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3
作者:紫府道人
关于福报的微细解析+ 查看更多
关于福报的微细解析
+ 查看更多
问:希望紫师解析下关于福报的甚深微细处。
紫师:关于福报这个问题,已经讲过了很多次。要说解析甚深微细处,其实也都有讲到过,今天就继续再扩展扩展。
福报,也就是人想要得到的美好受用。幸福的报酬。
而有一件事,是大家必须要明白的,那就是这个世间的因果。
报酬报酬,就是工作后得到的报酬。这个世界是种种的因缘所参杂交织产生的。这其中的因缘,包含了一切的物质,生灵,心灵,等等的一切。而每个众生自身,只是其中之一。
而众生的属性就是,有活动,活着就必然有的行为,不论是思想概念上的、言语概念上的、身体行为上的。
而每一个众生的行为,修行又为之定义了个名词叫做“业”。这些行业产生之后,就会被其它的生灵感受到。不论是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感触到、想到、回忆到。
然后每一个生灵众生的“行业”,就都是构成这个世界的因缘之一。这每一份行业,就都是每一个众生的工作。每一份所做出的行业,都会给这个自己带来报酬。
做好了,让其它生灵感官到了“幸福”“好”,那就会给这个自己带来相应的“幸福”“好”的报酬。没做好,让其它生灵感官到了“不舒服”“不好”,那就会给这个自己带来相应的“不舒服”“不好”的报酬。
而所谓让这个自己感官到“幸福”“好”的,就被称之为福报。这是“福报”的定义解析。
然后,我们开始进行稍微微细点的解析。
那就是,每个生灵所感官到的“幸福”“好”,或者说每个生灵所需求,所认知的“幸福”“好”,都是完全一样的吗。
你认为的“幸福”“好”,对其他人,其它生灵也是“幸福”“好”吗。
那“报酬”呢。
这三个问题,所要表达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紫师:关于福报这个问题,已经讲过了很多次。要说解析甚深微细处,其实也都有讲到过,今天就继续再扩展扩展。
福报,也就是人想要得到的美好受用。幸福的报酬。
而有一件事,是大家必须要明白的,那就是这个世间的因果。
报酬报酬,就是工作后得到的报酬。这个世界是种种的因缘所参杂交织产生的。这其中的因缘,包含了一切的物质,生灵,心灵,等等的一切。而每个众生自身,只是其中之一。
而众生的属性就是,有活动,活着就必然有的行为,不论是思想概念上的、言语概念上的、身体行为上的。
而每一个众生的行为,修行又为之定义了个名词叫做“业”。这些行业产生之后,就会被其它的生灵感受到。不论是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感触到、想到、回忆到。
然后每一个生灵众生的“行业”,就都是构成这个世界的因缘之一。这每一份行业,就都是每一个众生的工作。每一份所做出的行业,都会给这个自己带来报酬。
做好了,让其它生灵感官到了“幸福”“好”,那就会给这个自己带来相应的“幸福”“好”的报酬。没做好,让其它生灵感官到了“不舒服”“不好”,那就会给这个自己带来相应的“不舒服”“不好”的报酬。
而所谓让这个自己感官到“幸福”“好”的,就被称之为福报。这是“福报”的定义解析。
然后,我们开始进行稍微微细点的解析。
那就是,每个生灵所感官到的“幸福”“好”,或者说每个生灵所需求,所认知的“幸福”“好”,都是完全一样的吗。
你认为的“幸福”“好”,对其他人,其它生灵也是“幸福”“好”吗。
那“报酬”呢。
这三个问题,所要表达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某甲:每个人对一切的认知不同。
紫师:那就是你用你的“幸福”“好”对待他人,你未必会得到你想要的“幸福”“好”的报酬。不是对方不好,恩将仇报,而只是因为你跟他不一样。
某乙:不代表别人给的不是你想要的,就不是好的。
紫师:是这样。
这里要讲到的点有好几个。你们说的都是其中一点。
这个世界,凡夫众生所在的世界,是个二元的世界,乃至于多元的世界。你做的一个“行业”,会作用在很多生灵的身上。而不只是一个生灵身上。
那什么意思呢。
你做的这个行业,对于这每一个感官到的生灵而言,可能都是不同的。
“行业”,行为的业。而这不同的生灵会根据TA自身的感官定义,来给你“报酬”。
紫师:那就是你用你的“幸福”“好”对待他人,你未必会得到你想要的“幸福”“好”的报酬。不是对方不好,恩将仇报,而只是因为你跟他不一样。
某乙:不代表别人给的不是你想要的,就不是好的。
紫师:是这样。
这里要讲到的点有好几个。你们说的都是其中一点。
这个世界,凡夫众生所在的世界,是个二元的世界,乃至于多元的世界。你做的一个“行业”,会作用在很多生灵的身上。而不只是一个生灵身上。
那什么意思呢。
你做的这个行业,对于这每一个感官到的生灵而言,可能都是不同的。
“行业”,行为的业。而这不同的生灵会根据TA自身的感官定义,来给你“报酬”。
某甲:曾经一个属于好的,未来世不一定。
紫师:对,而且这个“行业”,会有时间段的影响。
这会对这个生灵的感官是这样,过段时间可能就是另外的感官。就又会随着时间的变迁,给你带来不同的“报酬”。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参杂交织过程。真的不是大家现在所认知理解的“善恶”所能概括定义的。在大的“善恶”观念而言,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恶”的一个“行业”,对于真正身处其中受益的那部分人而言,就是“善”的。也可能这个所谓“恶”的行业,就会促成未来的一个“大善”。
说到这里,大家可想而知一件事情。
那就是,因果在其中会是如何微妙难言,又是需要多么精微细致才能将这一切计算清楚,而给与每一个生灵相应的“报酬”。
庆幸的是,因果不是台机器。而是一种法则。不需要费力,也不需要费脑。
一切都是在这个法则基础上而有的。不是因为众生的行业、报酬,而有的运算。而是众生的行业、报酬本身,就是建立在法则基础上而产生的。就好像如果没有四大种,五大种的法则,就不会有这个物质世界一般。
然后,我们继续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事情,没有善恶,又具备一切的善恶。
只是对应的生灵,观念,认知的不同,以及时空的变迁,而有了不同的含义表达。我们总是因为大的“善恶”“道德”观念认知,而如何如何的认知眼前的一切人事物。
但你可曾想过,当事情发生的自己身上,或者自己亲人在乎的人身上时,自己又是如何的认知解释呢。
人这个东西,是迷乱的。很多貌似有道理,有条理的事情,其实都是没道理,没条理的。从来都没有一个真正被绝对定义的“对错”“好坏”的“行业”。都是以这个“自我”为中心而有的。
那福报呢。报酬呢。
某乙:福报就是所谓的幸福,满足。
紫师:人这个鼠目寸光的生灵,只看到了眼前的,表面的。而认知一直所谓因果,或者直接不信因果。
某丙:因果可以理解为道吗?又或是道里面包含着因果?
紫师:因果属于道的规则,道的理。道的纹理。
某丙:是属,还是体用关系?
紫师:纹理,也就是有迹可循。从道的纹理,就可以触摸到道。把道的纹理全都摸透了,道的样貌也就出来了。这个过程,叫悟道。
为什么要这样来解析“福报”呢。大家自由发挥,来说一下。
众弟子:破除固有的认知。我理解为,是由法则决定福报报酬的多少、站在修行人的角度看。这样解析,是有迹可循。不然不知道怎么触摸纹理。
紫师:对,而且这个“行业”,会有时间段的影响。
这会对这个生灵的感官是这样,过段时间可能就是另外的感官。就又会随着时间的变迁,给你带来不同的“报酬”。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参杂交织过程。真的不是大家现在所认知理解的“善恶”所能概括定义的。在大的“善恶”观念而言,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恶”的一个“行业”,对于真正身处其中受益的那部分人而言,就是“善”的。也可能这个所谓“恶”的行业,就会促成未来的一个“大善”。
说到这里,大家可想而知一件事情。
那就是,因果在其中会是如何微妙难言,又是需要多么精微细致才能将这一切计算清楚,而给与每一个生灵相应的“报酬”。
庆幸的是,因果不是台机器。而是一种法则。不需要费力,也不需要费脑。
一切都是在这个法则基础上而有的。不是因为众生的行业、报酬,而有的运算。而是众生的行业、报酬本身,就是建立在法则基础上而产生的。就好像如果没有四大种,五大种的法则,就不会有这个物质世界一般。
然后,我们继续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事情,没有善恶,又具备一切的善恶。
只是对应的生灵,观念,认知的不同,以及时空的变迁,而有了不同的含义表达。我们总是因为大的“善恶”“道德”观念认知,而如何如何的认知眼前的一切人事物。
但你可曾想过,当事情发生的自己身上,或者自己亲人在乎的人身上时,自己又是如何的认知解释呢。
人这个东西,是迷乱的。很多貌似有道理,有条理的事情,其实都是没道理,没条理的。从来都没有一个真正被绝对定义的“对错”“好坏”的“行业”。都是以这个“自我”为中心而有的。
那福报呢。报酬呢。
某乙:福报就是所谓的幸福,满足。
紫师:人这个鼠目寸光的生灵,只看到了眼前的,表面的。而认知一直所谓因果,或者直接不信因果。
某丙:因果可以理解为道吗?又或是道里面包含着因果?
紫师:因果属于道的规则,道的理。道的纹理。
某丙:是属,还是体用关系?
紫师:纹理,也就是有迹可循。从道的纹理,就可以触摸到道。把道的纹理全都摸透了,道的样貌也就出来了。这个过程,叫悟道。
为什么要这样来解析“福报”呢。大家自由发挥,来说一下。
众弟子:破除固有的认知。我理解为,是由法则决定福报报酬的多少、站在修行人的角度看。这样解析,是有迹可循。不然不知道怎么触摸纹理。
紫师:然后,给大家插一段小曲。
修行人可以被分成四个阶段。
凡夫位。贤者位。圣者位。大觉位。
本来,这只是对修行的一个位次做分化而已。以一个名词作为定义表达而已。但是作为凡夫的人,就会把凡夫位又下了一层定义,那就是低下。
而对于,贤者位、圣者位、大觉位的名词上又加了另一层定义,那就是高大上。
这源于什么呢。
来源于凡夫的惯性概念思维。有高有下的二元三才的惯性概念思维。
二元,就是这里的高下之分。三才就是中间加了个觉察高下的自己。
而真正到了贤者位的时候,这个生灵就不会有这个惯性概念思维了。因为这里的贤者,就已经开始完全脱离这个自我的主观位置去解析这一切了。
四个名词,只是诠释的四个修行位次。
什么意思呢。
因为失去了这个中间的人——主观自我。那高就不是高,下也不是下了。而是等齐的四个名词了。
虽然这个贤者,还是往圣者的位次修,但他已经不会再有高下的认知了。而只是真正客观的修持,平直的修持了。
而我们今天在解析“福报”的方式,就是来源于这里贤者的思维惯性。把“福报”这个东西与自我完全的脱离开的去解析。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一个自我的去解析。
只要我们把这个“福报”跟这个自我利益联系在一起。那当我们再去解析的时候,解析的方向就已经错了。
为什么呢。
因为有自我的私心,自我想要不想要的感官。就不能真正平等客观的看待这些法理。
你们说呢。
某丙:是的,贤者即所谓得一,悟入一元,世界里只有名词,没有形容词了!
紫师:一元,两仪,三才,四象。这是主观自我的四个变迁过程。也是大道衍化的四个变迁过程。
一年四季,一日四时。日起月落,就是四象。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也就是一切万象变迁的四个过程。生灵之生老病死,世界之成住坏空。
某甲:本无生死,有了主观的那个,人为的区分,就是四象?某乙:妄我思维,本我直感。
紫师:对。
这个世界的不同层次差别,来源于不同的感官意识。处于一元就是在色界以上。处于两仪,就是在欲界之内。你有如何的意识层次,你就可以达到如何的世界层次。
所以,今天的课程更多的是想继续给大家灌输【如理思维与如理观修】的原理与方法。
某甲:一元就是法我执地步?
紫师:是。
但真正的解脱人我执,并不是色界天人可以做到的。因为色界天人,无色界天人只是被动的保持在一元的状态。定力层次一旦下降,就会从一元的状态中出来。
而真正解脱了人我执的圣者,却不是这样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修证空性法理而达到。色界有五不还天,就是证果的圣者所居处。
阴阳出的时候,三才便立了。因为阴阳是主观者的生灵所观到的境界。而在观的当下,三才便出现了。接着,两仪会有四象的变迁。也就有了四象。就是生灵从二种感官衍生出四种感官。
某丙:三才到四象在大道衍化的过程是怎样的?那个我哪去了?某甲:修行的基础就是在三才的时候就此打住?
紫师:比如说,如果阴阳是明暗交替,那四象就是在明暗交替的过程中有了微明与微暗。
某丙:三才打住是向上逆,知道的。
紫师:这是你的思维惯性问题。
四象只是想表达四象,而没有再把三才中的主观者再提出来。三才之所以提出来,就是相对于两仪提出来的。然后,因为三才,才有了对四象的观测。
在这里提出来这几个名词,只是稍作普及作用。
关于今天对“福报”的解析。所得出的结果就是,这个东西在高层面而言是经过精微计算的,是不可能有任何失误的。因为一切的发生都来源于因果法则的基础架构之上。如果不符合因果,就不会发生。
修行人可以被分成四个阶段。
凡夫位。贤者位。圣者位。大觉位。
本来,这只是对修行的一个位次做分化而已。以一个名词作为定义表达而已。但是作为凡夫的人,就会把凡夫位又下了一层定义,那就是低下。
而对于,贤者位、圣者位、大觉位的名词上又加了另一层定义,那就是高大上。
这源于什么呢。
来源于凡夫的惯性概念思维。有高有下的二元三才的惯性概念思维。
二元,就是这里的高下之分。三才就是中间加了个觉察高下的自己。
而真正到了贤者位的时候,这个生灵就不会有这个惯性概念思维了。因为这里的贤者,就已经开始完全脱离这个自我的主观位置去解析这一切了。
四个名词,只是诠释的四个修行位次。
什么意思呢。
因为失去了这个中间的人——主观自我。那高就不是高,下也不是下了。而是等齐的四个名词了。
虽然这个贤者,还是往圣者的位次修,但他已经不会再有高下的认知了。而只是真正客观的修持,平直的修持了。
而我们今天在解析“福报”的方式,就是来源于这里贤者的思维惯性。把“福报”这个东西与自我完全的脱离开的去解析。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一个自我的去解析。
只要我们把这个“福报”跟这个自我利益联系在一起。那当我们再去解析的时候,解析的方向就已经错了。
为什么呢。
因为有自我的私心,自我想要不想要的感官。就不能真正平等客观的看待这些法理。
你们说呢。
某丙:是的,贤者即所谓得一,悟入一元,世界里只有名词,没有形容词了!
紫师:一元,两仪,三才,四象。这是主观自我的四个变迁过程。也是大道衍化的四个变迁过程。
一年四季,一日四时。日起月落,就是四象。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也就是一切万象变迁的四个过程。生灵之生老病死,世界之成住坏空。
某甲:本无生死,有了主观的那个,人为的区分,就是四象?某乙:妄我思维,本我直感。
紫师:对。
这个世界的不同层次差别,来源于不同的感官意识。处于一元就是在色界以上。处于两仪,就是在欲界之内。你有如何的意识层次,你就可以达到如何的世界层次。
所以,今天的课程更多的是想继续给大家灌输【如理思维与如理观修】的原理与方法。
某甲:一元就是法我执地步?
紫师:是。
但真正的解脱人我执,并不是色界天人可以做到的。因为色界天人,无色界天人只是被动的保持在一元的状态。定力层次一旦下降,就会从一元的状态中出来。
而真正解脱了人我执的圣者,却不是这样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修证空性法理而达到。色界有五不还天,就是证果的圣者所居处。
阴阳出的时候,三才便立了。因为阴阳是主观者的生灵所观到的境界。而在观的当下,三才便出现了。接着,两仪会有四象的变迁。也就有了四象。就是生灵从二种感官衍生出四种感官。
某丙:三才到四象在大道衍化的过程是怎样的?那个我哪去了?某甲:修行的基础就是在三才的时候就此打住?
紫师:比如说,如果阴阳是明暗交替,那四象就是在明暗交替的过程中有了微明与微暗。
某丙:三才打住是向上逆,知道的。
紫师:这是你的思维惯性问题。
四象只是想表达四象,而没有再把三才中的主观者再提出来。三才之所以提出来,就是相对于两仪提出来的。然后,因为三才,才有了对四象的观测。
在这里提出来这几个名词,只是稍作普及作用。
关于今天对“福报”的解析。所得出的结果就是,这个东西在高层面而言是经过精微计算的,是不可能有任何失误的。因为一切的发生都来源于因果法则的基础架构之上。如果不符合因果,就不会发生。
某甲:没有前后,都是一体的。一元,两仪,三才都是相对的。也可以说都在其中?破除人我执,这些都没有了?
紫师:到了实际修持的位次,自然也就明白了。这都是修过来的过来人,为了后人而作的方便名词定义。
大家总是在意“福报”,说要解析“福报”,为的什么。TA为什么被人们那么在意。
某甲:有所求。
紫师:人在意的东西,总是喜欢拿到台面上来说。所以,佛教,宗教,就有了那么多相应的概念解释。这只是因为,凡夫太多。
太普遍的教理,都只为凡夫所准备。一旦过了凡夫的位次,尽皆无用。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去度过这个位次。
某丙:是的,难怪有烧书一说!某甲:有些理解无相了。
紫师:对“福报”的在意,源于凡夫都有一个自我的感官存在者。有想要,不想要。所以,就总是为了想要与不想要,而日日造作,夜夜折腾。
其实,解脱真的就那么简单。放下自我,放下三才。淡化掉一切因为这个自我而有的高低上下,善恶好坏,想要不想要差别。
很多人又说,我想要“福报”,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人,亲人,所爱的人。
是啊,因为大家都一样,都有个自我感官者,有着对高低上下,善恶好坏,想要不想要的强烈执着。但轮回这个东西,生死这个东西,因果这个东西,你真的不明白。
很多时候,人天乘的教理说,你要行十善业道,你就能得人天福报。但真正一心一意行十善业道的又有几人。恐怕这个世界,现在都难能找出来几个。
而行十善业道,你的十善业道,就不会让一些人不舒服,不痛快吗。你就不会因此得到相应的“报酬”吗。
在概念上,在心灵上而言,你确实是个大善之人,也会得到相应的福报。但说真的,不免烦恼痛苦。
尤其可笑的是现在的很多人,所认知的“福报”。“金钱”。而透支身体的“福报”,德性的“福报”,因时空变迁而消逝的“福报”。
“福报”,其实真的不是一个好东西。因为,你可能为了TA,而错过了真正的解脱自在。
就一个普通人,凡夫而言,对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拥有追求,这是很正常的。但,真正追求到了,一路走过来,你会发现,这真的是不该追求的东西。
因为,不论如何,在这样一个参杂交织的复杂世界中,一个娑婆五浊恶世之中。“福报”,真的不曾是“福报”。也真的未曾有过,真正的“福报”。
因为,你都会痛苦烦恼。
而真正能了脱生死,解脱烦恼痛苦的人,绝对都是看破了这“福报”的人。当然,能看破的,也都是经历过之人。只希望大家都是往昔经历过之人,而能此生一尝即放。
紫师:到了实际修持的位次,自然也就明白了。这都是修过来的过来人,为了后人而作的方便名词定义。
大家总是在意“福报”,说要解析“福报”,为的什么。TA为什么被人们那么在意。
某甲:有所求。
紫师:人在意的东西,总是喜欢拿到台面上来说。所以,佛教,宗教,就有了那么多相应的概念解释。这只是因为,凡夫太多。
太普遍的教理,都只为凡夫所准备。一旦过了凡夫的位次,尽皆无用。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去度过这个位次。
某丙:是的,难怪有烧书一说!某甲:有些理解无相了。
紫师:对“福报”的在意,源于凡夫都有一个自我的感官存在者。有想要,不想要。所以,就总是为了想要与不想要,而日日造作,夜夜折腾。
其实,解脱真的就那么简单。放下自我,放下三才。淡化掉一切因为这个自我而有的高低上下,善恶好坏,想要不想要差别。
很多人又说,我想要“福报”,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人,亲人,所爱的人。
是啊,因为大家都一样,都有个自我感官者,有着对高低上下,善恶好坏,想要不想要的强烈执着。但轮回这个东西,生死这个东西,因果这个东西,你真的不明白。
很多时候,人天乘的教理说,你要行十善业道,你就能得人天福报。但真正一心一意行十善业道的又有几人。恐怕这个世界,现在都难能找出来几个。
而行十善业道,你的十善业道,就不会让一些人不舒服,不痛快吗。你就不会因此得到相应的“报酬”吗。
在概念上,在心灵上而言,你确实是个大善之人,也会得到相应的福报。但说真的,不免烦恼痛苦。
尤其可笑的是现在的很多人,所认知的“福报”。“金钱”。而透支身体的“福报”,德性的“福报”,因时空变迁而消逝的“福报”。
“福报”,其实真的不是一个好东西。因为,你可能为了TA,而错过了真正的解脱自在。
就一个普通人,凡夫而言,对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拥有追求,这是很正常的。但,真正追求到了,一路走过来,你会发现,这真的是不该追求的东西。
因为,不论如何,在这样一个参杂交织的复杂世界中,一个娑婆五浊恶世之中。“福报”,真的不曾是“福报”。也真的未曾有过,真正的“福报”。
因为,你都会痛苦烦恼。
而真正能了脱生死,解脱烦恼痛苦的人,绝对都是看破了这“福报”的人。当然,能看破的,也都是经历过之人。只希望大家都是往昔经历过之人,而能此生一尝即放。
某丁:金钱还不是人深层的欲望,人更舍不下一个情字,一个个名词,德,孝,爱,仁,义。
紫师:那还确实是有情人。更多的人,表面的执着是情,是德孝爱仁义。内在更放不下的确实金钱。
某丁:因为人觉得有钱更方便得到名?得到爱?
紫师:对于人而言,钱不就是用来交易其它东西的工具吗。
好了,关于福报的解析,就到此为止吧。只希望,大家能看破,能放下。能真正走向解脱的道路。所谓,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众弟子:感恩紫师。
紫师:那还确实是有情人。更多的人,表面的执着是情,是德孝爱仁义。内在更放不下的确实金钱。
某丁:因为人觉得有钱更方便得到名?得到爱?
紫师:对于人而言,钱不就是用来交易其它东西的工具吗。
好了,关于福报的解析,就到此为止吧。只希望,大家能看破,能放下。能真正走向解脱的道路。所谓,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众弟子:感恩紫师。
某戊:对于两仪不明白。
紫师:两仪,其实就是一切的对立境界。
所谓明暗,所谓高下,所谓阴阳,所谓父母,所谓天地,所谓男女,所谓此方彼方。都是两仪所要表达的。
阴消阳长,阳消阴长。就是阴阳变迁的过程,也就是四象。太极分两仪,言之为阴阳。
现代被称之为哲学。也就是一种万事万物的原理学问。
在这个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人事物,都不出阴阳的范畴。因为一个阴阳,就代指了含有对立面的一切。
紫师:两仪,其实就是一切的对立境界。
所谓明暗,所谓高下,所谓阴阳,所谓父母,所谓天地,所谓男女,所谓此方彼方。都是两仪所要表达的。
阴消阳长,阳消阴长。就是阴阳变迁的过程,也就是四象。太极分两仪,言之为阴阳。
现代被称之为哲学。也就是一种万事万物的原理学问。
在这个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人事物,都不出阴阳的范畴。因为一个阴阳,就代指了含有对立面的一切。
某丙:三才不明白。
紫师:三才,就是天地人。人居天地之间。
紫师:三才,就是天地人。人居天地之间。
某戊:一元再之上是空无吧?
紫师:对。而天地,就是人这个主观者所辨别出来的。也就是加上了辨别阴阳的主观者之后,而有的三才。
紫师:对。而天地,就是人这个主观者所辨别出来的。也就是加上了辨别阴阳的主观者之后,而有的三才。
某丙:紫师,烧香忏悔念咒是属无为法吗?能否解析一下?
紫师:事相上,是有为法。
某丙:何为事相上?
紫师:行为。
某丙:心理法属无为法了?
紫师:有为无为,在于为。心有所为,就是有为。心无所为,就是无为。
紫师:事相上,是有为法。
某丙:何为事相上?
紫师:行为。
某丙:心理法属无为法了?
紫师:有为无为,在于为。心有所为,就是有为。心无所为,就是无为。
2017/08/19于紫觉讲堂
联系邮箱:admin@zijuesch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