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的用处。+ 查看更多
紫师:论知识的用处。
紫师:问:知识,都有什么用。
众弟子:为觉悟服务。为自我服务。
1、满足生成需求;2、满足生成之外的需求。
为自我服务。
紫师:或者问:知识是什么。
又有什么用。
众弟子:概念。
知识是经验总结。帮助人生存。比如啥能吃啥吃了会死。
知识是自我创造出来为自我的生存及更好生存的产物。
紫师:知识,知道而能识别。
知道什么,又识别什么呢。
众弟子:世间已经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规则、道理。
知识是程序代码,为了生存运行。
识别什么东西对生存有益,什么有害。
知识是执念的轻重大小。
知识是个体的经验、记忆用概念进行结绳记事的产物。
知道以前及现今的各种概念规则,识别未来及未知的各种。
紫师:如果知识本身,并不符合实际的真实,会怎么样。
众弟子:无用。虚妄。会成为脑子的干扰、杂念、冗余散射。
会遗忘淘汰。
误导。
现实情况中大部分也就将错就错了。然后时隔多年新出的研究进展推翻之前错误的知识,多年后又将被更新推翻。
不利于受体的稳定。可以用来模糊糊弄自己或别人。
紫师:失去了某种用,但肯定还会造成相应的影响,用处。
利害关系,是相对的。
你们自小以来,都学到了多少知识呢。
会被推翻的是哪一类。而不会被推翻的又是哪一类。经过实践检验的未被推翻。
不计其数。但又远远不够。与生存密切相关的未被推翻。
生活基本常识、九年义务教育、法律医疗等各项知识。其他领域的不清楚,医学和心理学中的治疗方法就不断被更新改进。
全当推翻。
理论性的容易被推翻,技术性常用的不容易被推翻。
会被推翻的是实践过发现不对的吧。不会推翻的是实践过,发现确实是那样的。就会更牢固。
紫师:知识的局限性又在于哪里。
众弟子:未推翻的正是经过“自己”筛选的部分,用“自我”的眼光验证过的。主要的局限是“自己”总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出于受体维稳的需要,总会保留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边界。
毛主席曾说: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局限于自我,因为知识的有用与无用都是在自我选择的基础上判断筛选。
工具的有限性无法应证知识的无限性。
绝对化是知识的局限性。
知识在相对一个范围内有效。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原有的结论可能不再适用。
不能适用于全部的时间和全部的角度。
会有阶段性的认知。
紫师:嗯,空间与时间的变迁,决定了知识的局限性。
源于时空跨度不同,就会发现知识是有长远性的知识,与短浅式的知识。全面性的知识,与相应局限式的知识。
那,就有各自的用处,与利害关系。
而要论利害关系时,就要说到关于利害的主体了。
不同的人,源于知识面层次的不同,就会有相应的利害关系取舍。
这代表着什么呢。
众弟子:知识决定命运。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价值观。
冲撞紊乱。
知识的局限性导致了人生的局限性。
知见障。
代表人生三观决定生命的层次。
生活成怎样,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了。所知之外的,就无法触及了解。譬如盲人摸象。
紫师:如果,你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无法遇到相应的环境发挥,会怎么样。
众弟子:全忘掉。
无用。废弃。只能重修技能点。就像玩游戏的PC角色,站错了点和位置。残废或被秒杀。
时运不济
紫师:那你们这一生所学习到的知识,有多少是真正用上,践行的呢。又有多少是被废弃,或者只是沦为谈资的呢。
众弟子:绝大部分没用上,特别是上学时候学的知识。小部分是有用的,大部分废弃。绝大部分是当下及时学习。
很少被用。
百分之八十是无用的,真正用着的,百分一。
紫师:这又代表着什么呢。
众弟子:在做很多无用功。时间精力的浪费。生命的浪费。
爱因斯坦说“所谓教育,是要将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后剩下的本领。
妄念,贪欲太多。精力浪费分散了。
人类文明低下。
人类文明打造效率的低下。
紫师:学校的学习过程,重点是对大脑的逻辑训练,以及相应基础的知识储备。为未来的人生建设地基,搭设框架。
如果,没有这个逻辑训练的过程,基础知识储备的过程。人就容易没有逻辑,知识只能是碎片化的混淆状态。
这在人与人交流相处的过程中,都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被你忘掉的,未必是没有用。只是,你已经获得了相应的成果。只是,更多的人不清楚这整个学习过程的真实目的性。
就容易成为无用功。
老师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家长也不知道自己送孩子进学校到底是要做什么。而学生,更不清楚自己学习这一切的知识,究竟是为何。
可能,仅仅只是,未来的高考,院校,工作,生活水平的来源,在起着作用。
是这样吗。
众弟子:是的。
获得逻辑教育,使思维有序化,用以解析世事,明白道理。
见的都是。
的确是这样。
当年学习马列主义时,就明显感觉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提高了一截。
紫师:你们可曾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吗。
众弟子:有。
醍醐灌顶。近来正为小孩教学烦恼呢。总想对小孩说点什么,就是说不出来。今天总算懂了。
紫师:这可是你大脑程序的主框架。
众弟子:比如数学分析。逻辑分析。概念分析。
现在小孩1-2年级的语文与数学,从本质来说,都是逻辑,逻辑通了,语文跟数学是一个。
不知道如何训练逻辑思维,之前可能都是被动训练的。
做一些烧脑的题。看一些烧脑的电影。
有呀。有晋升考试,三个月,做一万多模拟题。
紫师:这决定了你如何思考,对所接收信息的处理模式、效率高低。
众弟子:解决生活问题就是逻辑训练。分清轻重主次、缓急等,就是。
无系统训练。
日常事务正确重复练习基本都是。底层逻辑,就是来源于大自然,来源日常生活。
对事物进行归类就是一种逻辑训练。统筹规划也是逻辑训练。
主动学习更容易吸收知识。
紫师:你们觉得自己所学习到的修行知识,可以得到很好的践行吗。
众弟子:可以。以后更可以
在闻思参方面自认为在践行。
暂时没能力完全践行。但践行的部分可以看到和过去轨迹的差异性。
紫师:你们觉得现在紫在教授的课程,都是在做什么呢。
众弟子:重建知识构架。把法融入生活。更容易生起心相续的力量。
创立修行的底层逻辑体系。
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融入其中才是真践行,做到位要心相续,要慢慢磨。建立修行的因缘,建立修行的事业。
全面的构架。
认清现实。
若不实操,不能扎根,不能稳定的心相续。就像我们的马列主义,若不用于分析生活,仅用于考试,有何意义。
打造全新的三观。踏实做个修行人。
紫师:逻辑思维能力,是来源于对信息比重的有序性排列。
而信息比重,来源于相应的目的性。
源于这相应的目的性,而认知什么是重要,什么是次要。
这不可能只是纯理论知识性的,而必须是要现实的实际来挂钩的。
因为,人是一个受体。人对名词概念的感受,都是来源于现实的实际元素与那名词概念有了相应的联系。
现实的实际受体感受比重,赋予了相应名词概念的感受比重。
然后,人的大脑就会源于这比重权衡,来进行逻辑思维,利害取舍。
听得懂吗。
某甲:听的懂。
紫师:所谓的比重,就是受体感受的强烈与否。
哪种感受更强烈,人就会本能性的倾向于那一边。你的思维逻辑系统,就会出现相应的偏重行为。
有时候,跟一些人讲道理,永远都讲不通呢。
因为,这受体的感受决定了自己所遵从的道理。也就是相应的思维逻辑导向。
说理性,不如说是感性。
众弟子:是的。就是我们说的“在我的bgm里没有人能打败我”。
嗯,遇到过。
紫师:真正的纯理性,只能建立在全然的客观层面上。
而对于一个受体而言,这基本不可能。
如果说,是什么阻碍了人类的智力发展。那就是这受体的感受。
这些感受并没有被精微的认知区分,与相应的名词概念挂钩,而被人类掌控自如。
现在的人类,所能做的,仅仅是把那些相对粗重的情绪感受,进行了认知区分而已。而且,大多数人连这些粗重的情绪感受,都还没办法纳入自己的系统管理体系之内。
这就是目前知识的局限性之一。或者说是人类认知能力低下的一种体现。
而更多的是越来越多娱乐性名词概念的产生,与冗余的,乃至于是源于人我对立被建立出来的名词概念。
知识。
为什么呢。
众弟子:没务本,只玩感官。
现在人朝这方向发展。
是的,微博的热搜词一半是娱乐八卦相关,像是大脑的垃圾食品,没营养但味道刺激好吃,且会上瘾。而且有害。
虚荣比较,浮于表面。
紫师:从畜生道里刚出来,受了文明的福蕴,消了累劫的福德,自以为自己是个人了。
实话。
某甲:畜生道有受愚弄的业。那人我对立的业?
紫师:三恶道的业习。
人天乘,是互敬互爱,共生协作。
你们真的有想过做好一个人吗。
而人类给自己定义的人,又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含义。
某甲:那既爱别人,又讨厌别人是什么业?
紫师:爱自己。所爱。厌自己。所厌。
紫师:人,智能的体现,文明的存在。万物之灵长。
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众弟子:像古人那样。
守五戒。
不被所拥有的控制、无论是物质还是知识还是感受。
紫师:多古的古人。
某甲:遵守礼法的古人。仁智礼义信。
紫师:在于大因缘而言,这眼前的科技文明,只是必然。想复古,是不可能了。也没必要。
但科技文明来源于科学不是吗。
而科学,如果只重科技,却不务根本。那跟古人重术不重道,有区别吗。
某乙:嗯。没有。
紫师:那对于现代科学而言,什么是道。
众弟子:客观性,整体性,规律性。
行业伦理。
去伪存真,和谐自然,造福人类。
宇宙本源。
紫师:是哲学,是物理学,是心理学。
探究本源,心物一如。
源于这道的全面性、统一性,自然有法理清晰,自然有术法运用。
而且,这确实是科学一直在追求的。
某乙:恐怕只有爱氏这个级別才追求,其他技术罢了。
紫师:只是,科学要实践出真理。而这样出于器世界的实践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来支持。
如果没有经济的运转,文明未昌,人心不明。又怎么实践出真理。
混乱,为什么而混乱。因为,这就是人类的众生因缘,文明所处的低级阶段。
知识。
来源于现实的世界。
为什么讲这么多的现实。
因为,现在更多的人们,都不曾去看过这个现实世界。不清楚自己所拥有的这一切都代表着什么。
一叶知秋,如何一叶知秋。
因为,有迹可循。
逻辑怎么来的。
你需要去看这个现实世界。而不能只沉浸在那个人造的虚妄世界之中。
这个受体,不能总是在八风中摇摆。
所以,建立一个现实的认知体系,就等同于在现实当中给自己立一个柱子。你的受体,才能一步步的去跟随现实波动,而非是跟随那虚妄的名词概念摇摆。
只有回到了现实,你才能踏实,牢稳的搭建这个有序性的生命形态。
这才是知识的用处。
你挣钱,你得清楚你到底为什么要挣钱。
不能只是为了那一点的衣食住行。不能只是为了那一点的物质享受。不能只是为了苟延残喘。
你需要学会如何为了这个生命而去活。
你是个人。
某甲:我是个人。
紫师:你拥有着智能的思维逻辑,你生活在一个文明体系之内。你可以有着无尽的可能性。
这才是你当前所拥有的生命资源。你累劫所积的资粮福德所在。
哪怕是为了你的孩子,你也得学会如何运用这智能,学会如何搭建这逻辑思维的认知框架,学会如何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发挥。
不要去跟随那畜生道的业习。不要懒惰。不要失去理智。不要被本能贪嗔所使。
这样,你才是个人。这样,你的未来,才有真正的希望。
首先,学会四念处,学会观察这个真实的自己,学会辨识自己的情绪感受来源,学会发现这些情绪感受的运行原理、轨迹,会造成的诸多影响。对你自身的,对他人的,连锁反应。
这样,你才能一点点的学会控制这个受体,这个生命,这个你自己。
你才算真的在活着,主动的活着。
只有这样,你所获得的修行知识,才能拥有可以发挥、践行、增上的可能性。
才有用。
而如果,你服从了那畜生道的业习。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没了。
有问题吗。
某甲:爱自己所爱厌自己所厌,是鬼道的业吧?
紫师:恣意妄为,是鬼道的业。
某乙:天天急行军,尽量跟上,可别掉队,俺。
某甲:恣意妄为是没有约束的行坏事,是吗,师父。
紫师:想干嘛就干嘛。放纵自己。
不一定是做坏事。仅仅只是这种惯性。
还有问题吗。
某甲:刚手机没电了师父,那人道的业呢?
紫师:比畜生明,比鬼道稳,比地狱道容。
某甲:地狱道,容忍度低啊。嗔心重。
紫师:嗔心重,动不动就杀人。你说呢。
某甲:懂了,师父。感恩师父,顶礼师父。需要每天见到师父,不停敲打。
紫师:浅业易消,重业难除。
得靠自己。
课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