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他人别自私的时候,看看自己+ 查看更多
紫师:问个问题。你们修行到现在,跟原有的生活产生过矛盾吗。
某甲:有。
紫师:多吗。怎么处理的。
众弟子:可能也不算矛盾,只是跟原来的生活方式不同了,以前喜欢的现在无兴趣了。比如朋友的吃喝聚会,觉得会很无聊。刚开始有冲突的时候会有担心,离原来的生活轨迹,以及同事朋友太远了以后会不会失去他们。现在就心很宽了,因为明白什么才是更重要的,更值得去守护的。不多,生活习惯,为人处世上方式和其他人有些不同,慢慢习惯就成自然。有时工作无兴趣。有时觉得过不下去了。
紫师:如果一个人,修着修着。让身边的人感觉越来越没人情味了。是修偏了吗。
某甲:不一定
紫师:有这种情况的吗。
某乙:有。
紫师:怎么处理的。
某甲:看是哪种没人情味,如果只是有私心的没人情味就算是修偏了。如果凡事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来看就不算。
紫师:人不论修行到什么地步。真的可以做到完美的满足所有人吗。
某丙:不能。
紫师:客观中立。谁能确定这个客观中立是客观中立。可能只有同样站在这个所谓客观中立的位置上的时候,才会认知这个客观中立,是客观中立吧。只要不是同样可以处于这个位置上来看待的人,估计都不会认知这个“客观中立”,是客观中立吧。对于无尽的众生界而言。每一个众生都是一个世界。都有自己的位置,角度,层次。来去认知这一切。真的会有一个“标准”的客观中立的“位置,角度,层次”的行为“标准”可以让我们去依循吗。来去让所有人,都去认知为“客观中立”吗。
某甲:没有,有无尽的角度,位置,层次。
紫师:那,不论你可以做到多么的无私。你自认为的。还是会有无数的人,认为你是自私的。那,在这种种的“位置,角度,层面”认知中。我们修行,如何去确立自己的“行为标准”。才不至于在无尽众生的种种“位置,角度,层面”的认知中,迷乱,不知所措。比如。你有家人,你有爱人,亲朋好友。有一天,你因为你的无私,英勇救人,死掉了。你做到了你的“无私”。你的人家,爱人,亲朋好友。如何认知。你的妻子,你的丈夫,你的孩子,你的父母。对于他们的未来而言。你如何认知,自己的“无私”。
某乙:对于家人来说,无私地死掉就是一种自私。
紫师:那怎么办。看到陌生人将死,而见死不救吗。为了家人的“无私”吗。到底,什么是自私。什么是无私。
众弟子:那我不能救了他,牺牲我自己的生命吧。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就从心吧,犹豫了,不自责后悔,去做了,后果如何就承担。
紫师:身为一个自己。你们就是这样被一种认知,概念,给绑架的吗。人只能为自己活着。理解不了吗。即使,再怎么为别人活着。也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一个选择,而为了别人活着。人只能为自己的因果负责。只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某丙:确实,在人这个层面不论自私无私,客观不客观也都只是一种概念,一种说服自己的理由。
紫师:为什么要救人。明知道危险还要救人。因为,在这个人的认知里,救人比自己的安危更重要。如果,在这个人的认知里,自己更重要,他还会救人吗。所以,救不救,只是自己的一个认知带来的。三观的认知。哪个更重要的认知。带来的。人,只能按照自己的认知,来操控自己的行为。而他人的认知,会不会影响到自己。那也只是自己的认知,坚不坚定决定的。人真的一意孤行。那不过是他认为自己的认知更正确,所以他才能一意孤行。那他人的认知,到底是不是对的。而他的认知,又对不对。真的有“标准”吗。我们为了维持自己的安全,社会的稳定。所以,我们遵循种种的法律条规。我们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自己深爱的一切,不愿失去的一切。而如果,一个人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全,生存。而干扰了社会的稳定。我们可以用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法律条规去裁决他。他不对,是因为他触犯了别人。触犯了社会群体的安全,稳定。但对于他自身而言呢。他是一个“恶人”。因为他伤害了他人。所以,我们为了我们自身的安全,社会的稳定,而制裁他。所以,我们都是在为了自己,保护自己,保护自己深爱的一切,执着的一切。那“恶人”,同样如此。他很明显的伤害了他人。我们呢。为什么亲人,还会有矛盾。为什么爱人,还会有争吵。为什么儿女,还会弑父弑母。矛盾,是为了对方吗。争吵是爱对方吗。坚持自己的认知是对的。坚持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爱吗。为了坚持自己的认知是对的,为了坚持自己的爱,而矛盾,而争吵,而分离吗。为什么明明都是一种“我执”。却要那么的大义凌然,那么有道理呢。
紫,想说的是。人只能为自己。活着。所谓,为了他人活着。仅仅只是,对方对自己而言,对自己的认知而言,还重要。而一旦,对方对自身的触犯,对自身认知的触犯,超过了这个“还重要”的底线。人,就可以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认知,而让这个“重要”消失。这是人。所以,才需要那么多的认知,那么多的道理,道德仁义礼智信,来约束。但,人最后。还是只能如此的为自己活着。拿着这些道德仁义礼智信,来作为自身的认知,自身的道理,自身的理由,而活着。那这样的一个自己,这样的一个我。为了解脱,而想要脱离三界六道轮回,而出家修道。他自私吗。
某丙:自私。
紫师:那,他不出家修道。就能不自私吗。
某丙:不能。
紫师:那,如此一个世界。如此一个自我。怎么活。你们现在听的下去。只是因为,你们还有一个修行的认知在支撑着。如果,你没有相应修行的认知。你必然听不下去。乃至于,一个人如果没有很多相应善恶的认知。那他就是可以无恶不作。因为,在他的认知中,他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对错。因为,他就是没有那部分善恶,道德仁义礼智信的认知。他就是不受这部分认知约束的。为什么教育,那么重要。为什么认知,那么重要。因为,没有的话。世界,就是一个“荒唐”的世界。没有任何规矩,约束的世界。我们不想自己的生命随随便便就被人取走。所以,我们建立了规矩。但,规矩永远都只能约束胆小的人。这样的世界。靠规矩来约束的安定。永远都会只是暂时的。
修行。到底为什么而修行。其实,最初的初发心,其本质永远都是为了更好的保全自我。让这个自我,解脱。自在。如果,不先认知到这样的一个【自我】。善,皆伪善。因为,只有认知到这样一个【自我】的时候,你才能明确这个自我一切所作所为的【底层逻辑】。然后,在这个【底层逻辑】上,再言,所谓的善之与恶。那这个【善恶】,将颠覆你原先的一切所作所为。不再是原来,你觉得那么理所当然的,善之与恶。按照现在世间真正圣人标准的【善】而言。只有,你体谅一切众生所有的位置,角度,层面。认知。你才能被称之为【善】。因为,作为一个【自我】而言。每个自我,所做出的一切,都有着自身的位置,角度,层面,认知。如果,你单凭一个肤浅的“世间善恶标准逻辑”来去认知,判定。那决然是【不善】的。而为什么,人都喜欢单凭一个肤浅的“世间善恶标准”来去认知一切呢。因为,人都太【自我】。太【自私】。一旦,要去认知的更深,更清楚。就需要放下自己当前的自我利益。人,都不想那么轻易的抛下这些自我利益。所以,在一些需要去深究的时候。为了保全自身利益。人们可以更轻易的找到一个“表面理由”敷衍过去。这就是这个【自我】。他的【底层逻辑】,永远都是为了保全自我利益。自我认知下的自我利益。
在这样一个文明的世界,人只能用种种的【道理】,冠冕堂皇的【认知,理由】。来去尽量的保全这个【自我利益】。不然,直接武力就可以了。所以,舆论成为了更强大的武器。也就是种种位置,角度,层面的认知,名词概念,道理。只要你想攻击对方,保全自己。你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角度,层面。斗争潜于无形。文明的战争。何其冠冕堂皇。
修行。为什么修行。普通人,为了离苦。而苦,就是源于放不下眼前的世界,眼前的一切。如此的世界。如此的一切。其,能为你带来的,必然是痛苦。佛言,五浊恶世。劫浊见浊命浊烦恼浊众生浊。如果,你能遇到一个肯为你付出一切的人,或者一群肯为你付出一切的人。又不需要你去为他们做什么的人。你决然,不会想要修行。想要离苦。而你之所以,要修行,会苦。只是因为,这样的事情,真的没有。因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的世界。你是如此。大家都是如此。能做的。只是互相的付出,互相的妥协。只有这样,才能“活得下去”。因为,我们都有一个【自我】。付出不下去,感觉得到的入不敷出。就会想着要分离。对于这样的一个【自我】而言,真的很是正常不过。原来,当规矩还那么深入人心的时候。当道德仁义礼智信还那么被人称颂的时候。人还会被这部分道德,责任,亲情,爱情捆住。而现在。人们有了新的工具。武器。那就是新的认知。可以不顾道德,不顾责任种种的认知。那就是【自由】。还有“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不负责任的人,也会有自由。只是,人都需要给这个“自由”,“不负责任”找一个更好听的托词。总之,人都只能如此的为这个【自我】活着。你想让他不为自己活,为了你活。那你,真的是够【自私】的。就像这样。在这种问题上,人只会说“你太自私”。你是。对方也是。因为,大家都是在想办法让对方付出更多一些。不是吗。那,谁又能说谁呢。到最后,徒增吵闹而已。想要更好的生活,那就懂得学会更多的付出。除此,真的没有任何的办法,可循。而,可能人真的都不想去成为那个学会更多付出的人。所以,这个世界,成为了今天的样子。你们的生活,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某乙:在不同的认知体系里,别人不认同你的付出呢?又应如何?
紫师:那你想要什么呢。你想要他们认同吗。要么转变他们。要么迎合他们。难道,还有别的办法吗。所以,有一批人。不想折腾了。不想生活了。跑去修行了。跑去想办法解脱自己了。我们可以用这世上一切能谴责这批人的言辞来谴责他们的“自私”。但,这也只不过是为了成全我们自身的“自私”而已。不是吗。所以,这就是这样的一个世界。人,只能为自己活着。哪怕,你真的无我了,证到圣人的果地了。也只能以一种所谓无我的状态,存在着。也没办法迎合所有人。而没有被迎合的那部分人,一样会用这世上能找到的位置,角度,层面的道理,言辞,来攻击你这位无我的圣人。因为,这就是这个世界。人人为我,的世界。佛,菩萨,圣人。都会挨骂,被砍杀的世界。想要在这样的世界,求乐。你能做的,就是迎合所有人。不然,你必然会苦。而,你如果不愿意迎合人家。又想得到对方的认同。那是不可能的。而去迎合他人,更多的并不是真的想迎合。而只是想得到自己更想要的那部分东西。所以,去迎合的过程,还是苦的。结果,怎么都没办法离开苦这个东西。因为,苦就是你自己干不了的,不想干的。受不了的,不想受的。可能,都是你想要别人统统都帮你干了,受了的。关键是,人家凭什么。所以。想要乐。请先受苦。不想受苦,那就找个你现前福报能支撑的较于稳定的状态。较为平衡的状态。如果,福报不够,不好意思,你肯定怎么都是苦的。这是没办法的。你想要不这么苦。你就只能更苦一些。因为,只有更苦一点。才能让你积累点福报,来让你当前的基本状态得以稳定在较为稳定,不苦的状态。这是因果。这是守恒。这就是这个世界。
某丁:那我们什么时候能脱离三界六道轮回,再不用来这尘世了?
紫师:那就要去经历最苦的一切了。不然,凭什么让你脱离三界六道轮回。紫觉的教法体系,并不排斥任何一种存在。不论,你是修行不修行。怎么自私法。其实,紫觉的教法体系。需要的只是,你把这些认知,拿去就好。然后,自行选择。因为,怎么活。都可以。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活的通透不通透。真的做到一切都通透无惑了,那就是佛。也就是【觉】。所以,紫只建立教法体系。只阐明这世间一切可以走的道路。但,怎么走,走哪条。都是你们自己的选择。紫,无从干预。也不想干预。
某丁:紫师,我怎么知道我要经历的是不是最苦的,最后能让我脱离三界六道轮回?是因为我没有惑了吗?
紫师:最苦的,不是一生可以受完的。所以,你无法知道。这堂课。紫希望你们记住。【要求他人别自私的时候,看看自己。】【真正可以让他人都不自私相待的人。是从来不要求他人别自私的人。】【紫,只阐述真相。怎么走,怎么选,什么结果,什么后果。是你们自己的。】【恕紫概不负责。】【别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了,都来找紫。】自己的生命,自己选好。
某乙:当我们感到各种因缘牵扯时,应该主动地断一些缘吗?
紫师:找自己的目的。断,为什么断。为了什么断。更想要哪个。自己想好。然后,选就好了。为了离苦而修行的修行。是最低等的修行。这是【为了觉悟而修行的修行,对其下的定义。】【会被人世间的概念认知,给捆缚住的人。只能求离苦。】【而能看破这人世间的一切概念认知戏论性的人,不再可笑的被其所困的人。已然,开始走向觉悟。】
修行,确实是要去走向无我。而所谓的无我,是看到实相层面的本来无我。确实真的不曾有过一个自我。但这是本质层面的。而要去证取这样的本质层面,就先要【认清自我】。乃至于【强化自我】。把这个【自我】,全然的从世界中独立出来。不被一切六尘境界,所影响。自然也就包括了,不被一切世间八风所影响。也必然不会再被世间一切凡情俗见之流所影响。那这样的【自我】,是无比强大的。也只有如此强大的【自我】,才有足够的心力,去体证那本质层面的本来无我。所以,要走向这样一条路。是必然,不为一切“凡夫俗子”所理解的。如果想要走这条路,那就得老老实实的承受这一切的不被理解,认知。乃至于迫害,打压,唾骂。这是这条路的必然,代价。你能承受,乃至于最后,可以做到【全然无受】。这是你的【自私】,你的【自我】已然足够强大。足以,让你去体证无我。【不论,你是走小乘道,还是大乘道。这都会是无我的必经之路。】【大乘道,可不是你们想象中人人称道之路。圣贤之道。】【因为,你要走这条路,就要深知众生平等。而当你深知众生平等,那你就会很容易违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群。】【因为,所有众生都不愿意去深知众生平等,而去真正的行持众生平等之道。】那在你去真正行持的过程中,就是如此。违逆种种的人群。【所以,不论你要走小乘道,独自前行。还是要走大乘道,背负一切众生,独自前行。你都需要足够强大的【自私】,与【自我】来支撑着你。】【这就是走向无我,必经之道。】但,【这不是你抛妻弃子,家破人亡的借口。】【而是,你真正需要想清楚,想通透,才能做出的“绝择”。】
某戊:修行怎么会抛妻弃子,家破人亡?
紫师:释迦摩尼佛抛妻弃子,国破人亡。
某乙:有位出家师名“了缘”,请问这了缘与广结善缘是如何理解?似互相冲突和矛盾。
紫师:了尘缘,了俗缘,了恶缘。结佛缘,结法缘,结善缘。生命,存在,活着。人。不容易。想好。选好。因为,后边是结果。是你自己需要去经历,去承受的。不论怎么选。想清楚,做好取舍。就好。不然,你会迷乱。你会后悔。你会痛哭。你会痛苦。课闭。