行持的道、轨范的根基。因地不正,果遭迂曲。干嘛呢。颠倒而已。
某甲:5、6年前被一位朋友拉着去寺庙皈依过了,那时对佛教没有现在了解,有点糊里糊涂。那时候的皈依有用吗?三皈依词,也没念全。
紫师:结缘。自然有用。
某甲:倒是现在明白了。
紫师:结缘的用。
某甲:哦。而且网上的皈依文也似乎有好几个版本。
紫师:清楚自己的所求就好。
某甲:全文: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比如两足尊。离欲尊。众中尊。等。紫师:结缘,只需要看看。深入,就需要学习,参究。
某甲:嗯。关于皈依,还有个问题,可以为自己为死去的动物念皈依文吗?
紫师:可以。这都是资粮。
某甲:自己也是个半吊子的基础上。那亡人呢?
紫师:心相续的串习,自是好的。
某甲:比如刚去世的亲人。能为TA念吗。
紫师:都可以。没有这些结缘,就不会有之后的深入。
某甲:明白了,能念就是好。不过,为死去的动物或亡人应该是念往生咒和地藏经更好吧。
紫师:不不不,反而三皈依更好。在三皈依之上,再说往生咒,地藏经。没有底的缸,灌再多水,都会流失。
某甲:就是必须加三皈依然后再加其他的。明白了,三皈依基础。
紫师:可以。
某甲:还有为死去多年的人,能念吗?有用吗。
紫师:没有无用功的事相,只看是什么用。
某甲:有心就有用,对吧。今天把这个记住:【皈依佛法僧,实则皈依的是无上的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的法理,无上正等正觉的证道者,教授者。】感恩紫师,回答了这么多问题。
紫师:嗯。还有问题吗。
某甲:暂时没有了。
紫师:有时间串习法理,建立法的心相续。总好过把时间用在其它世俗的六根境缘上。休息吧。
2020/03/28于紫觉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